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兴趣导学 心儿随着乐舞

来源 :新科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g200909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些话说明兴趣是学习的基础。音乐教师在教学方法上,首先应注意培养学生审美兴趣。培养学生审美兴趣的方法有:创设优美的音乐教学环境;进行音乐化教学活动训练;用音像结合的方式进行欣赏教育;用角色化的歌表演与游戏感受音乐。从美学角度看,只有形成正确的审美兴趣,才有深刻的审美体验,主动的参与意识,正确的审美评价,进而形成创造美的欲望。
  一、教学内容的生活化是提高趣味效应的根本
  音乐课堂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首先,教师要充分挖掘现有的教材内容,多寻求些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需要的结合点,以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其次,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适当地更新和补充教材内容,把时代气息浓、紧贴学生现实生活、符合学生“胃口”的内容充实到教学中。再次,教师可以通过一些高雅的艺术作品感染学生,使他们从高雅艺术中得到心灵的震撼,激发起崇高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只要教师在课堂上运用适当,肯定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方法的创新化是提高趣味效应的关键
  (1)传统的音乐教学只强调教师的主导性,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教师必须打破这种教学模式,让学生积极“参与”把教师从单纯教与学生单纯听的位子上解放出来。通过学生的讲、唱、弹、拉、跳等多种形式的“参与”活动,使课堂气氛变得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从而达到“教”与“学”的有机统一。既激发了学生积极性,也培养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2)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结构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时刻觉得有新鲜感。教师可以时而穿插启发性提问;时而组织活泼热烈的讨论;时而进行饶有兴趣的对话;时而进行富有艺术感染力的范唱、范奏等,从而唤起学生强烈的寻奥探秘的求知欲望。教学手段的多样性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具有新颖、形象、直观等特点的现代教学手段,可以创造出悦耳、悦目的教学情景。如在欣赏《长江之歌》时,可用多媒体展示长江从发源地冰清玉洁的雪白世界,到出海口波澜壮阔的雄伟景象,有静有动,加上教师富有感情的解说,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母亲河的勃勃英姿和哺育万象的情操。当高昂起伏的《长江之歌》响起时,学生会情不自禁地赞美长江而歌唱。现代的教学手段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在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里,激发学生对学习音乐的兴趣。
  (3)教师教学上的艺术性,使学生对音乐教学产生趣味的愉快效应。艺术贵在创新。一堂音乐课有教学难点、重点,要圆满完成教学任务,教师课前应精心构思、周密设计,作出详细的安排。如采用什么方法入题?设计什么细节启发?如何突出重点?怎样化解难点?音乐教师有时要像一名演员,要演得活灵活现;有时又要像一名故事员,要讲得动听感人。要讲清音乐理论知识对教师来讲不是一件难事,难的是能否生动地讲解,并让学生动情地领会它,掌握它。在听课过程中感觉不到音乐理论知识的枯燥、深奥,感觉不到学习知识的劳累,使学生在一种自然、轻松、愉快的氛围里接受知识。
  三、活动形式的丰富化是提高趣味效应的重要因素
  传统的音乐课外活动形式单调、死板,只知道叫学生消化和巩固课堂教学中所学的知识,不注重学生能力方面的培养,扼杀了学生音乐才能的发挥,使学生对音乐教学逐渐丧失兴趣。为此,必须改革并丰富现行的音乐课外活动形式。
  (1)改“单一式”为“多样式”的课外活动形式。教师可以组织音乐专题讲座、歌曲接龙游戏、音乐小品等活动;也可以叫学生自愿参加声乐、器乐、舞蹈等各类兴趣小组活动;还可以组织以班组为单位的各类音乐竞赛活动,如音乐知识竞赛、歌咏比赛、器乐比赛等。热烈的比赛气氛、优美的歌声、动听的旋律,使学生沉浸在美妙的音乐之中。
  (2)改“被动式”为“主动式”的课外活动形式。音乐课外活动要改变从内容到形式都由教师安排的现象。在学校允许的时间里,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爱好,弹、唱、拉、敲、跳等,让学生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和形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条件。
  (3)改“封闭式”为“开放式”的课外活动形式。“开放式”的课外活动形式,就是要学生走出教室,走向社会。如在活动时,我们可以带学生到大自然,将音乐融入自然,有利于开阔学生的学习空间,有利于学生自然地、完善地展示歌喉,更有利于学生学习音乐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要鼓励学生参加校外正规的音乐会、演唱会等各种文艺演出;还可以组织学生向社会公演。“开放式”的课外活动形式,使学生学以致用,既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又充分地发挥了学生的音乐天赋和特长,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在音乐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音乐兴趣的方法和途径还有很多,但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只要教师以趣为翅,让学生在音乐的殿堂里翱翔,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音乐的鉴赏能力才会得以提高。
其他文献
