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英语阅读课的教学活动不仅使教师的创新精神和教学艺术得到充分的展示和升华,更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学习策略、学习潜能等得到明显的增强。因此,阅读课的有效设计在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也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本文将分析农村地区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行之有效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地区;英语阅读课;问题;对策
一、机械处理教材内容,忽视了对教材的创造性使用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倡导教师结合实际,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使学生从不同渠道、以不同方式接触和学习英语。然而,在平时的教学中,很多教师机械地、按部就班地利用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对于难度较大的阅读材料不是采取必要的删、添、改、换等措施来降低学习的难度,而是随意舍弃,既破坏了教材的完整性,也达不到训练学生阅读技能的目的。此次11位教师所授阅读材料均为课本内容,几乎没有一人敢大胆使用教材,全按既定方式进行。
二、学生没有充足的课堂阅读时间,过多表面热闹的活动使阅读课成了精美的PPT展示课
这种情况主要存在于年轻教师中,他们虽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激情,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动起来,但有为活动而活动之嫌。基于学情,让人不免产生学生学到的究竟有多少的疑问。一直以来,年轻教师都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展示自己的教学能力,其实这只是具备了组织教学的能力而已。我们自身还需要在教学的扎实性和有效性上多动脑筋,多想法子。在读中阶段仅用5~6个提问或象征性的几个理解题匆匆带过,对学生而言是“水过了”,但“地皮都未必湿了”。这种处理方式偏离了阅读课以阅读为主线的基本方向,达不到“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这一阅读教学的基本目标。阅读课应该把重点放在阅读理解上,而不是阅读后的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辩论等活动上。
三、教师只关注学生对文本浅层信息的理解,对深层信息理解引领不够
阅读是通过视觉感知语言符号后大脑加工、理解信息意义的心理过程,也是读者运用已经具备的语言知识、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和阅读材料,通过对书面文字符号的感知、加工而理解作者的思想和情感的过程。由于阅读的目的、方法、材料以及个人阅读水平的不同, 阅读理解可以分为文字的表层理解、文字的深层含义/推断性理解、文字的批判性理解/创造性理解三个层次。很明显,阅读是为了理解信息意义,不是要理解文字的表层意义,更是要理解其深层次的意义及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我们不妨通过补充表格信息,理解文本意义,而后通过同伴交换意见环节引领生互相讨论补充信息,并解决部分词汇、句子结构等问题,启发学生运用阅读材料获取和处理信息,如猜测词义等。总之,整个阅读过程应做到由浅入深、层层深入、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我个人认为在品读阶段要注意把分析和批判文章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展开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拓展他们的思维空间。通过品读文章还可以肯定或纠正学生的理解,强化他们对阅读内容的认知与理解。
四、很少或没有对学生进行阅读策略的指导和训练
文秋芳(1995)认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英语学习策略的差异对成绩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任何运用得当的学习策略都有可能使学习者获得学习上的成功。就英语阅读策略的训练而言,教师可以分期地、有重点地训练,一堂课重点训练一两个阅读策略,以提高策略训练的有效性。具体可以按照五步法(王笃勤、2002)在正常的课堂教学中进行,并且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循环展开。“五步法”的步骤是:①展示(Presentation):交代所要训练的策略。②示范(Teacher’s Modeling of Strategies):教师展示策略的操作方式。③训练(Scaffolding):提供材料,对所展示的策略进行专项训练。④评估(Evaluation):检查学生对新学策略的掌握情况。⑤扩展(Expansion):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策略。
五、情感、态度、价值观和文化意识的渗透出现了“贴标签”的现象
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纳入了课程的目标之一,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目标任务。本次听评课活动中的阅读材料内容贴近学生生活,题材多样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不同文化意识和世界意识,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但是我们做的牵强附会,或人为地、机械地生搬硬套,或根本就没有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可见,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应该在充分挖掘阅读材料主题的基础上,在Pre-reading, While-reading和 Post-reading 等环节的活动中始终渗透情感教育和文化意识的培养。
