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将数学知识的知识性、趣味性融为一体,避免机械的灌输形式,带领学生步入数学瑰丽的殿堂,让他们感受到数学之美——在百思不得其解之后,一个巧妙的方法跃然而生,显得那样奇特、新颖,内心深处由衷产生无比的喜悦与冲动,让学生通过认知、发现、体验、运用数学规律,直觉地感到数学美的存在,形成强烈的认知趋向和心理满足,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数学美 评价 兴趣
初中数学的内容比较抽象,且初中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学生学习数学相对困难,因此对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培养尤为重要,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直接影响其学习效果,学生一旦对数学产生稳定而持久的兴趣,就会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在课堂上聚精会神,学生的思维就会与教师的思维同步,可以高效率获取知识,可见,要让学生学好数学,首先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下面将笔者在教学中的点滴体会总结如下:
一、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美,愉快学数学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对学生实施美的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享受美,从而形成美的心灵、美的灵魂。
数学中的美,不是以艺术家所用的色彩、线条、旋律等形象语言表现出来,而是把自然规律抽象成一些概念、定理或公式,并通过演绎而构成一幅现实世界与理想空间的完美图象,只有数学内在结构的美,才更令人心驰神往与陶醉,它的博大精深与简明透彻都给观赏者以巨大的美的感染,正如罗素说过的:“数学在使人赏心悦目和提供审美价值方面,至少可与其他任何一种文化门类媲美。”
1 简洁美
爱因斯坦说过:“美,本质上终究是简单性,”他还认为,只有借助数学,才能达到简单性的美学准则,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的这种美学理论,在数学界,也被多数人所认同,朴素,简单,是其外在形式,只有既朴实清秀,又底蕴深厚,才称得上至美。
数学基本概念、理论或公式所呈现的简单性就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简洁美,而且这一种简洁美中,往往又包含了物质世界的伟力和完美性,使学生学得既轻松又有味。
圆的周长公式:C=2πR,就是“简洁美”的典范,世间的圆形有多少?没有人能说清楚,但它们的周长C、半径R,都必须服从刚才所给出的公式,一个如此简单的公式,概括了所有圆形的共同特性,能不令人惊叹不已?
2 和谐美
和谐性也是数学美的特征之一,和谐即雅致,严谨或形式结构的无矛盾性,所谓“数学的和谐”不仅是宇宙的特点,原子的特点,也是生命的特点,人的特点(高尔泰语),数学的严谨自然流露出它的和谐,为了追求严谨,追求和谐,数学家们一直在努力。
一切空间图形都可以简化抽象为点、线、面、体,这充分显示出数学和谐的美的规范,这种美感既是精细的,又是深邃的。
和谐的实例中最负盛名的是为开普勒称为欧氏几何学两颗明珠之一的黄金分割,它成为人们普遍喜爱的美的比例,并被广泛应用,艺术家利用它塑造了令人赞叹的艺术珍品,科学家利用它创造了丰硕的科技成果,象征黄金分割的五角星在欧洲也成为一种巫术的标志,这神圣的比例值也被抬高了身价,而被称为黄金数了,成了宇宙的美神,人体最优美的身段遵循着这个黄金分割比;令人心旷神怡的花凭借的也是这个美的密码,就连芭蕾舞艺术的魅力也离不开它,真是:哪里有黄金数,哪里就有美的闪光。
3 奇异美
数学美奇异性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数学奇异美是学生创新的内驱力,而学生在创造性学习活动中又能感受到数学奇异美,两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数值计算中的反常设想,奇异的分法,美妙的结果都是数学奇异美,这种奇异美可以揭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创新精神,同时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能体验到数学奇异美;应用题教学中,学生表现出新奇独特的、不拘一格的方法,正是学习高明的创新思维能力的体现,在此过程中,学生体验了数学美,从而激发了创新欲望;在几何形体知识的教学时,学生所采用的巧妙方法和产生奇异结果,能使学生在惊异中受到美的熏陶,同时使学生追求、向往使用巧妙方法和产生奇异结果,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4 统一美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作为反映客观事物的量的方面的属性和规律的数学概念、定理、公式及法则等也必然是相互联系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处于一个统一体系中,数学美的统一性正体现了数学知识的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有机联系,如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长方形又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又是特殊的四边形。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有心人,不断引导学生进行概念之间、公式之间的比较、综合、归纳,在搞清楚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分类和整理,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正如新标准强调的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逐步培养学生学会获取知识的能力,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
二、转化思想,变革教学方式
传统教学不重视实践,只注重数学知识的灌输,从而使学生产生了严重的厌学情绪,现代的数学教学应以学生发展为本,把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作为数学教学的主要资源,这样才能使学生乐于学习,才能使学生真正做到学“有用的数学”。
