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1 1”整书模式,通过链接相关文本,打通课内课外的界限,由节选引向长篇作品,使学生的阅读视野和思维空间得到进一步延展。通过聚焦“这一篇”的个性,探究“这一本”的共性,关注“这一类”的系统性,更好地实现课标要求的“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的目标。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1 1”整书模式
叶圣陶先生说:“课本里所收的,选文中入选的,都是单篇短什,没有长篇巨著。这并不是说学生读了一些单篇短什就够了。”这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中由“一篇文”带出“整本书”的重要性。这样的阅读教学模式,又叫作“‘1 1’整书模式”,是践行“大语文观”的必然路径之一。那么,如何更好地落实“‘1 1’整书模式”阅读教学呢?以下笔者重点结合人教版五年级《猴王出世》一课作简要分析。
一、聚焦“这一篇”的个性
“1 1”整书模式教学,首先要关注的就是前面的“1”,这个“1”既是学习语言的“例子”,同时也是启动整书阅读的“引子”。当它以“例子”身份出现的时候,其教学与其他课文并无二致;但它以“引子”身份出现的时候,就要大胆进行取舍。“引子”教学的重点未必要教深教透,但一定要聚焦文本之“个性”。这里的“个性”,可以是文本内容的独特,可以是言语形式的独特,还可以是主题立意的独特,或是文化背景的独特,等等。
《猴王出世》節选自我国古典神魔小说《西游记》第一回。课文主要写了花果山上的一块仙石,孕育了一只石猴,这石猴与群猴玩耍时,敢于第一个跳进水帘洞,被群猴拜为猴王。作为略读课文,编者精心安排了阅读提示:“认真阅读课文,看看石猴是从哪儿来的,又是怎样成为猴王的。把不懂的地方画下来,跟同学、老师讨论。如果有兴趣,还可以读读《西游记》。”教学时,教师可紧紧围绕“石猴是怎样成为猴王”这一问题展开,进而概括出石猴在出世、交际、胆量、身手、胸怀、口才等方面的“不凡”,体会作者笔下石猴的独特“个性”。如此一来,便可抓住文本的核心内容,起到“提纲挈领”之作用,也为后续引出《西游记》整本书的阅读指导做好充分准备。
二、探究“这一本”的共性
如果说“篇”侧重于个性的聚焦,那么“本”则要侧重于共性的探究。就《西游记》而言,个性鲜明的人物、精妙绝伦的语言、博大精深的文化、引人入胜的情节,很多方面都值得和孩子们细细品析。
(一)多重串联,感受人物的立体丰满
感受人物形象是小说教学永恒的旋律,古典小说亦然。在古典小说里,环境是塑造人物形象的必要依托。只有在特定的环境里,才能更好凸显人物独特的一面;唯有入木三分的细节描写,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才会呼之欲出;也唯有细节描写,才使小说的人物形象如此深入人心。因此,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立足环境,聚焦细节,透视人物内心,感受小说鲜活、立体的人物形象。
如教学《猴王出世》一课,聚焦石猴一“纵”一“跳”、“端坐”等动作以及语言描写感受人物的勇敢、自信的同时,不妨辅之第七回中石猴与如来佛祖的对话,使学生充分感受他的英雄本色。紧接着请学生观看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中的视频。学生走进文本情境,触摸“铁汉”美猴王的那一份柔情,体悟极具真实性的人物形象。如此教学,有的放矢,环环相扣,人物形象在学生心里逐渐立体、丰满。
关注人物形象,还要关注人物在不同时期的变换。在《西游记》中,石猴的名头也不一般。最初就是一只“石猴”,因探得水帘洞成为“美猴王”;然后想要长生不老,去灵台方寸山拜师学艺,遇到了人生中第一位恩师——菩提祖师,第一次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名字“孙悟空”;官封“弼马温”心不足,大闹天空,立为“齐天大圣”;后来,跟着唐僧西天取经,名曰“孙行者”;最后经历九九八十一难,被封为“斗战胜佛”。
至于书中的其他人物,比如唐僧、猪八戒、沙和尚等,不妨留待学生课后细细探究。
(二)浓淡相宜,品味语言的匠心独具
