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评价体系下作文命题思路的变与不变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byft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年底,教育部考试中心正式发布了《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从2020年开始,无论是全国卷,还是各省命制的试卷,都将全面对标高考评价体系”。毋庸置疑,高中作文命题势必要对标新的高考评价体系,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作文教学的效率,实现高中语文教育的核心目标。
  高中作文命题如何对标《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呢?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相比,该评价体系许多核心指导原则是一脉相承的,体现出了教育改革的连贯性,所以,语文教师要顺应这股教育改革的东风,深入领会蕴藏于其中的有关高中作文命题的指导原则。
  一、变量要素——情景化的内容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延续了2017年颁布的新课程标准中关于命题“以具体情境为载体”的指导原则,强调“在命制试题时,应根据考查的需要,注重选择生产生活中的真实案例”“该类情境活动主要取自国际政治经济、党和国家政策改革、社会发展、历史事实、科技前沿等方面”“紧密联系学生日常生活实际、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在现实的问题情境中考查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时代、社会、生活的情景向来是一个变量,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非典、汶川地震、高铁、移动支付、5G、区块链、武汉肺炎——发展的大中国就是这样面对着不断变化的挑战与机遇。高中生作为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与时代同步成长的一代人,难道能在时代的变化面前让思考缺位吗?再说,这些时代事件许多都没有离开当年的高考命题,纵览高考一卷的命题,2008年关于汶川地震的话题,2017年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2018年“世纪宝宝”的时光瓶,诸如此类的情景载体的变化特性就构成了高中作文命题的一个近乎永恒的命题变量。所以,全国卷高考作文备考一大关键思路就是活在当下,活在一个不断涌现新元素、新生命、新情景的新变量世界中。
  二、不变的要素——核心价值与学科素养
  在《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中,教师可以从中萃取出关于高中作文命题的不变元素。首先是核心价值。高中作文的命题设计最终都会引导学生趋向特定的价值判断,肩负起正能量的价值引导重任,评价体系说明指出:“核心价值强调的是学科共性。”由此可见,高中作文要拥有核心价值的思想内核,评价体系说明明确了应该关注的核心价值方向——“核心价值要求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提升品德修养、培养奋斗精神,健全人格、锤炼意志、提高审美、培育劳动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内涵覆盖了德、智、体、美、劳五个领域”。这些表述在一定程度上界定了高中作文所要重点阐述的核心价值范畴,构成了高中作文命题设计一大指挥棒。
  其次是学科素养。语文教师要从语文学科的角度去解读落实说明中所提及的“能够在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指导下,合理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有效地组织整合学科的相关知识,调动运用学科的相关能力,高质量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内涵。语文学科考查什么样的学科能力呢?不管情景设置如何因时而变,语文学科都会集中考查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这四大核心素养,语文学科决不能脱离语文的本色,相对应的作文评价标准亦是如此。
  如何在当下流行的任务驱动型作文命题中贯彻《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所蕴藏的变与不变的原则呢?实证是一种有效的验证手段。笔者参与了本地区的2020届高三模拟考的作文命题设计,尝试落实新评价体系的命题思路。该原创性作文题内容如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某职业生涯规划微信群中,网友们对复合型人才的跨界发展现象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网友甲:某位中国艺人在网上晒出了她获得“美国建筑大师奖”的照片,受到了众多网友的质疑。一个人能否三头六臂,样样精通?这种跨界行为是自我营销,真正卓越的才华还是来自持续的专注与投入。
  网友乙:有位资深专家指出,目前大部分制造业从业人员对5G技术理解不够充分,绝大部分5G技术的开发人员也很难深入理解工业机理,既懂制造业又熟悉5G,还能够进行应用开发的复合型人才凤毛麟角。5G应用需要跨界人才支撑。由此可见,跨界人才的需求量在未来将越来越大。
  ……
  请你结合材料,以“振兴中学”学生代表的身份参与这场讨论,体现你的认识和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要求:自拟题目,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這则作文命题有效践行了《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几大指导原则,也在考试中发现了命题设计的一些问题,值得同行借鉴。
  一、情景设计时代化
  情景化设计是考验作文命题者时代敏锐度的变量因素,在引导学生价值观形成方面起到引子的作用。这则命题的主体内容源自真实案例,网友甲的话来自于2019年10月25日《人民日报评论》公众号上的文章《艺人跨界搞建筑,样样精通还是稀稀松松?》讨论的是江一燕事件,网友乙的话源自于《光明日报》2019年06月18日的文章《5G如何为中国经济赋能》。命题虚拟了微信群这一当下最流行的网络社交情景,是希望学生能够表现出读者意识和讨论的在场感;虚拟“职业生涯规划”的微信群名称,暗示了讨论话题的方向,还虚拟了“振兴中学”的单位名称,与2019年高考全国一卷作文题中的“复兴中学”相仿。这些虚拟内容就是要引导学生在振兴中华的大背景下,在职业规划的憧憬中,明确自己的地位与肩负的责任,以此阐述自己对复合型人才的思考。