如何才能在教学中把所学数学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呢?笔者认为必须打破传统教学的常规模式,变革传统的课堂教学,多增加一些与现实情境相结合的问题,多让学生探索,甚至可以把数学课放到生活中去,实践证明也只有这样做,才能让学生真正对数学感兴趣,才能真正学好数学。
1 创设生活情境,激发求知欲
情境是一个人在进行某种活动时所处的社会环境,从认知的角度看,情境可被视为一种信息载体,数学情境是含有相关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的情境,同时也是数学知识产生的背景,我们在教学中,应多增加一些以生活为背景的情境问题,如在学习“不等式组及其解法”的过程,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拿出一个事先准备好的平衡的天平,把物体A放在天平的左盘中,带几个质量都是1g的砝码,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如果右盘放一个砝码,则左低右高;如果右盘放两个砝码则左高右低,这时教师可以问学生:“你能猜测物体A的质量m(g)的取值范围吗?”这时再问:“你能用这种办法猜测一支粉笔的质量吗?”学生对这个情境熟悉而又易于理解,并且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这样再去学习不等式组的解,将会变得轻而易举,教学实践表明,只有在教师精心创设的教学情境中,学生才乐于自主学习,才易于探究 学习,才有可能发现并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才会自主发现知识、归纳结论、总结方法,从而使学生在数学情境中发现、提出、解决问题的过程成为一种“数学化”的学习过程。
2 重视学生的主体功能,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以学生为主体是教学活动的一个基本原则,通过组织口答、互答、演示、互评、动手操作等活动,不仅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且还可以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如笔者在讲解直线公理时,先让学生通过两点画直线,通过他们的亲自动手实践,自然而然地得出直线的公理——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再如,讲解全等三角形边角边判定定理时,让全体学生画一个三角形ABC,使AB—lO cm,/B=40°,BC=15cm,然后让同桌的同学将他们所画的两个三角形重叠在一起,比较两个三角形是否能够完全重合,引导学生观察这些三角形都满足哪些条件,进一步引导出“角边角”公理,这样,既增加了公理的可信度,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学得“活”、学得轻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借助模型、实物、多媒体、电教手段或运用语言直观创设教学情境
把学生带进与教学相关的氛围中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为学生的思维“铺路搭桥”,如在讲解本文所列举的第二组例题时笔者就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们直观地看到三角形的移动过程,既主观又生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发展性评价学生
课程评价对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评价的目的功能、评价的目标体系和评价的方式方法等各方面都直接影响着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影响着课程功能的转向与落实,课程评价改革成为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总的说来,体现出以下特点。
1 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时代的形成,更加构成了知识的无限丰富与急遽增长,原有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基础教育课程的功能受到了极大的挑战,转而注重培养学生包括积极的学习态度、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及健康的身心品质等多方面的综合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2 重视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
即从过分关注学业成就逐步转向对综合素质的考查,学业成就曾是考查学生发展、教师业绩和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爆炸竞争加剧网络与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仅仅掌握知识与技能已不能适应社会对人发展的要求,于是全球都在进行关于“教育与人”的大讨论,学业成就作为评价单一指标的局限突显出来。
3 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即从过分强调量化逐步转向关注质的分析与把握,对科学的顶礼膜拜,使人盲目认为量化就是客观、科学、严谨的代名词,于是追求客观化、量化曾经是各国课程标准的发展趋势,但在今天,随着评价内容的综合化,以量化的方式描述、评定一个人的发展状况时则表现出僵化、简单和表面化的特点,学生发展的生动活泼和丰富性,学生的个性特点,学生的努力和进步都被泯灭在一组组抽象的数据中。
4 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样化
即被评者从被动接受评价逐步转向主动参与评价,一改以往以管理者为主的单一评价主体的现象,目前世界各国的教育评价逐步成为由教师、学生、家长、管理者,甚至包括专业研究人员共同参与的交互过程,这也是教育过程逐步民主化、人性化发展进程的体现。
5 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
即从过分关注结果逐步转向对过程的关注,关注结果的终结性评价,是面向“过去”的评价;关注过程的形成性评价,则是面向“未来”,重在发展的评价,传统的评价往往只是要求学生提供问题的答案,而对于学生是如何获得这些答案的却漠不关心,这些学生获得答案的思考与推理,假设的形成以及如何应用证据等,都被抛弃在评价的视野之外,缺少对思维过程的评价,就会导致学生只重结论,忽视过程,就不可能促使学生注重科学探究的过程,养成科学探究的_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与精神,反而易于形成一些似是而非的认识和习惯,不利于其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限制其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责任编辑 黄春香
