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7月刚过,澳大利亚在中国最知名的品牌——奔富公司推出一种加了白酒的奔富葡萄酒,以迎合中国消费者对白酒的偏好。
这款酒取名Lot. 518,非常中国化的吉祥数字也迎合了中国消费者的文化习惯,酒精度约为21.5%-abv, 将于今年9月上市,定价为150澳币,约735人民币。将中国的白酒与澳洲的巴罗萨谷西拉葡萄酒相调配,这是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尝试,被认为是奔富公司175年历史上最大的品牌创新当然也是冒险之举。
中国早已经超过美国,成为澳大利亚葡萄酒最大的买家。澳大利亚如此跪舔中国金主爸爸,可见有钱能使任何人推磨的力量。在不远的将来,或许会有梅多可克五粮液,波美侯剑南春,朗格多克茅台,罗纳河老白干,波亚克二锅头……一大波中外混血葡萄酒向我们走来。毕竟,法国、西班牙、格鲁吉亚葡萄酒离开中国市场也得元气大伤。
想当初90年代初葡萄酒刚流行起来那会,很多中国人都不习惯葡萄酒的酸涩,一定要掺雪碧或者可乐才觉得好喝,以至被很多外国人当成笑谈。即便现在也有很多国人不习惯葡萄酒的味道,我的一个朋友,他们公司一场年会能喝几十箱葡萄酒,都改掺王老吉了。导演冯小刚多年前在接受鲁豫采访时揶揄中国人,“好多有钱人喝葡萄酒得加上雪碧,搁上柠檬再加上冰块,兑一大罐子,而且好多企业家都这么喝,这个就很有意思了,欧洲人研究红酒最难的是把红酒里面的糖分给抽出去,不让它甜,有些企业家还真有创造力,他都给兑回来了。”
现在风水轮流转,MONEY说了算。经济决定政治、阶层决定文化。中国人就喜欢掺着喝,澳大利亚都开始往葡萄酒里掺白酒了,随着中国大国崛起的步伐,下一步不往葡萄酒里摻点东西,似乎都不够时尚,不够高雅,不够品位。
其实追根溯源,人类喝葡萄酒的历史就是一部掺酒的历史,谁也别笑话谁土老帽,在掺着喝这件事上,还真不是中国人的首创。
古代人嗜甜。在酸、甜、苦、辣、咸这五种味道中,古人最缺乏的应该就是甜味——没有掌握制糖技术的漫长年代里,人们能从自然界获得的甜味物质几乎仅限于成熟的果实和蜂蜜。过去的水果可不像我们今天改良后的水果拥有这么高的糖分,其实现在你去美国欧洲,很多水果像葡萄,其甜度也没法和现在咱们中国人吃的葡萄比。至于蜂蜜,在养蜂技术不太普及的情况下,也不是多数人都能品尝到的。所以,古希腊人非常喜欢往葡萄酒里掺蜂蜜,这种对甜味的热烈追求,对于我们这些吃惯了甜点、水果和各种糖果的现代人来说是难以想象的。
另外,古代葡萄酒的酿造水平也不像今天这么成熟,连皮带梗发酵的结果自然就会让葡萄酒变得又酸又涩,这对于最早开始饮用葡萄酒的中东国家来说,他们以羊肉为主食,正好能解掉羊肉的油腻和腥膻。而对于以海鲜为主食的希腊人来说,就只能靠加蜂蜜来增加饮酒的乐趣了。
除了蜂蜜,古希腊科斯岛上的人还爱往葡萄酒里加海水——他们声称这样可以改善葡萄酒的品质,或许他们只是把海水当成一种保鲜剂;还有往葡萄酒里掺奶酪和小麦粉的,最终把葡萄酒变成浓稠的液体;还有人往葡萄酒里加橄榄油……在掺酒这方面,古希腊人有着无穷的想象力,让我们现代人汗颜。
即便在如今的西班牙,最受年轻人欢迎的桑格利亚(sangria)就是用廉价的红葡萄酒掺了各种水果和雪碧或者可乐。当地人管红酒+柠檬+橙子+苹果+气泡水,叫sangría,管红酒 + 可乐,叫calimocho。这不仅是一款Party酒,也是餐前开胃酒,还是清凉解暑的酒饮料,在西班牙到处可以买到,家家户户都会调制,其他国家也很流行。
可见,在掺酒这件事上,完全凭心情,没有什么亘古不变的规定。不过对于300块钱以上的葡萄酒,我觉得最好还是原汁原味地品一下,感受酿酒师的辛勤劳作,体会一下当地的风土,那是另一种人生乐趣。
