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课创设情景初探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sgha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云:“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可见,情景会激发人的情感活动,情感活动又会促进人的认知。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学一线的教师,笔者在历史课创设情景方面做了一点尝试。
  
  1 利用历史人物创设情景
  
  初中历史主要讲述人类社会诞生、演变、发展的历史,是讲人的历史。因此历史人物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地位尤为重要,离开历史人物,历史就是干瘪的、无味的。有血有肉的历史人物才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因此,笔者在历史教学中尤其注重历史人物的教学,用活生生的历史人物为学生创设历史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笔者指导学生完成《历史风采》手抄报的编排,从学生兴趣出发,侧重历史人物典故、神话传说等材料的收集,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适当交流。如笔者在讲述“秦王扫六合”时,就充分利用学生对秦始皇这个人物的兴趣,让学生课下收集秦始皇的背景资料,课上笔者将秦始皇人物图像挂在黑板上,让学生根据自己收集到的资料对秦始皇这一人物畅所欲言,有的学生讲秦始皇英武果断,也有讲他残暴的,也有讲孟姜女哭长城的,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学生很快融入历史情景中,不自觉地在秦始皇这一人物情景中展开思索和学习,课堂效果极佳。同时学生利用上网、采访等形式收集资料,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自己的实践,体验到收获的喜悦,对历史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
  
  2 利用历史片段再现创设情景
  
  历史是过去的,永远不能重现。对于现在的学生,让他们再理解其中的现象总是有一定的难度。怎样去突破这一难题呢?就要让他们自己去体验,回到历史中去,重写历史中的某些片段,再现历史,这样可以极大地改变这种状况。如笔者在讲授“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时,让学生自学本课,然后以“我在东京游玩”为题,让学生从衣、食、住、行等方面编排课本剧,再现宋代风貌。这样以历史再现的方式,学生置身于历史“现实”情景中,以历史当事人的身份重现1 000多年前的社会风情。利用这一历史片段再现历史,创设历史情景,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让学生真正走进历史,便于学生学习、理解历史现象。同时,学生通过材料的整理、编排,培养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提高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在日常教学中,利用历史片段再现创设情景,可做多种尝试,如分角色对话、分小组辩论等,都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3 利用课堂问题的设置创设情景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笔者通过设疑引思、质疑求新的方式,设置问题情景,创设课堂教学情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所谓设疑引思,就是首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针对教材中的基本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巧妙地由易到难提出问题,由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交流完成。此类问题不宜通篇提出,应按学习主题分成若干学习版块,捆绑式提出一组问题。每组问题不宜过多,一般以3~4个为宜。如学习“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时,学生自学教材,思考讨论:汉初西汉政府被迫采取了什么政策?什么是“和亲”政策?西汉政府为什么采取“和亲”政策?结果怎样?学生自学,分组讨论回答。在问题解决中为进一步深入探讨作铺垫。其次,围绕重点、难点提出问题。此类问题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具有相当高的思考价值,有利于学生突破难点,引起学生认识的升华。在完成本课基本史实的学习后可以再提出这样的问题:思考讨论这一时期的民族特点是什么?学生讨论思考:有和有战,以和为主。各民族之间的友好往来和合作是历史的主流,有效地突破本课难点。
  所谓质疑求新,主要是在初步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备课,由学生针对自己的学习,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提出自己的学习疑问,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思考,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解决问题,深化教学主题,以此点燃学生思想的火花,培养学生独立思维的能力,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做到“精讲解,巧设疑,多观察,善诱导”,做一名精明的引导者、合作者,尽可能创造更多机会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学生讨论问题时,教师应边巡视边参与学生的讨论,适时地加以引导,对他们标新立异、别出心裁的想法和意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见解是有价值的,意识到自己智慧的力量,从而体验到创造的欢快,并为自己的观点得到教师的肯定而感到骄傲和自豪,油然而生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充分发挥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营造好的课堂学习探究的氛围。
  总之,课堂上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营造历史学习的大背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丰富情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作者单位:山东省章丘绣水中学)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构建函数将文[1]中无理不等式“α,b〉n≥2,n∈n,λ≥2-1,则√α/α+λb+√b/b+λα≥2√1+λ”与文[2]中无理不等式猜想“α,b〉n≥2,n∈n,λ≤n,则√α/α+λb+√b/b+λα≥2
摘要 随着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实践证明,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有利于学生对获得信息、处理信息、探索研究、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进而培养出创造型人才,有利于促进教学模式、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关键词 现代教育技术;教师;素质;计算机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介绍吗啉的性质和用途,提出将吗啉作为一种防腐防锈添加剂应用于金属加工液的设想,并通过试验证明将吗啉应用于金属加工液中可以有效提高其防腐、杀菌、防锈和抗氧化等综合能力
在讲授法学课程时,“理”、“律”、“例”相契合的教学方法往往被任课教师所普遍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对于讲授应用性较强的法学课程来说,是十分必要的,但如何将“理”、“律”
建立液滴在具有润湿梯度表面上运动的物理和数学模型,用Fluent软件模拟出液滴在润湿梯度表面上的运动过程,并从能量变化的方法得到液滴在润湿梯度表面上运动的机制。计算结果表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高校学报档案的管理工作也应当适应时代要求,运用信息技术来管理学报档案以及相关信息资料,提高学报利用效率,这是现在高校学报档案管理工作发展的必
“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是中等职业学校的一门文化基础课程,其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具备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运用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去分析和认识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按照经济规律、国家政策法规从事经济和政治活动的能力。目前,我国已步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时期,大力倡导树立科学发展观,发展和谐经济,以确保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中职学校的毕业生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新型劳动者群体,培育其社
通过实地走访和统计的方法,对遂宁市城区部分居住小区的景观构成、景观特性、景观植物配植等进行了调查,了解住宅小区景规划与建设现状.通过对收集的情况和数据的研究,发现居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