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探讨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uuhhu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关键之所在。初中数学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贯彻素质教育的理念。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是每一位初中数学工作者所面临的首要问题。本文分析了初中数学教学中应重点培养的创新思维模式及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途径,目的是从根本上加强中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创新思维;能力培养
  一、引言
  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初中数学教学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也是素质教育和中学数学新课程改革所要求的核心内容之所在。因此,探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根据多年从事初中数学教学的经验,来阐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老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应重点培养的创新思维模式
  1.直觉思维
  直觉思维指的是学生对事物形成的迅速的理解和辨别,带有明显的直接性、猜想性以及不可解释性。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中,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进行大胆的猜想和假设,在学生实际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直接联想和迁移,为创新思维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在学习“两圆的位置关系”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演示,让学生快速地总结位置关系,并且使学生理解起来更加容易。
  2.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是指对事物进行逆向的探究。在几何论证时,一般我们是从已知条件进行推导,然后得出论证结论,但是当遇到复杂问题时,需要进行逆向思维,即从结论出发,得出已知条件,其中反证法的学习便是逆向思维的有效运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一般需要将一般思维与逆向思维结合,共同推导,完成论证任务。
  3.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即求异思维,就是从一个点出发,进行发散性的联想,得出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和方法。与其他学科不同,初中数学教学要求多角度和多层次地对知识进行联系,引导学生进行探讨和争论,得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训练发散思维。例如,在学习“平面三角形的证明题”时,通常需要借助添加辅助线的方式进行数学思维的训练,借助不同的辅助线得出不同的解题思路,最终实现多角度+多思维的解题方法。
  三、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途径
  1.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诱发学生创新意识
  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才能促使创造思维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是学习氛围的一个重要方面。师生关系融洽,使学生们能够敢说、敢问、敢想,从而能够诱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平等、民主、轻松、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课堂气氛才能有利于开启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自由、轻松、积极的教学环境,才有利于学生突破常规,勇于想象。教学中教师应以活跃课堂教学、激活学生创新思维作为出发点,运用各种方式,为学生构建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活泼教学课堂,才有利于学生探索创新的学习情境。有效地组织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真正做到课堂上活跃起来。教师应激励学生勇于探究,敢于挑战问题,勇往直前的精神。
  2.转变教师观念,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正确树立新的教师观念。改变传统课堂上的以传授知识为主、技能培养为辅的观念。教师应明确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工作者应积极提高自身的文化底蕴,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充分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要树立创新性教学原则和明确创新教学理念,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作为教学重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教学目标,促使学生对学习爱学和善学。在课堂教学中,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鼓励学生思维求异和发散,特别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变以及非常规的解法探索等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有很大的帮助。
  3.加强思维与发散思维训练,拓展学生思维空间
  只要教师善于引导,善于启发,富有创新意识,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是能够得到提高。在数学教学中进行集中与发散思维训练,针对相同知识点或是同个问题进行发散思维训练,对于散乱的知识点进行集中总结。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从新知与旧知、本类与它类、纵向与横向等方面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弄清知识之间的联系,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拓学生的思维。例如,通过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等形式体现数学逻辑的分析、综合、归纳、推理的内容,激励学生动手、动脑,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善于发现的科学精神以及合作交流的精神和创新意识。所以,训练学生的思维,必需要重视抽象思维的发展,并重视形象思维的发展和深化。在教学中,特别是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还需要我们不断探索、总结和研究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集中性思维和发散思维,二者相辅相成,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两者应进行有机地结合,才能发挥效用。
  4.创造数学质疑机会,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对于数学学科来讲,创新是数学知识发展与扩展的重要动力。如果数学课堂没有创新,没有质疑,那么数学教学活动就不是成功的。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质疑机会,通过科学合理的引导,让学生思维运动起来,自主发问,在头脑中画问号,有利于学生明确自己的主体地位,成为学习活动中的主体。要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教师需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通过质疑让学生开启思维的大门,更加清晰地了解数学知识结构,让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浅出的思考,从而发现数学学习的乐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书本知识质疑,对自己的教学内容质疑,对练习的标准答案质疑。当学生质疑成功,且证明自己是正确的时候,他们的数学学习成就感会快速提升。
  比如在针对有关于正负数的练习题时,教师可以在对答案的时候,故意说错一个答案,看学生是否有勇气对答案进行质疑。像(-1)+5这样的题目,教师可以公布答案为-4。教师给学生反应的时间,并询问学生是否同意这样的答案,引导学生质疑标准答案,改变学生的传统思维。许多学生会将标准答案奉为对旨,认为答案是不会出错的。长期进行这样的练习,为学生创设质疑的情境与机会,有利于学生质疑能力的提高,为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课堂中,教师是否关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个人创新能力形成与发展来说较为重要。 当代初中数学教师需要对教学思想进行更新,利用科学的初中数学课堂活动,引导学生建立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其他文献
美术欣赏教学在中学美术教学中是一个重要内容,通过美术欣赏教学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对培养学生的高尚品德,树立民族自豪感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中有以下体会:  一、美术教师必须具备多学科的知识  上好一堂欣赏课并非易事,教师必须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在欣赏《构图30》时,学生只能从画面上依稀可见的大炮及一些破坏场景去理解这幅作品,理解肯定不深不全,这时作为教师必须有历史方面的知识,笔者又
目的 探讨循证药学在促进抗生素临床合理应用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我院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136例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8例,对照组在常规药学管理
目的 研究分析瑞芬太尼全麻在经皮肾镜碎石手术麻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入院的50例接受经皮肾镜碎石手术治疗的患者,并根据麻醉方法的不同,分
目的 探析BiPAP、NLX联合方案对中重度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及血气情况的影响.方法 纳入76例中重度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联合组接受BiPAP+NLX治疗
体育教学是按照课程目标、领域目标和水平目标,由教师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有效地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意志、品质教育。这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过程。体育课教学主要以室外课为主,它是以身体和思维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一项特殊活动,在活动中除要教给学生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外,同时还要教给学生锻炼身体的能力和适应社会需求的各种体育娱乐活动
数学,是高中的一门主要学科。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智慧的火花”。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数学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在许多方面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公民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从小学到高中绝大多数同学对它情有独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然而,许多小学、初中数学学科成绩的佼佼者,进入高中后,普遍觉得数学很头疼。他们感觉高中数学内容多,计算难,思维繁,
摘 要:合作学习是针对教学条件下学习的组织活动形式而言的,相对的是“个体学习”。是指在小组或团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有明确分工的相互性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能积极地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使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地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让学生在宽松、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