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物档案】 张富清,“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他在解放大西北系列战斗中表现英勇,荣立西北野战军特等功。解放后,他深藏功与名,响应祖国号召,去最需要他的偏远贫困地区——湖北恩施来凤县工作。2018年,在来凤县人社局退役军人信息采集点,张富清打开了珍藏多年的荣誉……这位为祖国、为人民奋斗终生的老党员的故事,感动了无数人。
从解放战争时期的英勇征战,到和平年代响应党的号召去最艰苦的地方,再到离休后深藏功与名,张富清的一生,平凡而伟大。2019年,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张富清“共和国勋章”,和他同时获得这一殊荣的还有袁隆平、黄旭华、屠呦呦等人。和他們相比,张富清显得有些“普通”,但他在平凡的岗位上诠释了不平凡的坚守。
张富清的一生,仿佛一本被尘封的大书,如果不是因为一次退役军人信息采集工作,连他的妻子、儿女都不曾了解他的一生。
上世纪20年代,张富清出生在陕西的一户贫苦农家。1945年,家里唯一的壮劳力——张富清的二哥被国民党抓走当壮丁,张富清用自己换回了二哥。因为太瘦弱,张富清只能在国民党军队中当个“打杂的”,除了上战场,他什么都干过。1948年3月,瓦子街战役后,大批和张富清一样的“壮丁”被解放出来,他们有的返乡,有的留下来加入了解放军。
张富清从小就听说过“共产党一心为了老百姓”,所以主动要求加入解放军。换上崭新的军装,“二次”从军,张富清变得不一样了:瘦弱的他扛起了枪,成为一名真正的战士。回忆起两段“从军”经历,张富清说有太多的不同:国民党的官兵们爱赌博,还抢老百姓东西,团长能够一晚上输光全团的军饷;但解放军从来不拿老百姓的东西,如果借了什么,一定要归还……两支军队的强烈对比,让张富清暗暗下定决心:我要为了解放百姓,为了穷苦人民去打仗!
理想和信念成为张富清最坚硬的盔甲,更成为他在战场上冲锋在前的动力。永丰镇之战,是张富清在战场上经历过的最大考验。此前的他,已经在血与火的洗礼中数次负伤,数次立功,但更大的考验正在等待着他。
1948年11月,敌第76军南撤至永丰镇以西的石羊地区,此地有高高的寨墙,易守难攻,西北野战军迅速决定,集中主力,围攻永丰镇,啃下这块“硬骨头”。张富清是突击连的一名成员。连续冲锋,给队伍造成了巨大损失,他记得,在异常激烈的战斗中,他们连一个晚上换了8名连长。眼看着身边的战友们一个个倒下去,又一次突击行动开始了,这一次,张富清任突击组组长。张富清浑身绑着1支步枪、1支冲锋枪、2个炸药包和16枚手榴弹,这几乎是他负重的极限。他带着2名队员,跃出坑道,连夜突击,在夜色的掩护下爬上三四米高的寨墙。
张富清第一个跳了下去。听到动静的敌人围了上来,双方展开激烈的搏斗,张富清一下子撂倒了七八个敌军。就在这时,他觉得头顶被砸了一下,“当时不觉得疼,只觉得火辣辣的,有点闷”。等击退了敌人,他伸手一摸,全是血:头皮已经被飞过的子弹扫掉了半边,如果子弹再飞低一点,张富清可能就“光荣”了。打退敌人后,张富清手脚并用,攀爬着接近碉堡。他用刺刀挖坑,麻利地扔进手榴弹,把引线连在一起,压上炸药包,盖上一层土,然后伸手一拉,顺势就地一滚。“轰!”敌人的碉堡被炸开了。他如法炮制,炸掉了第二座碉堡。又是“轰”的一声,张富清这才感到口腔中一阵剧痛,他的牙被巨大的爆破力震松,一口血吐出来,里面含着3颗牙。
战役结束,张富清被授予“战斗英雄”称号,因为这次战役,连彭德怀都认识了他。行军途中遇到张富清,彭德怀亲切地和他握手:“我把你认准了,你在永丰立了大功,是个好同志!”
