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思维的基础,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这是爱因斯坦从事科学研究的宝贵经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是学生学习科学,获取知识的基本能力,所以教师应精心设计问题的情景,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兴趣。
【关键词】小学数学;发现;提成;问题情境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 问题是探究的源,发现是问题和探究的产生的结果,科学史上的每一项重大发现都是从问题开始的。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呢?我认为主要是要有意识地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让学生经历一个从敢问到爱问再到善问的过程,逐步形成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一、营造和谐氛围,鼓励学生“敢问”
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安全的课堂气氛。”就目前数学课堂教学来看,学生主动发现和提出问题的现象还不够多见,他们或胆小或怕说错或根本无疑可问。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首先要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消除学生提问的心理障碍,使学生敢问。哪怕学生的问题问得“ 幼稚”,问得“离谱”,也不能轻易否定甚至讽刺挖苦,要正确引导、耐心解疑。能够提出问题,本身就说明学生正在积极参与学习过程,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敢于阐述个人意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勇气和习惯。
二、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会问”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当一个年幼的人不是作为冷漠的旁观者,而是作为劳动者,发现了许许多多个‘为什么’,并且通过思考、观察和动手而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时,在他身上就会像有火花燃成火焰一样,产生独立的思考。”而启发学生思考的关键在于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所以教师要善于把问题有意识地、巧妙地寓于各种符合学生数学现实的背景之中,让学生从情境出发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一)创设操作式的情境,让学生基于直观发现和提出问题
实践操作是小学生获取感性认识、发现数学关系的重要途径,也是诱发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载体。例如,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时,发给每个学生长3 厘米、4厘米、5厘米、8厘米的小棒各一根,要求学生利用这些小棒围出不同的三角形。学生在操作中发现了问题:“为什么用3根小棒有时能围成三角形,有时却不能围成三角形呢?”这些有意义的问题,为后面学习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打下了基础。
(二)创设悬念式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基于困惑发现和提出问题
针对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创设新奇的悬念式情境,可以诱发学生在困惑中产生问题。例如,教学“圆柱的表面积”时,教师先要求学生用硬纸板做一个底面半径3 厘米、高10厘米的“ 饮料罐”。学生在操作中自然发现了问题:“侧面不知道用什么形状的纸来围?”这一问题解决后,又引发新的问题:“围侧面的长方形纸的长究竟应该是多少呢?”这样的教学设计,改变过去一贯采用的“小步子”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不断产生困惑,从而提出数学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动构建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三、指导质疑问难,培养学生“善问”
要使学生在无疑处生疑,孕育问题意识,教师必须引导学生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世界,捕捉“提问契机”,不但敢问、会问,而且善问。
(一)质疑课题,明确学习目标
课题往往揭示了教学重点内容,围绕课题质疑,有利于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激活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让学生带着问题主动探究,变“ 要我学”为“ 我要学”。例如,在教学“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时,可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飞飞的父亲是一名火车司机,每工作3天后休息1天。飞飞的母亲是一名飞机乘务员,每工作1天后休息1天。从9月1日开始算起(出示一张9月份的日历),请先用“△”标出父亲的休息日,用“○”标出母亲的休息日。再想一想哪几天飞飞的父亲和母亲同时休息?”学生解决这一问题后,揭示课题并提问:“看了要学习的课题,你想到了什么?”学生一下子提出了许多问题:“什么叫公倍数?”“什么叫最小公倍数?”“怎样求公倍数、最小公倍数?”“最小公倍数有什么用?”
(二)质疑解法,训练求异思维能力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往往会有不同的想法。这时,要鼓励学生在倾听别人意见的同时,能够敢于向“ 权威”挑战,敢于提出异议。曾听一位教师教学这样一道题:“生物组同学饲养兔子和鸽子,饲养一只兔子一天需1 元,饲养一只鸽子一天需0.5 元,该小组每月有90 元的活动经费,他们能饲养多少只兔子、多少只鸽子?(每月按30天计算)”一位同学列出了以下算式:“可饲养兔子:90÷(1×30)=3(只),可饲养鸽子:90÷(0.5×30)=6(只)。”另一位同学立即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从题中条件‘生物组同学饲养兔子和鸽子’到问题‘他们能饲养多少只兔子、多少只鸽子’说明应该既养了兔子又养了鸽子,而上面的做法只考虑了其中的一种,所以我认为是错误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90÷(30+15)=2(只),即能养2 只兔子和2 只鸽子。”这时,教师鼓励学生展开讨论。一会儿,又有学生提出新的想法:“如果只饲养1 兔子,那么可饲养的鸽子数应为(90-30)÷15=4(只)。”课堂顿时变得热闹起来……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充分张扬了学生的个性,满足了多样化学习的需求。
(三)质疑教材,拓展学习的渠道
教材呈现的学习内容是浓缩的、静态的,为学生学习提供了重要的载体,但其中也有许多“空白”需要学生通过其他渠道来丰富和补充。教师应引导学生科学地对待教材。有时敢于质疑教材,能激起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把数学知识从课堂延伸到更广阔的课外。例如,在学习了“认钟表”以后,我让学生说说“还有什么疑问吗”,结果学生的问题让我大吃一惊:“为什么钟面上一定要有12个数?”“为什么同一时刻我们这里的时间和别的国家不一样?”这些问题将引导学生进行更积极的探索。
