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往研究表明: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是影响体育教师职业素质、心理健康的不利因素,影响着体育教师素质的全面发展。因此对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研究意义重大。
关键词:中职学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情感耗竭;去个性化
一、中职学校体育课程本身的特点
(1)一方面中职学校由于种种原因,在社会和百姓中的印象和地位不高,导致许多优秀的体育教师外流,造成中职学校体育教师力量的薄弱。体育教学设施、器材等教学资源的匮乏严重影响了体育的教学工作。
(2)教学目标、任务、学习目标不明确。中职学校通常是以技能、专业为主,文化知识和体育靠后,这也导致了在学校层面上对体育课的不重视,这种情况下教师没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和任务,没有考核的任务,甚至学生体育课能否达标和就业,发毕业证没有任何关联,导致学生对体育课的重视不够。
(3)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大,教学存在“一刀切”现象。中职学校的学生因为来自不同的地域和学校,接受的体育教学程度不同况且中职学校学生还存在年龄、性别上的问题,同一个班的学生年龄甚至相差3—5岁,不同专业男女生比例等等问题,在体育课程的设计和教学中教师往往考虑不全面,不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
二、 中职学校学生的自身特点
(一)厌学的特点
相对而言,中职学校的学生文化课成绩很差,求知欲望,自学能力不尽如人意。大部分学生中存在厌学的思想,主要表现为上课不集中,人在课堂心在游戏上网等娱乐上,不做作业或抄袭作业现象时有发生,这部分学生不仅仅对学习不感兴趣,由于没有学习压力,对体育也没有任何的兴趣和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
(二)自卑的心理
由于中学阶段学习困难,在班级也是弱势群体,较少得到老师的关心和同学的尊重,自卑心理延续至今这让他们失去了求知欲和上进心,缺乏学习任何课程的激情,阻碍了他们自身个性的发展和智能的开发,造成了上文化课打瞌睡,上体育课怕累怕吃苦,贪图梦想的享乐生活。缺乏对体育课的认知更谈不上掌握基本的体育技能,甚至对体育教师的动作命令不执行,不配合,以致公然顶撞体育教师。
通过访谈法对职业倦怠比较严重的中职体育教师的访谈,了解到许多影响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为防止和缓解中职学校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提供了很好的理论依据。
本研究随机向山西省12个地市的中职学校体育教师发放问卷300份,收回问卷241份,其中有效问卷218份具体情况如下统计。
三、体育教师职业倦怠问卷结果显示
(一)分类结果显示
(1)6-10年教龄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最为严重。这表明职业倦怠的产生不仅受工作时间的影响,还可能与教学技能、心理状态、工作热情和社会压力等因素有关。
(2)物质激励仍是缓解教师职业倦怠的有效措施。
(3)担任班主任的教师比不担任班主任的教师情感耗竭度得分较高,这与班主任工作的性质有关,班主任不仅要教学还要管理,付出的感情和劳动多有直接的原因。
(4)女性的情感耗竭度得分高于男性,去个性化现象比较严重。这于以往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结果:男性倦怠各因素得分高于女性不一致,原因可能是女体育教师室外工作的特点和女性身体的变化有关。
(5)助理讲师的教师在情感耗竭度上的得分较高,去个性化现象比较严重。这于上面教龄所得出的结果相一致,因为教龄在6-10年的教师职称有很大一部分仍然是中教二级。
(二)对收入进行比较,结果显示
在情感耗竭维度上,平均收入为2000元以下的教师与收入为2001-2500元、和2501-3000元的教师有显著差异;在去个性化维度上,平均收入为2000元以下的教师与收入为2001-2500、2501-3000和3000以上的教师有显著的差异;在成效感维度上,平均收入为2000元以下的教师与收入为2001-2500、2501-3000元的教师有显著差异。
四、山西省中职学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
(一)职业倦怠形成的职业因素
由于体育教師工作强度较大,时间、精力消耗大,工作的创造低,使其培训发展处于停滞状态,潜力难以发挥,又由于教育经费短缺,教育体制陈旧,体育教师缺少培训、进修机会。而同代人却因不乏机遇而遥遥领先,反差中的体育教师,产生厌倦,最终导致职业倦怠。
(二)职业倦怠形成的学校职称因素
目前我国中职学校中青年体育教师人数多、比例大、占体育教师总数的60%以上,具有高级职称的只占4.2%。自我抱负过高与工作成就之间的能力因素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五、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缓解策略
(1)体育教师应正确认识职业倦怠并通过心理调整缓解压力。作为体育教师个体,当发现自己有职业倦怠的征兆时,应勇于面对现实,正确认识职业倦怠的症状,省思自己的压力来源,主动寻求帮助,设法加以化解,并采取积极的缓解对策。
(2)建立社会支持网络,要通过各种可行的途径解决体育教师的实际困难。社会支持最具体地体现在解决体育教师的实际困难上。为体育教师提供一个更纯粹的工作的生活舞台。
(3)改善中职学校体育教学条件,在体育设备的采购选择上切合中职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娱乐性质更高的体育项目诱导学生多参加体育活动,使学生在寓教于乐的教学中得到身体和体育技能的提高,从而提高教师工作的成就感。
参考文献:
[1]李江霞.国外教师职业倦怠理论对我国的启示.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科学,2002,2第1期.
[2]李友俊.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其对策思考.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9.
