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是应用已有知识,通过语言文字(也包括图片、符号、公式、图表等),主动获取信息的心理过程。阅读能力实际上包括了认知能力、理解能力,具有主动性的特点。而现在高中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虽经过低年级教育学段在整体认知和简单理解上的训练,但大多数高中学生的阅读还往往带有盲目性,既不去整体观照阅读文本,也不考虑设定阅读任务,更不会有计划有意识地运用阅读策略来完成阅读任务,所以成绩很难提高。在此笔者简单谈谈自己在教学中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培养的三种方法。
一、问题教学,激发兴趣
有效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就要培养学生主动提问、主动探究的能力,以此产生阅读兴趣。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姆认为:“学生成功地学习一门学科与他的情感特征有较高的相关性。那些具有较高学习动机,对学习有兴趣,能积极主动学习的学生会比那些没有兴趣的学生学得更快更好。”在课堂教学中,采用问题教学的方式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
以《赤壁赋》为例,在赏析第一节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追问作者为什么化用《诗经·陈风·月出》。《月出》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写望月怀人的诗歌。它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情感,学生自然会对其内容及作者引用此篇的目的感兴趣。作者被贬黄州,思念心中的“美人”,而他的“美人”在哪里呢?了解了这些也就能理解文本第一节不单纯写美景,而是被贬黄州也想以景解忧却恰恰乐不忘忧,美景中含有淡淡的忧愁。这和第二节中的悲歌悲箫相对应。由此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就深入了,对整篇文章情感的理解就比较容易了。
在本文和《劝学》中都提到了“蛟龙”:“舞幽壑之潜蛟”“积水成渊,蛟龙生焉”。蛟龙是什么?在本文中用蛟龙何意?蛟,龙之属也。若遇雷电暴雨,必将扶摇直上腾跃九霄,渡劫后方可化龙。作者此时被贬黄州如同被困沟壑的蛟龙。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壑”的解释。课下注释把“壑”解释为“渊”,好不好?个人认为“沟壑”更能体现九天真龙被困的形象。
在第三节中引导学生追问本节较多的倒装句的作用。如“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而今安在哉”“侣鱼虾而友麋鹿”等,让学生深入思考无论采用何种句式都是为了表达作者的思想观点,倒装句多是为了强调某种特定意思,具有加强语气的作用。
经过上面一些问题的探究,引导学生养成勤于思考、善于发问的习惯,学生自然能对文本有更深入的理解,进而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当然,问题教学中的“问题”有预设更有生成,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生成问题的能力。
二、注重联想迁移
联想就是因一事物而想起与之有关的事物的思想活动。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要使教学思想和方法成为学生打开通往广阔世界的窗口。”我们的教学怎样才能成为学生打开通往广阔世界的窗口,有效途径就是培养学生联想迁移的能力。
以“诗歌”为例,《鹧鸪天·送人》中“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我们知道这是送别词,教师应引导学生向学过的送别类的诗歌上联想迁移,如课文中的《雨霖铃》就是典型的例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的含义是“分别后友人路途上水天相连,好像将两岸的树木送向无穷的远方,乌云挟带着雨水,把重重的高山掩埋了一半”,给人一种前路茫茫,阴云低沉携雨的压抑感。《雨霖铃》中“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不也和“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相似吗?《雨霖铃》中此句有路途艰险、前途迷茫的担忧,联想到此也就很容易看出“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的意思:翘首远望、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路途艰险、祝福平安的关切之情;山高水长、前程迷茫的郁闷之情。
联想迁移的关键是学生能深入地对某一领域做一些关注和研究,象诗歌鉴赏中的艺术手法、语言特点、主题思想等,甚至可以对主题思想中的某一小点做深入研究,学生才会有这种知识储备,才可能展开联想。例如,同样表现思乡怀人的主题但表现手法各有不同。有些诗人常常从自身写起,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如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张籍的《秋思》“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有些诗人从对方入笔,不说自己想家,却说家人想自己,通过想象(虚实结合)的手法来表现,令人倍觉凄凉。如杜甫的《月夜》:“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运用联想把某一主题的文章联系在一起,也就能帮助学生对这一知识点深入理解,从而提高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
三、培养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表现为思维视野的广阔,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特点。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学生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也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也就是说进行生动的创造。学生阅读理解文本的活动就是一种创造思维活动。这就告诉我们在教学中通过发散思维训练可有效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组合发散法进行认知创造。”在作文教学中笔者运用此法比较多。
比如以“鸟窝”为题的写作训练。教师可以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写出“鸟窝”同哪些东西组合在一起:童年捕鸟的乐趣、乡村、老屋、树、空巢老人……也可以和一些情感观念组合在一起:回忆怀念、成长、人与自然冲突、时代发展变迁等。这样“鸟窝”就不单纯是一个物体,而是被赋予了人生态度、社会观念、价值观念、思想道德等精神层面的内涵。这样学生对“鸟窝”的解读理解就提升一个层次,所写文章自然会深刻些。
再如在文章《这一代的清风明月》中,作者感叹“每代有每代的清风明月”“这一代的人,还是要找到这一代人的清风明月才好”。以“找回清风明月”为题,写一篇文章。“清风明月”可以和“一方美景胜地”,和自然环境、环保问题相联系,可以和商业中真材实料、诚信经营相联系,可以和当前浮躁逐利的社会中淡泊宁静的心相联系,也可和对一种技艺一种传统文化始终不渝地追求或坚守的精神品质相联系,等等。
让学生尽可能开动脑筋发散思维,尽可能多地联想组合,这样学生对一个事物的阅读理解也就深刻了,能力自然也就上来了。
