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课题研究背景的思考
学校教育为什么越来越远离教育的本义,并引发公众的质疑?这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其背后隐藏着一个深刻的文化因素和课程因素。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人们的视野不断开阔,教育有一种奇异的灯下黑现象——脚下的土地被疏离。因为“人们感觉到曾经生养过自己的这块土地已不再是唯一的栖居地了”。行动的自由,信息的便捷,“草根文化”对人们的影响不断被边缘化。这些不得不让人担心在不久的将来,人们会逐渐丧失对“根”的文化记忆。
文化是一种行为、现象,它具有依附性。“没有文化记忆的民族,是注定要消亡的民族。”学校文化的人为封闭,就会导致学校文化的“死亡”,也就是学校的“死亡”!
因此,我们国家关于课程的计划与设置,以及学校的文化建设是以课本文化为主体的主流文化与社区的草根文化的结合,这里就有一个相互碰撞、相互磨合的理性的实践行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体系的建立,使课程生动起来了。其中校本课程,在总课程计划中占有一定比例,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列为学生的必修课程,因而具有乡土色彩的校本教材便有其存在的必要。
我们学校所在地灌云,人文荟萃,乡土资源丰富,有悠久的古老文化,也有鲜活多彩的现代文化。据大伊山石棺墓遗址发掘,早在6300年前大伊山就有人类居住。灌云建治于1912年,有近百年建县历史。大伊山被称为“淮北第一神山”,奇山怪石,妙岩耸立。灌云是《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等经典名著的滋养地之一,李汝珍在灌云板浦写就《镜花缘》。水运枢纽盐河纵贯县城。灌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作出了巨大贡献,留下了诸如大兴沟战斗等光辉史迹。过去大伊山庙宇林立,佛文化源远流长。灌云有着丰富的地方戏曲,淮海戏、淮海锣鼓等在民间根深叶茂。家乡文化底蕴的丰厚积淀,是学校渗透“草根文化”教育极其丰富的资源。
2009年初,我们在酝酿申报“十一五”课题时,思考了这样一个问题:今天学校的竞争,实质是学校文化的竞争,一流的教育,一流的学校,主要靠文化。在“文化立校”的思想理念指导下,确定以“丰厚学校文化底蕴”作为新一轮学校课题研究的主攻方向,拟定了《“草根文化”背景下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课题,通过层层筛选,被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立项为“十一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其目的就是要挖掘草根文化,利用乡土资源,促进学校的主流文化与乡土文化共存共荣,和谐均衡发展,使之涵养学生的精神世界,植入雅俗共赏的文化元素。大地是生命之源,而绿色是生命之色;草根文化,它生于大地,是一种大众平民的文化现象,充满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它植根大地,兴于民间,生生不息,朝气蓬勃。学校开展草根文化教育,也就是让草根文化之声回响在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与主流文化汇合成一曲人类文化的协奏曲。
实施方略
一、实施内容的分类
根据灌云的文化渊源及现代文化发展成果,该课题确定了以下四个乡土文化教育特色内容:
1.古迹遗存教育
根据国家重点文化保护单位大伊山石棺墓遗址开发证实,早在6300年前,大伊山就有人类居住,大伊山文化为淮文化支系,融汇于大汶口和青莲岗文化脉络。灌云建制于1912年,素有“东海名郡”之称。灌云是《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等经典名著的滋养地之一。灌云古老的历史孕育了浑厚而具有深远影响的遗存景观、神话传说、风物民俗、宗教信仰、戏曲艺术等,先贤的高风懿德以及丰厚文化底蕴的积淀,给了我们学校取之不竭的研究素材。
2.山川风韵教育
灌云境内有大伊山、伊芦山、小伊山、张宝山、东西辄山等,邻近的云台山是江苏省最大的山脉,大伊山被赵朴初称为“淮北第一神山”,有始凿于公元668年的盐河,还有古泊善后河、东门河、牛墩河、小伊河、车轴河。盐河贯穿县城,连接淮安、连云港两市,古今均为苏北物流的重要河道。学校所在地大伊山,东临黄海,有绵长的海岸线。山、河、海俱全,古、佛、神悠长,有着丰富生动的乡土教材。
3.风流人杰教育
