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化学教师想要更好地在课堂上体现“微课”的作用,必须重视“微课”本身的特点,再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计与学生兴趣相符的教学模式,这样才能够有效保障高中化学的教学质量。本文首先阐述了微课教学技术的特点,再结合笔者的一些思考,谈一谈“微课”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高中化学;微课;有效性
一、“微课”教学技术的特点
1.教学时间短
之所以称之为“微课”,是因为其教学实践较短,一般只是占用课堂教学少部分时间,即5-8分钟左右。较短的时间,不仅有益于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同时较短的时间也为学生进行思考留下了时间。
2.内容具有针对性
由于“微课”的教学是被控制在5-8分钟左右,而在这段时间里学生注意力比较集中,因此,在内容设计上就必须严格考究,围绕学生不容易突破的重点难点进行设计,这也使得“微课”教学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3.教学资源丰富
“微课”教学手段,是基于信息技术所开发出的一种教学工具,因此,也得益于互联网的优势。教师在设计或是应用中,可以去借助互联网。在网络上有着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不仅可以应用专门布置好的“微课”课件,还可以借助这些资源自行进行设计,这也使得“微课”教学更具灵活性。
二、“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1.注重兴趣的激发,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我们教师在应用“微课”教学的过程中,应当重视兴趣的应用,这样才能够促使学生兴趣的提高,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高中化学的每个知识点,并不是孤立的,而是有一定的联系在其中。教师可以在“微课”设计的过程中,注重这种联系性。比如说,将新旧知识制作成“微课”,让学生在预习过程中观看,不仅有助于他们对旧知识的巩固,还能通过这种连续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在教学“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的过程中,教师在旧知识的引用上,可以将学生在初中时学过的过滤、蒸发作为线索,为学生设计“微课”课件。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通过分析过滤与蒸发就会发现,这是混合物进行分离或是提纯中的一种,这为他们深入学习萃取与蒸馏这个知识点打下基础,这种方式也可以有效激活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究兴趣。其次,想要通过“微课”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将比较难理解的、抽象的知识点,制作成简单易懂的flash动画,学生由于充分地看到了知识点的形成过程,不仅可以降低他们的学习门槛,还能够有效促进其对知识的有效吸收,由于知识学习过程的简单,也会促使学生产生“学习下去”的兴趣。
2.结合“微课”突破重难点
相较于初中化学,高中化学不仅在知识的深度还是在知识的广度上都大大地提高,这也使得高中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中容易碰到困难,尤其是那些重点难点,学生往往会百思不得其解。从化学學科的角度来说,知识方面的重点与难点,大多是教学过程中的核心,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受到学生个体差异性的限制,就算是教师苦口婆心的讲解,部分学生还是不得要领。而利用“微课”就可以很好地完成这项任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微课”教学技术的设计初衷就是为突破教学重点、难点而准备的。
教师在利用“微课”突破高中化学重点、难点的过程中,教师首先注重的是其教学的形式。“微课”课件是视频形式来进行教学,这就可以将抽象的化学知识转变为可视的现象与动画,在教学中为学生播放,就可以有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降低他们学习过程中的难度。同时,“微课”教学实践较短,针对部分教学单元难点重点过多,教师还可以将这些关键点制作成几个较小的1-2分钟“教学片断”(下转第24版)(上接第23版)来完成,这样有利于学生进行深入的学习。
比如说氧化还原反应这个知识点,一直都是高中化学的一个难点,其不仅涉及了学生已经学到的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同时还涉及了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得失概念与计算,这也使得学生很难去把握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学生如果没有一个较为完善的知识体系,是很容易将其中的知识点搞混,也无法进行再深入地学习。教师就可以利用“微课”来进行。比如,将相关知识点,即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应用、分类、四大基本反应等内容制作成一个可视化的视频。在视频播放后,教师通过提问与引导,再结合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教会学生分辨这些知识点的内在联系与区别,有助于其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3.突破限制,真实呈现实验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良好的化学实验,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有助于他们知识的吸收。但是从实际实验教学的角度来说,受到环境与实验本身的影响,书本中提及的实验往往无法搬运到课堂上,如果贸然实验只会为班级留下危险的隐患。而教师就可以利用微课教学来进行,通过为学生展示真实的实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如,人教版实验4-5干燥的氯气能否漂白物质的实验,探讨次氯酸的漂白性与二氧化硫漂白性的区别,可把这些实验过程中的现象进行录像,制作成“微课”。使用“微课”视频教学,学生可以直观观察演示操作,掌握操作技能,而且实验现象清晰可见,形象生动,便于学生理解记忆,而且上课不管哪个位置的学生都能仔细观察实验过程。
