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此处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tang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学生作文的痼疾在于,其写作摹仿的是已有的文化产品而不是现实生活。其根本原因在于,在应试的指挥棒下中学教育与生活脱节,中学生与生活分离。改变这一固有模式,使学生观照生活和书写生活,使作文来源于生活成为当今中学语文教育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中学作文;写作;生活
  
  目前中学生的作文水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为应付考试而写作的应试性作文,包括考场作文和平时教学训练的各类写作,姑且称为应试写作;二是学生私下的个人化写作,包括书信日志和非为考试的文学创作,暂时定名为私人写作。在教学实践中,存在这样一个怪现象:经过反复训练的应试写作有着标准的写作套路和官方模态的思想和观点,但往往并不足以引人思考或让人感动。私人写作往往长短不拘却并不注意基本的详略和谋篇布局,情感表达注重渲染却不在意基本的情感失真或扭曲,语言表达注意词语的堆砌和比喻的新奇却不注意使文章呈现出基本的文明人的优雅,立意新奇甚至偏激却缺乏基本的观点的辨证。总之,不论应试写作还是私人写作都缺乏基本的个性和充实的内容。
  一、问题关键:中学作文缺乏对生活的真诚观照和真实书写
  中学生作文的根本问题在于学生缺乏对生活的真切体验。应试作文模仿已有的高考满分作文,或者按照三段式的议论文套路写作,这是中学语文教育的痼疾。尤其是对部分写作基础差、没有写作爱好的学生,教师更是强行要求其训练出一套固定的写作模式。这个问题在私人写作方面似乎没有这么突出,因为它来源于对他人写作的模仿。但如果拿第一次新概念作文大赛时的作品与今天的中学生私人写作相对比,就会发现当时给人以震撼的作文被模仿了过来。再回过头来重审当下学生私人写作所标榜的个性,不难发现他们具有太多的相似点:思想上注意保持与主流价值观的距离,采取批判的态度和单向度的立场;追求语言的陌生化和技巧的花哨;文体偏长一点的大多介乎散文、小说之间,偏短一点的介乎散文和杂文之间。甚至观点相左的文章在文体、语气、表达方式等方面都非常雷同。私人写作处于一种相互模仿的态势中,少年作家韩寒、郭敬明被模仿后,现在又有新的对象被模仿。不论应试写作还是私人写作,中学生的写作往往习惯于对已有作品的模仿。
  这种对作品的模仿一度被认为是教育的关键所在。语文教学难道不正是通过优美的课文让学生学习到作文写作的技巧、规范、思想甚至道德吗?应试作文正是一直在这样教学,以至于中学生都很厌倦,转而向非语文教材的文学作品和文学样式学习,模仿到了另一些技巧、规范、思想和道德。这点在高考满分作文和高考零分作文的某些“有才”之作上得到很好的体现。这种反叛在某种意义上说,正好削弱了传统语文教学和语文课堂的重要性,今天的中学生普遍感觉语文课堂无效率、不重要已经是一个公开的秘密。在应试的指挥棒下,教育需要具有速成性和规范性,因此中学生作文多来自于规定的作文范式或者电视、网络、游戏等流行文化,他们摹仿的是“二手”的文化产品而不是“一手”的生活。究其原因在于,中学教育与生活脱节,中学生与生活分离,而作文教学的模式化形式化则加剧了这一危机。以至于我们忘记了一个基本原理:文学的根是“生活”。柏拉图说“文学摹仿生活”,亚里斯多德认为文学是用语言进行摹仿,“摹仿者表现的是行动中的人”。 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文学首先从生活中来,因此我们首先要引导学生认识生活,进而用文字模仿和展示生活,哪怕在模仿经典作品时,也要始终记住它们也最终来自于生活。由于生活在每个人眼里都不一样,因此每个人的写作也自然具有不同的内容和价值。
  二、重新清理“生活”的内涵,培养写作的现实性
  当我们说到“生活”一词时,有人认为中学学习就是中学生的生活,现代社会大多数人的生活都非常相似,中学生的生活尤其如此,所以模仿生活还不如模仿时代各异、题材丰富、体裁多样的作品更好。这里需要澄清的是:其一,主张模仿生活并不是放弃模仿已有的文学作品尤其是文学经典作品。其二,需要重新把握“生活”这个词的含义,重新理解文学模仿和描述生活的意思。
  昆德拉有一篇小说叫做《生活在他处》,意思是一个人感觉自己并不活在真实的生活之中,等于是对存在的一种误解,是对自己的存在缺乏真诚的把握。“生活在他处”挑战着我们既有的一种观点:每个人最了解自己的生活。
  “生活”这个词中文意义非常广泛。选一个比较简明的解释——根据《现代汉语小词典》的解释,生活至少有五种意思:“1、人或生物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2、进行各种活动;3、生存;4、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情况;5、<方>活儿。”可见“生活”一词囊括了人和生物的各种活动。于此需要清理的思路是:它不仅是指单独一个人或生物的活动,同时也可指人类和动物界整体的活动;包含基本的物质性生理性的生存,也包含精神性灵魂性的意识存在;既可以是一个人或事物有限的生命状态,也可以是事物按照客观规律运转的存在性。所以将“生活”一词对应于英语,可以发现它的释义可以依次为“1、life,2、live,3、survive、exist,4、livelihood,5、jobs.”英文的live、exist与being相联系,关乎了西方哲学史上最重要的词语being(存在)。按照存在主义的观点,人或者事物首先要有生理性的生存(exist),进行为了生存的各种活动,好比玫瑰的根吸收养分、叶进行光合作用,然后花开放于旷野,好比人吃五谷杂粮、在天地间呼吸、劳作,生存于大地之间。不论何种事物,只要有生命,而且为着生命的存在和发展进行着各种活动,就是在生活,但这是基础层面的生活。当人嗅到花香与恶臭感觉快意或不适,看见玫瑰与荆棘感觉喜爱或嫌恶,生命便从物质性上升到精神性,这是更高一层的生活。如果因为感觉到劳作者有日晒雨淋的辛苦,有生离死别的痛苦,由此想象玫瑰也有风吹雨打的艰辛,有花开花落的忧伤,这就是更往上一层的对生活的体悟。既然生活这么丰富,所以物质性的生存、生理性的痛苦可以描述,精神性的思考、意识性的理念可以展示,审美性的体验、幻想性的感受可以书写,一切都与我们体验生活与否有关,与我们态度真诚与否有关。当有了内在的写作冲动,有了个体的思考,有了真诚的体悟,就有了充实的内容,而形式的表达是为内容服务而不是限制内容的,也不是为形式而形式的,这样一来作文千篇一律的痼疾便可以得到克服。
  凡有所成就的作家都强调深入生活、体验生活。例如柳青为了写好农业合作化运动,扎根长安县十四年,亲身参与合作化运动,悉心体察现实生活,细致研究各类人物,终于创作出《创业史》这部鸿篇巨制。这是中学生学习写作的良好榜样。当抛开形式主义的浅表模仿,真正地去发现生活、感受生活、思考生活时,人才会“生活在此处”,而作为对生活的摹写的作文也才会有拥有旺盛的生命力。改变作文的思考模式和写作模式,使之真正源于生生不息的生活,应该成为中学语文教育的当务之急了。
