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的形象大于思维,寥寥数语总是承载了诗人满腔的深情。文字只是一个载体,学生能通过文字领会诗人的感情,这是一个基础,但这还远远不够,要真正理解一首诗,必须完成情感的迁移。尤其是欣赏《乡愁》这一类抒情性很强的诗歌,最大的困难就是让从未曾尝过背井离乡之苦的学生进入到诗人所创设的感情环境中去。仔细看余光中的《乡愁》,从头至尾无一华丽的诗句,但诗行之间却充溢着荡气回肠的浓浓愁绪。而这种浓浓的愁绪,这是我们首先要学生领会的东西。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一切的创新才有实现的可能。所以,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体会,有针对性地设计了课堂教学。
一、导入新课,情境设置
乡愁作为人类普遍的一种情结,是诗歌创作历久弥新的主题之一,文学史上留下了许多抒写乡愁的名篇佳作,余光中的《乡愁》便是其中情意深长的动人一曲。为了使学生能够尽快的进入到本堂课的情境中来,上课伊始,笔者给学生用PPT播放了几则材料:
材料一:人头攒动的火车站前——“春运”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人员流动;
材料二:两只大熊猫憨态可掬地吃着竹子——赠台大熊猫取名为“团团”和“圆圆”;
材料三:一对父女在夜晚望着圆月——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是“春节”和“中秋”;
材料四:一位古代文人望着白鹤在吟诗——中国自古有许多关于“思乡”的诗歌。
从以上几则材料中,提问学生有什么发现。这样学生自然会想到中华民族的集体意识都是“期盼团圆”的。在此,笔者设计了一段导语:
游子思乡,故土难忘!
小时候,我们学过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同样,我们也曾感受过王维的“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怅惘之情,在本学期我们也接触到了马致远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思乡之情。
古人是如此,今人也一样。由于政治原因,台湾和祖国大陆被人为地分隔开了50余年之久,而游子的思乡之情却一刻也未减。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余光中先生一同来感受一下这历久弥新的主题——乡愁。(此刻,音乐起,教师范读)
不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无法对诗歌有透彻的了解。为了不造成学生思想上的懒惰和依赖的习惯,笔者在课前发动学生自己去搜集资料,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让他们自己去了解余光中,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养成他们课外自主阅读的好习惯,也可以加深学生对诗人及其作品的了解。结果在课下,学生通过各种方法收集到了十分详尽的余光中的资料,笔者在课堂上只作适当的补充,主要侧重于余诗的特点以及终其一生的乡愁情结。
朗诵,多种形式、反复地再现诗歌的声音形象,始终是学生理解诗歌的最佳方式之一。在朗诵的过程中,学生是学习、欣赏诗歌的主体,朗诵的过程,他们是自己在教自己体会诗歌中的感情的过程,他们可以利用自己的声音把握诗歌的感情。在教学的过程中,笔者把朗读分为有机组合的几个阶段。初读阶段只注重对诗歌节奏的把握,并从朗读中得到初步印象。这是最基础的朗读。在分析讨论主题之后再进行朗读,就要着重于诗歌中情感的表达,读出思乡的韵味。这是对余诗情感把握后的朗读。等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和联想,把乡愁的思维发散迁移之后,再进行自由的朗读,就可以在朗读中读出自己的感悟和新的理解。这次朗读则对余诗进行了加工,读出来的就是学生自己的乡愁。
二、渐入佳境,创设意象
师:乐曲的基调必须符合歌的感情脉络,而乡愁诗的感情基调应该是哀伤的。但是诗中的感情线索却是不断流动的、变化的。那么,诗人的感情脉络是怎样流淌的?
生:作者的情感是按照从小到大的时间顺序表现的,层层深入,及至最后,表达了对祖国大陆的深情眷恋。
小时侯——(邮票)——母子离愁
长大后——(船票)——夫妻离愁
后来——(坟墓)——生死离愁
现在——(海峡)——家国离愁
师:乡愁是一种大家都可能体验过却又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读了这首诗,你觉得他是不是把乡愁形象地展现出来,使你们对乡愁有了一些具体的感觉?作者是怎么做的呢?