灌云,古代曾出现众多英才俊杰,近现代更是人才辈出。有清末武状元卞赓、著名中科院院士汪氏三兄弟、著名画家王宏喜、解放军高级将领任之通、革命家陈伟达、艺术家朱琳、八一女篮总教练武心慈……在乡土文化教育活动中,引导学生学习他们“风流代代展奇志,学子殷殷恋乡情”。
4.认识民俗与宗教
灌云县城大伊山“佛事悠悠,庙宇林立”,早在100多年前,在只有几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就有30多座寺、庙、庵,因而有“云台(云台山)和尚伊山庙”的称誉。为了弘扬佛教文化,2002年,在大伊山南门兴建了“石佛寺”,66米高的坐佛,号称“中国第一坐佛”。因为很多学生经常接触朝拜的人群,正确认识宗教文化问题便成为学校思想教育的一大课题。
二、实践策略
1.建立课程模型
我们对该课题的研究建立了如下的课程模型:
3.建立开发模式
建立“目标——开发——反馈”的草根文化校本课程开发模式,如下图:
4.确定研究思路
该课题研究,必须体现“基于学校”的整体推进方略,中心校校长担任课题领导小组组长,构建强有力的组织体系;其次,必须贯彻科研先导精神,在研究活动中,由学校教科室牵头开展常态的研究活动,做到有序有效;再其次,必须采取通力合作措施。学校聘请了教育专家和社会人士组成指导小组,选聘部分学生家长作为参谋组,形成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的实施力量。
三、实施途径
1.整合地方资源
区域内专家是草根文化课程开发不容忽视的指导力量。我们聘请了对区域内生息历史、市政沿革、人文景观、神奇传说、宗教文化、曲艺戏剧、民俗民风、名人名著、名特优产品等方面有一定研究的社会名流组成指导队伍,协助构思课题,挖掘资料,辅导专业教师,编写学生读本。
2.利用校内资源
课程开发的主体力量还是校内教师。课题组精心挑选学校中对区域文化了解较多、科研能力较强、文笔较好的教师组成专任教师队伍。实行了指导教师、专任教师相结合的“双师”制度,锻炼了一批学校草根文化教育的师资队伍,建立起以学校教师为主导的课题开发生力军。
3.挖掘学生资源
学生家长中蕴涵着丰富的乡土文化资源,其中不少学生的爷爷奶奶还是诸多草根文化形成与传承的见证者或是经历者,学校发动学生从社会上、家庭里摄取鲜活的草根文化内容,这样,使学校的草根文化教育植根于学生家庭,扩展了教育内容。
四、实施原则
1.学校为本原则
以“主流文化”为本,渗透草根文化。草根文化教育应当本着“基于学校”的自主创新发展思路,处理好学校课程与社会课程资源的关系。体现以学校的主流文化为本,渗透草根文化。学校制定了指导草根文化课程的实施方案,合理地选择和利用各类的社会课程资源,注重开阔教师的认识视野,丰富教师的思考内容。
2.班级主导原则
以班级活动为阵地,给予班级“各行其是”的权利。学校根据低、中、高三个年级段提出具有差异性的教育内容和要求,在具体的实施中,学校又要求各班不完全“忠实执行”学校的总体方案,班级可以根据教师和学生实际“各行其是”。班主任是学校开展教育活动的主要教师,开展草根文化教育活动,当然离不开班主任的特殊作用。
3.学生主体原则
以“服务学生”为主旨,构筑学生的文化生命。学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体,草根文化教育更应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去创造课程,教师不包办代替,但又不放弃指导。学生固有情况是课程开发的基础,草根文化的开发必须以学生为核心。
4.体验感知原则
以“体验感知”为主导,向学生的主体世界回归。草根文化课程目标的设计强调“体验”,坚持“过程就是体验”的观点。在教育活动中,主要让学生通过调查、考察、思考等获得一定经验,体现开放的课程观、生成的课程观。
5.重视取舍原则
以“为我所用”为主流,处理好“吸收”与“批判”的关系。草根文化既有积极向上的一面,也有愚昧落后的一面,因此,草根文化教育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采取“批判吸收”的鉴赏态度,正确处理好“扬与弃”的关系,引入有益的精神文化内容,摒弃那些落后的东西,一定要密切关注愚昧落后的“野草”对学校主流文化带来的负面冲击。
研 究 成 果
一、形成课程结构系统
课题组编写了《爱在家乡》(三册)《大地的回响——草根文化教育校本课程读本》等草根文化课程教材,此外,还编写了部分教材教案,如《石棺墓遗址的发现》《海州二才子——许乔林、许桂林》《中科院院士汪氏三兄弟》《古今诗文咏灌云》《灌云方言艺术》《佛教是宗教,也是文化》等。草根文化课程教材的编写使用,使学校基本形成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体系。学校的文化建设,初步把比较单一的文化教育演变为多元的动态生成状态。
二、传承乡土文化传统