六、导入阶段用时过多,读中阶段存在过程缺省或简化的问题,匆匆掠过,草草收场
教学设计无论多么完美,必须在课堂实践中得以体现。不能为设计而设计,为任务而任务。在激趣导入阶段,我们应明确导入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在心里和知识方面为阅读活动做好准备,点到为止,不可拖沓冗长。
七、人人遵循“导读-略读-细读”三环节,教学方法过于笼统、乏味
听课过程中我在想,在目前通用的英语阅读教学“导读-略读-细读”三环节中是否可适度加入一些其他活动?在我本人一向采用的4S教学模式(激趣导入、通览阅读、细节阅读和巩固阅读)中再加入品味阅读形成 Stimulating、Surveying、Scanning、Savoring and Summarizing 五个环节。这样更能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使阅读教学充满活力,还能呈现分层次、多样式等多元的阅读任务。在设计活动时考虑将训练和发展学生的思维作为教学的重点,任务的设计由浅入深,在评价和概述文本阶段能够帮助学生避免阅读时仅满足于了解文字的表面意思,我们要让学生就所读的内容交流自己的观点或意见,以帮助他们提高自身口头和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
八、把课文肢解的破碎零乱
段段分析,处处不放手,使得学生对原文缺乏整体感我们在处理阅读材料时,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要完整地保留文章的基本框架结构,在任务设计上寻求多样化。
九、个别教师以听录音代替阅读,背离了英语阅读的本质
毫无疑问,同行观课议课,专家诊课评课远不止是一次普通的教学活动,而是可以成为教师日常教研活动的经常性内容和教学评价形式。我们应该长此以往,坚持下去,从实情、教情、学情三个方面进行思考、设计,并且要不断更新观念,培养学生兴趣,优化课堂教学,以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戴军熔.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面临的突出问题[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0,(11):6-15.
[2]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 [S].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王笃勤.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外语界,2002,(5):17-23.
[4]文秋芳.英语成功者与不成功者在学习方法上的差异[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3):63-68.
[5]俞声弟.利用 “问题--探究--问题”任务型教学模式进行英语语篇教学[J].英语教师(津),2011.3.10-13.
关键词:农村地区;英语阅读课;问题;对策
一、机械处理教材内容,忽视了对教材的创造性使用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倡导教师结合实际,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使学生从不同渠道、以不同方式接触和学习英语。然而,在平时的教学中,很多教师机械地、按部就班地利用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对于难度较大的阅读材料不是采取必要的删、添、改、换等措施来降低学习的难度,而是随意舍弃,既破坏了教材的完整性,也达不到训练学生阅读技能的目的。此次11位教师所授阅读材料均为课本内容,几乎没有一人敢大胆使用教材,全按既定方式进行。
二、学生没有充足的课堂阅读时间,过多表面热闹的活动使阅读课成了精美的PPT展示课
这种情况主要存在于年轻教师中,他们虽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激情,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动起来,但有为活动而活动之嫌。基于学情,让人不免产生学生学到的究竟有多少的疑问。一直以来,年轻教师都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展示自己的教学能力,其实这只是具备了组织教学的能力而已。我们自身还需要在教学的扎实性和有效性上多动脑筋,多想法子。在读中阶段仅用5~6个提问或象征性的几个理解题匆匆带过,对学生而言是“水过了”,但“地皮都未必湿了”。这种处理方式偏离了阅读课以阅读为主线的基本方向,达不到“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这一阅读教学的基本目标。阅读课应该把重点放在阅读理解上,而不是阅读后的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辩论等活动上。
三、教师只关注学生对文本浅层信息的理解,对深层信息理解引领不够
