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刍议

来源 :陕西教育·高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zixing02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被卷入了市场经济漩涡的同时,农林院校也不可避免地在“不知不觉间被社会化、政治化、市场化了”,进而沦为了“即产即用的知识工厂”。[1]我国作为一个拥有9亿农业人口的农业大国,要进一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全面提升国民素质,实现农业经济全面腾飞,就必须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不仅仅是具有较强专业知识,而且是具有较深厚人文素养的人才。
  
  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
  
  “人文”一词,最早源于《易经·贲卦》:“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2]这里的“文明以止”意即人能做到言行合乎礼仪,不逾越,恰到好处,指的是人文规范,要求人们践行道德伦理,恪守立法制度。
  所谓人文素质教育,即培养人文精神的教育,是引导人们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价值,发展人性,完善人格,提升文化素质和文化品味的教育;是培养一个人思想、感情、个性、精神世界全面发展的教育。其核心就是教育人们如何学会做人和发展成为人才的教育。
  
  农林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现状
  
  人文素质教育是指个人的文化素质和人格全面提升的教育。就农林院校而言,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亟待加强。有资料表明,近一半的农科学生对自己专业不感兴趣,专业知识不够扎实,较广阔的人文视野及较浓厚的人文素养更是无从谈起。
  高等学校的任务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育人,但又绝不只是育人。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有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3]
  
  农林院校人文素质缺失的因缘
  
  1.历史的后遗症以及现实社会的影响。20世纪50年代的全国高校院系大调整将一些人文学科从综合院校划出去,全国只剩下了14所综合院校,并且社会上重理轻文的风气盛极一时,对后来“高校人文精神培养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近几年,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教育,一方面师资队伍处于超负荷运转,另一方面,招生规模持续扩大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2.学生多数来自农村,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脱节,导致学生综合素质相对较低。农林院校学生80%来自农村,且偏远地区学生又占据了绝大部分,接受的教育主要以升学为目的,很多方面的素养没形成。中学时代学校片面强调升学率,导致大部分学生基础差,底子薄,知识面过于狭窄,思维不够开阔,升入大学后讲求实用,只学习考试课程,对专业课、英语以外的知识不闻不问,即使选修人文素质课程也完全是为了凑学分。先天素养不足再加上后天修养不够,致使农林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严重滑坡。
  3.在文化地缘上的先天不足。多数农林院校位于郊区地带,地理位置的相对闭塞对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也产生了负面效应。郊区位于城区与农村的边缘,还保留着相当浓厚的农村气息。身处其间的大学生满足于自己大学梦的实现,随波逐流;校园环境的优雅,“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4]学生在相对封闭的校园里缺乏与外界的交流和沟通,极少能感受到外界的紧迫性与压力,只有在就业遭受碰壁、临近毕业之时才慨叹自己以往的蹉跎岁月,没有尽可能的充实自我,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农林院校人文素质实施途径
  
