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散思维的培养

来源 :新科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fdbu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散思维是增强学生创造思维的关键所在。在新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应该抓住发散思维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的特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本文就发散思维的含义、培养发散思维能力的途径做些浅析。
  一、 发散思维及其特点
  发散思维是不依常规而寻求变异,对给出的材料、信息进行多方向、多角度的思考,不局限于既定的理解,从而提出新问题,探索新知识或发现多种解答或多种结果的思维方式。由于它较少受传统观念束缚,不轻易苟同于一种现成的说法或不急于归一,且往往出现一些奇思异想,所以也称作求异思维或开放式思维。
  (1)流畅性。所谓流畅性,是指学生智力活动反应灵敏,思路通畅,联想丰富,能在段时间内汇集与所研究问题有关的概念、公式及定理。这种特点不会使思维者一条路走到天黑,不会钻牛角尖。因此,流畅性是发散思维的量的积累。其表现为在有限的时间里很容易产生大量的想法、观点和技术手段等。
  (2)变通性。变通性,是指思维活动不局限于某一框架之中,能融会贯通,并巧妙地根据已知条件,应用相关知识,使问题得以圆满解决。因此,变通性既体现了发散思维的质,又关系到发散思维的量。其表现为思维发散的类别和不同方面。
  (3)独创性。
  这是发散思维的最高层次的特点。所谓独创性,是指思想方法的新颖,能从一般所考虑不到的新角度去认识问题,提出超常规的解决问题的构想。
  二、 发散思维的作用与意义
  利用发散思维,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阐明事件及其变故的原因,对某些现象、情况做出多种解释。利用发散思维,人们可以对发散出来的新信息、新解释一条一条地进行分析研究,进行比较鉴别,从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找到正确的思维结果。
  发散思维着眼于探索未知事物,面向未来世界,人们在从事创造活动时,可以提出许多设想,创造者的想象力越强,知识面越广,设想就越多,创造活动成功的因素也就越多。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发散思维的途径
  一是掌握基础知识的本质属性,理解基本知识的系统性,熟悉知识的来龙去脉及其在知识系统中的地位作用;二是掌握基础知识的各种变形,明了知识点、知识线、知识面的相互联系;三是认识基础的实际应用,特别是用于学科的各种变化形式,掌握基本技能,只有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数学发散思维才能充分展开,事实表明,记忆系统中的知识越丰富,数学思维的发散就越多,数学思维的发散性就越好。
  (1)以乐于求异的心理倾向作内驱动力,诱导求异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的形式。教师要善于选择具体题例,创设问题情境,精心诱导学生的求异意识。对于学生在思维过程中不时出现的求异因素要及时予以肯定,使学生真切体验到自己求异成果的价值,反馈出更大程度的求异积极性。对于学生欲寻异解而不能时,教师则要细心点拨、潜心诱导,帮助他们获得成功,享受思维发散这一创造性思维活动的乐趣,渐渐养成自觉的求异意识,发展稳定的心理倾向,在面临具体问题时,就会能动地做出“还有其他的解法吗?”“再从另一个角度分析一下”的求异思考。只有在这种心理倾向驱使下,那些相关的基础知识、解题经验才会处于特别活跃的状态,也才可能对题中数量做出各种不同形式的重组,逐渐形成思维发散的能力。
  (2)在诱导变通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变通。只有摆脱习惯性思考方式的束缚,对问题进行变通,才能实现不受固定模式的制约。因此,在学生较好的掌握了一般方法后,要注意诱导学生摆脱原有思维定势,从多方面思考问题,实现思维的变通。学生思维闭塞时,教师要善于调度原型帮助学生接通与有关旧知识和解题经验的联系,做出转换假设、化归、逆反等变通,产生多种解决问题的设想。
  (3)在多种形式的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多种训练形式,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以达到学生思维发散,培养发散思维能力的目的。
  1、一题多变。如:有一批零件,甲单独做要12小时,乙单独做需要10小时,丙单独做需要15小时。如果三人合做,多少小时可以完成?解答后,要求学生再提出几个问题并解答,可能提出如下一些问题:①甲单独做,每小时完成这批零件的几分之几?乙单独做呢?丙单独做呢?②甲、乙合作多少小时可以做完?乙、丙合作呢?③甲单独先做了3小时,剩下的由乙、丙做,还要几小时做完?④甲、乙合做2小时,再由丙单独做8小时,能不能做完?⑤甲、乙、丙合做4小时,完成这批零件的几分之几?通过这种训练,不仅能使学生更深入地掌握工程问题和解法,还可以克服思维定势,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2、一题多问。引导学生观察同一事物时要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仔细观察,认识事物、理解知识,这样既能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又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的灵活性,又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3、一题多议。提供某种数学情境,调度学生多方面的旧知、技能或经验,组织议论,引起思维的撞击,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如算式24÷6,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表述它的意义:①把24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多少?②24里包含几个6?③6除24,所得的商是多少?④24是6的几倍?⑤6与一个数的乘积是24,求这个数?⑥多少个6相加的和是24?⑦学校有24只皮球,平均分给三年级的六个班,每班得到多少个皮球?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驾驭着各种旧知,得以充分的发散,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4、一题多解。在条件和问题不变的情况下,让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地分析思考,探求不同的解题途径。一题多解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有效方法。他可以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使之在解题时能灵活、巧妙、恰当的选择解题方法,通过纵横发散,促进知识的串联和综合沟通。