4.知识延伸,提高综合能力
随着素质教育与核心素养的相继提出,提高学生学科思维与能力已经成为了课堂教学重要目标。高中化学也是如此。教师想要达成这个目标,不仅要做好课堂的教学工作,同时也应该适当地对知识进行延伸,让学生发现更多的化学奥秘,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课后的拓展“微课”可以是解释和分析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工业生产中的化学原理、最新的化学研究动态等,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探究,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比如,学习了“电化学基础”以后,教师可以结合我国科学家研发的“可呼吸”Na-CO2二次电池制作问题微课:溶于有机溶剂的NaClO4为电池的电解液,电极材料分别为钠和负载碳纳米管的镍网,其总反应方程式为:3CO2 4Na→2Na2CO3 C,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如“Na-CO2二次电池”的充放电情况,正负极反应等,既能增强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也能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让学生在掌握化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延伸,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三、结语
总的来说,“微课”可以有助于高中生对化学知识难点、重点的分辨与吸收,在保证学生兴趣提高的同时,有助于其综合能力的提升。当然我们高中化学教师要做好相关课件的设计工作,从学生形象思维出发,这样才有助于“微课”的应用以及学生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党学萍.关于开发高中化学“微课”教学设计的几点思考[A].教育理论研究(第四辑)[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8:1.
[2]王相.高中化学“微课”实践初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11):110.
【关键词】高中化学;微课;有效性
一、“微课”教学技术的特点
1.教学时间短
之所以称之为“微课”,是因为其教学实践较短,一般只是占用课堂教学少部分时间,即5-8分钟左右。较短的时间,不仅有益于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同时较短的时间也为学生进行思考留下了时间。
2.内容具有针对性
由于“微课”的教学是被控制在5-8分钟左右,而在这段时间里学生注意力比较集中,因此,在内容设计上就必须严格考究,围绕学生不容易突破的重点难点进行设计,这也使得“微课”教学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3.教学资源丰富
“微课”教学手段,是基于信息技术所开发出的一种教学工具,因此,也得益于互联网的优势。教师在设计或是应用中,可以去借助互联网。在网络上有着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不仅可以应用专门布置好的“微课”课件,还可以借助这些资源自行进行设计,这也使得“微课”教学更具灵活性。
二、“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1.注重兴趣的激发,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我们教师在应用“微课”教学的过程中,应当重视兴趣的应用,这样才能够促使学生兴趣的提高,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高中化学的每个知识点,并不是孤立的,而是有一定的联系在其中。教师可以在“微课”设计的过程中,注重这种联系性。比如说,将新旧知识制作成“微课”,让学生在预习过程中观看,不仅有助于他们对旧知识的巩固,还能通过这种连续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在教学“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的过程中,教师在旧知识的引用上,可以将学生在初中时学过的过滤、蒸发作为线索,为学生设计“微课”课件。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通过分析过滤与蒸发就会发现,这是混合物进行分离或是提纯中的一种,这为他们深入学习萃取与蒸馏这个知识点打下基础,这种方式也可以有效激活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究兴趣。其次,想要通过“微课”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将比较难理解的、抽象的知识点,制作成简单易懂的flash动画,学生由于充分地看到了知识点的形成过程,不仅可以降低他们的学习门槛,还能够有效促进其对知识的有效吸收,由于知识学习过程的简单,也会促使学生产生“学习下去”的兴趣。