  “没有人文的科学是跛脚的,没有科学的人文是盲目的。”[5]农林院校想要改变现今学科单一、人文素质教育薄弱的现状,要成为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国际知名高水平大学,就必须改革现状。
  1.改革教育观念,合理增加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类课程。知识经济时代的教育已不再以单纯培养某一类型人才为目标,只有掌握大量知识的人才能更好、更快的适应现代科技的发展。农林院校在人才培养、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等方面必须改革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改变以往专业狭窄、知识分割过细的观念,合理增加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类课程,朝着多学科、多领域的方向发展。近年来教学计划中虽相应的增设了一些人文社科选修课程,但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实际需求,对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也是杯水车薪,只有做到人文社会教育和科学教育的齐头并进,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才能做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2.重视专业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人文素质。教师不仅要有高深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广博的文化知识和较高的道德修养,身上所承担的责任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成人与成才,“言传”是必要的,更具有感染力的应该是“身教”,强烈的使命感、积极的人生态度、高尚的人格与健康的心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以及培养是潜在的、无形的,老师与学生心灵碰撞下的震撼,将直接影响与感化学生。
  3.充分发挥非智力因素为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创造浓厚氛围。多种形式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着力发挥农林院校的人文精神资源感染和影响学生,将学生内在需求与外化管理紧密结合,增强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举办多种内容与形式的讲座让学生接受思想与情感的陶冶;此外图书馆除了购置大量的专业书籍之外,人文社科类书籍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才能进一步提升人文素质。
  4.重视社会实践。学生人文素养的养成仅靠课堂教育是很难实现的,实践证明,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但有利于学生责任感、使命感、义务感、奉献精神的养成,而且有利于创新能力的提升。今后农林院校开展的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不但要长期坚持下去,而且要落在实处,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学生想要跳出农村,城市学生对农村一无所知或者是知之甚少的局面。
  农林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不是一时之功,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关系到学生自身的成长与成才,更直接关系到祖国的前途与民族的未来,否则“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无疑会成为明天的社会症结!”[6]
  
  参考文献:
  [1]刑蛰贤.在消失的象牙塔—中国当代大学的内在精神缺失.http://view.news.qq.com/a/20060710/000048.htm.2006年7月10日.
  [2]易经·贲卦·象辞[A].十三经[Z].吴树平等点校周易:上经[M].北京:燕山出版社.1991.29.
  [3]杨伯骏译注.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0.
  [4]孝经·开宗明义章.十三经注疏[Z].北京:中华书局.1980.
  [5]秦之香;沈金亮;王刚.构建以人文精神为核心的大学校园文化.中国西部科学技术,2007年08期.48~49.
  [6]礼记·大学[A]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
  [7]《南方人物周刊》:对话方舟子.http://bbs.tecn.cn/viewthread.php?tid=58807.
  [8]冯骥才.中国大学需要人文教育.2005年6月9日,http://blog.sina.com.cn/fengjicai.2007年10月26日.
其他文献
<正> 用Collins液低温保存犬心3小时,行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被移植的8例犬心均满意复跳,且为窦性心律。在术后最初2~3小时内,能基本维持循环功能的稳定。移植3小时末取移植
1 问题的提出目前,数学课堂教学“立意”不高,数学活动方式不能满足学生和谐发展的需要,其根本原因是教师在教学决策之前没有经历教学分析的过程,或对这项工作做得不够深入——决
对于一个具有历史相依临界状态的可维修佗中取k:G系统,论文给出了当系统平稳时它的可用度,一个循环中的平均工作时间和平均失效时间.并且和不具有年龄相依临界状态的可维修n中取k
【正】1何谓复合函数的"反编制问题"这里所指的复合函数的"反编制问题"大致为两类4个题型.(Ⅰ)已知复合函数f[g(x)]=F(x)(解析式给出),x∈E*,求f(x)的解析式.(Ⅱ)已知复合函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
随着电网的不断发展,对电力设备的可靠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国内目前制造的大容量,大电流的断路器也越来越成熟,有些项目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中小容量断路器的开发上也趋于成
<正> 十二指肠残端破裂(RDER)继而形成瘘,是胃大部切除毕Ⅱ式吻合术后早期严重并发症之一。本文报告18例,结合临床体会就十二指肠残端瘘的有关问题作如下探讨。
为了在分析和仿真混合动态系统时能够精确定位状态事件,避免定位过程中的不连续黏连现象的发生,提出变步长的状态事件定位方法.通过对状态事件条件历史值的拟合,得到预测事件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机械工业对数控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根据数控伺服系统的特点和性能要求,对位置控制模式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种基于参量关系的分段变结构控制模式,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诱导透射滤光片的设计方法,使对于任意厚度的金属,均能得到最佳匹配的出射导纳.采用两个非四分之一波长层来代替传统设计方法中的单间隔层,其厚度可以通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