数学探究式教学既是数学教学的一种理念、策略和方法,也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它的教学过程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探索和研究的情境,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相关信息,猜测、论证和改进所得结论,从而实际感受和亲自体验数学知识的产生过程。数学探究式教学有助于初步了解数学概念和结论产生的过程,初步理解直观与严谨之间的关系,初步尝试数学研究的过程,体验创造的激情,建立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不怕困难的科学
期刊
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文字是一种凝聚力。因为在汉字中积淀了中华民族的睿智、中华民族的文化、中华民族的精神。教孩子写汉字,就是让他们去体验民族的文化,民族的思想、感情。语言学家洪堡特把这个问题说的再清楚不过了:“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二者的同一程度超过了人们的任何想像。”坚持写字,就能让学生体悟到中华文化,感受到作为一个中国人值得骄傲与自豪,从而工工整整写字,方方正正做人。  
期刊
摘 要: 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美术教学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主体人格、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把握发展性评价。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美术;教学     《美术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要让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期刊
发散思维是增强学生创造思维的关键所在。在新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应该抓住发散思维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的特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本文就发散思维的含义、培养发散思维能力的途径做些浅析。  一、 发散思维及其特点  发散思维是不依常规而寻求变异,对给出的材料、信息进行多方向、多角度的思考,不局限于既定的理解,从而提出新问题,探索新知识或发现多种解答或多种结果的思维方式。由于它
期刊
摘 要: 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因此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的学习是实施新课程最为关键的环节。这种学习方式能促进学生学习潜能的唤醒和发展,对此,我们需要深入研究。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探究式;指导;途径     在新的课程改革中,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越来越引起广大教师与学生的认同,并取得了可喜的效果,为推动这种学习方式的广泛运用,我们有必要对此进行深入的研究。  一、探究式
期刊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教学既是物理知识教学的基础,也是物理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主要渠道和有效手段。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也曾对中、美两国学生进行一番比较后指出:“中国的学生学习非常刻苦,基础知识丰富、扎实,且善于考试。但他们却普遍存在动手能力差,不善于提出问题等缺陷。”大量的资料信息表明:中国基础教育最为突出的弊端之一,就是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动手能力的培养。“高分低能”正是在应
期刊
纵观市场,综合各行业的特点,计算机专业正朝着网络化、多功能化、行业化方向发展。从就业市场看,计算机网络管理员、计算机图形图像、计算机广告设计制作、计算机辅助设计操作等中级计算机技术人才十分看好。因此,中职计算机专业教育教学应适应社会需求,在打好专业基础的前提下,更应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一、教学目标的改革  1、办公自动化文员方向:设置以Office、Wps、常用工具软件等为主的课程,培养办公自
期刊
摘 要: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化学实验教学可以使学生获得生动形象的感性知识,并深入地理解、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创新意识。本文对此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实验;教学;创新;意识;培养方法     化学实验教学为化学基本理论教学提供了理想的教学模型,是优化的教学的重要阵地。化学实验具有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巩固和运用双基、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培养学生优良个性品质等功能。它能促进学生观察、分析
期刊
一、深刻领会新教材的基本理念,切实转变教育观念  实验版新教材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其基本理念是突出体现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通过教授数学知识,使学生获得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新教材首先对教师的教育观念提出了挑战,要求教师不再作为知识的权威,将预先组织好的知识体系传授给学
期刊
一、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1、优化教学目标的制定。  目标教学是构建素质教育的重点,它要求教师必须了解、熟悉、掌握教学内容,明确教学大纲,要求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通过分层教学,因材施教,使目标教学落到实处。可以说,目标教学就是将所有教学内容分解成一个个具体的目标,首先做到完成每课的小目标,尔后完成好单元的部分目标,从而达到完成总目标。教师在上新课前,首先弄清本课的教学目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