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性学习,能让学生们在充满活力、智慧和创造力的课堂学习中,汲取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感和树立人生价值观。本人结合平时小学数学教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巧设问题情境,为探究性学习做准备
布卢姆说过:“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小学生,年龄小,认知少,对周围的食物或者现象充满好奇,感兴趣。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抓住学生好奇、兴趣的特点,把握好教材,通过各种途径创设与教学有关的又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教学情境和氛围,指导学生自发地去探索、发现问题,孕育探求动机,使学生产生探索欲望和兴趣。因此,针对知识点,要巧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引起探究欲望。例如我在教学有余数除法时候,我出示西游记唐僧师徒4人西天取经图片,路过花果山,采摘到9个水果,现在4个人吃,每个人吃几个?这个时候要孩子们动脑来分,孩子们一下子兴趣来了,都想知道究竟每个人几个,这样使学生自然地产生主动求知的心理冲动,为探究学习巧设铺垫。
二、寻找探究方法,开启探究性学习的大门
探究就是探索、研究问题的过程。小学生认知和能力都还粗浅,“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去发现知识规律,很重要。
1.通过实践,探究知识。有些数学知识很抽象,一个理论,你说给孩子们,要他们记忆,很容易忘记,我们可以通过课堂上的一些实践活动,加深理解和记忆。在动手中感悟,自己解决问题,总结规律,得出方法。例如我在教学圆锥体积时,我让学生做分别做一个同底同高的圆柱和圆锥容器,先求出圆柱的体积,这个基础上,开始学生实验活动,用圆锥去盛水倒到圆柱里,几杯可将圆柱倒满,学生最终得出结论:同底同高的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这样加深了学生对圆锥体积的认识,上升到感性理解。学生对了解此问题的积极性很高,经过他们的实践、观察、了解、总结后,对知识加深了理解。
2.通过比较,探究知识。在比较中探究,在类比中发现。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周长时, “安静”、“宁静”、“寂静”,“战斗”、“战役”、“战争”等词语时,可以先叫学生讲讲周长的概念,然后比较三角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图形周长之间的细微区别,通过比较,进一步理解周长的意义,从而加深对图形周长的认知,也可以联系生活实际中如篱笆等所需的材料,深化知识的应用。让学生在比较中探究,在探究中得出结论。
3.通过假设,探究知识。根据已有的经验和材料,对事物产生的原因及规律所作的推测、设想。利用假设法来解决数学中的实际问题,就是根据题目中所给的条件,再假设出一些与题目不矛盾而有联系的条件,以解决问题。例如,教学行程问题时,就可以通过假设,探究知识。应用题:两汽车相距739公里两地先后相向而行。卡车每小时行20公里吗,小汽车每小时行36公里,当两车相遇时,两车行驶时间相加正好是24小时,求相遇时两车各行了多少公里。730公里是两车所行路程之和,24小时是两车行驶时间之和,假设24小时都是小汽车行的,则行驶的路程为:36x24=864(公里),比两车共行的路程多:864-730=134(公里)。探究,这是因为卡车行驶的时间当作了小汽车行驶的时间了。小汽车每小时比卡车多行:36-20=16(公里)。那么卡车实际行驶的时间来假设小汽车行的时间是:(36x24-730)÷(36-20)=8(小时)。小汽车行驶的时间是24-8=16(小时),求出两车各行驶的时间后,就好求两车各行驶的路程了。
三、合作交流,达到探究性学习的最终目的
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会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我认为,好的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将学生的个别差异作为一种积极的教育资源加以利用,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将学生组成学习小组,每个小组6~8人,每组成员在性别、兴趣、能力、学习水平、家庭背景等主要方面合理搭配,保证组内各成员之间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小组之间合理竞争的公平性。 合作性学习有利于他们的探究与创新。抓住合作学习的特点,逐步向数学学科领域渗透,与传统学习方法相融合,一定能最大程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合作探究是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的重要形式。通过小组合作充分展示集体的智慧,在探索交流中達到取长补短的目的。在合作探究学习中,学生不同的智力水平,不同的思维方式经过交流整合,有的得到修正,有的得到提升。应该强调的是小组合作探究时,教师不是一个旁观者,而应积极参与者,这样既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讨论情况,还可以密切师生关系,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但要注意在实际教学中,部分学生只会跟在别人思维后面走,没有独立见解,很容易形成思维的依赖性。这现象就有待于教师及时地发现、引导和调节。另外,在一堂课中课小组合作的次数不应出现太多,时间太长,否则,会使学生产生厌倦心理,不利于培养学生探索的积极性。小组合作要限时限地,从实际出发,让学生真正地乐于合作,才能收到成效。