学生讨论,阐述观点,教师归纳概括:作者把乡愁化作一个个具体可感的形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让我们真切感受到这就是乡愁。这就是“创设意象”,是诗歌创作中常用的方法。通过分析诗歌中的意象来感悟诗人要表达的情感,是理解和赏析诗歌的重要途径。
该诗情深意切,既渴望祖国的统一,又将乡愁描写得淋漓尽致。阅读此诗,首先呈现给学生的是四幅鲜明而又具体的生活画面:
第一小节:幼年求学,母子分离,借书信以慰别情;
第二小节:成年后,告别新婚妻子,离乡背井,天各一方;
第三小节:生离死别,母子不得相见;
第四小节:同胞难得相聚,国家不能统一。
同时,学生可以感受到作者浓郁而又强烈的感情,诗人的思乡之愁不是直白地说出来的,而是通过联想、想象,塑造了四幅生活艺术形象,使之呈现在学生眼前。作者把对母亲、妻子、祖国的思念、眷念之情熔于一炉,表达出渴望亲人团聚、国家统一的强烈愿望。正像中国大地上许多江河都是黄河与长江的支流一样,余光中虽然身居海岛,但是,作为一个挚爱祖国及其文化传统的中国诗人,他的乡愁诗从内在感情上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民族传统感情,具有深厚的历史感与民族感,同时,台湾和大陆人为地长期隔绝、飘流在孤岛上去的千千万万人的思乡情怀,客观上具有以往任何时代的乡愁所不可比拟的特定的爱国内容,使人感到一种说不出的亲切感。余光中作为一个离开大陆三十多年的当代诗人,他的作品也必然会烙上深刻的时代印记。《乡愁》一诗,侧重写个人在大陆的经历,那年少时的一枚邮票,那青年时的一张船票,甚至那未来的一方坟墓,都寄寓了诗人的也是万千游子的乡关之思,而这一切在诗的结尾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有如百川奔向东海,有如千峰朝向泰山,诗人个人的悲欢与巨大的祖国之爱、民族之恋交融在一起,而诗人个人经历的倾诉,也因为结尾的感情燃烧而更为撩人愁思了,正如诗人自己所说:“纵的历史感,横的地域感。纵横相交而成十字路口的现实感。”(《白玉苦瓜》序) 三、迁移扩展,实践参与
师:全诗都采用“乡愁是……”的句式,既写出了乡愁,又分清了层次脉络。《乡愁》是海外游子深情而美丽的恋歌,我们在感受诗人这种真挚的情感之余,何不来尝试一下,模仿“乡愁是……”这一句式来写一写乡愁?
生1:乡愁是故乡那湾永远流淌的小溪。
生2:乡愁是雕刻在记忆中的古老的童话。
生3:乡愁是远行时母亲久久的伫望。
生4:乡愁是故乡的天空中放飞的风筝。
师:全诗采用时间顺序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对应了诗人一生的不同阶段,也表达了不同阶段诗人相应所看重的东西。学完本首诗,相信同学们已然了解创设意象这种写作手法,那么我们不妨尝试着写一写我们常常经历的一些感受吧。
“快乐”“痛苦”“思念”是笔者给学生提供的感受词语。
生1:小时候,快乐一根棒棒糖;长大后,快乐是一张满分的成绩单/一首动听的情歌;后来啊,快乐是儿女一脸的笑颜;现在,快乐是一抹童年的回忆。
生2:小时候,痛苦是摔了一跤;长大后,痛苦是一张不及格的卷纸;后来啊,痛苦是无端的车祸;现在,痛苦是一张医院化验单。
生3:小时候,思念是母亲的怀抱;长大后,思念是一通朋友的电话;后来啊,思念是窗外的一轮圆月;现在,思念是一张泛黄的照片/一间空房子/一桌无人问津的晚餐。
……
师:同学们,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远不会老去。让我们期盼大陆和台湾的统一早日来到。
学生的即兴写诗,是让他们借助这种诗歌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人生体验,学生对生活的独特感受是他们积累的宝贵财富。对于语文学习至关重要,当学生的生活体验被引发时,学生的情感就会自然地抒发出来,而不是刻意地模仿。这个练习的目的不在于他们能说出多么富有韵味的诗句,而是在于表达自己对人生的独特的感受和真切的体验。
在这样开放的课堂中,教师要时时认识到,对学生给予足够的理解和尊重,这对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往往能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在新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已不单是知识的传播者,更多时候是一名参与者、引导者、学生知识建构的促进者。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权和自主权,强调自主、合作、探究,这样,学生才可以自主理解,感受诗歌的内容和情感,获得自己的独特体验和发展,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丰富而充满个性。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设身处地地体验和理解作品”“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做出自己的评价”“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乡愁》是一首抒写乡愁的名篇佳作,诗人以独特的意象、严谨的结构、优美的形式抒发了浓厚强烈的思乡情怀。对于这首诗歌的学习,笔者既没有要求学生逐句讲解诗句的意思,也没有概括诗歌每节的内容,而是按照“情境设置——创设意象——实践参与”这样的教学思路,引导学生去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品味诗歌的语言美,发现诗歌的新奇美,参与学习的收获美,使学生对现代诗歌的学习上升到一定的审美层次。并且,达到了高效课堂的设计理念,使学生从课内学习延展到课外生活,教师不断完善探索,使课堂更加出彩。
(责任编辑:李雪虹)
一、导入新课,情境设置
乡愁作为人类普遍的一种情结,是诗歌创作历久弥新的主题之一,文学史上留下了许多抒写乡愁的名篇佳作,余光中的《乡愁》便是其中情意深长的动人一曲。为了使学生能够尽快的进入到本堂课的情境中来,上课伊始,笔者给学生用PPT播放了几则材料:
材料一:人头攒动的火车站前——“春运”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人员流动;
材料二:两只大熊猫憨态可掬地吃着竹子——赠台大熊猫取名为“团团”和“圆圆”;
材料三:一对父女在夜晚望着圆月——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是“春节”和“中秋”;
材料四:一位古代文人望着白鹤在吟诗——中国自古有许多关于“思乡”的诗歌。
从以上几则材料中,提问学生有什么发现。这样学生自然会想到中华民族的集体意识都是“期盼团圆”的。在此,笔者设计了一段导语:
游子思乡,故土难忘!