【关键词】小学数学;发现;提成;问题情境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 问题是探究的源,发现是问题和探究的产生的结果,科学史上的每一项重大发现都是从问题开始的。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呢?我认为主要是要有意识地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让学生经历一个从敢问到爱问再到善问的过程,逐步形成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一、营造和谐氛围,鼓励学生“敢问”
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安全的课堂气氛。”就目前数学课堂教学来看,学生主动发现和提出问题的现象还不够多见,他们或胆小或怕说错或根本无疑可问。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首先要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消除学生提问的心理障碍,使学生敢问。哪怕学生的问题问得“ 幼稚”,问得“离谱”,也不能轻易否定甚至讽刺挖苦,要正确引导、耐心解疑。能够提出问题,本身就说明学生正在积极参与学习过程,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敢于阐述个人意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勇气和习惯。
二、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会问”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当一个年幼的人不是作为冷漠的旁观者,而是作为劳动者,发现了许许多多个‘为什么’,并且通过思考、观察和动手而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时,在他身上就会像有火花燃成火焰一样,产生独立的思考。”而启发学生思考的关键在于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所以教师要善于把问题有意识地、巧妙地寓于各种符合学生数学现实的背景之中,让学生从情境出发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一)创设操作式的情境,让学生基于直观发现和提出问题
实践操作是小学生获取感性认识、发现数学关系的重要途径,也是诱发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载体。例如,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时,发给每个学生长3 厘米、4厘米、5厘米、8厘米的小棒各一根,要求学生利用这些小棒围出不同的三角形。学生在操作中发现了问题:“为什么用3根小棒有时能围成三角形,有时却不能围成三角形呢?”这些有意义的问题,为后面学习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打下了基础。
(二)创设悬念式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基于困惑发现和提出问题
针对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创设新奇的悬念式情境,可以诱发学生在困惑中产生问题。例如,教学“圆柱的表面积”时,教师先要求学生用硬纸板做一个底面半径3 厘米、高10厘米的“ 饮料罐”。学生在操作中自然发现了问题:“侧面不知道用什么形状的纸来围?”这一问题解决后,又引发新的问题:“围侧面的长方形纸的长究竟应该是多少呢?”这样的教学设计,改变过去一贯采用的“小步子”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不断产生困惑,从而提出数学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动构建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三、指导质疑问难,培养学生“善问”
要使学生在无疑处生疑,孕育问题意识,教师必须引导学生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世界,捕捉“提问契机”,不但敢问、会问,而且善问。
(一)质疑课题,明确学习目标
课题往往揭示了教学重点内容,围绕课题质疑,有利于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激活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让学生带着问题主动探究,变“ 要我学”为“ 我要学”。例如,在教学“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时,可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飞飞的父亲是一名火车司机,每工作3天后休息1天。飞飞的母亲是一名飞机乘务员,每工作1天后休息1天。从9月1日开始算起(出示一张9月份的日历),请先用“△”标出父亲的休息日,用“○”标出母亲的休息日。再想一想哪几天飞飞的父亲和母亲同时休息?”学生解决这一问题后,揭示课题并提问:“看了要学习的课题,你想到了什么?”学生一下子提出了许多问题:“什么叫公倍数?”“什么叫最小公倍数?”“怎样求公倍数、最小公倍数?”“最小公倍数有什么用?”
(二)质疑解法,训练求异思维能力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往往会有不同的想法。这时,要鼓励学生在倾听别人意见的同时,能够敢于向“ 权威”挑战,敢于提出异议。曾听一位教师教学这样一道题:“生物组同学饲养兔子和鸽子,饲养一只兔子一天需1 元,饲养一只鸽子一天需0.5 元,该小组每月有90 元的活动经费,他们能饲养多少只兔子、多少只鸽子?(每月按30天计算)”一位同学列出了以下算式:“可饲养兔子:90÷(1×30)=3(只),可饲养鸽子:90÷(0.5×30)=6(只)。”另一位同学立即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从题中条件‘生物组同学饲养兔子和鸽子’到问题‘他们能饲养多少只兔子、多少只鸽子’说明应该既养了兔子又养了鸽子,而上面的做法只考虑了其中的一种,所以我认为是错误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90÷(30+15)=2(只),即能养2 只兔子和2 只鸽子。”这时,教师鼓励学生展开讨论。一会儿,又有学生提出新的想法:“如果只饲养1 兔子,那么可饲养的鸽子数应为(90-30)÷15=4(只)。”课堂顿时变得热闹起来……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充分张扬了学生的个性,满足了多样化学习的需求。
(三)质疑教材,拓展学习的渠道
教材呈现的学习内容是浓缩的、静态的,为学生学习提供了重要的载体,但其中也有许多“空白”需要学生通过其他渠道来丰富和补充。教师应引导学生科学地对待教材。有时敢于质疑教材,能激起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把数学知识从课堂延伸到更广阔的课外。例如,在学习了“认钟表”以后,我让学生说说“还有什么疑问吗”,结果学生的问题让我大吃一惊:“为什么钟面上一定要有12个数?”“为什么同一时刻我们这里的时间和别的国家不一样?”这些问题将引导学生进行更积极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