一、巧设问题情境,为探究性学习做准备
布卢姆说过:“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小学生,年龄小,认知少,对周围的食物或者现象充满好奇,感兴趣。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抓住学生好奇、兴趣的特点,把握好教材,通过各种途径创设与教学有关的又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教学情境和氛围,指导学生自发地去探索、发现问题,孕育探求动机,使学生产生探索欲望和兴趣。因此,针对知识点,要巧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引起探究欲望。例如我在教学有余数除法时候,我出示西游记唐僧师徒4人西天取经图片,路过花果山,采摘到9个水果,现在4个人吃,每个人吃几个?这个时候要孩子们动脑来分,孩子们一下子兴趣来了,都想知道究竟每个人几个,这样使学生自然地产生主动求知的心理冲动,为探究学习巧设铺垫。
二、寻找探究方法,开启探究性学习的大门
探究就是探索、研究问题的过程。小学生认知和能力都还粗浅,“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去发现知识规律,很重要。
1.通过实践,探究知识。有些数学知识很抽象,一个理论,你说给孩子们,要他们记忆,很容易忘记,我们可以通过课堂上的一些实践活动,加深理解和记忆。在动手中感悟,自己解决问题,总结规律,得出方法。例如我在教学圆锥体积时,我让学生做分别做一个同底同高的圆柱和圆锥容器,先求出圆柱的体积,这个基础上,开始学生实验活动,用圆锥去盛水倒到圆柱里,几杯可将圆柱倒满,学生最终得出结论:同底同高的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这样加深了学生对圆锥体积的认识,上升到感性理解。学生对了解此问题的积极性很高,经过他们的实践、观察、了解、总结后,对知识加深了理解。
2.通过比较,探究知识。在比较中探究,在类比中发现。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周长时, “安静”、“宁静”、“寂静”,“战斗”、“战役”、“战争”等词语时,可以先叫学生讲讲周长的概念,然后比较三角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图形周长之间的细微区别,通过比较,进一步理解周长的意义,从而加深对图形周长的认知,也可以联系生活实际中如篱笆等所需的材料,深化知识的应用。让学生在比较中探究,在探究中得出结论。
3.通过假设,探究知识。根据已有的经验和材料,对事物产生的原因及规律所作的推测、设想。利用假设法来解决数学中的实际问题,就是根据题目中所给的条件,再假设出一些与题目不矛盾而有联系的条件,以解决问题。例如,教学行程问题时,就可以通过假设,探究知识。应用题:两汽车相距739公里两地先后相向而行。卡车每小时行20公里吗,小汽车每小时行36公里,当两车相遇时,两车行驶时间相加正好是24小时,求相遇时两车各行了多少公里。730公里是两车所行路程之和,24小时是两车行驶时间之和,假设24小时都是小汽车行的,则行驶的路程为:36x24=864(公里),比两车共行的路程多:864-730=134(公里)。探究,这是因为卡车行驶的时间当作了小汽车行驶的时间了。小汽车每小时比卡车多行:36-20=16(公里)。那么卡车实际行驶的时间来假设小汽车行的时间是:(36x24-730)÷(36-20)=8(小时)。小汽车行驶的时间是24-8=16(小时),求出两车各行驶的时间后,就好求两车各行驶的路程了。
三、合作交流,达到探究性学习的最终目的
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会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我认为,好的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将学生的个别差异作为一种积极的教育资源加以利用,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将学生组成学习小组,每个小组6~8人,每组成员在性别、兴趣、能力、学习水平、家庭背景等主要方面合理搭配,保证组内各成员之间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小组之间合理竞争的公平性。 合作性学习有利于他们的探究与创新。抓住合作学习的特点,逐步向数学学科领域渗透,与传统学习方法相融合,一定能最大程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合作探究是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的重要形式。通过小组合作充分展示集体的智慧,在探索交流中達到取长补短的目的。在合作探究学习中,学生不同的智力水平,不同的思维方式经过交流整合,有的得到修正,有的得到提升。应该强调的是小组合作探究时,教师不是一个旁观者,而应积极参与者,这样既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讨论情况,还可以密切师生关系,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但要注意在实际教学中,部分学生只会跟在别人思维后面走,没有独立见解,很容易形成思维的依赖性。这现象就有待于教师及时地发现、引导和调节。另外,在一堂课中课小组合作的次数不应出现太多,时间太长,否则,会使学生产生厌倦心理,不利于培养学生探索的积极性。小组合作要限时限地,从实际出发,让学生真正地乐于合作,才能收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