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手操作岂能造假?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mgt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案例:
  在一次校级教研活动中,一位教师执教了苏教版教材“圆的周长”一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组织学生四人一组进行合作,通过动手测量、计算来探索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在学生操作、计算的基础上,师生进行了以下的交流。
  师:大约在2000多年前,我国古代的数学著作《周髀算经》中就有“周三径一”的记载,你能说说“周三径一”这句话的意思吗?
  生1:“周三径一”这句话是说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
  师:“周三径一”是古人的研究成果。下面,请同学们交流一下刚才自己测量、计算的结果。
  生2:我测得一个圆的直径是1厘米,周长是3.14厘米,得出周长是直径的3.14倍。
  生3:我测得一个瓶盖的直径是3厘米,周长是9.42厘米,得出周长也是直径的3.14倍。
  生4:我测得一个圆的直径是6厘米,周长是18.9厘米,得出周长是直径的3.15倍。
  ……
  师:通过大家刚才的测量和计算,你发现圆的周长和直径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生5:通过实验,我发现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教师在此基础上揭示圆周率的意义,并逐步引导学生推导出圆的周长计算公式)
  诊断分析:
  上述教学中,虽然学生进行了动手操作,但不难看出学生的操作是虚假的、无效的,不仅不利于学生的进一步认知,而且对学生数学素养的发展也是无益的。分析上述教学中的操作过程,不难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1.价值引导的缺乏
  从上述教学中可以看出,学生对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倍数关系(圆周率)不是一无所知的,之所以会出现与圆周率相近的结果,是因为他们已经知道圆周率是多少。学生“测量”出来的数据明显是刻意“制造”出来应付老师的,因为用普通的直尺测量时,以厘米为单位,是无论如何测量不出精确到两位小数的数值。不仅如此,学生似乎为避免让教师看出数据是制造出来的,还“制造”出周长是直径的3.15倍的数据。教师也许发现了其中存在的问题,但并没有根据课堂生成进行灵活调控。或许在教师看来,得到圆周长与直径的倍数关系并推导出圆的周长计算公式才是这一课的教学重点,操作只是教学的点缀。因此,学生虚假的操作,与师生未能充分认识操作的价值有很大关系。
  2.操作指导的缺失
  虽然学生已经掌握了用直尺测量线段长度的方法,但测量像圆周这样曲线的长度还是第一次。因此,在学生测量之前,教师有必要进行方法的指导,强调测量的要求。如上述教学中,学生出现虚假的测量数据,不排除部分学生因不会操作而索性走“捷径”的情况。另外,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教师如果及时巡视,一定会了解到学生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就能及时地进行方法指导,从而避免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3.操作评价的偏颇
  上述教学中,也许教师为了课堂教学能顺利进行,对学生“制造”出来的数据采取了默认的态度。教师对这种故意制造出来的实验结果,如果不能及时地否定或制止,其后果是严重的,不仅影响了学生对操作活动科学性、必要性的认识,更不利于学生形成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甚至会影响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
  那么,教师该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操作?怎样充分发挥操作的价值?笔者认为,有效的操作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价值引导,让学生想操作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师要充分认识操作活动对学生学习的价值,教学中尽量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正如美国华盛顿国立图书馆墙上写的三句话:“我听见了,但可能忘记;我看见了,就可能记住;我做过了,便真正理解了。”只有让学生通过对各种材料的操作、分析和思考,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才能帮助他们形成准确的表象,进而建立概念,探究规律。同时,教师还要让学生明白,实际测量是允许有一定误差的。只有让学生明白了操作的意义和价值,才会使学生自觉操作、认真操作、真实操作。
  二、策略指导,让学生会操作
  小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比较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以指导和帮助。如上述教学中,学生对测量圆的周长是有一定困难的,需要教师对圆周长的测量方法作出具体的指导:用绕线方法测量时,强调绕线要贴紧圆周,并剪去多余部分;用滚动方法测量时,强调从0刻度开始,并在圆上作出明显的标志,要滚动到此标志再次指向直尺上的刻度为止,且滚动时圆周不能滑动。学生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操作方法才能操作、才会操作,为探究学习提供有力的保障。
  三、科学评价,让学生真操作
  在操作过程中,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之中,了解学生操作活动的真实情况,为操作活动的总结与评价积累第一手资料。教师要客观地对待学生操作活动的结果,对误差较大的操作结果要帮助他们寻找原因,指出改正的方法;对“制造”的虚假数据,要旗帜鲜明地予以否定,并帮助他们端正认识。教师应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和调控作用,及时、客观地评价学生的操作结果、操作态度等,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价值取向。