  二、有效考查核心价值观
  这道作文题之所以定位讨论复合型人才的跨界发展现象,是结合了当下的区块链热点所引发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问题。这个话题初看似乎有些陌生,实际上与国家改革、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就明确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需要更多高水平的复合型人才”“高考必须始终准确把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人才选拔的要求,充分适应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从而助力高等教育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可见,这个作文命题契合了最新的发展形势,可谓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讨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与发展就会涉及爱国情怀、奋斗精神、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等与核心价值相关联的思想价值观念,引导学生在现实的问题情境中表现出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下是一学生的优秀考场文章的片段:
其他文献
一、导思:木兰是个怎样的女子  PPT:木兰诗(北朝民歌)  师:木兰从军的故事,千百年来广为传颂,多次被改编为戏曲、电影等艺术形式。美国电影《Mu-lan》将木兰的故事传遍世界。这个故事的源头,就是北朝民歌《木兰诗》。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木兰诗》的原型木兰,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女子?  【评析】以《木兰诗》的影响力激趣,以核心问题“木兰是个怎样的女子”导思,语言平易、精练,有单刀直入的爽净利落。但
[编者按] “语文核心素养”概念对课程目的进行了新的诠释和定位,“核心素养”培育需构建新的课堂设计流程和生态样式。卓立子老师提出了建构一种充分促进学习的“语文学力发展”课堂模式。他的系列文章阐述了语文“课程→学科→学习→学力”“转化”的“学力发展”课堂“教学观”、“课程课堂目的──多元学力发展的弹性张力型“学力发展”课堂“形态观”、 从“线性程序结构”组合到“要素行动解释系统”建构的“学力发展”课
《史记》所载蔺相如“完璧归赵”的故事,情节曲折,充满戏剧性,古往今来许多学者文人都对其表达了自己的困惑和异议,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明人王世贞写的《蔺相如完璧归赵论》,不过王氏在文章中只是质疑了故事的合理性,认为蔺相如的成功不足为训,实乃“天曲全之”的结果,对蔺本人并未骤下惊人断语。余党绪老师的文章(《蔺相如:一个汲汲于功名的战国士子》《语文学习》2015年第9期)在前人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自己新的观
《小石潭记》借被遗弃于荒远之地的小石潭,寄寓了作者柳宗元的不幸遭遇,倾注了其怨愤抑郁、凄凉悲苦的心情。对于“前人之述备矣”处,本文不再详叙,仅就备课所见,略谈感受,以就教于方家。  一、结尾突兀且矛盾乎  迄今为止,未见有相关资料探讨过《小石潭记》的尾句“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但笔者在备课时,觉得这个结尾大有深意,值得琢磨。  在人教版课文《小石潭
执教:彭 建 点评:朱文熙   摘 要 《左忠毅公逸事》是传统名篇,是桐城派散文的代表作。对这样的文言经典,本课确立了从“还本归真,传承文化”这个角度落实教学。本课力图通过 “抓住文言阅读规律、语言的不合常理处以及涵泳诵读”,还原有血有肉的“左公形象”,让学生感受左公的“忠毅精神”,让左公的那种“无私而为公,小我而大义”的家国情怀浸润当今的中学生,以此来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关键
梁实秋的散文《鸟》被选入部编教材七年级上册“动物与人”这一主题单元。这样的安排很容易让语文老师误以为本文只是从自然生态的角度来写鸟,所以教材编者在文本前面有个预习提示:“想想作者在表达爱鸟情感的同时,是否另有深意。”  作者真的只是在表达“我爱鸟”吗?如何品读梁实秋的这篇作品呢?  《鸟》有三条线索:  ▲叙事线索:去四川前——在四川——离开四川以后  ▲情感线索:爱—不忍—叹赏—喜悦—反思—悲哀
民国时期,“国文退化”“中学生国文程度低落了”“抢救国文”的呼声一直不断。王森然毫不讳言:“现在的中学国文教育,糟,是糟透了。”(王森然《中学国文教学概要·自序》)叶圣陶起先不以为然,最终却不得不承认:“他科教学的成绩虽然不见得优良,总还有些平常的成绩;国文教学的问题却不在成绩优良还是平常,而在成绩到底有没有。”①胡适、朱自清、罗根泽、朱经农、王平陵、陈卓如等一大批学者均撰文回应,并为此展开了写作
一、整本书阅读为什么要以课程标准为取向  整本书阅读是近年语文学界的研究热点,在实践层面已有大量成果问世,同时也出现一些不良的导向,例如阅读书目五花八门;阅读目标随意制定,要么过分导向整本书的内容本身,要么脱离学情一味追求学术深度;阅读进度安排无视整本书巨大的文字体量,松散随意;阅读策略奇招迭出,这些现象固然出于先行者的大胆尝试,但游离于新课标和统编教材的框架之外,说到底是缺乏课程意识的教学行为。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就“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命题建议”的“命题思路和框架”有如下两点论述:一是“以具体情境为载体”,这个情境可能是现实情境,可能是虚拟情境,也可能是背景情境等;二是“设计典型任务”,也即命题已经给考生规定了写作的指向,可能是认知任务,可能是交际任务,也可能是思维任务等。与此同时,“新课标”在对“命题和阅卷原则”的细化中又再次提到要“以情境任务作为试题主要载体,让学
一、理论背景   语文教学中,教学内容的确定离不开作为基础的文本解读。对于一篇课文,精准的文本解读往往能提升学生对语言的建构与运用能力、使学生获得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增强学生对于审美的鉴赏与创造力、增进学生对于文化的传承与对文化的理解力。近年来,各位语文学界的专家教师就文本解读的方式提出了许多相当具有建设性、指导性、可操作性的建议。其中,被许多语文教育专家频繁提到的——在文本解读中关注文本语言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