墨彩酣畅神飞扬

来源 :南风·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jianing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孔宪华的花鸟画纵笔挥洒,墨彩飞扬,不在形似而贵在得意,一景一物,都抒发着画家心灵深处的情感和意趣。他从不拘泥于传统花鸟画的创作理念,擅于驾驭和创造变幻无穷的机理,使作品呈现出独特的艺术效果。他遵循“以神写形”“以物传情”的审美原则,通过黑白的变幻、色墨的交织,尽情抒写着花鸟生命的跃动翩然,将客观意象和主觀情趣相结合,营造出典雅脱俗的清新之境。
  在万千的花鸟物象中,孔宪华独爱画莲花。因为莲花自古以来被称为“君子之花”,宋代周敦颐的《爱莲说》曾赋予其“出淤泥而不染,中通外直,不蔓不支”的形象。虽然它生长在污浊的环境中,但始终保持着内心的清澈与高洁,努力向世人展示着自己的清丽脱俗。同时,由于莲花又有着“本固枝荣”的特征,因此,也意味着根基牢固,兴旺发达,世代绵延,家道昌盛。如此丰富的文化内涵,令莲花成为他心中最美好的象征。在他的作品中,经常有几朵青莲恣意地绽放着,花和叶相伴相拥,婀娜的身姿使人顿觉清新静气,刚好与水墨的清远雅逸相得益彰。莲叶像一把大伞,为人们投下一片清凉,使原本浮躁的心情渐渐地归于平静。他笔下的莲花,或素淡沉静,或缤纷绚烂,好似佛前的花朵,沐浴着悠悠的梵唱,静静绽放在忘忧河上,映出人世间的所有悲喜。
  除了莲花题材以外,孔宪华也将葫芦、梅花、仙鹤等物象引入到作品中,使其在表现意象的审美特征外,又蕴含着吉祥的寓意。这种题材的选择,本质上有着传统文人画托物言志的审美特点,体现了作品的含蓄之美。在创作的过程中,画家从审美意象着手,立象以尽意,通过对自然生命的描绘,表达心中的情感和追求,以达到精神上的升华。同时,在作品的空白处,画家常常题字或作诗,与画作本身相互映照,充满书画相合的书卷气。因此,他笔下的花鸟成为缘物寄情,抒发胸臆的艺术载体,寄寓着清高脱俗的文人风骨。这种文人式的审美表达,亦体现了画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雅的审美旨趣。
  孔宪华的花鸟画建立在传统文化的基石上,从多个层面体现出文人的笔墨和精神,满蕴哲思和诗意的美感。与此同时,画家也在不断探索新的笔墨语言,用更具时代感和现代感的形式,诠释着花鸟的笔墨特征和精神意蕴。他的作品犹如水中的莲花,安守一泓池水,淡装素颜任丝缕清香悄然绽放,体现了平淡天真的文人雅趣,在整体上呈现出古今交融的审美之风。
其他文献
真正接触以宏的画,是近两三年的事,其时我在彼岸,他依旧在海南岛,我在彼岸为生活奔波劳碌,他却依旧拿着他的画笔和画夹,默默地行走在家乡的热带丛林,将雨林荆棘、灌木草丛、缠绕藤萝和参天古树一一收归画布中,仍然沉浸在他的线条和色彩世界里,一如既往地迷恋着这片熱带雨林大地上的一草一木。  以宏出生在海南西部小镇一个文人世家,祖上三辈都能绘画,家学渊源,自幼和祖父、父亲学习国画技法,从小就表现出对色彩世界的
期刊
著名青年山水画家谢其云的山水之间,明显呈现了当代水墨的诸多特性——审美的新奇感、错位感、陌生感,尝试穿越时空的熔铸传统与现代结合体图像艺术,因而异峰突起,成为时下市场和藏界关注的新热点之一。山水画家谢其云,在文化精神层面依然是深深植根于博大精深的东方传统绘画沃土中,骨子里是老庄、儒释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文脉取向。这从艺术取向上,首先奠定了他的诸多现在与未来创作探索,一定是居于主流审美脉络的新成。
期刊
认识谢其云之前,先是从认识熟悉他的叔祖父边塞山水画家谢家道先生开始的,而后与张志民先生接触后得知谢其云是他的学生,而且在艺术见解方面有其独到的认识,让我着实刮目相看。朦胧的色调里山水的悠远与氤氲在他的笔下凸显出来,他精于绘画的构图与细节处的雕琢,更多追寻一种内在的意境营造,他是走心的人,画如其人从容不迫、张弛有度。  作为学院派培养的中国画山水研究生的谢其云蕴积扎实,早在他的毕业展的写意山水线逸墨
