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研究了国家教育经费投入、教育质量和学费等因素之间的优化配置问题.通过已有数据预测9个地区2008年生均教育成本、国家生均拨款,建立以学费和国家经费投入为决策变量,学费占人均年可支配年收入比例最小为目标的优化模型,得到优化配置后不同区域的平均学费.
【关键词】生均教育成本;高等教育质量;生均学费;国家教育经费投入
高等教育事关高素质人才培养、国家创新能力增强大局.本文在满足一定教育质量的前提下,以可以承受生均学费的家庭比例最大为目标来确定高等教育学费标准.
一、对不同地区的学校生均学费标准探讨
根据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表,按竞争力等级将各省市分成三个区域.根据《2000—2007年国家教育经费情况》中数据,对三个区域国家经费投入、生均教育成本、其他投入等进行数据拟合,得到2008年各数据如表1.
根据《国家统计年鉴》查得2001年到2007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统计出每年的增长比例分别为13.4%,9%,75%,8.6%,8.3%,13.5%.通过数据拟合预测得到2008年平均人均可支配收入在三个区域分别为20587元、9945元、6406元.
二、分区域生均学费标准模型与求解
1约束条件
(1)培养质量的限制:教育质量是生均教育成本的反映,生均教育成本越高则教育质量越好,所以我们以生均教育成本来衡量教育质量是合理的.必须在保障生均教育成本的条件下才能达到一定的教育质量.
(2)国家教育经费的限制:国家财政收入的支出主要包括基本建设支出、行政事业性支出、教育支出、公检法司支出等.我们考虑在模型中用到的三个区域国家教育经费总投入是不变的.
(3)高等教育生均学费在年生均培养费用中的比例:根据国家教委、国家计委、财政部共同原则规定﹒在现阶段,高等学校生均学费占年生均教育培养成本的比例最高不得超过25%.
(4)学费变化范围:根据拟合数据分析,总体上学费变化较平稳.但若一区域出现学费较大波动会大大影响其他区域学费.所以此处假设2008年学费在预测学费增减1000元区间内变化.
2目标函数
由于此模型要使三个区域学费占家庭年人均可支配年收入的比例尽可能少,本文采用选取三个地区学费占家庭年人均可支配年收入的比例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最小作为优化目标.根据以上约束条件的讨论,可得优化模型为
目标:min maxY1k1,Y2k2,Y3k3-minY1k1,Y2k2,Y3k3.
s.t. Xiai+giai+Yi≥hi(i=1,2,3),
X1+X2+X3≤x1+x2+x3,
Yi≤hi×25%(i=1,2,3),
pi-1000≤Yi(i=1,2,3),
pi+1000≥Yi(i=1,2,3).
其中,Xi(i=1,2,3)表示优化后三个区域的国家教育经费,Yi(i=1,2,3)表示三个区域模型求解所得生均学费,gi(i=1,2,3)表示社会捐赠和其他资金,hi(i=1,2,3)表示三个区域年生均教育成本,ai(i=1,2,3)表示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xi(i=1,2,3)表示根据拟合预测的三区域国家教育经费,ki(i=1,2,3)表示三区域年居民可支配收入,pi(i=1,2,3)表示三个区域优化前预测生均学费.
用LINGO优化工具箱处理得到优化配置后Ⅰ区、Ⅱ区和Ⅲ区的生均学费分别为5271元、4859元、3282元.对照Ⅰ区、Ⅱ区和Ⅲ区的家庭年人均收入分别是20578元、9945元和6406元,可以看出在优化后学费占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例相对优化前预测比例增加率分别为+7.6%,-24%,-16.1%.由于Ⅰ区的经济水平在三区域中最高,Ⅲ区的经济水平在三区域中最低,从整体来看,优化满足尽量使国家整体的学费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例低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骆子恒.基于多元分析的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研究——以珠三角各县(市)为例[J].特区经济,2011,1(8):5-8.