这款酒取名Lot. 518,非常中国化的吉祥数字也迎合了中国消费者的文化习惯,酒精度约为21.5%-abv, 将于今年9月上市,定价为150澳币,约735人民币。将中国的白酒与澳洲的巴罗萨谷西拉葡萄酒相调配,这是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尝试,被认为是奔富公司175年历史上最大的品牌创新当然也是冒险之举。
中国早已经超过美国,成为澳大利亚葡萄酒最大的买家。澳大利亚如此跪舔中国金主爸爸,可见有钱能使任何人推磨的力量。在不远的将来,或许会有梅多可克五粮液,波美侯剑南春,朗格多克茅台,罗纳河老白干,波亚克二锅头……一大波中外混血葡萄酒向我们走来。毕竟,法国、西班牙、格鲁吉亚葡萄酒离开中国市场也得元气大伤。
想当初90年代初葡萄酒刚流行起来那会,很多中国人都不习惯葡萄酒的酸涩,一定要掺雪碧或者可乐才觉得好喝,以至被很多外国人当成笑谈。即便现在也有很多国人不习惯葡萄酒的味道,我的一个朋友,他们公司一场年会能喝几十箱葡萄酒,都改掺王老吉了。导演冯小刚多年前在接受鲁豫采访时揶揄中国人,“好多有钱人喝葡萄酒得加上雪碧,搁上柠檬再加上冰块,兑一大罐子,而且好多企业家都这么喝,这个就很有意思了,欧洲人研究红酒最难的是把红酒里面的糖分给抽出去,不让它甜,有些企业家还真有创造力,他都给兑回来了。”
现在风水轮流转,MONEY说了算。经济决定政治、阶层决定文化。中国人就喜欢掺着喝,澳大利亚都开始往葡萄酒里掺白酒了,随着中国大国崛起的步伐,下一步不往葡萄酒里摻点东西,似乎都不够时尚,不够高雅,不够品位。
其实追根溯源,人类喝葡萄酒的历史就是一部掺酒的历史,谁也别笑话谁土老帽,在掺着喝这件事上,还真不是中国人的首创。
古代人嗜甜。在酸、甜、苦、辣、咸这五种味道中,古人最缺乏的应该就是甜味——没有掌握制糖技术的漫长年代里,人们能从自然界获得的甜味物质几乎仅限于成熟的果实和蜂蜜。过去的水果可不像我们今天改良后的水果拥有这么高的糖分,其实现在你去美国欧洲,很多水果像葡萄,其甜度也没法和现在咱们中国人吃的葡萄比。至于蜂蜜,在养蜂技术不太普及的情况下,也不是多数人都能品尝到的。所以,古希腊人非常喜欢往葡萄酒里掺蜂蜜,这种对甜味的热烈追求,对于我们这些吃惯了甜点、水果和各种糖果的现代人来说是难以想象的。
另外,古代葡萄酒的酿造水平也不像今天这么成熟,连皮带梗发酵的结果自然就会让葡萄酒变得又酸又涩,这对于最早开始饮用葡萄酒的中东国家来说,他们以羊肉为主食,正好能解掉羊肉的油腻和腥膻。而对于以海鲜为主食的希腊人来说,就只能靠加蜂蜜来增加饮酒的乐趣了。
除了蜂蜜,古希腊科斯岛上的人还爱往葡萄酒里加海水——他们声称这样可以改善葡萄酒的品质,或许他们只是把海水当成一种保鲜剂;还有往葡萄酒里掺奶酪和小麦粉的,最终把葡萄酒变成浓稠的液体;还有人往葡萄酒里加橄榄油……在掺酒这方面,古希腊人有着无穷的想象力,让我们现代人汗颜。
即便在如今的西班牙,最受年轻人欢迎的桑格利亚(sangria)就是用廉价的红葡萄酒掺了各种水果和雪碧或者可乐。当地人管红酒+柠檬+橙子+苹果+气泡水,叫sangría,管红酒 + 可乐,叫calimocho。这不仅是一款Party酒,也是餐前开胃酒,还是清凉解暑的酒饮料,在西班牙到处可以买到,家家户户都会调制,其他国家也很流行。
可见,在掺酒这件事上,完全凭心情,没有什么亘古不变的规定。不过对于300块钱以上的葡萄酒,我觉得最好还是原汁原味地品一下,感受酿酒师的辛勤劳作,体会一下当地的风土,那是另一种人生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