关键词:数学美 评价 兴趣
初中数学的内容比较抽象,且初中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学生学习数学相对困难,因此对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培养尤为重要,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直接影响其学习效果,学生一旦对数学产生稳定而持久的兴趣,就会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在课堂上聚精会神,学生的思维就会与教师的思维同步,可以高效率获取知识,可见,要让学生学好数学,首先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下面将笔者在教学中的点滴体会总结如下:
一、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美,愉快学数学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对学生实施美的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享受美,从而形成美的心灵、美的灵魂。
数学中的美,不是以艺术家所用的色彩、线条、旋律等形象语言表现出来,而是把自然规律抽象成一些概念、定理或公式,并通过演绎而构成一幅现实世界与理想空间的完美图象,只有数学内在结构的美,才更令人心驰神往与陶醉,它的博大精深与简明透彻都给观赏者以巨大的美的感染,正如罗素说过的:“数学在使人赏心悦目和提供审美价值方面,至少可与其他任何一种文化门类媲美。”
1 简洁美
爱因斯坦说过:“美,本质上终究是简单性,”他还认为,只有借助数学,才能达到简单性的美学准则,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的这种美学理论,在数学界,也被多数人所认同,朴素,简单,是其外在形式,只有既朴实清秀,又底蕴深厚,才称得上至美。
数学基本概念、理论或公式所呈现的简单性就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简洁美,而且这一种简洁美中,往往又包含了物质世界的伟力和完美性,使学生学得既轻松又有味。
圆的周长公式:C=2πR,就是“简洁美”的典范,世间的圆形有多少?没有人能说清楚,但它们的周长C、半径R,都必须服从刚才所给出的公式,一个如此简单的公式,概括了所有圆形的共同特性,能不令人惊叹不已?
2 和谐美
和谐性也是数学美的特征之一,和谐即雅致,严谨或形式结构的无矛盾性,所谓“数学的和谐”不仅是宇宙的特点,原子的特点,也是生命的特点,人的特点(高尔泰语),数学的严谨自然流露出它的和谐,为了追求严谨,追求和谐,数学家们一直在努力。
一切空间图形都可以简化抽象为点、线、面、体,这充分显示出数学和谐的美的规范,这种美感既是精细的,又是深邃的。
和谐的实例中最负盛名的是为开普勒称为欧氏几何学两颗明珠之一的黄金分割,它成为人们普遍喜爱的美的比例,并被广泛应用,艺术家利用它塑造了令人赞叹的艺术珍品,科学家利用它创造了丰硕的科技成果,象征黄金分割的五角星在欧洲也成为一种巫术的标志,这神圣的比例值也被抬高了身价,而被称为黄金数了,成了宇宙的美神,人体最优美的身段遵循着这个黄金分割比;令人心旷神怡的花凭借的也是这个美的密码,就连芭蕾舞艺术的魅力也离不开它,真是:哪里有黄金数,哪里就有美的闪光。
3 奇异美
数学美奇异性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数学奇异美是学生创新的内驱力,而学生在创造性学习活动中又能感受到数学奇异美,两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数值计算中的反常设想,奇异的分法,美妙的结果都是数学奇异美,这种奇异美可以揭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创新精神,同时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能体验到数学奇异美;应用题教学中,学生表现出新奇独特的、不拘一格的方法,正是学习高明的创新思维能力的体现,在此过程中,学生体验了数学美,从而激发了创新欲望;在几何形体知识的教学时,学生所采用的巧妙方法和产生奇异结果,能使学生在惊异中受到美的熏陶,同时使学生追求、向往使用巧妙方法和产生奇异结果,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4 统一美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作为反映客观事物的量的方面的属性和规律的数学概念、定理、公式及法则等也必然是相互联系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处于一个统一体系中,数学美的统一性正体现了数学知识的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有机联系,如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长方形又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又是特殊的四边形。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有心人,不断引导学生进行概念之间、公式之间的比较、综合、归纳,在搞清楚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分类和整理,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正如新标准强调的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逐步培养学生学会获取知识的能力,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
二、转化思想,变革教学方式
传统教学不重视实践,只注重数学知识的灌输,从而使学生产生了严重的厌学情绪,现代的数学教学应以学生发展为本,把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作为数学教学的主要资源,这样才能使学生乐于学习,才能使学生真正做到学“有用的数学”。
如何才能在教学中把所学数学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呢?笔者认为必须打破传统教学的常规模式,变革传统的课堂教学,多增加一些与现实情境相结合的问题,多让学生探索,甚至可以把数学课放到生活中去,实践证明也只有这样做,才能让学生真正对数学感兴趣,才能真正学好数学。
1 创设生活情境,激发求知欲