  三、融会贯通的目的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多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不仅要让学生多掌握解题方法,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灵活多变的解题思维,从而既提高教学质量,又达到能力、发展智力的目的。
其他文献
摘 要: 中国古典诗词内涵深刻,意存高远,其形式多种多样,风格迥然各异,内容博大精深。学经典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特别是小学教育过程中经典诗文的诵读等训练,对于提高小学生的汉语言水平、思维能力、记忆能力和文化素养,以及对汉语言文字的理解都很有益。  关键词:小学;经典诗文;诵读;实践;探索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经典文化更是灿若星河。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中国古典诗词内涵深刻,
期刊
思品课的教学改革,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作为突破口,从而将教师的要求转化为学生自己的内在要求,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将学生由被动地位转化为主体地位,促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激发兴趣,培养参与热情  1、“点化”旧知识,进入参与角色。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给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的知识是教学的最高技巧所在。”其实,这最高技巧就是教师要善于“点化”旧知识,从而启发学生
期刊
关于怎样进行作文评估,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写道:“对学生作文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口头的;可以用等第表示,也可以用评语表示;还可以综合采用多种形式评价。”  当我们读到这段话的时候,一定感到十分亲切。是的,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比较软化的作文评估要求,其意义不单是给学生的作文评估以更为正确而的,而且还是在给语文教师们“松绑”和“减负”!在为语文教师腾出更多的时间进修而努力。  
期刊
心理学研究表明:精彩而艺术的导入,往往给学生带来亲切的感受,不仅能使学生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迅速由抑制转为兴奋,而且还会让学生把学习当作一种自我需要,激发起求知的欲望,自然地进入学习新知识的情境。  总结从教以来我所采用过的导入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问题法、娱乐法、直观法、实验法和说课法。正所谓良好的开端就等于成功了一半,经我的教学实践发现,富有艺术的导入的确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下面就把这几种导入
期刊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主动学习并运用多媒体高科技的教学手段,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它与实际教学存在的还不太和谐的因素,坚持扬长避短,勇于钻研实践,充分发挥多媒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一、语文多媒体教学的辅助作用  1、激发兴趣,寓教于乐。传统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的手段比较有限,多媒体在此则表现了高度的优越性。丰富的画面、美妙的音乐,可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他们的兴趣,课堂学习气氛浓厚,学习氛围轻松,
期刊
摘 要: 体育文化素养是人们通过体育知识的学习而形成的各种体育能力和行为的综合表现。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适应当前激烈的竞争必须具备的个人品质积淀。本文论述了在体育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的基本方法。  关键词:体育文化;素养;意义;培育;方法     体育文化素养是人们通过对体育知识的学习而形成的各种体育能力与行为的综合表现。它是通过体育知识的深浅、体育技能的
期刊
摘 要: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的导入对学生的学习起着定向的作用:能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动机,还为学习新的知识做好必要的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因此教师应在深入研究新课标、新教材及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物理课题和有关的条件,本着导入环节的目的性、针对性、直观性、启发性和趣味性的要求,在新颖别致、妙趣横生的气氛中导入新课。  关键词:高中物理;新课导入;方法     在高中
期刊
数学探究式教学既是数学教学的一种理念、策略和方法,也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它的教学过程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探索和研究的情境,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相关信息,猜测、论证和改进所得结论,从而实际感受和亲自体验数学知识的产生过程。数学探究式教学有助于初步了解数学概念和结论产生的过程,初步理解直观与严谨之间的关系,初步尝试数学研究的过程,体验创造的激情,建立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不怕困难的科学
期刊
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文字是一种凝聚力。因为在汉字中积淀了中华民族的睿智、中华民族的文化、中华民族的精神。教孩子写汉字,就是让他们去体验民族的文化,民族的思想、感情。语言学家洪堡特把这个问题说的再清楚不过了:“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二者的同一程度超过了人们的任何想像。”坚持写字,就能让学生体悟到中华文化,感受到作为一个中国人值得骄傲与自豪,从而工工整整写字,方方正正做人。  
期刊
摘 要: 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美术教学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主体人格、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把握发展性评价。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美术;教学     《美术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要让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