在参加解放军的第4个月,张富清就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此后,他的一生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听党的话,跟党走。解放后,张富清面临着3个转业方向的选择:一是留在城市;二是回陕西老家;三是去最偏远、祖国最需要他的地方。“谁不想到好一点的地方?我想回老家,但我没有说。因为我是党员,就应该听从组织召唤,到艰苦的地方去。”多年后,张富清说出了心里话。
就这样,1955年1月,张富清和妻子孙玉兰坐轮船逆水而上,从武昌到巴东,赶往祖国最需要他的地方——湖北恩施来凤县。张富清在来凤一待就是大半辈子。他先后在县粮食局、三胡区政府、卯洞公社、外贸局、县建行等5个主要工作单位任职,其中不乏“肥差”,但张富清从未给自己谋一点私利,相反,他总是先考虑大家,再顾小家。
在县粮食局时,张富清拒绝了走后门“要细米”的公职人员,又想办法多引进碾米机,为百姓们解决了吃不上“细米”的生活问题。在三胡区任职时,为了能够真正了解百姓的实际困难,张富清找到最穷的家庭,和他们同吃同住,一起种红薯、种玉米,一起劳动一起生活。“那时候背粪上山,社员背多少我背多少,身上、衣服上,经常沾得到处都是粪……”每个月,张富清至少要驻村工作20天,对张富清而言,最幸福的时刻就是回到家里,“吃上一碗妻子做的家乡菜疙瘩,一家人坐在一起,说说家常话”。
当时,按照国家拥军优属政策,张富清的妻子孙玉兰被招录为供销社公职人员,端上了“铁饭碗”。三年困难时期,国家要全面精简机构人员,时任来凤县三胡区副区长的张富清,首先想到动妻子的“饭碗”。“要完成精简任务,就得从自己头上开刀,自己不过硬,怎么做别人的工作?”因为妻子的“带头示范”,张富清的任务得以顺利完成。但思想工作好做,实际困难却不好解决。妻子“下岗”后,张富清一个人的工资很难维持全家的生计,为了补贴家用,孙玉兰喂猪、捡柴、做帮工,回忆起那段日子,一向支持丈夫工作的她也忍不住摇摇头:“实在是太苦了,孩子吃饭穿衣都成了问题。” 上世纪70年代,恩施有家国企来县里招工。张富清最先得知消息,也知道自己的大儿子符合条件,但他却动员儿子到卯洞公社万亩林场去当知青,锻炼自己。他开导儿子说:“我是你的父亲,更是党的干部,我可以照顾你,但群众怎么办?”
后来,张富清去卯洞公社工作,再次抢着去了最偏远的高洞片区,帮着当地村民修起了第一条公路。上世纪80年代,张富清调任建设银行来凤县支行副行长。手握放款大权,但张富清没有一次以权谋私的行为,在他的任期中,建行没有放出过1笔呆坏账。
不论在哪个岗位上工作,张富清总会拿出当年在战场上“冲锋”的勇气和干劲,一马当先冲向最艰苦、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脚踏实地解决一项又一项实际问题,带领着群众们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熟悉张富清的人都知道,他的生活简朴是出了名的。困难时期,没有这个条件,等儿女成人了,条件好了,他也依然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作风。因为在张富清心里,有一个几十年不变的参照体系——当年牺牲的战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多次说道:“和牺牲的战友比,我还活着,吃的住的都好,我很满足。”如今,张富清已在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家属楼里住了30多年。当年的同事大都买商品房搬走了,一楼租给了商户,环境嘈杂,他依然觉得挺好。除了生病去医院,他从不坐出租车。他说,来凤县城小,到哪儿去,就慢慢走。
