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在人们的印象中,2型糖尿病发病的两个关键因素一直是胰岛素抵抗和(或)胰岛素分泌不足,但近年来的研究认为,2型糖尿病可能是细胞因子介导的炎症反应,是一种先天的免疫性疾病,炎症在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中起着媒介作用。
炎症与2型糖尿病发病相关
早期糖尿病发病的“炎症学说”是在2005年提出的,该学说近年来已得到了国内外糖尿病学家的广泛认可。
炎症在2型糖尿病发病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炎症可能通过多种途径导致胰岛B细胞结构与功能障碍,促进B细胞凋亡,引起胰岛素分泌不足;炎症能够引起内皮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异常,导致胰岛素在人体组织细胞中出现转运障碍,不能发挥正常作用,引起胰岛素抵抗。可见,炎症与2型糖尿病发病的两大关键因素都密切相关。
2型糖尿病的慢性低炎状态
2型糖尿病的炎症反应,并不像我们平时所遇到的感冒、发热等上呼吸道感染的表现或者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炎症的症状那样明显,它往往是一种慢性、低度的炎症反应,多数情况下仅表现为血液中某些炎症因子水平的升高。
众多的临床研究显示,2型糖尿病常伴有多炎症因子浓度的升高,炎性标志物能够预测2型糖尿病发生。这些炎性因子主要包括:免疫炎症反应因子,如白细胞;急性反应蛋白,如C反应蛋白;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等;凝血因子,如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脂肪因子,如脂联素、抵抗素等;其他,如唾液酸、淀粉样物质等。大量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进一步证实,多种炎症因子可以预测2型糖尿病的发生。
炎症因子在糖尿病并发症中的作用
1.炎症与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证实,血糖控制良好并不能明显降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发生率,说明在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过程中,除高血糖外还有其他因素起重要作用。
现已有研究证实:动脉粥样硬化是源于内皮系统异常的动脉壁炎症性疾病。炎症因子广泛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一系列病理过程,并在炎症反应持续发展的作用下,引起急性心肌梗死、脑梗死等。
2.炎症与糖尿病肾病:近年来众多的研究结果显示,严格控制血糖、调节肾内及全身血流动力学仅对部分糖尿病肾病患者有一定的延缓作用,部分糖尿病肾病患者仍然缓慢进展至终末期肾衰竭。
肾脏组织免疫组研究证实,在糖尿病肾病患者肾间质聚集大量巨噬细胞,提示糖尿病肾脏疾病是炎症性疾病。现有研究证实,炎症可能是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炎症可通过引发氧化应激,使低密度脂蛋白转化为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增加单核细胞对血管内皮细胞的黏附和浸润,损害肾小球内皮细胞结构和功能。
荷兰Maastricht大学医学中心Stehouwer教授等做了一项研究,对328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访9年,结果显示,慢性低水平炎症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增高有关。这也同时说明了慢性炎症反应的强度与糖尿病肾脏损害的程度平衡。
3.炎症与糖尿病并发感染:2型糖尿病患者炎症因子表达异常可能导致糖尿病患者容易并发感染。国外学者在动物实验中发现,与合并感染的正常小鼠相比,合并感染的糖尿病小鼠体内一系列炎症因子水平均升高,对病原体的炎症反应时间也明显延长,这可能是糖尿病患者容易感染的原因。
4.炎症与非酒精性脂肪肝:2型糖尿病患者常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病理发展包括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纤维化和脂肪性肝硬化等4个阶段,而炎症在整个发展过程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发病机制可能为:肝内脂肪的蓄积增多,炎症因子基因表达增强,引起局部炎症因子水平升高。同时腹部脂肪组织也可释放促炎症因子,通过门静脉到达肝脏,引起肝内持续性炎症反应。
对2型糖尿病炎症的未来展望
2型糖尿病炎症学说是近年来关于糖尿病发病机制的一种崭新学说,进一步阐明炎症发生及引起胰岛素抵抗的具体分子机制可以为2型糖尿病提供更为有效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手段。除了发挥现有药物的抗炎特性和效应外,目前应用白介素1抗体或受体拮抗剂进行抗炎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研究已经取得一定进展,针对2型糖尿病炎症的药物研发也具有重大价值。