《西游记》作为近代白话文小说,带有一定的文言色彩,与学生有较远的时空差距,对于学生不理解的词句,指导其结合注释,但不逐字逐句地解释。教学中,应该留出余力,引导学生琢磨语言精妙凝练处,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美感,领会艺术匠心,学习精准用词,巧妙表达,从而提高语用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猴王出世》一文,在学生深入感受石猴的自由、快乐后,教师话锋一转:“你发现这句话在写法上有哪些特点?”引导学生把目光聚焦在语言形式上。通过多样朗读,资料拓展,引导学生走入文本,揣摩文本表达秘妙——正是这种短促、跳跃、有节奏的语言,让我们读到了一个顽皮可爱、活泼跳跃的石猴形象。如果改成长句子来表达,恐怕效果就没这么好了。
且看环境描写:“峰岩重叠,涧壑湾环。虎狼成阵走,麂鹿作群行。无数獐豝钻簇簇,满山狐兔聚丛丛。千尺大蟒,万丈长蛇。大蟒喷愁雾,长蛇吐怪风。”寥寥数语,勾勒出一幅“荒郊野岭图”,可谓“山高必有怪,岭峻却生精”之写照;且看人物出场:“那怪物,假变一婆婆,两鬓如冰雪。走路慢腾腾,行步虚怯怯。弱体瘦伶仃,脸如枯菜叶。”此乃何人?原来是白骨精变成老婆婆的样子。通过人物外貌、步伐、气色的描写,老婆婆年迈体弱、惹人同情的特点跃然纸上,为后文唐僧受到蒙骗埋下伏笔,妙哉妙哉!充满节奏,描写传神,这样的语句在原著中比比皆是。纵观整部《西游记》,不论是一个排比,一处对仗,一句夸张,甚至是一个字词的推敲,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教师引导学生用心赏析,就等于为他们打开了一座语言的宝藏。
(三)精巧链接,体会文化的博大精深
作为明代四大奇书之一,《西游记》之所以能够风靡至今,是因为它具有超过一般神魔小说的深刻精神内涵。同时它又是一部意浅而旨深的文学巨著,浅到一般的小读者均能阅读,深到虽专家学者亦觉其大旨难识。神奇的故事情节中,融合了中国古代文化三大主流佛、道、儒的思想精粹。小说所涉及到的广博的文化,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禅、易、医、巫等,尤其是佛道理论阐述得非常精深。 教学时间毕竟有限,不妨立足学生的年龄特点,从学生实际出发,选择数字和兵器文化,尝试探究《西游记》当中许多数字背后暗含着的中华传统文化密码,将各式各样的法宝和兵器与传说故事勾连,感受神魔小说的幻妙多彩,也为引导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播下一颗热爱的种子。
例如此句:“当顶上,有一块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这两个数字,有何玄机?原来“六尺五寸高,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丈四尺围圆,按政历二十四气。”又如,探讨孙悟空的金箍棒为什么是13500斤,原来“1”“3”“5”是奇数。阴阳五行学中,奇数也称为阳数,1 3 5=9,“9”是最大的阳数。作者取“1”“3”“5”这3个数字,其实是想赋予它无穷的力量。金箍棒的神奇可不仅仅在它的重量,还在于它的变幻莫测。它能变大变小,上抵三十三天,下至十八层地狱。这金箍棒来历不凡,它可是大禹治水之时,“定江海浅深的一个定子,是一块神铁”。平时它静静地躺在海底,猴王一来,却“霞光艳艳,瑞气腾腾”。说起《西游记》中的法宝和兵器那可是五花八门,个个有来头,件件都神奇!比如,八戒的九齿钉耙,沙僧的降妖宝杖,皆有神奇之处,可留待学生课后细细琢磨。
三、关注“这一类”的系统性
王荣生教授在《阅读教学的其他路径》一文中这样写道:阅读教学要尽可能地“把课文当‘引子’教,由节选引向长篇作品,由选篇引向整本书阅读,引导学生更好地阅读长篇作品或整本书”。
名著名篇节选常见于教材之中。比如《三顾茅庐》节选于《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祁黄羊》是根据《吕氏春秋》中有关“去私”的内容改编,《祖父的园子》选自萧红自传体小说《呼兰河传》,《冬阳·童年·骆驼队》选自林海音的《城南旧事》,《少年闰土》选自鲁迅的《故乡》,《将相和》选自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这一类课文具有一定的系统性,都可以作为“引子”进行教学。
这一类型的文章教学,不能将其视为独立的一篇,而要看作一个系统来对待。这个系统文章的教学,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激发阅读兴趣
