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杭州是著名的风景旅游和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丰厚,人文光环夺目,是一座古老又鲜活的城市。在现代化快节奏的生活下,老底子的东西正在慢慢消逝。本次研究我们扎根本土,将视线聚焦于杭州的弄堂里,带领孩子们从各方面探寻杭州弄堂里的原汁原味。
关键词:老底子文化;“弄堂里”系列活动
《3—6歲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让幼儿在良好的社会环境及文化的熏陶中学会遵守规则,形成基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运用幼儿喜闻乐见和能够理解的方式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可见,对于生活在文化底蕴深厚的杭州人,了解和传承杭州老底子的文化,有助于幼儿感受到家乡的发展变化而自豪,从而形成初步的归属感。教师需要思考怎样有效地将杭州老底子的文化融入孩子的一日生活,运用多途径、多感观去感受、去参与。
一、杭州老底子文化的概念
杭州老底子文化有别于传统文化,它是一种“老杭州”的概念,是在网络时代的快速光阴中两代人生活的记忆,它积淀着与杭州有关的文化与传承的东西。本文将“弄堂里”作为杭州老底子文化的一个缩影而展开活动。
二、“弄堂里”系列活动网络图的设计
一条小小的弄堂,却用最普实的方式向我们展现了杭州的老底子文化:青砖黑瓦白墙,杭帮菜的香味,朗朗上口的杭州话童谣,有趣的弄堂游戏。结合大班的孩子爱探索、爱体验、爱交往的特点,将“弄堂里”系列活动开展的网络图设计如下:
三、“弄堂里”系列活动开展的探索与实践
(一)实践活动原则
1.“弄堂里”环境看得见
作为一个系列活动,为了给孩子一个更加真实、直观的感受,在活动前期环境的营造非常重要。因此在教室布置的整体格局上,要突显“老底子”的特点,主题墙、自主游戏区域、生活区域、展示互动区域应均有弄堂里元素的展现,如黑瓦、青砖、白墙、报纸等,给孩子一种身处“弄堂里”的氛围,从而激发他们想去了解、探索“弄堂里”活动的积极性。此外,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我们的环境也要及时的更新,提高幼儿与环境的互动。
2.“弄堂里”游戏玩得来
“弄堂里”有趣的游戏非常多,但并不都适合大班的孩子。教师要给幼儿充分的体验和尝试的机会,挖掘适合他们的游戏,激发他们主动游戏的积极性。有一些游戏的规则,教师也可根据孩子的能力适当改编,降低难度,如:跳皮筋的每一关的跳法主要以分开合拢跳为主;扔石子的游戏改编同时抓几颗小石头为每次只抓1颗等。幼儿在愉快地游戏过程中,动作能力得到了发展,同伴交往、规则意识的培养也获得了提高。
3.“弄堂里”活动齐参与
“弄堂里”活动最大的特点就是热闹,在这里处处有伙伴、处处有欢乐,身边的小伙伴,家里的大朋友,不分年龄,每一个活动都能聚集在一起共同参与。因此在不同的活动中,教师要创设条件邀请更多地伙伴,营造热闹的氛围,从中锻炼幼儿的交往能力和自信大胆地品质。
(二)实践活动策略
“弄堂里”活动丰富多彩,教师要分析、挖掘每个活动的价值,让其更好地融入到幼儿一日生活之中,既依托老底子文化的各種艺术形式,为幼儿提供更真实、丰富的环境,又将老底子文化作为一种方法和实践活动,让幼儿通过具体操作、亲身参与、交流体验等感受老底子文化所带来的快乐。具体实践如下:
1.与集体活动相结合
杭州老底子文化博大精深,在每个领域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和价值,通过挖掘具有代表性的内容以集体活动的形式展开,组织集体的、全班或小组的等各种类型的学习活动,如:在社会活动中,教师通过图片、视频来演绎杭州的变化,让幼儿对家乡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了解;在美术活动中,鼓励大班的幼儿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来设计油纸伞,写生杭州的老建筑、西湖景色等。运用集体活动的形式,更有助于幼儿深刻感受杭州文化的魅力、领略杭州文化的内涵。
美术活动:照片中的杭州、老建筑写生、西湖十景、设计油纸伞。
社会活动:杭州的历史故事、杭州的变化。
音乐活动:采茶舞曲、劳动真光荣、梁祝欣赏。
科学活动:消失的老物件。
语言活动:杭州的传说故事、杭州文人的故事。
