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脑梗塞患者康复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脑梗塞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在治疗后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评价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得分情况以及功能独立性得分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患者的神经功能和独立性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观察组的改善程度要好于对照组 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脑梗塞患者的预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
【关键词】护理干预 脑梗塞 康复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5-0114-01
1 临床资料
收集本科2013年6月-2014年6月住院的符合最新指南修订的诊断标准,并经头颅MRI检查证实为急性脑梗死,年龄在40~70岁之间,发病在24 h内,有肢体活动障碍,肌力在0~IV级的非昏迷患者,排除出血性脑梗死、复发性脑梗死、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及TIA发作,无感觉性失语及严重认知功能障碍,无肝肾心功能不全、精神障碍疾病史及其他全身性疾病患者共80例,其中男53例,女28例;右侧梗死23例,左侧梗死57例;额、颞、顶及皮层部位的梗死52例,基底节区梗死38例。入院时发病时间均已超过6 h时间窗,不适合溶栓治疗。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严重程度和基础用药和康复治疗等各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入院48 h病情平稳即接受由护士制定的综合护理干预计划进行干预,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1.改善住院环境
实现病人康复,一个安静、清洁的住院环境极为重要。在病房内,建议病人保持不少于1小时的光线照射,同时保养好房内的清洁,力求为病人创造一个良好的休养环境,保持室内清洁和光线适宜。定期对病房进行灭菌处理,时刻关注病房的卫生情况,患者在康复期免疫力尚处于恢复状态,此时要做好卫生工作,不要给病菌可乘之机。
2.严密观察病情
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密切观察患者瞳孔的变化,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报告医生,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呕吐,呕吐物的性质、颜色和呕吐量,患者在急救期间取侧卧位,防治呕吐物堵塞气管,可以采用体位引流的方式进行气道引流。
3.心理护理
从提供信息支持、心理辅导、提高患者的社会支持度、建立自助团体四个方面在患者发病后早期就开始给予系统量化的心理干预措施[1],具体:(1)对每位患者每天进行25 min健康知识的宣教;(2)对每位患者每周进行3次心理辅导:帮助患者端正对疾病及其他困难和挫折的认识,调节和改善心理状态;(3)与患者的家人和朋友沟通,让患者的家人和朋友采取正确的方法来支持、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4)定期组织患者及家属集体参加疾病知识的学习,并一起讨论,增强团队意识,共同战胜疾病。
4.功能康复训练
1)感觉功能训练 利用坐位时患侧上肢支撑体重的方法,达到同时训练运动功能和感觉功能的目的。在支撑手掌的下面,可以替换放置一些手感、质地不同的材料。患侧手指伸展平放在桌面上,向各方面滑动,对手掌产生摩擦刺激;2)手功能恢复 可以通过训练手指抓握和精细动作的活动来进行,选择各种规格的木钉或铅笔等,拿在手中并将其上下或前后翻转,提高手的灵巧性;3)其他功能恢复锻炼 脑梗塞急性期过后,因脑出血形成的软化灶(或血栓)压迫颅内神经、导致瘫痪或偏瘫。要在有人保护下进行康复训练,每天坚持手和足的运动训练。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理疗、针灸等,以改善患肢的功能,可针刺百会、上星、四神聪、完骨、曲池、手三里、内外关、合谷、足三里、三阴交、涌泉等穴。
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得分情况及功能独立性得分情况。
统计学方法
全部数据均录入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结果
神经功能缺损得分情况:经过综合康复治疗,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得分情况见表1。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得分情况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改善程度要好于对照组 P<0.05。
功能独立性得分情况:两组患者的功能独立性得分情况见表2。治疗前后患者的功能独立性得分情况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改善程度要好于对照组 P<0.05。
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得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患者功能独立性得分明显增高,观察组患者增高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对急性脑梗塞患者实施系统性的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有效促进患者临床疗效的改善和提升。
参考文献:
[1]侯彩叶.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 中国医药导报. 2012(27)