学校的文化建设已初步改变过去禁锢在校内、用课本静态文化教育的思路,在以课本为主流文化的前提下,相机融入社区文化的健康因素,使其成为主流文化与草根文化互动的文化建设形态。学校文化呈现为开放的系统,初步改变以往对草根文化“怀有敌意”的排斥,或者“熟视无睹”的疏离状态。对草根文化的接受,从“入化”开始进入“优化”进程,形成高度和谐的学校文化。
三、建设精品科研课题
该课题在申报立项时,被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确定为“十一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省教科院组织专家组对课题进行了认真的开题评估,他们对课题的核心理念、设计构思、具体实施以及取得的初步成果及其特色给予较高评价。大家一致认为,该课题的施行,对挖掘与保护家乡的草根文化,致力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具有很大的意义。课题取得的实验成果告诉人们:书本知识只是知识中一部分,更多的知识在教科书之外,教育应当直面生动的生活,挖掘鲜活的草根文化,丰富学校的主流文化。
四、完善综合实践基地
草根文化教育活动的开展,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创设了一个极其重要的资源,让学校的主流文化教育紧密联系社会现实,使国家课程能够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社会环境和社会现象。一方面通过草根文化实践基地让学生在对社会生活的选择、认知的过程中利用社会课程资源,合理健康地接触社会;另一方面让学生从草根文化实践基地去寻找并建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社会支持系统,从而达成学校与社区的实践活动课程的同构共生。
五、注重实验成果转化
学校教育是一种社会文化传播阵地,学生是一种社会人群。随着草根文化教育活动的开展,使学校教育不断融入社会,学生不断接受某些草根文化的影响。我们伊山中心小学,地处钟灵毓秀的灌云县城大伊山,古老文化与现代文明为学校的文化建设提供了极其丰富的草根文化涵养。但是我们也看到,草根文化中那些“劣质内容”,正在腐蚀着现代精神文明,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课题取得的成果有如下几个特色:
1.因地制宜地创造特色
该课题确立了“古迹遗存教育、山川风韵教育、风流人杰教育、民俗宗教教育”四大主题,集中反映了学校所在地灌云的文化特色,设计了相对独立,并具有一定深度的教育方案,在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发与实施中,让学生了解与传承了本土文化,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了传统的草根文化与现代文明精神的凝合。
2.因时度势地选择主题
我们把原来有一定实施基础的特色教育内容与有待进一步开发和实施的草根文化课程资源进行整合,既减少校本课程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两者之间的重复,又能达到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的结合,使草根文化课程的授课内容与学校地方课程实施的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内容在时间上无冲突,在内容上自然融合。
3.因材施教地培育人才
学校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生理特征和心理需求,预设学案,开展不同形式的教育活动,使草根文化扎根学校,扎根课堂,铸就学生的草根精神,同时,让学生从自然、社会和自身生活中摄取身边的学习资源,选择和确定适合自己的活动主题,并通过自己的实践与体验,从中了解历史、学得知识、品尝愉悦、接受教育,实现大众教育与特长教育的融合,从而丰富学生的文化精神世界。
4.与时俱进地服务社会
开展草根文化教育活动,让学生直面生动的乡土文化生活,学生在民间调查、访问中,寻根问底,更加广阔地认识自然、认识社会,使学校教育不再仅局限于学校的小天地。这样,有助于向学生进行热爱家乡教育,促进家乡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
5.相辅相成地助推阅读
草根文化教育是一种文化行为,也是一种阅读行动。在草根文化课题研究与实践中,指导学生阅读家乡历史沿革、古迹遗存、山水风情、民俗趣事、风流人杰、革命传统、佛教文化、地方戏曲、饮食文化、方言艺术等文质兼美的诗文。如“悠悠大伊山” “盐河情怀”“古诗文咏灌云”等。读书是一种文化传承,让乡土文化教育与阅读行动相机糅合,取得了弘扬乡土文化与书气涵养双赢的教育效果。