教师如果能在阅读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教学也就成功了一大半。课堂上通过拓展、节选原著中的情节,有效补充教学内容,往往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例如,上完《猴王出世》安排学生完成一个任务:“美猴王后来离开花果山,拜师学艺。他需要一封推荐信。请以花果山全体猴子的名义给菩提祖师写一封推荐信。”要写好这封信,孩子们必然要走进原著,这就是以任务驱动的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体验阅读快乐
选自名著名篇的课文,孩子们课前往往都有一定的了解,如果能提供机会,充分调用他们的前认知储备,进行课内故事情节和整本故事情节的前后印证,就会让课堂充满更多的快乐,为语文学习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例如,孩子们课前大都已经知道“三打白骨精”的故事,教师不妨引导学生对照课文,思考“白骨精三次变身出场分别是怎样的”“唐僧师徒对待白骨精的三次变身态度如何”等问题,进一步感受阅读的快乐。
(三)习得阅读策略
通过“引子”的教学,教师引导学生聚焦文本中最有价值的内容,习得必要的阅读策略,让整本书的阅读能够“有法可依”,以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教学《猴王出世》一课,主要通过引导学生用几个词语概括石猴特点,再品读相关的语句,这种阅读策略完全可以迁移到学生后续的自主閱读中。
(四)点燃探究欲望
此类课文教学,如果能建构“一课”阅读与“一本”阅读之间的矛盾冲突,形成渴望到整本书中解决矛盾的“探究力”,就等于把学生引入一个更加充满挑战的阅读世界。例如,有意识地让学生将选文和原著进行对照,发现其中的不同之处,进而探究其奥妙,引发深度学习。
“1 1”整书模式,立足学情,通过链接相关文本,打通课内课外的界限,由节选引向长篇作品,使学生的阅读视野和思维空间得到进一步延展,有效提高阅读能力,更好地实现课标要求的“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的目标。
[参 考 文 献]
[1]许发金.“引子课文”的课程设计与教学实施[J].福建教育,2018(3).
[2]王荣生.阅读教学的其他路径[J].语文教学通讯,2012(8).
(责任编辑:符 洁)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1 1”整书模式
叶圣陶先生说:“课本里所收的,选文中入选的,都是单篇短什,没有长篇巨著。这并不是说学生读了一些单篇短什就够了。”这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中由“一篇文”带出“整本书”的重要性。这样的阅读教学模式,又叫作“‘1 1’整书模式”,是践行“大语文观”的必然路径之一。那么,如何更好地落实“‘1 1’整书模式”阅读教学呢?以下笔者重点结合人教版五年级《猴王出世》一课作简要分析。
一、聚焦“这一篇”的个性
“1 1”整书模式教学,首先要关注的就是前面的“1”,这个“1”既是学习语言的“例子”,同时也是启动整书阅读的“引子”。当它以“例子”身份出现的时候,其教学与其他课文并无二致;但它以“引子”身份出现的时候,就要大胆进行取舍。“引子”教学的重点未必要教深教透,但一定要聚焦文本之“个性”。这里的“个性”,可以是文本内容的独特,可以是言语形式的独特,还可以是主题立意的独特,或是文化背景的独特,等等。
《猴王出世》節选自我国古典神魔小说《西游记》第一回。课文主要写了花果山上的一块仙石,孕育了一只石猴,这石猴与群猴玩耍时,敢于第一个跳进水帘洞,被群猴拜为猴王。作为略读课文,编者精心安排了阅读提示:“认真阅读课文,看看石猴是从哪儿来的,又是怎样成为猴王的。把不懂的地方画下来,跟同学、老师讨论。如果有兴趣,还可以读读《西游记》。”教学时,教师可紧紧围绕“石猴是怎样成为猴王”这一问题展开,进而概括出石猴在出世、交际、胆量、身手、胸怀、口才等方面的“不凡”,体会作者笔下石猴的独特“个性”。如此一来,便可抓住文本的核心内容,起到“提纲挈领”之作用,也为后续引出《西游记》整本书的阅读指导做好充分准备。
二、探究“这一本”的共性
如果说“篇”侧重于个性的聚焦,那么“本”则要侧重于共性的探究。就《西游记》而言,个性鲜明的人物、精妙绝伦的语言、博大精深的文化、引人入胜的情节,很多方面都值得和孩子们细细品析。
(一)多重串联,感受人物的立体丰满
