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课改精神的指导下,教师应该顺应课程改革,运用课改的新理念,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从四个方面与广大同行分享如何顺应课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师生关系;设疑;学法;鼓励
在新课改精神的指导下,我们应该顺应课程改革,运用课改的新理念,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轻松获得知识,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因此课堂上教师应反对传统的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等“填鸭式”的教学,要通过师生平等交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受到激励和鼓舞,从而活跃思维,与此同时,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健全的人格。因此,教师只有在课堂上创设自由而安全的氛围,学生就会对教师和教学内容持有肯定的态度,表现出更大的学习兴趣,才能迸发创新的火花。
二、注重设疑
问题是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源泉;是学生主动探究的动力。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重要。”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如教学《槐乡的孩子》时,我板书课题后,问:“课题写‘槐乡的孩子’,文中主要写槐乡的孩子们怎样呢?为什么课题要用槐乡的孩子呢?请同学们边读课文变思考,可以小组讨论。”我的话意结束,课堂就活跃起来,积极参与,兴趣极高。问题答案基本上是:主要写槐乡孩子勤劳、懂事,从小就知道分担父母的辛劳;槐乡孩子们勤劳、不怕吃苦的品质;槐乡孩子能懂得劳动虽然很辛苦,但是劳动成果是甘甜的,心里是快乐的。这样不仅能引导学生从文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问题意识,而且引领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这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三、指导学法
学生有了探究的兴趣还不够,还必须掌握探究的方法,才能提高探究能力,达到善于探究的境界。培养探究能力我认为有以下几条途径:
1.多读。新教材的特点,是在低年级就安排了注音识字,提前读写,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所以我们教师必须把读书的权利还给学生,把读书的时间让给学生。如在《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中,当教小女孩“第一次擦燃火柴”的内容时,我采用教师范读,学生朗读,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体会、分辨哪些语句是直接描写,哪些语句是想象。再让学生说出小女孩产生了什么幻想,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幻想?然后再反复朗读幻想的内容与文章开头的环境描写、小女孩的外貌描写的内容。这样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就与“小女孩”的情感产生共鸣,成为课文中的“主角”,从而融入到文章中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多讨论。有人形容讨论是七嘴八舌出真相。课堂讨论是指学生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巧妙选择多种形式围绕主题问题各抒己见、取长补短的一种多信息交流活动。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有利于促进教学相长,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3.多品。品就是品词析句,就是抓住重点词和句子,推敲体味语言的准确性,语气神韵,领悟作品遣词造句的独具匠心,感悟课文描写的意境,从而领悟作者表达感情。如教学《向往奥运》一课时,可让学生抓住重点句:“体育不仅仅是体育,它以自身特殊的魅力影响着一切。”让学生找出句中重点词“魅力”,理解什么叫“魅力”?体育的魅力表现在哪里?它怎样影响一切?这时引导学生联系上文,体会体育的“魅力”。我发现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和我一样,当我猛然听到嘹亮的奥运会会歌时,真是感动不已,不由自主地在那飞迸的泉水和旋律面前停住了脚步,禁不住抬起头来望着那透明的水柱和星光灿烂的夜空。
四、巧用鼓励的方式让学生乐于学习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自尊心、好奇心,都喜欢得到老师的表扬。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抓住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认真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并注意及时地表扬他们,哪怕是微小的进步,都会使他们感受到老师是亲切的、公平的,使他们能够全面地认识和评价自己,从而增强信心,鼓起上进的勇气。同时也激发了他们进行自主学习的兴趣。比如,我们班有一个学生学习成绩很差,是学校老师公认的调皮捣蛋生,很喜欢打架,刚开始我经常跟他说一些学习的重要性,要遵纪守法、团结同学等等的道理,他都不屑一顾,让我感到非常棘手,我留心观察一段时间,发现他很喜欢画画,而且画画得很传神,很有悟性。为此,在中心校举行的“中高年段绘画大比拼”的比赛活动中,我让他代表我们班去参加比赛,不出我所料,他拿了一等奖。因此,教师应该不要吝惜对学生进行表扬,多一些表扬少一些批评,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总之,教师要实行民主教学,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注重设疑,并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多鼓励学生,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意识得到长久地保持,做到乐学、主动学,学有所得,越学越有信心、越爱学。
參考文献:
[1]李红.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教育,2017(6).