2.与一日生活游戏活动相结合
游戏活动是幼儿园最主要的活动之一,自主游戏、体育游戏、语言游戏等都是幼儿喜爱的游戏形式。通过将老底子文化与幼儿喜爱的活动相结合,让幼儿在愉快的游戏活动中获得老底子文化的经验,丰富游戏活动的内涵。此外,将老底子文化渗透在幼儿一日活动中,使幼儿处处都能感受、触摸老底子文化,使老底子文化更加生活化。在自主、愉快的活动中,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老底子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感受着老底子文化的独特。
晨间活动、户外体育活动: 捉迷藏、跳皮筋、陀螺、高跷、抬轿子、跳房子、斗鸡、滚铁环、打弹珠、打纸炮、丢手娟、炒黄豆。
学习性区域活动、美工活动:杭帮菜、邮票设计、剪窗花。
益智活动:翻花绳、扔石子、游戏棒。
生活活动:编篮子、茶道、绣花。
谈话活动:我家的老物件、我家附近的老杭州。
过渡环节:杭州话童谣的朗诵、杭州民乐的欣赏。
自主性游戏:茶馆、杂货店、杭州小吃一条街、裁缝店、邮局、理发店、照相馆、建构“弄堂里”。
3.与班级特色活动相结合
幼儿通过各种活动了解和感受了杭州老底子的文化之后,如何进行展现和表达?如何丰富孩子的经验呢?班级特色活动就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彰显杭州文化的各种博物馆很多,通过亲社会活动带孩子们去走走看看,又将收集的资料组织班级里的“小小展览馆”,鼓励幼儿来为其他班的幼儿、老师、家长做介绍,既给了孩子们一个学习后表达展现自己的平台,又丰富了弄堂里系列活动的内容,相辅相成。 班级展览活动:老底子(下转第页)(上接第页)杭州、老底子物件、老底子玩具、老底子零食图片展。
小主播活动:小喇叭广播。
親社会活动:参观杭帮菜博物馆、参观丝绸博物馆、寻访老底子建筑。
4.与家园活动相结合
《纲要》在“组织与实施”中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在“弄堂里”系列活动中,家长是很重要的一块资源,他们是“老杭州”成长起来的一代,是杭州老底子文化重要的传承人,这些老底子的童谣、游戏、文化伴随着他們的成长。有很多是我们教师特别外地的教师都不熟悉的,如:杭州话童谣,现在的孩子作为杭州的新一代会听却不会说;香喷喷的杭帮菜,只有外婆的烧的才最地道;采摘茶叶,很多老师都不曾参与过。因此挖掘家长的资源,获得家长的支持,是我们活动开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在活动的组织上也主要以以下两种形式:
家长进课堂:学念杭州话童谣、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小时候的故事、香喷喷的杭帮菜、看爷爷奶奶表演踢毽子、抖空竹。
亲子活动:纸飞机大赛、跳大绳、拔河、采茶。
5.与节日活动相结合
节日活动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的形式,展示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这也正是杭州老底文化的精髓所在之处。团团圆圆的中秋节、张灯结彩的元宵节、热热闹闹的新年,都蕴含着人们善良、勤劳、和谐的良好品德。教师要精选贴近幼儿生活经验的、带有杭州老底子文化精髓的内容,让幼儿感受过节的气氛,分享与同伴一起过节的喜悦,主动地观察、模仿、表达,从中熟悉杭州老底子的文化习俗,了解杭州的民俗习惯、社会礼仪及规范,成为爱家乡,崇尚传统美德和文化的新一代人。
春节:包饺子、包春卷、亲子写“福”、挂春联。
元宵节:做灯、赏灯、猜灯谜。
清明节:采摘艾叶、做清明团子。
端午节:包粽子、挂菖蒲。
中秋节:做月饼、赏月。
有一位学者曾经说过:“越是传统的就越是跨世纪的”。杭州在不断地发展,老底子的文化就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只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个有心人,注意挖掘身边的老底子文化,并采取有效的方式方法传递给幼儿,净化幼儿的心灵、陶冶幼儿性情,成为杭州文化的传承人。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部.《3-6岁学前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2012(10).