2012年4月,88岁高龄的张富清左膝出现脓肿,医生最后诊断,必须高位截肢。听到这个消息,张富清一时难以接受:“可以不截肢吗?我还有很多事情没做完……”医生问他:“您都离休这么多年了,还有什么事要做?”虽然离休多年,但张富清一直帮着老单位建行开展业务,也经常去社区的邻里家转转,看看有没有帮得上忙的地方。
截肢的消息,让张富清黯然神伤:战争年代腿都没掉,没想到和平时期腿掉了!但在家人和医生面前,他从未显露出半点消极情绪。“不能为国家作贡献了,更不能添麻烦,也不能给儿女添负担。”张富清心里想:我必须重新站起来,至少做到生活自理,不能坐在轮椅上让人照顾。
手术结束后,这位老兵发起了一个人的“冲锋”:一个多星期后,他就顽强地从病床上下地,练习单脚走路。一次次摔倒,一次次双手撑地、爬起、扶墙……有一次,他不小心把胳膊摔出了血,扶墙站起来时,墙面上留下了好几道血印。凭着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他像几十年前夺下被敌人控制的碉堡一般,重新“夺”回对“腿”的控制权。现在,张富清凭着单腿,撑着助行器,出门可以上下25个台阶,买菜来回走1000多米。不出门时,他也堅持每天锻炼1小时。穿过战争年代的硝烟,从两条腿到一条腿,张富清作为老兵的奋进之心从未减退,他始终保持着高昂的斗志和“战斗英雄”的精神。
提起张富清的“不给组织添麻烦”,来凤县建行的领导感受最深。前几年,张富清因为白内障,要做人工晶体移植手术。手术前,领导们专门叮嘱他:“您是离休干部,医疗费可以全额报销,一定要植入好一点的晶体。”但张富清选了最普通的3000多元的晶体:“我都休息了,不能再为国家做什么事了,能节约一点是一点。”
因为媒体的广泛报道,张富清逐渐被更多人知道,还成了年轻人喜欢的“网红爷爷”。面对这一切,张富清总是说:“和我并肩作战的战友,有好多都牺牲了。他们才是功臣!我有啥好显摆的……”在张富清的一生中,无论境遇如何变化,有一点始终不变,那就是保持老兵和党员的初心。
从解放战争时期的英勇征战,到和平年代响应党的号召去最艰苦的地方,再到离休后深藏功与名,张富清的一生,平凡而伟大。2019年,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张富清“共和国勋章”,和他同时获得这一殊荣的还有袁隆平、黄旭华、屠呦呦等人。和他們相比,张富清显得有些“普通”,但他在平凡的岗位上诠释了不平凡的坚守。
张富清的一生,仿佛一本被尘封的大书,如果不是因为一次退役军人信息采集工作,连他的妻子、儿女都不曾了解他的一生。
两次从军
上世纪20年代,张富清出生在陕西的一户贫苦农家。1945年,家里唯一的壮劳力——张富清的二哥被国民党抓走当壮丁,张富清用自己换回了二哥。因为太瘦弱,张富清只能在国民党军队中当个“打杂的”,除了上战场,他什么都干过。1948年3月,瓦子街战役后,大批和张富清一样的“壮丁”被解放出来,他们有的返乡,有的留下来加入了解放军。
张富清从小就听说过“共产党一心为了老百姓”,所以主动要求加入解放军。换上崭新的军装,“二次”从军,张富清变得不一样了:瘦弱的他扛起了枪,成为一名真正的战士。回忆起两段“从军”经历,张富清说有太多的不同:国民党的官兵们爱赌博,还抢老百姓东西,团长能够一晚上输光全团的军饷;但解放军从来不拿老百姓的东西,如果借了什么,一定要归还……两支军队的强烈对比,让张富清暗暗下定决心:我要为了解放百姓,为了穷苦人民去打仗!