关于课题研究的思考
一、草根文化课程的开发,是面向学生生活的一种经验性课程、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是核心理念
草根文化教育是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之一,同样,综合实践是它的核心理念、基本的教育原则。因此,在草根文化教育活动中,应当通过加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与体会,增加学生与生活、社会的联系,将课程生活化、生活课程化,让学生在进入实际的生活与社会的情境中去获得基本认识。
二、草根文化课程的开发,必须突出学生主体,让学生去创造课程,发挥学生作为活动主体应有的地位和作用
草根文化教育活动的设计,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背景和亲身感受为中心,强调学生的体验在课程中的独特地位和价值,不要把这个课题视为“学科” “知识”或“教材”,而要把课程视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所进行的一种体验性、批判性、反思性、建构性的实践活动。基于这个课题思想,在施行草根文化教育活动中,就要强调学生的创造性。
三、草根文化课程的开发,应当以开展社区活动为主的活动方式,在一定认识的基础上,注重文献资料的搜集与利用
草根文化教育活动的内容主要源于社区,它的教育活动,既要重视学生的认识教育,使其不盲目实践和无知实践,也要重视引导学生在参加社区活动的过程中,去调查、搜集、整理、核实草根文化的文献资料,提高学生处理文本信息和利用学习资料的能力。
四、草根文化课程的开发,应本着“取舍扬弃”的教育指导思想,注重增强学生对粗俗文化的认知能力
草根文化是一种“原生态”文化,生于民间,充满生活气息,涵盖着丰富的生活共识。但是,草根文化又是一种源于区域性的特殊文化,良莠混杂,在教育活动内容上必须取其精髓,剔其糟粕,以科学的健康的草根文化内容去占领学生的思想文化阵地。
结论:草根文化校本课程的研究开发,对学校的文化建设、优化课程结构、提升师生的课程能力等,将会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它是确保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常态化的有效措施。
学校教育为什么越来越远离教育的本义,并引发公众的质疑?这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其背后隐藏着一个深刻的文化因素和课程因素。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人们的视野不断开阔,教育有一种奇异的灯下黑现象——脚下的土地被疏离。因为“人们感觉到曾经生养过自己的这块土地已不再是唯一的栖居地了”。行动的自由,信息的便捷,“草根文化”对人们的影响不断被边缘化。这些不得不让人担心在不久的将来,人们会逐渐丧失对“根”的文化记忆。
文化是一种行为、现象,它具有依附性。“没有文化记忆的民族,是注定要消亡的民族。”学校文化的人为封闭,就会导致学校文化的“死亡”,也就是学校的“死亡”!
因此,我们国家关于课程的计划与设置,以及学校的文化建设是以课本文化为主体的主流文化与社区的草根文化的结合,这里就有一个相互碰撞、相互磨合的理性的实践行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体系的建立,使课程生动起来了。其中校本课程,在总课程计划中占有一定比例,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列为学生的必修课程,因而具有乡土色彩的校本教材便有其存在的必要。
我们学校所在地灌云,人文荟萃,乡土资源丰富,有悠久的古老文化,也有鲜活多彩的现代文化。据大伊山石棺墓遗址发掘,早在6300年前大伊山就有人类居住。灌云建治于1912年,有近百年建县历史。大伊山被称为“淮北第一神山”,奇山怪石,妙岩耸立。灌云是《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等经典名著的滋养地之一,李汝珍在灌云板浦写就《镜花缘》。水运枢纽盐河纵贯县城。灌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作出了巨大贡献,留下了诸如大兴沟战斗等光辉史迹。过去大伊山庙宇林立,佛文化源远流长。灌云有着丰富的地方戏曲,淮海戏、淮海锣鼓等在民间根深叶茂。家乡文化底蕴的丰厚积淀,是学校渗透“草根文化”教育极其丰富的资源。