[2]李季湄,冯晓霞.《(3-6岁学前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3).
关键词:老底子文化;“弄堂里”系列活动
《3—6歲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让幼儿在良好的社会环境及文化的熏陶中学会遵守规则,形成基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运用幼儿喜闻乐见和能够理解的方式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可见,对于生活在文化底蕴深厚的杭州人,了解和传承杭州老底子的文化,有助于幼儿感受到家乡的发展变化而自豪,从而形成初步的归属感。教师需要思考怎样有效地将杭州老底子的文化融入孩子的一日生活,运用多途径、多感观去感受、去参与。
一、杭州老底子文化的概念
杭州老底子文化有别于传统文化,它是一种“老杭州”的概念,是在网络时代的快速光阴中两代人生活的记忆,它积淀着与杭州有关的文化与传承的东西。本文将“弄堂里”作为杭州老底子文化的一个缩影而展开活动。
二、“弄堂里”系列活动网络图的设计
一条小小的弄堂,却用最普实的方式向我们展现了杭州的老底子文化:青砖黑瓦白墙,杭帮菜的香味,朗朗上口的杭州话童谣,有趣的弄堂游戏。结合大班的孩子爱探索、爱体验、爱交往的特点,将“弄堂里”系列活动开展的网络图设计如下:
三、“弄堂里”系列活动开展的探索与实践
(一)实践活动原则
1.“弄堂里”环境看得见
作为一个系列活动,为了给孩子一个更加真实、直观的感受,在活动前期环境的营造非常重要。因此在教室布置的整体格局上,要突显“老底子”的特点,主题墙、自主游戏区域、生活区域、展示互动区域应均有弄堂里元素的展现,如黑瓦、青砖、白墙、报纸等,给孩子一种身处“弄堂里”的氛围,从而激发他们想去了解、探索“弄堂里”活动的积极性。此外,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我们的环境也要及时的更新,提高幼儿与环境的互动。
2.“弄堂里”游戏玩得来
“弄堂里”有趣的游戏非常多,但并不都适合大班的孩子。教师要给幼儿充分的体验和尝试的机会,挖掘适合他们的游戏,激发他们主动游戏的积极性。有一些游戏的规则,教师也可根据孩子的能力适当改编,降低难度,如:跳皮筋的每一关的跳法主要以分开合拢跳为主;扔石子的游戏改编同时抓几颗小石头为每次只抓1颗等。幼儿在愉快地游戏过程中,动作能力得到了发展,同伴交往、规则意识的培养也获得了提高。
3.“弄堂里”活动齐参与
“弄堂里”活动最大的特点就是热闹,在这里处处有伙伴、处处有欢乐,身边的小伙伴,家里的大朋友,不分年龄,每一个活动都能聚集在一起共同参与。因此在不同的活动中,教师要创设条件邀请更多地伙伴,营造热闹的氛围,从中锻炼幼儿的交往能力和自信大胆地品质。
(二)实践活动策略
“弄堂里”活动丰富多彩,教师要分析、挖掘每个活动的价值,让其更好地融入到幼儿一日生活之中,既依托老底子文化的各種艺术形式,为幼儿提供更真实、丰富的环境,又将老底子文化作为一种方法和实践活动,让幼儿通过具体操作、亲身参与、交流体验等感受老底子文化所带来的快乐。具体实践如下:
1.与集体活动相结合
杭州老底子文化博大精深,在每个领域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和价值,通过挖掘具有代表性的内容以集体活动的形式展开,组织集体的、全班或小组的等各种类型的学习活动,如:在社会活动中,教师通过图片、视频来演绎杭州的变化,让幼儿对家乡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了解;在美术活动中,鼓励大班的幼儿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来设计油纸伞,写生杭州的老建筑、西湖景色等。运用集体活动的形式,更有助于幼儿深刻感受杭州文化的魅力、领略杭州文化的内涵。
美术活动:照片中的杭州、老建筑写生、西湖十景、设计油纸伞。
社会活动:杭州的历史故事、杭州的变化。
音乐活动:采茶舞曲、劳动真光荣、梁祝欣赏。
科学活动:消失的老物件。
语言活动:杭州的传说故事、杭州文人的故事。
2.与一日生活游戏活动相结合
