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题是文章的灵魂,它贯穿着文章的“全部内容”,体现着作者的写作意图与价值取向。文章的选材、剪裁、结构、语言、表达等都要以主题为中心,服务于主题内蕴需求。因此,确立主题是文本解读的前提与基础,也是课堂教学的立足点与出发点。然而,选入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项脊轩志》堪称独步,其独特性表現在:作为文学文本,该文由正文和补记两部分组成,两部分创作时间相隔十三年;作为教学文本,教材中删去了“论赞”部分。这一补一删是否影响文本主题的表达?备课时,笔者对此问题进行探究,在浩繁的参考资料中爬罗剔抉、反复推敲,发现专家对此文主题的认识还存在诸多分歧,值得辨析。
一、“亲-睛说”与“悲情说”
教参对《项脊轩志》的主题表述为:“文章通过记叙项脊轩这间‘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的小小书斋,动情地回顾了自己青少年时代的生活和志趣,并由此引出自己和亲人——祖母、母亲、妻子‘多可喜,亦多可悲’的往事,表现了物在人亡、三世变迁的感慨,表达了怀念祖母、母亲、妻子的深厚感情。”可见,教参认为本文是一篇抒写亲情之作,持“亲情说”。邬国平认为:“归有光散文有两个突出主题,一是抒写亲情,二是批判社会。”“他表现家人亲情的主要作品有《先妣事略》《项脊轩记》《世美堂后记》《王氏画赞并序》《祭外姑文》《寒花葬记》《亡儿甑孙圹志》《思子亭记》《女如兰圹志》《女二二圹志》等。”明确指出本文主题为抒写亲情。
吴小如不赞同“亲情说”,他认为:“以本篇的写作主旨或主题思想而论,有人说是写亲子和夫妇之情的,也有人说是作者从文章里表达了他对昔日家庭生活的怀念。我们承认这些都是《项脊轩志》所具有的内容,而真正的主旨所在,却是作为一个没落地主家庭的子弟,对家道中落的身世发出了惋惜和哀鸣,同时也在沉痛地凭吊个人遭际的不幸。作者以一间破旧的书房为线索,写出了祖母、母亲和妻子三代人对自己的爱怜、期望和依恋,从而流露出一个失意的读书士人生不逢时的抑郁和悲哀。”可见,“抑郁和悲哀”是吴小如对此文主题的独特见解。但详加推敲,不难发现,他强调此文是作者心灵的观照与抒写、悲情的倾诉与表达,却并没有指出文本真正意义上的“所言之志、所载之道”。因此,这是一种“悲情说”。
二、“亲情说”“悲情说”之思辨
出于对“亲情说”“悲情说”的考量,笔者以文本描写对象和内容为视角,构建了群文阅读体系。采用文本互读的方式,对归有光表现家人亲情的上述作品进行比较,以求互证。在认真研读了邬教授列举的作品后,笔者发现《先妣事略》《世美堂后记》《王氏画赞并序》《祭外姑文》《寒花葬记》《亡儿甑孙圹志》《思子亭记》《女如兰圹志》《女二二圹志》都是直接写人,由人及事。而《项脊轩志》是叙写物——项脊轩,由物及人,作者记述和回忆了与项脊轩有关联的人和事。写祖母时,作者选取祖母“持一象笏至”与说“他日汝当用之”,看似平静的叙述,却激起了作者内心振兴家道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写妻子时,紧扣妻子“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等与读书生活密切相关的情节来叙述。写母亲时,作者借老妪之口,道出了母亲对子女的关爱。虽然没有直接写母亲对“我”读书求仕、振兴家道寄予厚望,但从“余泣,妪亦泣”与“令人长号不自禁”的情感变化过程中,我们能感受到作者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因此,从这层意义来看,《项脊轩志》并非满足于亲情诉说或悲情演绎,还寄托了作者的理想抱负,积极用世、成就功名、振兴家道的期许蕴藉于对“三世遗迹”的追忆中。正如唐时升代王锡爵所作的《太仆寺寺丞归公墓志铭》所说:“所为抒写怀抱之文,温润典丽,如清庙之瑟,一唱三叹,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语之外。”
语体风格服务于主题表达的需要,而卒章显志的创作特点又为我们审视主题提供了另一重视角。归有光在悼念其妾寒花的《寒花葬记》结尾处写道:“回思是时,奄忽便已十年。吁!可悲也已!”在悼念其妻王氏的《王氏画赞并序》结尾处写道:“涕泣而为作赞曰:哀窈窕,思《关雎》,杳不见,乘云霓。堕明月,遗轻裾。风萧萧,惨别离。来陈宝,景帝珠。何珊珊,是耶非?”在悼念其女的《女二二圹志》结尾处写道:“呜呼!予白乙未以来,多在外。吾生女既不知,而死又不及见,可哀也已!”在悼念其妻魏氏的《世美堂后记》结尾处写道:“一日,家君燕坐堂中,惨然谓余曰:‘其室在,其人亡,吾念汝妇耳。’余退而伤之,述其事,以为《世美堂后记》。”品味诸如“吁”“也已”“呜呼”等虚词,我们能涵泳出作者蕴含其中的不幸与悲哀,这种心境难以言表,只能诉诸虚词的叠加与感叹的反复。《项脊轩志》正文结尾写道:“项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作者模仿“太史公日”的笔法,以曾经“昧昧于一隅”,最终名闻天下的蜀妇清、诸葛亮自比,表明自己不甘寂寞的心境;而生命深处的“奇景”又通过两个反问句的连用传达出来。这正是作者前进的动力与奋斗的方向,标示着作者的人生志向。因此,从这一视角来看,本文的主题应该是“言志”。