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有意识地关注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注重培养方法,学生在阅读理解上一定会有收获。以上是笔者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浅陋体会,望同仁多多指导。
一、问题教学,激发兴趣
有效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就要培养学生主动提问、主动探究的能力,以此产生阅读兴趣。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姆认为:“学生成功地学习一门学科与他的情感特征有较高的相关性。那些具有较高学习动机,对学习有兴趣,能积极主动学习的学生会比那些没有兴趣的学生学得更快更好。”在课堂教学中,采用问题教学的方式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
以《赤壁赋》为例,在赏析第一节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追问作者为什么化用《诗经·陈风·月出》。《月出》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写望月怀人的诗歌。它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情感,学生自然会对其内容及作者引用此篇的目的感兴趣。作者被贬黄州,思念心中的“美人”,而他的“美人”在哪里呢?了解了这些也就能理解文本第一节不单纯写美景,而是被贬黄州也想以景解忧却恰恰乐不忘忧,美景中含有淡淡的忧愁。这和第二节中的悲歌悲箫相对应。由此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就深入了,对整篇文章情感的理解就比较容易了。
在本文和《劝学》中都提到了“蛟龙”:“舞幽壑之潜蛟”“积水成渊,蛟龙生焉”。蛟龙是什么?在本文中用蛟龙何意?蛟,龙之属也。若遇雷电暴雨,必将扶摇直上腾跃九霄,渡劫后方可化龙。作者此时被贬黄州如同被困沟壑的蛟龙。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壑”的解释。课下注释把“壑”解释为“渊”,好不好?个人认为“沟壑”更能体现九天真龙被困的形象。
在第三节中引导学生追问本节较多的倒装句的作用。如“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而今安在哉”“侣鱼虾而友麋鹿”等,让学生深入思考无论采用何种句式都是为了表达作者的思想观点,倒装句多是为了强调某种特定意思,具有加强语气的作用。
经过上面一些问题的探究,引导学生养成勤于思考、善于发问的习惯,学生自然能对文本有更深入的理解,进而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当然,问题教学中的“问题”有预设更有生成,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生成问题的能力。
二、注重联想迁移
联想就是因一事物而想起与之有关的事物的思想活动。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要使教学思想和方法成为学生打开通往广阔世界的窗口。”我们的教学怎样才能成为学生打开通往广阔世界的窗口,有效途径就是培养学生联想迁移的能力。
以“诗歌”为例,《鹧鸪天·送人》中“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我们知道这是送别词,教师应引导学生向学过的送别类的诗歌上联想迁移,如课文中的《雨霖铃》就是典型的例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的含义是“分别后友人路途上水天相连,好像将两岸的树木送向无穷的远方,乌云挟带着雨水,把重重的高山掩埋了一半”,给人一种前路茫茫,阴云低沉携雨的压抑感。《雨霖铃》中“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不也和“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相似吗?《雨霖铃》中此句有路途艰险、前途迷茫的担忧,联想到此也就很容易看出“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的意思:翘首远望、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路途艰险、祝福平安的关切之情;山高水长、前程迷茫的郁闷之情。
联想迁移的关键是学生能深入地对某一领域做一些关注和研究,象诗歌鉴赏中的艺术手法、语言特点、主题思想等,甚至可以对主题思想中的某一小点做深入研究,学生才会有这种知识储备,才可能展开联想。例如,同样表现思乡怀人的主题但表现手法各有不同。有些诗人常常从自身写起,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如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张籍的《秋思》“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有些诗人从对方入笔,不说自己想家,却说家人想自己,通过想象(虚实结合)的手法来表现,令人倍觉凄凉。如杜甫的《月夜》:“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运用联想把某一主题的文章联系在一起,也就能帮助学生对这一知识点深入理解,从而提高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
三、培养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表现为思维视野的广阔,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特点。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学生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也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也就是说进行生动的创造。学生阅读理解文本的活动就是一种创造思维活动。这就告诉我们在教学中通过发散思维训练可有效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组合发散法进行认知创造。”在作文教学中笔者运用此法比较多。
比如以“鸟窝”为题的写作训练。教师可以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写出“鸟窝”同哪些东西组合在一起:童年捕鸟的乐趣、乡村、老屋、树、空巢老人……也可以和一些情感观念组合在一起:回忆怀念、成长、人与自然冲突、时代发展变迁等。这样“鸟窝”就不单纯是一个物体,而是被赋予了人生态度、社会观念、价值观念、思想道德等精神层面的内涵。这样学生对“鸟窝”的解读理解就提升一个层次,所写文章自然会深刻些。
再如在文章《这一代的清风明月》中,作者感叹“每代有每代的清风明月”“这一代的人,还是要找到这一代人的清风明月才好”。以“找回清风明月”为题,写一篇文章。“清风明月”可以和“一方美景胜地”,和自然环境、环保问题相联系,可以和商业中真材实料、诚信经营相联系,可以和当前浮躁逐利的社会中淡泊宁静的心相联系,也可和对一种技艺一种传统文化始终不渝地追求或坚守的精神品质相联系,等等。
让学生尽可能开动脑筋发散思维,尽可能多地联想组合,这样学生对一个事物的阅读理解也就深刻了,能力自然也就上来了。
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有意识地关注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注重培养方法,学生在阅读理解上一定会有收获。以上是笔者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浅陋体会,望同仁多多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