[3]王晓松.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沈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4月第20卷第2期.
关键词:中职学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情感耗竭;去个性化
一、中职学校体育课程本身的特点
(1)一方面中职学校由于种种原因,在社会和百姓中的印象和地位不高,导致许多优秀的体育教师外流,造成中职学校体育教师力量的薄弱。体育教学设施、器材等教学资源的匮乏严重影响了体育的教学工作。
(2)教学目标、任务、学习目标不明确。中职学校通常是以技能、专业为主,文化知识和体育靠后,这也导致了在学校层面上对体育课的不重视,这种情况下教师没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和任务,没有考核的任务,甚至学生体育课能否达标和就业,发毕业证没有任何关联,导致学生对体育课的重视不够。
(3)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大,教学存在“一刀切”现象。中职学校的学生因为来自不同的地域和学校,接受的体育教学程度不同况且中职学校学生还存在年龄、性别上的问题,同一个班的学生年龄甚至相差3—5岁,不同专业男女生比例等等问题,在体育课程的设计和教学中教师往往考虑不全面,不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
二、 中职学校学生的自身特点
(一)厌学的特点
相对而言,中职学校的学生文化课成绩很差,求知欲望,自学能力不尽如人意。大部分学生中存在厌学的思想,主要表现为上课不集中,人在课堂心在游戏上网等娱乐上,不做作业或抄袭作业现象时有发生,这部分学生不仅仅对学习不感兴趣,由于没有学习压力,对体育也没有任何的兴趣和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
(二)自卑的心理
由于中学阶段学习困难,在班级也是弱势群体,较少得到老师的关心和同学的尊重,自卑心理延续至今这让他们失去了求知欲和上进心,缺乏学习任何课程的激情,阻碍了他们自身个性的发展和智能的开发,造成了上文化课打瞌睡,上体育课怕累怕吃苦,贪图梦想的享乐生活。缺乏对体育课的认知更谈不上掌握基本的体育技能,甚至对体育教师的动作命令不执行,不配合,以致公然顶撞体育教师。
通过访谈法对职业倦怠比较严重的中职体育教师的访谈,了解到许多影响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为防止和缓解中职学校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提供了很好的理论依据。
本研究随机向山西省12个地市的中职学校体育教师发放问卷300份,收回问卷241份,其中有效问卷218份具体情况如下统计。
三、体育教师职业倦怠问卷结果显示
(一)分类结果显示
(1)6-10年教龄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最为严重。这表明职业倦怠的产生不仅受工作时间的影响,还可能与教学技能、心理状态、工作热情和社会压力等因素有关。
(2)物质激励仍是缓解教师职业倦怠的有效措施。
(3)担任班主任的教师比不担任班主任的教师情感耗竭度得分较高,这与班主任工作的性质有关,班主任不仅要教学还要管理,付出的感情和劳动多有直接的原因。
(4)女性的情感耗竭度得分高于男性,去个性化现象比较严重。这于以往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结果:男性倦怠各因素得分高于女性不一致,原因可能是女体育教师室外工作的特点和女性身体的变化有关。
(5)助理讲师的教师在情感耗竭度上的得分较高,去个性化现象比较严重。这于上面教龄所得出的结果相一致,因为教龄在6-10年的教师职称有很大一部分仍然是中教二级。
(二)对收入进行比较,结果显示
在情感耗竭维度上,平均收入为2000元以下的教师与收入为2001-2500元、和2501-3000元的教师有显著差异;在去个性化维度上,平均收入为2000元以下的教师与收入为2001-2500、2501-3000和3000以上的教师有显著的差异;在成效感维度上,平均收入为2000元以下的教师与收入为2001-2500、2501-3000元的教师有显著差异。
四、山西省中职学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
(一)职业倦怠形成的职业因素
由于体育教師工作强度较大,时间、精力消耗大,工作的创造低,使其培训发展处于停滞状态,潜力难以发挥,又由于教育经费短缺,教育体制陈旧,体育教师缺少培训、进修机会。而同代人却因不乏机遇而遥遥领先,反差中的体育教师,产生厌倦,最终导致职业倦怠。
(二)职业倦怠形成的学校职称因素
目前我国中职学校中青年体育教师人数多、比例大、占体育教师总数的60%以上,具有高级职称的只占4.2%。自我抱负过高与工作成就之间的能力因素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五、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缓解策略
(1)体育教师应正确认识职业倦怠并通过心理调整缓解压力。作为体育教师个体,当发现自己有职业倦怠的征兆时,应勇于面对现实,正确认识职业倦怠的症状,省思自己的压力来源,主动寻求帮助,设法加以化解,并采取积极的缓解对策。
(2)建立社会支持网络,要通过各种可行的途径解决体育教师的实际困难。社会支持最具体地体现在解决体育教师的实际困难上。为体育教师提供一个更纯粹的工作的生活舞台。
(3)改善中职学校体育教学条件,在体育设备的采购选择上切合中职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娱乐性质更高的体育项目诱导学生多参加体育活动,使学生在寓教于乐的教学中得到身体和体育技能的提高,从而提高教师工作的成就感。
参考文献:
[1]李江霞.国外教师职业倦怠理论对我国的启示.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科学,2002,2第1期.
[2]李友俊.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其对策思考.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9.
[3]王晓松.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沈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4月第20卷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