期刊
在多元主义和现代化盛行的当代语境中,我们一方面在追逐着具有时代特色的主流美术,另一方面又热衷于从传统文化构筑的美学背景中寻找资源和灵感。正是因为如此,历史的因素为当代绘画的创作提供了丰茂的學术支撑和持续的创作动力。甘肃画家郭平是一位以敦煌壁画为主要创作题材的青年画家,他的绘画既继承了敦煌壁画的艺术特色,又体现了“笔墨当随时代”的创造性,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他的这种艺术风格的形成和完善,这位来自于敦煌
期刊
《南方草木札记》插图欣赏事实上,就这些插图作品,我已经远离了所谓的南方情调。我只是把南方的某些事物寄托在自己的另一世界罢了。  ——吴楚宴  吴楚宴,青年书画家,1977年生,海南乐东黄流人。幼时酷爱军事文化,崇拜韩信和项羽,后倾力于书法绘画领域。他强调“两个积累”同时进行的学习方式,一是积累别人的语言,一是积累自己的语言,以重返自然聆听天道作为自己的艺术指南,“我行于野”,筚路蓝缕,走一条非学院
期刊
元庸,本名王昊,江南书画家。今天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元庸先生的画作,包括他笔下作品的基本元素和意趣,以及他所创造的形态各异的艺术表现形式,他的绘画能力水平和所造艺术境界等。  概括地讲,从元庸先生的作品,我们能够读到一袭古风和传统绘画的不俗美感,元庸先生对墨韵的处理可谓相当高明,有灵肉般的快慰感和舒服感。他的大部分画作都清雅而脱俗,无论从画面中几个简单的花茎也好,抑或是从一幅山水画中的几个浪峰也罢,
期刊
细看王其志的人物画,人、景、物达到了完美统一,传达着一种天真烂漫的氛围。  在他的笔下,既有古代先贤、文人雅士、美丽少女少妇,也有体育精英、工人农民等,题材宽泛。  他的人物画,注重人物的神态和心理活动,显示出他富有创造性的卓越构图技巧和特定环境气氛与意境的准确表达。  或工整细润,人物、动物用笔细致爽利,转折自如。  或气韵放逸,不专规矩,而诗意盎然,韵致尽美。  工细与粗放,被他刻画得和谐别致
期刊
与张红宇的相识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二十多年前他在河北轻工业学校读书,学习陶瓷美术。我们的学校陶瓷美术当时是主打专业,开设的课程很全,尤其注重中国绘画的教学与训练:山水、花鸟、人物、书法、陶瓷造型与装饰等课程占的比重都比较大。当时我主要教书法,也在山水画上用功。可能是因为爱好相同的缘故吧,他时常把他的山水画习作与我共享,同时探讨切磋。毕业后他回了河南,我仍在学校教书,一晃就是二十多年!  去年秋天,
期刊
第一次拜访张红宇先生,是在一个炎热的午后。在我的印象中,艺术家常常都是有些孤傲的。刚开始有些担心,在这么热的天气去叨扰他,会不会让他更加不耐烦。及至张红宇先生的画室,见到他本人后,一切疑虑均烟消云散了。张红宇先生非但没有一般艺术家的孤傲,甚至可以说是谦恭的,异常热情。尤其是在见到他的作品之后,让我更感敬佩。一个创作了如此之多精品的艺术家竟然还能如此谦逊,在如今这个浮躁喧嚣的时代,更显得难能可贵,不
期刊
初识张红宇老师是五月的一个午后,温暖的阳光照进他近百平的画室里,安静清幽。茶香墨香氤氲,张红宇老师安坐于前,一派修佛人的慈善祥和之像。张老师敏于思而吝于言,但却句句精微,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张红宇,字秉钧。河南省长垣县人。于河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接受了专业而系统的美术教育。而后受教于孙其峰、杜滋岭、乔文科等名家门下,学习花鸟、人物、山水画,练就了深厚的传统功力。并在恩师张艺华悉心指导下,进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