小时候,我们学过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同样,我们也曾感受过王维的“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怅惘之情,在本学期我们也接触到了马致远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思乡之情。
古人是如此,今人也一样。由于政治原因,台湾和祖国大陆被人为地分隔开了50余年之久,而游子的思乡之情却一刻也未减。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余光中先生一同来感受一下这历久弥新的主题——乡愁。(此刻,音乐起,教师范读)
不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无法对诗歌有透彻的了解。为了不造成学生思想上的懒惰和依赖的习惯,笔者在课前发动学生自己去搜集资料,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让他们自己去了解余光中,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养成他们课外自主阅读的好习惯,也可以加深学生对诗人及其作品的了解。结果在课下,学生通过各种方法收集到了十分详尽的余光中的资料,笔者在课堂上只作适当的补充,主要侧重于余诗的特点以及终其一生的乡愁情结。
朗诵,多种形式、反复地再现诗歌的声音形象,始终是学生理解诗歌的最佳方式之一。在朗诵的过程中,学生是学习、欣赏诗歌的主体,朗诵的过程,他们是自己在教自己体会诗歌中的感情的过程,他们可以利用自己的声音把握诗歌的感情。在教学的过程中,笔者把朗读分为有机组合的几个阶段。初读阶段只注重对诗歌节奏的把握,并从朗读中得到初步印象。这是最基础的朗读。在分析讨论主题之后再进行朗读,就要着重于诗歌中情感的表达,读出思乡的韵味。这是对余诗情感把握后的朗读。等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和联想,把乡愁的思维发散迁移之后,再进行自由的朗读,就可以在朗读中读出自己的感悟和新的理解。这次朗读则对余诗进行了加工,读出来的就是学生自己的乡愁。
二、渐入佳境,创设意象
师:乐曲的基调必须符合歌的感情脉络,而乡愁诗的感情基调应该是哀伤的。但是诗中的感情线索却是不断流动的、变化的。那么,诗人的感情脉络是怎样流淌的?
生:作者的情感是按照从小到大的时间顺序表现的,层层深入,及至最后,表达了对祖国大陆的深情眷恋。
小时侯——(邮票)——母子离愁
长大后——(船票)——夫妻离愁
后来——(坟墓)——生死离愁
现在——(海峡)——家国离愁
师:乡愁是一种大家都可能体验过却又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读了这首诗,你觉得他是不是把乡愁形象地展现出来,使你们对乡愁有了一些具体的感觉?作者是怎么做的呢?