[2]车媛,王岩,周晓娜.渐进式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生活能力及疗效的影响[J]. 海南医学. 2012(15)
[3]李芳,才宁.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瘫痪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J].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7(29)
【关键词】护理干预 脑梗塞 康复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5-0114-01
1 临床资料
收集本科2013年6月-2014年6月住院的符合最新指南修订的诊断标准,并经头颅MRI检查证实为急性脑梗死,年龄在40~70岁之间,发病在24 h内,有肢体活动障碍,肌力在0~IV级的非昏迷患者,排除出血性脑梗死、复发性脑梗死、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及TIA发作,无感觉性失语及严重认知功能障碍,无肝肾心功能不全、精神障碍疾病史及其他全身性疾病患者共80例,其中男53例,女28例;右侧梗死23例,左侧梗死57例;额、颞、顶及皮层部位的梗死52例,基底节区梗死38例。入院时发病时间均已超过6 h时间窗,不适合溶栓治疗。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严重程度和基础用药和康复治疗等各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入院48 h病情平稳即接受由护士制定的综合护理干预计划进行干预,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1.改善住院环境
实现病人康复,一个安静、清洁的住院环境极为重要。在病房内,建议病人保持不少于1小时的光线照射,同时保养好房内的清洁,力求为病人创造一个良好的休养环境,保持室内清洁和光线适宜。定期对病房进行灭菌处理,时刻关注病房的卫生情况,患者在康复期免疫力尚处于恢复状态,此时要做好卫生工作,不要给病菌可乘之机。
2.严密观察病情
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密切观察患者瞳孔的变化,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报告医生,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呕吐,呕吐物的性质、颜色和呕吐量,患者在急救期间取侧卧位,防治呕吐物堵塞气管,可以采用体位引流的方式进行气道引流。
3.心理护理
从提供信息支持、心理辅导、提高患者的社会支持度、建立自助团体四个方面在患者发病后早期就开始给予系统量化的心理干预措施[1],具体:(1)对每位患者每天进行25 min健康知识的宣教;(2)对每位患者每周进行3次心理辅导:帮助患者端正对疾病及其他困难和挫折的认识,调节和改善心理状态;(3)与患者的家人和朋友沟通,让患者的家人和朋友采取正确的方法来支持、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4)定期组织患者及家属集体参加疾病知识的学习,并一起讨论,增强团队意识,共同战胜疾病。
4.功能康复训练
1)感觉功能训练 利用坐位时患侧上肢支撑体重的方法,达到同时训练运动功能和感觉功能的目的。在支撑手掌的下面,可以替换放置一些手感、质地不同的材料。患侧手指伸展平放在桌面上,向各方面滑动,对手掌产生摩擦刺激;2)手功能恢复 可以通过训练手指抓握和精细动作的活动来进行,选择各种规格的木钉或铅笔等,拿在手中并将其上下或前后翻转,提高手的灵巧性;3)其他功能恢复锻炼 脑梗塞急性期过后,因脑出血形成的软化灶(或血栓)压迫颅内神经、导致瘫痪或偏瘫。要在有人保护下进行康复训练,每天坚持手和足的运动训练。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理疗、针灸等,以改善患肢的功能,可针刺百会、上星、四神聪、完骨、曲池、手三里、内外关、合谷、足三里、三阴交、涌泉等穴。
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得分情况及功能独立性得分情况。
统计学方法
全部数据均录入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结果
神经功能缺损得分情况:经过综合康复治疗,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得分情况见表1。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得分情况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改善程度要好于对照组 P<0.05。
功能独立性得分情况:两组患者的功能独立性得分情况见表2。治疗前后患者的功能独立性得分情况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改善程度要好于对照组 P<0.05。
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得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患者功能独立性得分明显增高,观察组患者增高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对急性脑梗塞患者实施系统性的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有效促进患者临床疗效的改善和提升。
参考文献:
[1]侯彩叶.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 中国医药导报. 2012(27)
[2]车媛,王岩,周晓娜.渐进式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生活能力及疗效的影响[J]. 海南医学. 2012(15)
[3]李芳,才宁.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瘫痪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J].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