2.结合“微课”突破重难点
相较于初中化学,高中化学不仅在知识的深度还是在知识的广度上都大大地提高,这也使得高中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中容易碰到困难,尤其是那些重点难点,学生往往会百思不得其解。从化学學科的角度来说,知识方面的重点与难点,大多是教学过程中的核心,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受到学生个体差异性的限制,就算是教师苦口婆心的讲解,部分学生还是不得要领。而利用“微课”就可以很好地完成这项任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微课”教学技术的设计初衷就是为突破教学重点、难点而准备的。
教师在利用“微课”突破高中化学重点、难点的过程中,教师首先注重的是其教学的形式。“微课”课件是视频形式来进行教学,这就可以将抽象的化学知识转变为可视的现象与动画,在教学中为学生播放,就可以有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降低他们学习过程中的难度。同时,“微课”教学实践较短,针对部分教学单元难点重点过多,教师还可以将这些关键点制作成几个较小的1-2分钟“教学片断”(下转第24版)(上接第23版)来完成,这样有利于学生进行深入的学习。
比如说氧化还原反应这个知识点,一直都是高中化学的一个难点,其不仅涉及了学生已经学到的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同时还涉及了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得失概念与计算,这也使得学生很难去把握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学生如果没有一个较为完善的知识体系,是很容易将其中的知识点搞混,也无法进行再深入地学习。教师就可以利用“微课”来进行。比如,将相关知识点,即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应用、分类、四大基本反应等内容制作成一个可视化的视频。在视频播放后,教师通过提问与引导,再结合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教会学生分辨这些知识点的内在联系与区别,有助于其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3.突破限制,真实呈现实验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良好的化学实验,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有助于他们知识的吸收。但是从实际实验教学的角度来说,受到环境与实验本身的影响,书本中提及的实验往往无法搬运到课堂上,如果贸然实验只会为班级留下危险的隐患。而教师就可以利用微课教学来进行,通过为学生展示真实的实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如,人教版实验4-5干燥的氯气能否漂白物质的实验,探讨次氯酸的漂白性与二氧化硫漂白性的区别,可把这些实验过程中的现象进行录像,制作成“微课”。使用“微课”视频教学,学生可以直观观察演示操作,掌握操作技能,而且实验现象清晰可见,形象生动,便于学生理解记忆,而且上课不管哪个位置的学生都能仔细观察实验过程。
4.知识延伸,提高综合能力
随着素质教育与核心素养的相继提出,提高学生学科思维与能力已经成为了课堂教学重要目标。高中化学也是如此。教师想要达成这个目标,不仅要做好课堂的教学工作,同时也应该适当地对知识进行延伸,让学生发现更多的化学奥秘,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课后的拓展“微课”可以是解释和分析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工业生产中的化学原理、最新的化学研究动态等,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探究,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比如,学习了“电化学基础”以后,教师可以结合我国科学家研发的“可呼吸”Na-CO2二次电池制作问题微课:溶于有机溶剂的NaClO4为电池的电解液,电极材料分别为钠和负载碳纳米管的镍网,其总反应方程式为:3CO2 4Na→2Na2CO3 C,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如“Na-CO2二次电池”的充放电情况,正负极反应等,既能增强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也能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让学生在掌握化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延伸,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三、结语
总的来说,“微课”可以有助于高中生对化学知识难点、重点的分辨与吸收,在保证学生兴趣提高的同时,有助于其综合能力的提升。当然我们高中化学教师要做好相关课件的设计工作,从学生形象思维出发,这样才有助于“微课”的应用以及学生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党学萍.关于开发高中化学“微课”教学设计的几点思考[A].教育理论研究(第四辑)[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8:1.
[2]王相.高中化学“微课”实践初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1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