学生讨论,阐述观点,教师归纳概括:作者把乡愁化作一个个具体可感的形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让我们真切感受到这就是乡愁。这就是“创设意象”,是诗歌创作中常用的方法。通过分析诗歌中的意象来感悟诗人要表达的情感,是理解和赏析诗歌的重要途径。
该诗情深意切,既渴望祖国的统一,又将乡愁描写得淋漓尽致。阅读此诗,首先呈现给学生的是四幅鲜明而又具体的生活画面:
第一小节:幼年求学,母子分离,借书信以慰别情;
第二小节:成年后,告别新婚妻子,离乡背井,天各一方;
第三小节:生离死别,母子不得相见;
第四小节:同胞难得相聚,国家不能统一。
同时,学生可以感受到作者浓郁而又强烈的感情,诗人的思乡之愁不是直白地说出来的,而是通过联想、想象,塑造了四幅生活艺术形象,使之呈现在学生眼前。作者把对母亲、妻子、祖国的思念、眷念之情熔于一炉,表达出渴望亲人团聚、国家统一的强烈愿望。正像中国大地上许多江河都是黄河与长江的支流一样,余光中虽然身居海岛,但是,作为一个挚爱祖国及其文化传统的中国诗人,他的乡愁诗从内在感情上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民族传统感情,具有深厚的历史感与民族感,同时,台湾和大陆人为地长期隔绝、飘流在孤岛上去的千千万万人的思乡情怀,客观上具有以往任何时代的乡愁所不可比拟的特定的爱国内容,使人感到一种说不出的亲切感。余光中作为一个离开大陆三十多年的当代诗人,他的作品也必然会烙上深刻的时代印记。《乡愁》一诗,侧重写个人在大陆的经历,那年少时的一枚邮票,那青年时的一张船票,甚至那未来的一方坟墓,都寄寓了诗人的也是万千游子的乡关之思,而这一切在诗的结尾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有如百川奔向东海,有如千峰朝向泰山,诗人个人的悲欢与巨大的祖国之爱、民族之恋交融在一起,而诗人个人经历的倾诉,也因为结尾的感情燃烧而更为撩人愁思了,正如诗人自己所说:“纵的历史感,横的地域感。纵横相交而成十字路口的现实感。”(《白玉苦瓜》序) 三、迁移扩展,实践参与
师:全诗都采用“乡愁是……”的句式,既写出了乡愁,又分清了层次脉络。《乡愁》是海外游子深情而美丽的恋歌,我们在感受诗人这种真挚的情感之余,何不来尝试一下,模仿“乡愁是……”这一句式来写一写乡愁?
生1:乡愁是故乡那湾永远流淌的小溪。
生2:乡愁是雕刻在记忆中的古老的童话。
生3:乡愁是远行时母亲久久的伫望。
生4:乡愁是故乡的天空中放飞的风筝。
师:全诗采用时间顺序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对应了诗人一生的不同阶段,也表达了不同阶段诗人相应所看重的东西。学完本首诗,相信同学们已然了解创设意象这种写作手法,那么我们不妨尝试着写一写我们常常经历的一些感受吧。
“快乐”“痛苦”“思念”是笔者给学生提供的感受词语。
生1:小时候,快乐一根棒棒糖;长大后,快乐是一张满分的成绩单/一首动听的情歌;后来啊,快乐是儿女一脸的笑颜;现在,快乐是一抹童年的回忆。
生2:小时候,痛苦是摔了一跤;长大后,痛苦是一张不及格的卷纸;后来啊,痛苦是无端的车祸;现在,痛苦是一张医院化验单。
生3:小时候,思念是母亲的怀抱;长大后,思念是一通朋友的电话;后来啊,思念是窗外的一轮圆月;现在,思念是一张泛黄的照片/一间空房子/一桌无人问津的晚餐。
……
师:同学们,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远不会老去。让我们期盼大陆和台湾的统一早日来到。
学生的即兴写诗,是让他们借助这种诗歌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人生体验,学生对生活的独特感受是他们积累的宝贵财富。对于语文学习至关重要,当学生的生活体验被引发时,学生的情感就会自然地抒发出来,而不是刻意地模仿。这个练习的目的不在于他们能说出多么富有韵味的诗句,而是在于表达自己对人生的独特的感受和真切的体验。
在这样开放的课堂中,教师要时时认识到,对学生给予足够的理解和尊重,这对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往往能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在新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已不单是知识的传播者,更多时候是一名参与者、引导者、学生知识建构的促进者。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权和自主权,强调自主、合作、探究,这样,学生才可以自主理解,感受诗歌的内容和情感,获得自己的独特体验和发展,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丰富而充满个性。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设身处地地体验和理解作品”“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做出自己的评价”“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乡愁》是一首抒写乡愁的名篇佳作,诗人以独特的意象、严谨的结构、优美的形式抒发了浓厚强烈的思乡情怀。对于这首诗歌的学习,笔者既没有要求学生逐句讲解诗句的意思,也没有概括诗歌每节的内容,而是按照“情境设置——创设意象——实践参与”这样的教学思路,引导学生去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品味诗歌的语言美,发现诗歌的新奇美,参与学习的收获美,使学生对现代诗歌的学习上升到一定的审美层次。并且,达到了高效课堂的设计理念,使学生从课内学习延展到课外生活,教师不断完善探索,使课堂更加出彩。
(责任编辑:李雪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