2009年初,我们在酝酿申报“十一五”课题时,思考了这样一个问题:今天学校的竞争,实质是学校文化的竞争,一流的教育,一流的学校,主要靠文化。在“文化立校”的思想理念指导下,确定以“丰厚学校文化底蕴”作为新一轮学校课题研究的主攻方向,拟定了《“草根文化”背景下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课题,通过层层筛选,被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立项为“十一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其目的就是要挖掘草根文化,利用乡土资源,促进学校的主流文化与乡土文化共存共荣,和谐均衡发展,使之涵养学生的精神世界,植入雅俗共赏的文化元素。大地是生命之源,而绿色是生命之色;草根文化,它生于大地,是一种大众平民的文化现象,充满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它植根大地,兴于民间,生生不息,朝气蓬勃。学校开展草根文化教育,也就是让草根文化之声回响在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与主流文化汇合成一曲人类文化的协奏曲。
实施方略
一、实施内容的分类
根据灌云的文化渊源及现代文化发展成果,该课题确定了以下四个乡土文化教育特色内容:
1.古迹遗存教育
根据国家重点文化保护单位大伊山石棺墓遗址开发证实,早在6300年前,大伊山就有人类居住,大伊山文化为淮文化支系,融汇于大汶口和青莲岗文化脉络。灌云建制于1912年,素有“东海名郡”之称。灌云是《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等经典名著的滋养地之一。灌云古老的历史孕育了浑厚而具有深远影响的遗存景观、神话传说、风物民俗、宗教信仰、戏曲艺术等,先贤的高风懿德以及丰厚文化底蕴的积淀,给了我们学校取之不竭的研究素材。
2.山川风韵教育
灌云境内有大伊山、伊芦山、小伊山、张宝山、东西辄山等,邻近的云台山是江苏省最大的山脉,大伊山被赵朴初称为“淮北第一神山”,有始凿于公元668年的盐河,还有古泊善后河、东门河、牛墩河、小伊河、车轴河。盐河贯穿县城,连接淮安、连云港两市,古今均为苏北物流的重要河道。学校所在地大伊山,东临黄海,有绵长的海岸线。山、河、海俱全,古、佛、神悠长,有着丰富生动的乡土教材。
3.风流人杰教育
灌云,古代曾出现众多英才俊杰,近现代更是人才辈出。有清末武状元卞赓、著名中科院院士汪氏三兄弟、著名画家王宏喜、解放军高级将领任之通、革命家陈伟达、艺术家朱琳、八一女篮总教练武心慈……在乡土文化教育活动中,引导学生学习他们“风流代代展奇志,学子殷殷恋乡情”。
4.认识民俗与宗教
灌云县城大伊山“佛事悠悠,庙宇林立”,早在100多年前,在只有几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就有30多座寺、庙、庵,因而有“云台(云台山)和尚伊山庙”的称誉。为了弘扬佛教文化,2002年,在大伊山南门兴建了“石佛寺”,66米高的坐佛,号称“中国第一坐佛”。因为很多学生经常接触朝拜的人群,正确认识宗教文化问题便成为学校思想教育的一大课题。
二、实践策略
1.建立课程模型
我们对该课题的研究建立了如下的课程模型:
3.建立开发模式
建立“目标——开发——反馈”的草根文化校本课程开发模式,如下图:
4.确定研究思路
该课题研究,必须体现“基于学校”的整体推进方略,中心校校长担任课题领导小组组长,构建强有力的组织体系;其次,必须贯彻科研先导精神,在研究活动中,由学校教科室牵头开展常态的研究活动,做到有序有效;再其次,必须采取通力合作措施。学校聘请了教育专家和社会人士组成指导小组,选聘部分学生家长作为参谋组,形成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的实施力量。
三、实施途径
1.整合地方资源
区域内专家是草根文化课程开发不容忽视的指导力量。我们聘请了对区域内生息历史、市政沿革、人文景观、神奇传说、宗教文化、曲艺戏剧、民俗民风、名人名著、名特优产品等方面有一定研究的社会名流组成指导队伍,协助构思课题,挖掘资料,辅导专业教师,编写学生读本。
2.利用校内资源
课程开发的主体力量还是校内教师。课题组精心挑选学校中对区域文化了解较多、科研能力较强、文笔较好的教师组成专任教师队伍。实行了指导教师、专任教师相结合的“双师”制度,锻炼了一批学校草根文化教育的师资队伍,建立起以学校教师为主导的课题开发生力军。
3.挖掘学生资源
学生家长中蕴涵着丰富的乡土文化资源,其中不少学生的爷爷奶奶还是诸多草根文化形成与传承的见证者或是经历者,学校发动学生从社会上、家庭里摄取鲜活的草根文化内容,这样,使学校的草根文化教育植根于学生家庭,扩展了教育内容。
四、实施原则
1.学校为本原则
以“主流文化”为本,渗透草根文化。草根文化教育应当本着“基于学校”的自主创新发展思路,处理好学校课程与社会课程资源的关系。体现以学校的主流文化为本,渗透草根文化。学校制定了指导草根文化课程的实施方案,合理地选择和利用各类的社会课程资源,注重开阔教师的认识视野,丰富教师的思考内容。