其他文献
教学片断:  师(出示2个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这2个小正方体的表面积之和是多少?  生1:2个小正方体的表面积之和是12平方厘米。  师:如果我把这2个小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那么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呢?  生2: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还是12平方厘米。  师:到底是不是12平方厘米,请大家再仔细观察一下组合后的长方体。(学生观察)  生3:不是12平方厘米,应是10平方厘米,因为有2个面被
教学内容:人教版教材小学数学p39~41“统计:简单的数据分析(例2)”。    案例A:    1 引入。  “你想了解老师吗?”在这一环节中,让学生通过找统计图中的信息来了解老师。在投影上出示一张画有条形统计图的较大的纸(投影上显示不下),创设一个矛盾情景,从而引出把纸下面一部分折叠起来,既能显示完全,又不会影响数据的观察。为正式教学起始格与其他格不同的统计图做铺垫。  2 探究。  以教材中
两步计算应用题,既是一步计算应用题的扩展,又是复合应用题的基础,因而在数学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新课程已用“解决问题”替代了传统的“解应用题”,这并非只是一种名称上的改变,而是让学生初步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重在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它强调的是学生自身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注重促进学生的个性
[摘 要]激励学生思考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教师的课堂提问,有效问题决定着教学的方向、顺序,关系到学生思维活动开展的深度和广度。联系具体课例教学阐述提炼有效问题的“三基于”,即基于基础性和学科性提炼、基于导向性和探究性提炼、基于挑战性和系统性提炼。  [关键词]有效问题 提炼 引领 激励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7-01
【起因:没有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  1998年底,一美国科学教育代表团到上海市访问,听了一堂公开课。课上完后近百名听课教师掌声雷动,可是5名美国客人却反问接待者:这堂课老师问问题,学生回答问题,既然老师的问题学生都能回答,这堂课还上它干什么?  2010年师陶杯颁奖活动中有一节课,至今不能忘却,这是由江苏省连云港市孙焱老师上的《百分数的意义》,上半节课讲,下半节课让学生提问,留白很多,学生发现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明确地对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地位进行了定位。然而,时至今日,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实得怎么样了呢?客观地说,情况并不令人乐观,教学中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存在诸多问题和困难。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主要原因是教师尚未在教学理念和学生操作之间搭建桥梁。  为了搭建好桥梁,许多一线教师坚持进行种种具体操作的探索和尝试,也取得了可观的成效,出现了很多渗透课标理
[摘 要]通过对“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这节课教学的重新推敲、设计,我们一直思考:到底怎样才能让学生经历有效的课堂学习呢?我们认为有效的方法应该是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精心安排学习流程,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数学思考。  [关键词]数学教学 思维 教学设想 教学片断 问题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0-022  困惑与问题提出:  
[摘 要]阅读是对外来视觉信号输入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是人类汲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从当前学生数学文本阅读现状出发,透视成因,聚焦数学阅读本质,提出开展犁耕式深度阅读,让学生学习更好地“发生”,并探寻数学深度阅读策略和教学建议。  [关键词]数学阅读 “犁耕式” 问题思辨 聚焦本质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生头脑中原有认知结构的重建过程,是一种个性化的生成活动。学生的畅所欲言难免会使课堂有所“旁逸斜出”, 总会有超乎我们预期的意外生成。 笔者认为,一个成功的教师不仅要有授课的艺术,更要懂得善待课堂中的“旁逸斜出”,懂得抓住时机,正确认识并进行引导、转化,在精心预设的基础上,针对教学实际进行灵活调整,追求动态生长,才能尽显真实、完美的课堂。  一、学会倾听,捕捉“亮点”资源  “
《数学课程标准》将以往的“双基”变为“四基”,即除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之外,增加了基本思想方法和基本活动经验。至此,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成为数学课程与教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因为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比数学知识更具有生命力。正如日本教育家米山国藏所说的:“学生在学校学的数学知识,毕业后若没什么机会去用,一两年后,很快就忘掉了。然而不管他们从事什么职业,那种铭刻于头脑中的数学精神和数学思想方法,却长期地在他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