阅读是通过视觉感知语言符号后大脑加工、理解信息意义的心理过程,也是读者运用已经具备的语言知识、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和阅读材料,通过对书面文字符号的感知、加工而理解作者的思想和情感的过程。由于阅读的目的、方法、材料以及个人阅读水平的不同, 阅读理解可以分为文字的表层理解、文字的深层含义/推断性理解、文字的批判性理解/创造性理解三个层次。很明显,阅读是为了理解信息意义,不是要理解文字的表层意义,更是要理解其深层次的意义及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我们不妨通过补充表格信息,理解文本意义,而后通过同伴交换意见环节引领生互相讨论补充信息,并解决部分词汇、句子结构等问题,启发学生运用阅读材料获取和处理信息,如猜测词义等。总之,整个阅读过程应做到由浅入深、层层深入、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我个人认为在品读阶段要注意把分析和批判文章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展开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拓展他们的思维空间。通过品读文章还可以肯定或纠正学生的理解,强化他们对阅读内容的认知与理解。
四、很少或没有对学生进行阅读策略的指导和训练
文秋芳(1995)认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英语学习策略的差异对成绩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任何运用得当的学习策略都有可能使学习者获得学习上的成功。就英语阅读策略的训练而言,教师可以分期地、有重点地训练,一堂课重点训练一两个阅读策略,以提高策略训练的有效性。具体可以按照五步法(王笃勤、2002)在正常的课堂教学中进行,并且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循环展开。“五步法”的步骤是:①展示(Presentation):交代所要训练的策略。②示范(Teacher’s Modeling of Strategies):教师展示策略的操作方式。③训练(Scaffolding):提供材料,对所展示的策略进行专项训练。④评估(Evaluation):检查学生对新学策略的掌握情况。⑤扩展(Expansion):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策略。
五、情感、态度、价值观和文化意识的渗透出现了“贴标签”的现象
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纳入了课程的目标之一,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目标任务。本次听评课活动中的阅读材料内容贴近学生生活,题材多样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不同文化意识和世界意识,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但是我们做的牵强附会,或人为地、机械地生搬硬套,或根本就没有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可见,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应该在充分挖掘阅读材料主题的基础上,在Pre-reading, While-reading和 Post-reading 等环节的活动中始终渗透情感教育和文化意识的培养。
六、导入阶段用时过多,读中阶段存在过程缺省或简化的问题,匆匆掠过,草草收场
教学设计无论多么完美,必须在课堂实践中得以体现。不能为设计而设计,为任务而任务。在激趣导入阶段,我们应明确导入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在心里和知识方面为阅读活动做好准备,点到为止,不可拖沓冗长。
七、人人遵循“导读-略读-细读”三环节,教学方法过于笼统、乏味
听课过程中我在想,在目前通用的英语阅读教学“导读-略读-细读”三环节中是否可适度加入一些其他活动?在我本人一向采用的4S教学模式(激趣导入、通览阅读、细节阅读和巩固阅读)中再加入品味阅读形成 Stimulating、Surveying、Scanning、Savoring and Summarizing 五个环节。这样更能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使阅读教学充满活力,还能呈现分层次、多样式等多元的阅读任务。在设计活动时考虑将训练和发展学生的思维作为教学的重点,任务的设计由浅入深,在评价和概述文本阶段能够帮助学生避免阅读时仅满足于了解文字的表面意思,我们要让学生就所读的内容交流自己的观点或意见,以帮助他们提高自身口头和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
八、把课文肢解的破碎零乱
段段分析,处处不放手,使得学生对原文缺乏整体感我们在处理阅读材料时,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要完整地保留文章的基本框架结构,在任务设计上寻求多样化。
九、个别教师以听录音代替阅读,背离了英语阅读的本质
毫无疑问,同行观课议课,专家诊课评课远不止是一次普通的教学活动,而是可以成为教师日常教研活动的经常性内容和教学评价形式。我们应该长此以往,坚持下去,从实情、教情、学情三个方面进行思考、设计,并且要不断更新观念,培养学生兴趣,优化课堂教学,以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戴军熔.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面临的突出问题[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0,(11):6-15.
[2]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 [S].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王笃勤.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外语界,2002,(5):17-23.
[4]文秋芳.英语成功者与不成功者在学习方法上的差异[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3):63-68.
[5]俞声弟.利用 “问题--探究--问题”任务型教学模式进行英语语篇教学[J].英语教师(津),2011.3.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