理想和信念成为张富清最坚硬的盔甲,更成为他在战场上冲锋在前的动力。永丰镇之战,是张富清在战场上经历过的最大考验。此前的他,已经在血与火的洗礼中数次负伤,数次立功,但更大的考验正在等待着他。
1948年11月,敌第76军南撤至永丰镇以西的石羊地区,此地有高高的寨墙,易守难攻,西北野战军迅速决定,集中主力,围攻永丰镇,啃下这块“硬骨头”。张富清是突击连的一名成员。连续冲锋,给队伍造成了巨大损失,他记得,在异常激烈的战斗中,他们连一个晚上换了8名连长。眼看着身边的战友们一个个倒下去,又一次突击行动开始了,这一次,张富清任突击组组长。张富清浑身绑着1支步枪、1支冲锋枪、2个炸药包和16枚手榴弹,这几乎是他负重的极限。他带着2名队员,跃出坑道,连夜突击,在夜色的掩护下爬上三四米高的寨墙。
张富清第一个跳了下去。听到动静的敌人围了上来,双方展开激烈的搏斗,张富清一下子撂倒了七八个敌军。就在这时,他觉得头顶被砸了一下,“当时不觉得疼,只觉得火辣辣的,有点闷”。等击退了敌人,他伸手一摸,全是血:头皮已经被飞过的子弹扫掉了半边,如果子弹再飞低一点,张富清可能就“光荣”了。打退敌人后,张富清手脚并用,攀爬着接近碉堡。他用刺刀挖坑,麻利地扔进手榴弹,把引线连在一起,压上炸药包,盖上一层土,然后伸手一拉,顺势就地一滚。“轰!”敌人的碉堡被炸开了。他如法炮制,炸掉了第二座碉堡。又是“轰”的一声,张富清这才感到口腔中一阵剧痛,他的牙被巨大的爆破力震松,一口血吐出来,里面含着3颗牙。
战役结束,张富清被授予“战斗英雄”称号,因为这次战役,连彭德怀都认识了他。行军途中遇到张富清,彭德怀亲切地和他握手:“我把你认准了,你在永丰立了大功,是个好同志!”
五个岗位
在参加解放军的第4个月,张富清就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此后,他的一生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听党的话,跟党走。解放后,张富清面临着3个转业方向的选择:一是留在城市;二是回陕西老家;三是去最偏远、祖国最需要他的地方。“谁不想到好一点的地方?我想回老家,但我没有说。因为我是党员,就应该听从组织召唤,到艰苦的地方去。”多年后,张富清说出了心里话。
就这样,1955年1月,张富清和妻子孙玉兰坐轮船逆水而上,从武昌到巴东,赶往祖国最需要他的地方——湖北恩施来凤县。张富清在来凤一待就是大半辈子。他先后在县粮食局、三胡区政府、卯洞公社、外贸局、县建行等5个主要工作单位任职,其中不乏“肥差”,但张富清从未给自己谋一点私利,相反,他总是先考虑大家,再顾小家。
在县粮食局时,张富清拒绝了走后门“要细米”的公职人员,又想办法多引进碾米机,为百姓们解决了吃不上“细米”的生活问题。在三胡区任职时,为了能够真正了解百姓的实际困难,张富清找到最穷的家庭,和他们同吃同住,一起种红薯、种玉米,一起劳动一起生活。“那时候背粪上山,社员背多少我背多少,身上、衣服上,经常沾得到处都是粪……”每个月,张富清至少要驻村工作20天,对张富清而言,最幸福的时刻就是回到家里,“吃上一碗妻子做的家乡菜疙瘩,一家人坐在一起,说说家常话”。
当时,按照国家拥军优属政策,张富清的妻子孙玉兰被招录为供销社公职人员,端上了“铁饭碗”。三年困难时期,国家要全面精简机构人员,时任来凤县三胡区副区长的张富清,首先想到动妻子的“饭碗”。“要完成精简任务,就得从自己头上开刀,自己不过硬,怎么做别人的工作?”因为妻子的“带头示范”,张富清的任务得以顺利完成。但思想工作好做,实际困难却不好解决。妻子“下岗”后,张富清一个人的工资很难维持全家的生计,为了补贴家用,孙玉兰喂猪、捡柴、做帮工,回忆起那段日子,一向支持丈夫工作的她也忍不住摇摇头:“实在是太苦了,孩子吃饭穿衣都成了问题。” 上世纪70年代,恩施有家国企来县里招工。张富清最先得知消息,也知道自己的大儿子符合条件,但他却动员儿子到卯洞公社万亩林场去当知青,锻炼自己。他开导儿子说:“我是你的父亲,更是党的干部,我可以照顾你,但群众怎么办?”
