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落红军,到底意味着什么

来源 :看历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isq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流落红军心里都认为,流落是当年革命处于困境中的一段经历,并不应该被当作永久性的标志加于他们身上。不管是伤痛还是病残,他们的退出是为了大局、为了部队能够减少一些包袱,为了革命能够轻装前进!可以说他们流落的本身也是一种牺牲、一种奉献。
  包座乡卓塘村,在离彩仁家不远处,住着另一户流落红军的后代。
  流落红军泽旺学,广元苍溪人,出生于1920年,12岁即在老家参加红军,因年幼体弱,在长征途中生病,过草地时掉队,1936年流落于包座,那一年泽旺学16岁。
  泽旺学就在包座定居下来,和当地一个女子成了家,于1944年生下了儿子更秋,一家三口一直过着贫寒的苦日子,直到去世也没有离开过这里。
  泽旺学的儿子更秋,也是七十出头的人了。他个子不高,头脸宽大,腿还有点瘸。据介绍,更秋小时候还去寺庙当过和尚,所以至今单身一人,守着几间房子,过着清冷的生活。
  见到我们后,更秋回屋里去,双手捧出一个盒子,取来了他的证书。一眼看上去,就知道更秋一直十分细心地珍藏着父亲的流落红军证书。
  见我们认真地看,更秋又找出一张卡,原来这是他一直持有的,由中国人民解放军阿坝军分区颁发的流落红军遗属免费医疗卡。
  更秋很小心地保存着这张卡,其实他也许用得并不多,但对他来说,这是一份难得的关怀,有一种情谊和一份温暖在里面。
  更秋话语不多,但看我们的眼神里,有一种亲切,也有一点期盼。也许,因为我们的来到,重新唤起了他对自己父亲的记忆和怀念,同时,孤身一人的他,也期盼着更多的关怀和温暖。
  人散心不散
  我们在搜集关于流落红军的资料和采访过程中,见到过人们各种各样的神色态度。有些流落红军的后代,当得知我们的来意以后避之不及,或是冷淡漠然,婉言谢客,但也有热情接待,认真回忆的,甚至还有对我们此行抱有很大期望,指盼着我们能够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
  “流落红军”这个称谓,又到底意味着什么呢?当年流落红军本人接受么?现在他们的后代会引以为荣么?
  1986年,民政部门经过漫长的搜寻调查,找到了一个个红军失散人员。若尔盖全县二十几位流落红军被请到了县里,将给他们颁发证书和按月发放生活补贴。县里举行了一场盛大的仪式,但是,当主持人一声“请失散红军上台”的话音落下,台下也正掌声雷动,一位名叫徐国富的红军却怒冲冲地一步迈上了讲台。
  “凭啥管我们叫失散红军呢?我们就是红军,红军就是红军,没什么失散不失散的。”徐国富大声道。
  是呵,有谁愿意掉队?有谁愿意流落?徐国富这一问,问出了多少辛酸、苦难和迫不得已。不管是伤痛还是病残,他们的退出是为了大局、为了部队能够减少一些包袱,为了革命能够轻装前进!可以说他们流落的本身也是一种牺牲、一种奉献。
  “不要叫我失散红军”——和徐国富一样,很多红军的失散人员都不喜欢这个称呼,在他们心里,自己从来都是红军队伍中的一员,当时离开队伍,是服从组织安排,是顾全大局、迫不得已,身已离队,心却无时无刻不在部队!
  甘肃省会宁县,有一位流落红军名叫何德林,原籍江西宁都,长征时掉队以后,在陇原大地上生活了七十余年。迫于当时形势,他隐瞒自己的真实身份,不敢轻易提及自己的经历,但其三个儿女分别取名何芳红、何芳军、何芳兵,凑在一起“红军兵”三个字,就是在向世界亮明永远的身份和不改的心迹。
  也是在甘肃省会宁县,至今还流传着一个与名字有关的动人故事,一位失散红军以自己的生命表示:失散以后,依然是红军!