感受人物形象是小说教学永恒的旋律,古典小说亦然。在古典小说里,环境是塑造人物形象的必要依托。只有在特定的环境里,才能更好凸显人物独特的一面;唯有入木三分的细节描写,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才会呼之欲出;也唯有细节描写,才使小说的人物形象如此深入人心。因此,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立足环境,聚焦细节,透视人物内心,感受小说鲜活、立体的人物形象。
如教学《猴王出世》一课,聚焦石猴一“纵”一“跳”、“端坐”等动作以及语言描写感受人物的勇敢、自信的同时,不妨辅之第七回中石猴与如来佛祖的对话,使学生充分感受他的英雄本色。紧接着请学生观看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中的视频。学生走进文本情境,触摸“铁汉”美猴王的那一份柔情,体悟极具真实性的人物形象。如此教学,有的放矢,环环相扣,人物形象在学生心里逐渐立体、丰满。
关注人物形象,还要关注人物在不同时期的变换。在《西游记》中,石猴的名头也不一般。最初就是一只“石猴”,因探得水帘洞成为“美猴王”;然后想要长生不老,去灵台方寸山拜师学艺,遇到了人生中第一位恩师——菩提祖师,第一次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名字“孙悟空”;官封“弼马温”心不足,大闹天空,立为“齐天大圣”;后来,跟着唐僧西天取经,名曰“孙行者”;最后经历九九八十一难,被封为“斗战胜佛”。
至于书中的其他人物,比如唐僧、猪八戒、沙和尚等,不妨留待学生课后细细探究。
(二)浓淡相宜,品味语言的匠心独具
《西游记》作为近代白话文小说,带有一定的文言色彩,与学生有较远的时空差距,对于学生不理解的词句,指导其结合注释,但不逐字逐句地解释。教学中,应该留出余力,引导学生琢磨语言精妙凝练处,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美感,领会艺术匠心,学习精准用词,巧妙表达,从而提高语用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猴王出世》一文,在学生深入感受石猴的自由、快乐后,教师话锋一转:“你发现这句话在写法上有哪些特点?”引导学生把目光聚焦在语言形式上。通过多样朗读,资料拓展,引导学生走入文本,揣摩文本表达秘妙——正是这种短促、跳跃、有节奏的语言,让我们读到了一个顽皮可爱、活泼跳跃的石猴形象。如果改成长句子来表达,恐怕效果就没这么好了。
且看环境描写:“峰岩重叠,涧壑湾环。虎狼成阵走,麂鹿作群行。无数獐豝钻簇簇,满山狐兔聚丛丛。千尺大蟒,万丈长蛇。大蟒喷愁雾,长蛇吐怪风。”寥寥数语,勾勒出一幅“荒郊野岭图”,可谓“山高必有怪,岭峻却生精”之写照;且看人物出场:“那怪物,假变一婆婆,两鬓如冰雪。走路慢腾腾,行步虚怯怯。弱体瘦伶仃,脸如枯菜叶。”此乃何人?原来是白骨精变成老婆婆的样子。通过人物外貌、步伐、气色的描写,老婆婆年迈体弱、惹人同情的特点跃然纸上,为后文唐僧受到蒙骗埋下伏笔,妙哉妙哉!充满节奏,描写传神,这样的语句在原著中比比皆是。纵观整部《西游记》,不论是一个排比,一处对仗,一句夸张,甚至是一个字词的推敲,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教师引导学生用心赏析,就等于为他们打开了一座语言的宝藏。
(三)精巧链接,体会文化的博大精深
作为明代四大奇书之一,《西游记》之所以能够风靡至今,是因为它具有超过一般神魔小说的深刻精神内涵。同时它又是一部意浅而旨深的文学巨著,浅到一般的小读者均能阅读,深到虽专家学者亦觉其大旨难识。神奇的故事情节中,融合了中国古代文化三大主流佛、道、儒的思想精粹。小说所涉及到的广博的文化,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禅、易、医、巫等,尤其是佛道理论阐述得非常精深。 教学时间毕竟有限,不妨立足学生的年龄特点,从学生实际出发,选择数字和兵器文化,尝试探究《西游记》当中许多数字背后暗含着的中华传统文化密码,将各式各样的法宝和兵器与传说故事勾连,感受神魔小说的幻妙多彩,也为引导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播下一颗热爱的种子。