后来,张富清去卯洞公社工作,再次抢着去了最偏远的高洞片区,帮着当地村民修起了第一条公路。上世纪80年代,张富清调任建设银行来凤县支行副行长。手握放款大权,但张富清没有一次以权谋私的行为,在他的任期中,建行没有放出过1笔呆坏账。
不论在哪个岗位上工作,张富清总会拿出当年在战场上“冲锋”的勇气和干劲,一马当先冲向最艰苦、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脚踏实地解决一项又一项实际问题,带领着群众们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一颗初心
熟悉张富清的人都知道,他的生活简朴是出了名的。困难时期,没有这个条件,等儿女成人了,条件好了,他也依然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作风。因为在张富清心里,有一个几十年不变的参照体系——当年牺牲的战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多次说道:“和牺牲的战友比,我还活着,吃的住的都好,我很满足。”如今,张富清已在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家属楼里住了30多年。当年的同事大都买商品房搬走了,一楼租给了商户,环境嘈杂,他依然觉得挺好。除了生病去医院,他从不坐出租车。他说,来凤县城小,到哪儿去,就慢慢走。
2012年4月,88岁高龄的张富清左膝出现脓肿,医生最后诊断,必须高位截肢。听到这个消息,张富清一时难以接受:“可以不截肢吗?我还有很多事情没做完……”医生问他:“您都离休这么多年了,还有什么事要做?”虽然离休多年,但张富清一直帮着老单位建行开展业务,也经常去社区的邻里家转转,看看有没有帮得上忙的地方。
截肢的消息,让张富清黯然神伤:战争年代腿都没掉,没想到和平时期腿掉了!但在家人和医生面前,他从未显露出半点消极情绪。“不能为国家作贡献了,更不能添麻烦,也不能给儿女添负担。”张富清心里想:我必须重新站起来,至少做到生活自理,不能坐在轮椅上让人照顾。
手术结束后,这位老兵发起了一个人的“冲锋”:一个多星期后,他就顽强地从病床上下地,练习单脚走路。一次次摔倒,一次次双手撑地、爬起、扶墙……有一次,他不小心把胳膊摔出了血,扶墙站起来时,墙面上留下了好几道血印。凭着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他像几十年前夺下被敌人控制的碉堡一般,重新“夺”回对“腿”的控制权。现在,张富清凭着单腿,撑着助行器,出门可以上下25个台阶,买菜来回走1000多米。不出门时,他也堅持每天锻炼1小时。穿过战争年代的硝烟,从两条腿到一条腿,张富清作为老兵的奋进之心从未减退,他始终保持着高昂的斗志和“战斗英雄”的精神。
提起张富清的“不给组织添麻烦”,来凤县建行的领导感受最深。前几年,张富清因为白内障,要做人工晶体移植手术。手术前,领导们专门叮嘱他:“您是离休干部,医疗费可以全额报销,一定要植入好一点的晶体。”但张富清选了最普通的3000多元的晶体:“我都休息了,不能再为国家做什么事了,能节约一点是一点。”
因为媒体的广泛报道,张富清逐渐被更多人知道,还成了年轻人喜欢的“网红爷爷”。面对这一切,张富清总是说:“和我并肩作战的战友,有好多都牺牲了。他们才是功臣!我有啥好显摆的……”在张富清的一生中,无论境遇如何变化,有一点始终不变,那就是保持老兵和党员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