  会宁虽然离陕北只有几天的路程了,但是当时部队有很多人实在无法完成长征的最后一段路了,所以,大部队开拔了,而二百余名不是病员就是伤员的人却流落在了这里。1936年底的一天,敌机突然飞来轰炸会宁城,有一颗炸弹落在了一个正在玩耍的男孩身旁,在这紧要关头,一位瘸腿的失散红军猛然扑了过去,用自己的身体护住孩子。他牺牲了,孩子得救了。孩子的家长从此给自己家里的三个小孩分别取名继征、续征、长征,连在一起,就是“继续长征”四个字。
  很多流落红军心里都认为,流落是当年革命处于困境中的一段经历,并不应该被当作永久性的标志加于他们身上。
  流落红军的家庭状况
  我们深深地知道,对于红军本人来说,流落的经历绝对是苦难的,是不幸而屈辱的,其中有着不堪回首的往事和难以言说的委屈。
  这种深埋心底的压抑情绪,甚至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很多年里,都没有得到舒缓和排解。因为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他们处于被遗忘的状态,其后,对他们如何认定的相关政策又迟迟未能制定。
  每一个人都有其局限性,对于每一个个体来说,再宏伟的历史,他所能触碰到的只是极其有限的部分,有限得几乎让他意识不到这份宏伟。
  就这样,他们在流落之地辛勤劳作,和本地人毫无二致。不,他们还不如本地人,因为他们举目无亲,无依无靠,没有家庭氏族的根基,没有社会支持的网络,他们在本地的生活,只能凭借微弱的一己之力。加上流落红军大都是十几岁参军,没有文化,缺少技能,在语言不通的这种情况下,他们如果还没有沦至乞讨的话,也只能做一些放牛放羊以及帮人打零工的事情。
  若尔盖县党史办、民政部门曾经对全县流落红军家庭生活状况进行了一次全面调查,得出的结论就是: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家庭经济状況普遍较差,他们的子女受文化教育的程度普遍较低。
  现在若尔盖全县流落红军子女共有47户,分别生活在全县八个乡镇,其中多数生活在农区。
  而若尔盖农区人均收入历来低于牧区,因为农区仍然持续着传统农业生产模式,生产力薄弱,基础设施薄弱,农民以耕种一年一季的青稞、胡豆豌豆为主,副业只靠在春夏当季上山采采蘑菇和打些蕨草换钱。
  农区的流落红军子女家庭中,生活水平多数在中等偏下,年人均收入一般在500-800元,而当地人均年收入为1020元。近年来,随着农区实行退耕还林的政策后,他们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但仍然缺少经济收入的门路。所以不少家庭的子女在村小毕业或初中毕业以后,就辍学回家参加劳动,挑起了维持生计的重担。
  牧区的流落红军子女家庭,经济收入虽然普遍高于农区,但是生活质量却比较差。牧区的经济收入是用劳力换来的,在劳力欠缺的情况下,缺少让子女读书受教育的动力,大部分都让子女过早介入生产。而因为忙于家里的活路,很少外出找副业,导致与外界隔绝,与社会无交往,往往汉语都不会说。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当地政府对流落红军这一群体开始了普查,继而出台了相关的政策,从1980年开始对其进行定额补助。1984年再次进行全面的补查和认定,全县有流落红军22人,其中西路红军1人。对认定的红军分别都给予不同程度的补助:西路红军徐国富每月补助35元,从1985年6月起,提高为40元;对孤老和困难较大的5名,每月补助30元,其余16名,每月补助20元。从1985年6月起,每人每月在原有基础上提高补助3元。
  同時,给每个人发放的流落红军证书,肯定了他们的身份和地位,这也是精神层面的补偿。由此,希望流落红军的后代们,能够将父母的这一头衔,视为一份荣誉。当然它曾意味着苦难,创深痛巨的苦难,但是,如果不能把这份苦难转化为人生财富的话,先辈们真的是白白受苦了。
  (摘自《虔洁》,成都时代出版社。文中图片均由作者提供。)
其他文献
如今整容变得普及,尤其是天性爱美的女性,为了变漂亮,获得美貌这一“竞争资本”,不惜在自己脸上动刀。但要说起来,在历史上最早选择做整容手术的人,其实仅仅是为了让自己变得正常一些,方便找工作。老兵的鼻子  空前残酷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意外催生了现代整容手术。战争中无处不在的“绞肉机”“屠宰场”“地狱”,收割了1000多万士兵的生命,也留下了数百万的伤兵,以及大量的“破相”队伍——充斥着近身肉搏的战壕战让
期刊
