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GEP-NEN)是起源于胃肠胰神经内分泌细胞的一组异质性肿瘤。近年来,随着发病率和诊断率的显著升高,GEP-NEN的规范治疗策略也越来越受到关注。GEP-NEN的诊疗需在多学科、个体化和精准医疗的理念指导下开展。现有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手术治疗、放射介入治疗、肽受体介导的放射性核素治疗、化学治疗、生物治疗、分子靶向治疗等。近年来,随着对肿瘤免疫微环境研究的深入,免疫检查点靶向治
【机 构】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广州 510080,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广州 51008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GEP-NEN)是起源于胃肠胰神经内分泌细胞的一组异质性肿瘤。近年来,随着发病率和诊断率的显著升高,GEP-NEN的规范治疗策略也越来越受到关注。GEP-NEN的诊疗需在多学科、个体化和精准医疗的理念指导下开展。现有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手术治疗、放射介入治疗、肽受体介导的放射性核素治疗、化学治疗、生物治疗、分子靶向治疗等。近年来,随着对肿瘤免疫微环境研究的深入,免疫检查点靶向治疗在GEP-NEN领域也得到了初步探索。现主要对GEP-NEN的药物治疗进展进行总结。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胰岛素瘤患者术前空腹血浆瘦素水平变化及其与肥胖的关系。方法选取2003年1月至2008年5月于北京协和医院确诊的40例胰岛素瘤患者,取其术前的空腹血浆标本。另收集2006年1月至2008年5月与胰岛素瘤患者年龄、性别和体质量相匹配的28例志愿者的血浆作为对照。将所有受试者按BMI分成体质量正常组和超重肥胖组。采用ELISA法检测所有受试者的血浆瘦素水平。统计学方法为Mann-Whitney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NEN)伴肝转移的诊断,需明确肿瘤分级,充分评估其转移负荷,进而采取积极的综合治疗措施。对于因肿瘤局部进展导致的梗阻或出血,应采取更积极的手术策略。本例pNEN伴肝转移患者,以上消化道大出血为首发表现,起病急,病情重,经多学科协作会诊,并行积极手术治疗,患者转危为安。本例患者的成功救治,可为今后处理类似重症患者作参考。
Mahvash病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其发生、发展与胰腺α细胞增生密切相关。现重点介绍胰腺α细胞增生与Mahvash病之间的联系,以及Mahvash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诊断与治疗等方面研究的进展情况,以加深临床医师对Mahvash病的认识。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NEN)预后个体差异很大。正确判断pNEN患者预后,将影响患者的生存和健康,很多研究在探寻pNEN的预后分子标志物。这些分子标志物包括肿瘤组织中染色体异常、基因突变、基因甲基化、基因表达、miRNA等,以及患者外周血中激素、蛋白质、DNA和RNA等。目前相关研究得出的结论均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临床上结合功能性影像、临床特征,以及一组分子标志物,可能是未来判断pNEN预后的有效策
多发性内分泌肿瘤1型(MEN1)基因突变会影响多种内分泌和非内分泌细胞,从而使患者具有了对MEN1的易感性。使用基因打靶方法建立动物模型有助于观察MEN1失活后发生的细胞和分子水平的变化,由此揭示该疾病发展的具体机制。本文重点关注通过MEN1突变小鼠模型的研究所揭示的MEN1基因分子功能。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1型中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案与散发性肿瘤相比有其特殊性。患者起病年龄较小,胰腺病灶常多发,可分泌多种激素,手术时机与术式的选择与散发性肿瘤有所不同,并且在无功能性神经内分泌肿瘤与胃泌素瘤的手术时机上目前仍存在较大争议。由于肿瘤多发,很难达到手术治愈,并且术后复发率高。
目的评估CD患者应用英夫利西单克隆抗体(IFX)治疗的安全性。方法纳入2009年1月至2018年5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IBD中心486例使用IFX治疗的CD患者,收集其临床资料。统计学方法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结果随访中位时间为31.1个月(12.0个月,40.0个月),IFX中位疗程为13.0个月(7.0个月,21.0个月)。486例患者中,98例(20.16
目的探讨原发性小肠淋巴瘤(PSIL)的不典型CT表现及其与病理表现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至2018年6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经病理组织学证实具有不典型影像学表现的29例PSIL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结果29例PSIL患者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B细胞淋巴瘤23例,外周T细胞淋巴瘤6例。24例PSIL患者表现为不均匀肠壁增厚,5例表现为肠腔内外肿块。4例PSIL患者病灶CT
目的分析肿瘤最大径1~2 cm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r-NEN)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影响因素,为其术式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美国监测、流行病学与最终结果(SEER)*Stat 8.3.5软件从美国SEER数据库中提取1988年至2015年肿瘤最大径≤2 cm且病理诊断为r-NEN的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术式分为局部切除术组和根治性切除术组。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比较患者临床病理特征,Kaplan-Meie
大规模根除H.pylori治疗导致H.pylori对多种重要抗生素的耐药率均不断升高,加上其球形变、宿主CYP2C19基因多态性、治疗方案不当等因素,H.pylori根除率逐渐下降。目前,临床反复H.pylori 根除治疗现象较为普遍,势必导致抗生素耐药进一步加重,也造成医疗资源极大浪费并加重患者及其亲属心理负担。应高度重视首诊成功根除H.pylori的重要性,首诊个性化精准诊疗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