2.班级主导原则
以班级活动为阵地,给予班级“各行其是”的权利。学校根据低、中、高三个年级段提出具有差异性的教育内容和要求,在具体的实施中,学校又要求各班不完全“忠实执行”学校的总体方案,班级可以根据教师和学生实际“各行其是”。班主任是学校开展教育活动的主要教师,开展草根文化教育活动,当然离不开班主任的特殊作用。
3.学生主体原则
以“服务学生”为主旨,构筑学生的文化生命。学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体,草根文化教育更应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去创造课程,教师不包办代替,但又不放弃指导。学生固有情况是课程开发的基础,草根文化的开发必须以学生为核心。
4.体验感知原则
以“体验感知”为主导,向学生的主体世界回归。草根文化课程目标的设计强调“体验”,坚持“过程就是体验”的观点。在教育活动中,主要让学生通过调查、考察、思考等获得一定经验,体现开放的课程观、生成的课程观。
5.重视取舍原则
以“为我所用”为主流,处理好“吸收”与“批判”的关系。草根文化既有积极向上的一面,也有愚昧落后的一面,因此,草根文化教育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采取“批判吸收”的鉴赏态度,正确处理好“扬与弃”的关系,引入有益的精神文化内容,摒弃那些落后的东西,一定要密切关注愚昧落后的“野草”对学校主流文化带来的负面冲击。
研 究 成 果
一、形成课程结构系统
课题组编写了《爱在家乡》(三册)《大地的回响——草根文化教育校本课程读本》等草根文化课程教材,此外,还编写了部分教材教案,如《石棺墓遗址的发现》《海州二才子——许乔林、许桂林》《中科院院士汪氏三兄弟》《古今诗文咏灌云》《灌云方言艺术》《佛教是宗教,也是文化》等。草根文化课程教材的编写使用,使学校基本形成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体系。学校的文化建设,初步把比较单一的文化教育演变为多元的动态生成状态。
二、传承乡土文化传统
学校的文化建设已初步改变过去禁锢在校内、用课本静态文化教育的思路,在以课本为主流文化的前提下,相机融入社区文化的健康因素,使其成为主流文化与草根文化互动的文化建设形态。学校文化呈现为开放的系统,初步改变以往对草根文化“怀有敌意”的排斥,或者“熟视无睹”的疏离状态。对草根文化的接受,从“入化”开始进入“优化”进程,形成高度和谐的学校文化。
三、建设精品科研课题
该课题在申报立项时,被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确定为“十一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省教科院组织专家组对课题进行了认真的开题评估,他们对课题的核心理念、设计构思、具体实施以及取得的初步成果及其特色给予较高评价。大家一致认为,该课题的施行,对挖掘与保护家乡的草根文化,致力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具有很大的意义。课题取得的实验成果告诉人们:书本知识只是知识中一部分,更多的知识在教科书之外,教育应当直面生动的生活,挖掘鲜活的草根文化,丰富学校的主流文化。
四、完善综合实践基地
草根文化教育活动的开展,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创设了一个极其重要的资源,让学校的主流文化教育紧密联系社会现实,使国家课程能够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社会环境和社会现象。一方面通过草根文化实践基地让学生在对社会生活的选择、认知的过程中利用社会课程资源,合理健康地接触社会;另一方面让学生从草根文化实践基地去寻找并建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社会支持系统,从而达成学校与社区的实践活动课程的同构共生。
五、注重实验成果转化
学校教育是一种社会文化传播阵地,学生是一种社会人群。随着草根文化教育活动的开展,使学校教育不断融入社会,学生不断接受某些草根文化的影响。我们伊山中心小学,地处钟灵毓秀的灌云县城大伊山,古老文化与现代文明为学校的文化建设提供了极其丰富的草根文化涵养。但是我们也看到,草根文化中那些“劣质内容”,正在腐蚀着现代精神文明,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课题取得的成果有如下几个特色:
1.因地制宜地创造特色