马可·波罗游历成都时,只见城外江河环绕,城内水渠密布,桥梁众多,河上舟楫穿行,交通繁忙。然而在李冰修都江堰,开通玉垒山,将岷江水引入成都平原前,成都却不是一个可以直接通江达海的城市。  公元前272年,秦王派李冰任蜀郡太守。李冰分岷江水流向成都平原,形成郫江和检江。两江分别自北和西绕城,在成都东南隅汇合。自此成都便可“泛舟顺流,舶胪千里”。之前秦国举兵灭蜀时,曾计划从岷江上游顺流入长江,南下攻打楚
期刊
推送时间:2017-09-04  阅读人数:1923090  史叔推荐:蒙哥去世前虽未能灭南宋统一天下,但是他的去世对当时的世界格局有极大的影响。蒙哥去世以后即爆发了其弟忽必烈与阿里不哥继位之争,最终导致大蒙古帝国的分裂。忽必烈虽然得到了大汗之位,但也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一天吃两顿、饭庄和饭馆不一样……清代吃饭那些事儿  推送时间:2017-08-25  阅读人数:1781122  史叔推荐:大
期刊
换个姿势,感受历史。这是《王者历史课》的官方口号。从目前看来,大致做到了。这门“历史课”的另类,首先体现在“老师”的选择上。传统的历史文化类视频节目,大多邀请学者或老师,比如标杆节目《百家讲坛》,主讲人要么是易中天、蒙曼这样的学者,要么直接是中学历史老师纪连海、袁腾飞。  反观《王者历史课》,主讲人马东、黄执中、马伯庸、窦文涛,除了马伯庸是历史小说家,其他几位都和历史不沾边。但他们都是综艺咖,深谙
期刊
黄慕兰出身名门,逃离包办婚姻后,投身革命事业,作为中共早期地下工作者,亲身经历了那一段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与党史上的诸多重要事件与人物发生过交集。  在2017年2月7日,浙江医院ICU病房,11。岁的老人黄慕兰安静离世,走完了她传奇的一生。作为中共早期地下工作者,黄慕兰亲身经历了那一段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与党史上的诸多重要事件与人物发生过交集。她先后经历了4段婚姻,诞下8名子女,写下6份密级不同
期刊
千百年来,《清明上河图》的题跋引导人们将此图断代时间定于宋徽宗年间,在国人心目中,这幅画应该就是一幅创作于北宋末年,描写城市经济繁荣的作品,然而,随着对此画研究的深入,其断代问题,已经呈现出完全不同的答案来,那么,如果此图不是作于宋徽宗年间,又当是何时所作?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许是中国人最熟悉的宋画了,通过画家的画笔,大家得以一睹宋都汴京的繁华。在国人心目中,这幅画应该就是一幅创作于北宋末年
期刊
北京八达岭野生动物园看起来麻烦不断。2016年7月有一名女子自驾游时擅自下车,被一只老虎叼走,咬成了重伤,她的母亲为了救她被老虎咬死。今年,又有游客受到了黑熊的攻击,这让动物园管理方如临大敌,又非常绝望:要处理好游客和野生动物的关系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管理部门想出了一个办法,升级动物园的安全层级,相关条例已经在征求意见。最核心的举措就是针对自驾游的,既然人很难管,干脆就管动物吧:自驾游通道避
期刊
先贤祠荟萃了法国的众多思想伟人,就像圣丹尼大教堂是历代法国王室汇聚的地方一样,先贤祠是永久纪念法国历史名人的圣殿,这里是法国的精神寄托,是法国灵魂的化身,在这里可以找到法国之所以历经千折百难,仍然屹立于世的最直接的答案。  从巴黎地铁站出来,沿绿树成荫的圣米歇尔大道走到苏夫洛街东望,一个十分气派的圆形穹顶建筑便跳入眼帘,那便是法国人专门为伟人准备的安息之地——先贤祠。  我是在一个晴朗的午后来到这
期刊
在郑和下西洋前75年,一位叫做汪大涌的青年就扬帆远航,足迹遍及西洋与东洋各地,并写下了著名的《岛夷志略》。之后郑和下西洋,很有可能就是参考了这本书的翔实资料。  1405年7月11日,郑和开始第一次下西洋远航。600年后的这一天,被定为中国的“航海日”。  2017年7月11日,是中国第13个航海日。  在中国南昌,一场纪念活动正在进行,一座9米高的巨型铜像矗立在汪大渊广场上,这座铜像的主人公就是
期刊
威尔逊是英国著名的“植物猎人”,他第一个收集了中国珙桐种子并引种到欧洲,全缘叶绿绒蒿、红花绿绒蒿、报春花、帝王百合等植物都是由他带到欧洲的,曾被授予英国园艺界的最高荣誉奖章——英国皇家园艺学会Veitch纪念奖章,有“中国或尔逊”之称。  公元1900年5月,湖北宜昌附近。  茂密的原始丛林中,一位英国青年正敏捷地顺着一棵高大的水青树往上爬。爬树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但这个青年难以抑制地兴奋。终于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