游戏活动是幼儿园最主要的活动之一,自主游戏、体育游戏、语言游戏等都是幼儿喜爱的游戏形式。通过将老底子文化与幼儿喜爱的活动相结合,让幼儿在愉快的游戏活动中获得老底子文化的经验,丰富游戏活动的内涵。此外,将老底子文化渗透在幼儿一日活动中,使幼儿处处都能感受、触摸老底子文化,使老底子文化更加生活化。在自主、愉快的活动中,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老底子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感受着老底子文化的独特。
晨间活动、户外体育活动: 捉迷藏、跳皮筋、陀螺、高跷、抬轿子、跳房子、斗鸡、滚铁环、打弹珠、打纸炮、丢手娟、炒黄豆。
学习性区域活动、美工活动:杭帮菜、邮票设计、剪窗花。
益智活动:翻花绳、扔石子、游戏棒。
生活活动:编篮子、茶道、绣花。
谈话活动:我家的老物件、我家附近的老杭州。
过渡环节:杭州话童谣的朗诵、杭州民乐的欣赏。
自主性游戏:茶馆、杂货店、杭州小吃一条街、裁缝店、邮局、理发店、照相馆、建构“弄堂里”。
3.与班级特色活动相结合
幼儿通过各种活动了解和感受了杭州老底子的文化之后,如何进行展现和表达?如何丰富孩子的经验呢?班级特色活动就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彰显杭州文化的各种博物馆很多,通过亲社会活动带孩子们去走走看看,又将收集的资料组织班级里的“小小展览馆”,鼓励幼儿来为其他班的幼儿、老师、家长做介绍,既给了孩子们一个学习后表达展现自己的平台,又丰富了弄堂里系列活动的内容,相辅相成。 班级展览活动:老底子(下转第页)(上接第页)杭州、老底子物件、老底子玩具、老底子零食图片展。
小主播活动:小喇叭广播。
親社会活动:参观杭帮菜博物馆、参观丝绸博物馆、寻访老底子建筑。
4.与家园活动相结合
《纲要》在“组织与实施”中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在“弄堂里”系列活动中,家长是很重要的一块资源,他们是“老杭州”成长起来的一代,是杭州老底子文化重要的传承人,这些老底子的童谣、游戏、文化伴随着他們的成长。有很多是我们教师特别外地的教师都不熟悉的,如:杭州话童谣,现在的孩子作为杭州的新一代会听却不会说;香喷喷的杭帮菜,只有外婆的烧的才最地道;采摘茶叶,很多老师都不曾参与过。因此挖掘家长的资源,获得家长的支持,是我们活动开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在活动的组织上也主要以以下两种形式:
家长进课堂:学念杭州话童谣、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小时候的故事、香喷喷的杭帮菜、看爷爷奶奶表演踢毽子、抖空竹。
亲子活动:纸飞机大赛、跳大绳、拔河、采茶。
5.与节日活动相结合
节日活动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的形式,展示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这也正是杭州老底文化的精髓所在之处。团团圆圆的中秋节、张灯结彩的元宵节、热热闹闹的新年,都蕴含着人们善良、勤劳、和谐的良好品德。教师要精选贴近幼儿生活经验的、带有杭州老底子文化精髓的内容,让幼儿感受过节的气氛,分享与同伴一起过节的喜悦,主动地观察、模仿、表达,从中熟悉杭州老底子的文化习俗,了解杭州的民俗习惯、社会礼仪及规范,成为爱家乡,崇尚传统美德和文化的新一代人。
春节:包饺子、包春卷、亲子写“福”、挂春联。
元宵节:做灯、赏灯、猜灯谜。
清明节:采摘艾叶、做清明团子。
端午节:包粽子、挂菖蒲。
中秋节:做月饼、赏月。
有一位学者曾经说过:“越是传统的就越是跨世纪的”。杭州在不断地发展,老底子的文化就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只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个有心人,注意挖掘身边的老底子文化,并采取有效的方式方法传递给幼儿,净化幼儿的心灵、陶冶幼儿性情,成为杭州文化的传承人。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部.《3-6岁学前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2012(10).
[2]李季湄,冯晓霞.《(3-6岁学前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