[2]李玲玲.地方政府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D].石家庄:河北经贸大学,2009.
[3]高等学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国家教育委员会,国家计划委员会,财政部(1996年12月16日 教财[1996]101号).
【关键词】生均教育成本;高等教育质量;生均学费;国家教育经费投入
高等教育事关高素质人才培养、国家创新能力增强大局.本文在满足一定教育质量的前提下,以可以承受生均学费的家庭比例最大为目标来确定高等教育学费标准.
一、对不同地区的学校生均学费标准探讨
根据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表,按竞争力等级将各省市分成三个区域.根据《2000—2007年国家教育经费情况》中数据,对三个区域国家经费投入、生均教育成本、其他投入等进行数据拟合,得到2008年各数据如表1.
根据《国家统计年鉴》查得2001年到2007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统计出每年的增长比例分别为13.4%,9%,75%,8.6%,8.3%,13.5%.通过数据拟合预测得到2008年平均人均可支配收入在三个区域分别为20587元、9945元、6406元.
二、分区域生均学费标准模型与求解
1约束条件
(1)培养质量的限制:教育质量是生均教育成本的反映,生均教育成本越高则教育质量越好,所以我们以生均教育成本来衡量教育质量是合理的.必须在保障生均教育成本的条件下才能达到一定的教育质量.
(2)国家教育经费的限制:国家财政收入的支出主要包括基本建设支出、行政事业性支出、教育支出、公检法司支出等.我们考虑在模型中用到的三个区域国家教育经费总投入是不变的.
(3)高等教育生均学费在年生均培养费用中的比例:根据国家教委、国家计委、财政部共同原则规定﹒在现阶段,高等学校生均学费占年生均教育培养成本的比例最高不得超过25%.
(4)学费变化范围:根据拟合数据分析,总体上学费变化较平稳.但若一区域出现学费较大波动会大大影响其他区域学费.所以此处假设2008年学费在预测学费增减1000元区间内变化.
2目标函数
由于此模型要使三个区域学费占家庭年人均可支配年收入的比例尽可能少,本文采用选取三个地区学费占家庭年人均可支配年收入的比例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最小作为优化目标.根据以上约束条件的讨论,可得优化模型为
目标:min maxY1k1,Y2k2,Y3k3-minY1k1,Y2k2,Y3k3.
s.t. Xiai+giai+Yi≥hi(i=1,2,3),
X1+X2+X3≤x1+x2+x3,
Yi≤hi×25%(i=1,2,3),
pi-1000≤Yi(i=1,2,3),
pi+1000≥Yi(i=1,2,3).
其中,Xi(i=1,2,3)表示优化后三个区域的国家教育经费,Yi(i=1,2,3)表示三个区域模型求解所得生均学费,gi(i=1,2,3)表示社会捐赠和其他资金,hi(i=1,2,3)表示三个区域年生均教育成本,ai(i=1,2,3)表示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xi(i=1,2,3)表示根据拟合预测的三区域国家教育经费,ki(i=1,2,3)表示三区域年居民可支配收入,pi(i=1,2,3)表示三个区域优化前预测生均学费.
用LINGO优化工具箱处理得到优化配置后Ⅰ区、Ⅱ区和Ⅲ区的生均学费分别为5271元、4859元、3282元.对照Ⅰ区、Ⅱ区和Ⅲ区的家庭年人均收入分别是20578元、9945元和6406元,可以看出在优化后学费占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例相对优化前预测比例增加率分别为+7.6%,-24%,-16.1%.由于Ⅰ区的经济水平在三区域中最高,Ⅲ区的经济水平在三区域中最低,从整体来看,优化满足尽量使国家整体的学费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例低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骆子恒.基于多元分析的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研究——以珠三角各县(市)为例[J].特区经济,2011,1(8):5-8.
[2]李玲玲.地方政府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D].石家庄:河北经贸大学,2009.
[3]高等学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国家教育委员会,国家计划委员会,财政部(1996年12月16日 教财[1996]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