例如此句:“当顶上,有一块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这两个数字,有何玄机?原来“六尺五寸高,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丈四尺围圆,按政历二十四气。”又如,探讨孙悟空的金箍棒为什么是13500斤,原来“1”“3”“5”是奇数。阴阳五行学中,奇数也称为阳数,1 3 5=9,“9”是最大的阳数。作者取“1”“3”“5”这3个数字,其实是想赋予它无穷的力量。金箍棒的神奇可不仅仅在它的重量,还在于它的变幻莫测。它能变大变小,上抵三十三天,下至十八层地狱。这金箍棒来历不凡,它可是大禹治水之时,“定江海浅深的一个定子,是一块神铁”。平时它静静地躺在海底,猴王一来,却“霞光艳艳,瑞气腾腾”。说起《西游记》中的法宝和兵器那可是五花八门,个个有来头,件件都神奇!比如,八戒的九齿钉耙,沙僧的降妖宝杖,皆有神奇之处,可留待学生课后细细琢磨。
三、关注“这一类”的系统性
王荣生教授在《阅读教学的其他路径》一文中这样写道:阅读教学要尽可能地“把课文当‘引子’教,由节选引向长篇作品,由选篇引向整本书阅读,引导学生更好地阅读长篇作品或整本书”。
名著名篇节选常见于教材之中。比如《三顾茅庐》节选于《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祁黄羊》是根据《吕氏春秋》中有关“去私”的内容改编,《祖父的园子》选自萧红自传体小说《呼兰河传》,《冬阳·童年·骆驼队》选自林海音的《城南旧事》,《少年闰土》选自鲁迅的《故乡》,《将相和》选自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这一类课文具有一定的系统性,都可以作为“引子”进行教学。
这一类型的文章教学,不能将其视为独立的一篇,而要看作一个系统来对待。这个系统文章的教学,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激发阅读兴趣
教师如果能在阅读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教学也就成功了一大半。课堂上通过拓展、节选原著中的情节,有效补充教学内容,往往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例如,上完《猴王出世》安排学生完成一个任务:“美猴王后来离开花果山,拜师学艺。他需要一封推荐信。请以花果山全体猴子的名义给菩提祖师写一封推荐信。”要写好这封信,孩子们必然要走进原著,这就是以任务驱动的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体验阅读快乐
选自名著名篇的课文,孩子们课前往往都有一定的了解,如果能提供机会,充分调用他们的前认知储备,进行课内故事情节和整本故事情节的前后印证,就会让课堂充满更多的快乐,为语文学习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例如,孩子们课前大都已经知道“三打白骨精”的故事,教师不妨引导学生对照课文,思考“白骨精三次变身出场分别是怎样的”“唐僧师徒对待白骨精的三次变身态度如何”等问题,进一步感受阅读的快乐。
(三)习得阅读策略
通过“引子”的教学,教师引导学生聚焦文本中最有价值的内容,习得必要的阅读策略,让整本书的阅读能够“有法可依”,以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教学《猴王出世》一课,主要通过引导学生用几个词语概括石猴特点,再品读相关的语句,这种阅读策略完全可以迁移到学生后续的自主閱读中。
(四)点燃探究欲望
此类课文教学,如果能建构“一课”阅读与“一本”阅读之间的矛盾冲突,形成渴望到整本书中解决矛盾的“探究力”,就等于把学生引入一个更加充满挑战的阅读世界。例如,有意识地让学生将选文和原著进行对照,发现其中的不同之处,进而探究其奥妙,引发深度学习。
“1 1”整书模式,立足学情,通过链接相关文本,打通课内课外的界限,由节选引向长篇作品,使学生的阅读视野和思维空间得到进一步延展,有效提高阅读能力,更好地实现课标要求的“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的目标。
[参 考 文 献]
[1]许发金.“引子课文”的课程设计与教学实施[J].福建教育,2018(3).
[2]王荣生.阅读教学的其他路径[J].语文教学通讯,2012(8).
(责任编辑:符 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