该课题确立了“古迹遗存教育、山川风韵教育、风流人杰教育、民俗宗教教育”四大主题,集中反映了学校所在地灌云的文化特色,设计了相对独立,并具有一定深度的教育方案,在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发与实施中,让学生了解与传承了本土文化,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了传统的草根文化与现代文明精神的凝合。
2.因时度势地选择主题
我们把原来有一定实施基础的特色教育内容与有待进一步开发和实施的草根文化课程资源进行整合,既减少校本课程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两者之间的重复,又能达到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的结合,使草根文化课程的授课内容与学校地方课程实施的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内容在时间上无冲突,在内容上自然融合。
3.因材施教地培育人才
学校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生理特征和心理需求,预设学案,开展不同形式的教育活动,使草根文化扎根学校,扎根课堂,铸就学生的草根精神,同时,让学生从自然、社会和自身生活中摄取身边的学习资源,选择和确定适合自己的活动主题,并通过自己的实践与体验,从中了解历史、学得知识、品尝愉悦、接受教育,实现大众教育与特长教育的融合,从而丰富学生的文化精神世界。
4.与时俱进地服务社会
开展草根文化教育活动,让学生直面生动的乡土文化生活,学生在民间调查、访问中,寻根问底,更加广阔地认识自然、认识社会,使学校教育不再仅局限于学校的小天地。这样,有助于向学生进行热爱家乡教育,促进家乡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
5.相辅相成地助推阅读
草根文化教育是一种文化行为,也是一种阅读行动。在草根文化课题研究与实践中,指导学生阅读家乡历史沿革、古迹遗存、山水风情、民俗趣事、风流人杰、革命传统、佛教文化、地方戏曲、饮食文化、方言艺术等文质兼美的诗文。如“悠悠大伊山” “盐河情怀”“古诗文咏灌云”等。读书是一种文化传承,让乡土文化教育与阅读行动相机糅合,取得了弘扬乡土文化与书气涵养双赢的教育效果。
关于课题研究的思考
一、草根文化课程的开发,是面向学生生活的一种经验性课程、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是核心理念
草根文化教育是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之一,同样,综合实践是它的核心理念、基本的教育原则。因此,在草根文化教育活动中,应当通过加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与体会,增加学生与生活、社会的联系,将课程生活化、生活课程化,让学生在进入实际的生活与社会的情境中去获得基本认识。
二、草根文化课程的开发,必须突出学生主体,让学生去创造课程,发挥学生作为活动主体应有的地位和作用
草根文化教育活动的设计,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背景和亲身感受为中心,强调学生的体验在课程中的独特地位和价值,不要把这个课题视为“学科” “知识”或“教材”,而要把课程视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所进行的一种体验性、批判性、反思性、建构性的实践活动。基于这个课题思想,在施行草根文化教育活动中,就要强调学生的创造性。
三、草根文化课程的开发,应当以开展社区活动为主的活动方式,在一定认识的基础上,注重文献资料的搜集与利用
草根文化教育活动的内容主要源于社区,它的教育活动,既要重视学生的认识教育,使其不盲目实践和无知实践,也要重视引导学生在参加社区活动的过程中,去调查、搜集、整理、核实草根文化的文献资料,提高学生处理文本信息和利用学习资料的能力。
四、草根文化课程的开发,应本着“取舍扬弃”的教育指导思想,注重增强学生对粗俗文化的认知能力
草根文化是一种“原生态”文化,生于民间,充满生活气息,涵盖着丰富的生活共识。但是,草根文化又是一种源于区域性的特殊文化,良莠混杂,在教育活动内容上必须取其精髓,剔其糟粕,以科学的健康的草根文化内容去占领学生的思想文化阵地。
结论:草根文化校本课程的研究开发,对学校的文化建设、优化课程结构、提升师生的课程能力等,将会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它是确保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常态化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