情境是一个人在进行某种活动时所处的社会环境,从认知的角度看,情境可被视为一种信息载体,数学情境是含有相关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的情境,同时也是数学知识产生的背景,我们在教学中,应多增加一些以生活为背景的情境问题,如在学习“不等式组及其解法”的过程,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拿出一个事先准备好的平衡的天平,把物体A放在天平的左盘中,带几个质量都是1g的砝码,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如果右盘放一个砝码,则左低右高;如果右盘放两个砝码则左高右低,这时教师可以问学生:“你能猜测物体A的质量m(g)的取值范围吗?”这时再问:“你能用这种办法猜测一支粉笔的质量吗?”学生对这个情境熟悉而又易于理解,并且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这样再去学习不等式组的解,将会变得轻而易举,教学实践表明,只有在教师精心创设的教学情境中,学生才乐于自主学习,才易于探究 学习,才有可能发现并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才会自主发现知识、归纳结论、总结方法,从而使学生在数学情境中发现、提出、解决问题的过程成为一种“数学化”的学习过程。
2 重视学生的主体功能,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以学生为主体是教学活动的一个基本原则,通过组织口答、互答、演示、互评、动手操作等活动,不仅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且还可以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如笔者在讲解直线公理时,先让学生通过两点画直线,通过他们的亲自动手实践,自然而然地得出直线的公理——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再如,讲解全等三角形边角边判定定理时,让全体学生画一个三角形ABC,使AB—lO cm,/B=40°,BC=15cm,然后让同桌的同学将他们所画的两个三角形重叠在一起,比较两个三角形是否能够完全重合,引导学生观察这些三角形都满足哪些条件,进一步引导出“角边角”公理,这样,既增加了公理的可信度,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学得“活”、学得轻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借助模型、实物、多媒体、电教手段或运用语言直观创设教学情境
把学生带进与教学相关的氛围中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为学生的思维“铺路搭桥”,如在讲解本文所列举的第二组例题时笔者就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们直观地看到三角形的移动过程,既主观又生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发展性评价学生
课程评价对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评价的目的功能、评价的目标体系和评价的方式方法等各方面都直接影响着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影响着课程功能的转向与落实,课程评价改革成为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总的说来,体现出以下特点。
1 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时代的形成,更加构成了知识的无限丰富与急遽增长,原有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基础教育课程的功能受到了极大的挑战,转而注重培养学生包括积极的学习态度、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及健康的身心品质等多方面的综合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2 重视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
即从过分关注学业成就逐步转向对综合素质的考查,学业成就曾是考查学生发展、教师业绩和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爆炸竞争加剧网络与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仅仅掌握知识与技能已不能适应社会对人发展的要求,于是全球都在进行关于“教育与人”的大讨论,学业成就作为评价单一指标的局限突显出来。
3 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即从过分强调量化逐步转向关注质的分析与把握,对科学的顶礼膜拜,使人盲目认为量化就是客观、科学、严谨的代名词,于是追求客观化、量化曾经是各国课程标准的发展趋势,但在今天,随着评价内容的综合化,以量化的方式描述、评定一个人的发展状况时则表现出僵化、简单和表面化的特点,学生发展的生动活泼和丰富性,学生的个性特点,学生的努力和进步都被泯灭在一组组抽象的数据中。
4 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样化
即被评者从被动接受评价逐步转向主动参与评价,一改以往以管理者为主的单一评价主体的现象,目前世界各国的教育评价逐步成为由教师、学生、家长、管理者,甚至包括专业研究人员共同参与的交互过程,这也是教育过程逐步民主化、人性化发展进程的体现。
5 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
即从过分关注结果逐步转向对过程的关注,关注结果的终结性评价,是面向“过去”的评价;关注过程的形成性评价,则是面向“未来”,重在发展的评价,传统的评价往往只是要求学生提供问题的答案,而对于学生是如何获得这些答案的却漠不关心,这些学生获得答案的思考与推理,假设的形成以及如何应用证据等,都被抛弃在评价的视野之外,缺少对思维过程的评价,就会导致学生只重结论,忽视过程,就不可能促使学生注重科学探究的过程,养成科学探究的_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与精神,反而易于形成一些似是而非的认识和习惯,不利于其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限制其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责任编辑 黄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