其他文献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三个维度的目标之一,它与学生良好品德、健全人格的形成有着极其重要的关系。情感态度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责任,更重要的是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强调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强调人类价值和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我们要把学生培养成具有科学素养,立志于服务社会的接班人,
【摘要】课堂实验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实验技能和科学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科学的态度、科学的自然观的一种非常重要而有效的途径及方法。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充分认识其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采取切实措施,确保课堂实验的有效性,是提高科学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课堂实验;有效性;培养;创新精神    一、课堂实验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课堂
【摘要】物理物理知识的存在与应用,能给学生高尚情感的感化、积极思想的陶冶和人生观的启迪,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捕捉教学中的德育契机,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加德育艺术技巧,培养学生学有所用的品德,力求德育全方位渗透。  【关键词】德育教育 捕捉 思想品德 契机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它与生活密切相联系,它从同学们身边熟悉的现象入手,展现物理知识在生活、生产中的存在与应用,能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我在平时作文评析教学中,尝试了“六步评析法”:即“激思自评——示范选评——赏析互评——推优组评——悟得班评——深度自改”。改变以往“先改后评”的滞后做法,自始至终贯彻“先评后改” 思维,强调学生对作文语言阅读的直觉和感悟,让学生把握习作评析的要求,禁写笼统抽象的套话空话,不设条条框框,学生可自由发挥、创造,写出独具个性的评语,以读悟写,以评促写。    一、
【摘 要】本文在深入分析《管理学基础》公选课程教学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管理学基础》公选课程的培养目标与要求,从《管理学基础》公选课程的教学现状分析入手,初步探讨适应《管理学基础》公选课程培养目标与要求的教学模式的调整思路。  【关键词】公共选修课程 《管理学基础》 教学模式    公共选修课程(以下简称公选课),是面向全校学生、根据学生兴趣和师资结构而开设的一类课程。其主要目的是拓宽学生视野,优化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学生学习方式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即“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是新课标的精髓。自主学习的能力是适应未来学习化社会的必要条件。如何认识并付诸于实践,是我们语文教师的重要使命。在此,我根据实践谈谈粗浅认识。  一、课上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心理学
一、营造良好氛围,优化写作心境  教育学家赞科夫曾说过:“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到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时候,才能产生出儿童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作文课是心灵接触最微妙的阵地,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设、营造真正培养学生创造性的环境,使师生沉浸在一种丰富、和谐、光明、温暖、纯洁、疏明、博大的氛围之中。一次作文课上,我一走进教室便用粉笔画了条线,之后问同学们:“这是什么
【摘要】课堂上的意外可以说成是“节外生枝”、“奇思异想”,是正常的现象,这是学生思维花朵的盛开,也是学生学习自主的表现,更是学生在课堂上生命之花的涌动。在新的教学理念下,课堂意外的出现是必然的。意外的出现不是坏事,而是好事,关键在于你如何对待。意外是课程的生长点,是好课的亮点;意外是能让人的眼睛一亮,是能让人砰然心动的情节。意外的出现证明了教师为学生搭建的舞台是宽广的,学生才有了创造的苗头;意外的
【摘要】作為中职会计专业的专业课教师应了解会计教学的现状,从新形势出发,借助建设职教大省的东风,对传统会计专业教学进行新探索,创建会计教学的新模式,培养能适应社会要求的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中职;会计专业;新形势;新探索;新模式    “十五”以来,职业教育进入快速发展期,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初步形成。建设职业教育大省,是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必然选择;是建设社
学生对某一学科有无兴趣至关重要,它是一种强大的内趋力,一旦有了学习兴趣,就会自发地把心理活动转化为具体的学习行为,从而才能取得良好的收效,所以培养学习兴趣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前提与关键。通过多年实践,探求总结出了几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    一、开端引趣、诱生深入    上课一开始,以趣引入,会激发起学生对学习内容强烈的兴趣。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题的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