[2]李微.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中华少年,2017(30).
关键词:师生关系;设疑;学法;鼓励
在新课改精神的指导下,我们应该顺应课程改革,运用课改的新理念,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轻松获得知识,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因此课堂上教师应反对传统的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等“填鸭式”的教学,要通过师生平等交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受到激励和鼓舞,从而活跃思维,与此同时,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健全的人格。因此,教师只有在课堂上创设自由而安全的氛围,学生就会对教师和教学内容持有肯定的态度,表现出更大的学习兴趣,才能迸发创新的火花。
二、注重设疑
问题是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源泉;是学生主动探究的动力。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重要。”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如教学《槐乡的孩子》时,我板书课题后,问:“课题写‘槐乡的孩子’,文中主要写槐乡的孩子们怎样呢?为什么课题要用槐乡的孩子呢?请同学们边读课文变思考,可以小组讨论。”我的话意结束,课堂就活跃起来,积极参与,兴趣极高。问题答案基本上是:主要写槐乡孩子勤劳、懂事,从小就知道分担父母的辛劳;槐乡孩子们勤劳、不怕吃苦的品质;槐乡孩子能懂得劳动虽然很辛苦,但是劳动成果是甘甜的,心里是快乐的。这样不仅能引导学生从文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问题意识,而且引领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这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三、指导学法
学生有了探究的兴趣还不够,还必须掌握探究的方法,才能提高探究能力,达到善于探究的境界。培养探究能力我认为有以下几条途径:
1.多读。新教材的特点,是在低年级就安排了注音识字,提前读写,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所以我们教师必须把读书的权利还给学生,把读书的时间让给学生。如在《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中,当教小女孩“第一次擦燃火柴”的内容时,我采用教师范读,学生朗读,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体会、分辨哪些语句是直接描写,哪些语句是想象。再让学生说出小女孩产生了什么幻想,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幻想?然后再反复朗读幻想的内容与文章开头的环境描写、小女孩的外貌描写的内容。这样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就与“小女孩”的情感产生共鸣,成为课文中的“主角”,从而融入到文章中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多讨论。有人形容讨论是七嘴八舌出真相。课堂讨论是指学生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巧妙选择多种形式围绕主题问题各抒己见、取长补短的一种多信息交流活动。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有利于促进教学相长,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3.多品。品就是品词析句,就是抓住重点词和句子,推敲体味语言的准确性,语气神韵,领悟作品遣词造句的独具匠心,感悟课文描写的意境,从而领悟作者表达感情。如教学《向往奥运》一课时,可让学生抓住重点句:“体育不仅仅是体育,它以自身特殊的魅力影响着一切。”让学生找出句中重点词“魅力”,理解什么叫“魅力”?体育的魅力表现在哪里?它怎样影响一切?这时引导学生联系上文,体会体育的“魅力”。我发现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和我一样,当我猛然听到嘹亮的奥运会会歌时,真是感动不已,不由自主地在那飞迸的泉水和旋律面前停住了脚步,禁不住抬起头来望着那透明的水柱和星光灿烂的夜空。
四、巧用鼓励的方式让学生乐于学习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自尊心、好奇心,都喜欢得到老师的表扬。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抓住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认真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并注意及时地表扬他们,哪怕是微小的进步,都会使他们感受到老师是亲切的、公平的,使他们能够全面地认识和评价自己,从而增强信心,鼓起上进的勇气。同时也激发了他们进行自主学习的兴趣。比如,我们班有一个学生学习成绩很差,是学校老师公认的调皮捣蛋生,很喜欢打架,刚开始我经常跟他说一些学习的重要性,要遵纪守法、团结同学等等的道理,他都不屑一顾,让我感到非常棘手,我留心观察一段时间,发现他很喜欢画画,而且画画得很传神,很有悟性。为此,在中心校举行的“中高年段绘画大比拼”的比赛活动中,我让他代表我们班去参加比赛,不出我所料,他拿了一等奖。因此,教师应该不要吝惜对学生进行表扬,多一些表扬少一些批评,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总之,教师要实行民主教学,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注重设疑,并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多鼓励学生,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意识得到长久地保持,做到乐学、主动学,学有所得,越学越有信心、越爱学。
參考文献:
[1]李红.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教育,2017(6).
[2]李微.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中华少年,2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