(编辑/杨洁)
炎症与2型糖尿病发病相关
早期糖尿病发病的“炎症学说”是在2005年提出的,该学说近年来已得到了国内外糖尿病学家的广泛认可。
炎症在2型糖尿病发病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炎症可能通过多种途径导致胰岛B细胞结构与功能障碍,促进B细胞凋亡,引起胰岛素分泌不足;炎症能够引起内皮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异常,导致胰岛素在人体组织细胞中出现转运障碍,不能发挥正常作用,引起胰岛素抵抗。可见,炎症与2型糖尿病发病的两大关键因素都密切相关。
2型糖尿病的慢性低炎状态
2型糖尿病的炎症反应,并不像我们平时所遇到的感冒、发热等上呼吸道感染的表现或者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炎症的症状那样明显,它往往是一种慢性、低度的炎症反应,多数情况下仅表现为血液中某些炎症因子水平的升高。
众多的临床研究显示,2型糖尿病常伴有多炎症因子浓度的升高,炎性标志物能够预测2型糖尿病发生。这些炎性因子主要包括:免疫炎症反应因子,如白细胞;急性反应蛋白,如C反应蛋白;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等;凝血因子,如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脂肪因子,如脂联素、抵抗素等;其他,如唾液酸、淀粉样物质等。大量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进一步证实,多种炎症因子可以预测2型糖尿病的发生。
炎症因子在糖尿病并发症中的作用
1.炎症与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证实,血糖控制良好并不能明显降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发生率,说明在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过程中,除高血糖外还有其他因素起重要作用。
现已有研究证实:动脉粥样硬化是源于内皮系统异常的动脉壁炎症性疾病。炎症因子广泛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一系列病理过程,并在炎症反应持续发展的作用下,引起急性心肌梗死、脑梗死等。
2.炎症与糖尿病肾病:近年来众多的研究结果显示,严格控制血糖、调节肾内及全身血流动力学仅对部分糖尿病肾病患者有一定的延缓作用,部分糖尿病肾病患者仍然缓慢进展至终末期肾衰竭。
肾脏组织免疫组研究证实,在糖尿病肾病患者肾间质聚集大量巨噬细胞,提示糖尿病肾脏疾病是炎症性疾病。现有研究证实,炎症可能是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炎症可通过引发氧化应激,使低密度脂蛋白转化为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增加单核细胞对血管内皮细胞的黏附和浸润,损害肾小球内皮细胞结构和功能。
荷兰Maastricht大学医学中心Stehouwer教授等做了一项研究,对328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访9年,结果显示,慢性低水平炎症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增高有关。这也同时说明了慢性炎症反应的强度与糖尿病肾脏损害的程度平衡。
3.炎症与糖尿病并发感染:2型糖尿病患者炎症因子表达异常可能导致糖尿病患者容易并发感染。国外学者在动物实验中发现,与合并感染的正常小鼠相比,合并感染的糖尿病小鼠体内一系列炎症因子水平均升高,对病原体的炎症反应时间也明显延长,这可能是糖尿病患者容易感染的原因。
4.炎症与非酒精性脂肪肝:2型糖尿病患者常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病理发展包括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纤维化和脂肪性肝硬化等4个阶段,而炎症在整个发展过程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发病机制可能为:肝内脂肪的蓄积增多,炎症因子基因表达增强,引起局部炎症因子水平升高。同时腹部脂肪组织也可释放促炎症因子,通过门静脉到达肝脏,引起肝内持续性炎症反应。
对2型糖尿病炎症的未来展望
2型糖尿病炎症学说是近年来关于糖尿病发病机制的一种崭新学说,进一步阐明炎症发生及引起胰岛素抵抗的具体分子机制可以为2型糖尿病提供更为有效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手段。除了发挥现有药物的抗炎特性和效应外,目前应用白介素1抗体或受体拮抗剂进行抗炎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研究已经取得一定进展,针对2型糖尿病炎症的药物研发也具有重大价值。
(编辑/杨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