三、“言志说”的确立
林纾在评价《项脊轩志》时写道:“然有‘轩’字为主人翁,则人事变迁,家道坎壈,皆归入此轩,作睹物怀人写法。”细读文本,笔者发现,围绕“项脊轩”,作者依次写到了“余稍为修葺”“室坏不修”“乃使人复葺南阁子”。这看似悖论的“修葺”与“不修”,实则指向一种动作行为——“修葺”,两种相互纠缠的情感态度——“修葺”与“不修”。此时,回归文本的语辞世界,披文入情、沿波讨源,在语言的张力场中,探赜作者“所言志、所载道”,便是走进文本的不二法门。
修葺项脊轩本是一件小事,但作者在《项脊轩志》一文的正文和补记部分反复述及,而且两处相隔十三年之久,是情感之使然,还是志向之驱使?其碧波深处的珍奇值得探究。
教参归纳正文第一段段意为:“叙写项脊轩修葺前后的不同风貌,以写景为主,字里行间倾注了作者对‘轩’的由衷热爱。”细加审视,不难发现,教参忽略了作者浓墨重彩的一笔,那就是修葺前后轩中读书生活的变化。文中没有直接描写修葺前作者于轩中的读书生活,但在大母的话语里有清晰的呈现:“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竞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品咂语句,我们仿佛看到一个闭门苦读、渴望一举成名的儒雅文人形象。但换一个角度来思考,作者“日默默在此”读书的动力源自何处?根据对作者身世经历的梳理探析,笔者认为一方面来自于他自身“有志于学”的抱负,他在《梦鼎堂记》中写道:“余少时有狂简之志,思得遭明之时,兴尧舜周孔之道。”在《沈次谷先生诗序》中写道:“余少不自量,有用世之志。”可见,作者少时就已超越了“小我”的情感世界,具有兼济天下、心系苍生的“大我”胸襟。另一方面来自于家族分崩离析、家道衰落的历史隐痛。文中写作者“瞻顾遗迹”时,发出“令人长号不自禁”的喟叹。遗迹何以触痛作者灵魂深处?笔者认为,其中刻有作者家族团结振兴的印记,有“县官印,不如归家信”的震慑,与“余”读书久不见效形成对比。“令人”而非“令余”,足以表明这是一种普世情怀。如此看来,这两个层面的动因有一个共同指向,即成就功名、重振家业、兴邦知礼的志向。“修葺”前可以看作志向孕育阶段。 修葺以后,文中直接描写了作者于轩中的读书生活,“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不仅写出了其积极投入的状态,更是作者心境的表达。“长啸”“高歌”是古人述志、抒怀的常用方式,如岳飞在《满江红》中用仰天长啸来表达对南宋当权者的不满以及建功立业的理想。归有光在18岁左右写此正文,20岁时考中秀才,实现了人生第一次蜕变,从这一蜕变过程来看,此次项脊轩的修葺已超越了“使不上漏”的实用功能,成为作者心灵祈求的对象。
我们对比修葺前后作者于轩中读书生活的变化,便能明了,作为外物的项脊轩是作者内在生命状态的体现,它的破败是家族衰败的象征,它的修葺正象征着作者发奋读书、重振家族的开始。按此理解,笔者认为“论赞”部分的“余区区处败屋中”,“败屋”不仅指书斋的破旧,还指家道的中落。而蜀妇清、诸葛亮的自比表明作者坚定的志向丝毫没有动摇。因此,对“论赞”的理解并非如教参所言:“作者以坎井之蛙自喻,自我解嘲。于议论中夹以感叹之词,内容虽不足取,但也和盘托出自己生不得志的感慨。”
补记中的“复葺”又成为归有光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捩点。“复葺”以前,作者屡试不第,仕途命运蹭蹬,功业未成,但妻子来归给枯燥平淡的读书生活平添几分樂趣。归有光在《请敕命事略》中写到先妻对自己的鼓励:“吾自观君,殆非今世人,丈夫当自立,何忧目前贫困乎?”可见,妻子不仅化解了作者生活的窘境,还点燃了作者读书的希望与激情。妻子的离世使作者陷入痛苦绝望的境地,使他感到前途渺茫、无所归依。因此,作者写道:“吾妻死,室坏不修。”“不修”是一种悲情的倾诉,象征着理想的破灭。其后二年,作者又为何“使人复葺南阁子”?文中写“余久卧病无聊”,“无聊”就是无依靠,精神空虚。对于一个家道中落的旧知识分子来说,唯一的希望便是科举求仕、振兴家业。作者31岁时写补记,也大概于此时“复葺”项脊轩,35岁考中举人,按理来说,这是他人生的又一次蜕变。因此,“复葺”隐喻着他又一次站在人生的起跑线上发愤苦读,重建理想与希望,振兴家邦。
综观全文,作者以项脊轩为绾合全篇思想情感的一个扭结,以它的“破漏-修葺-室坏-复葺”为明线,蕴含其中的是作者的心态律动,标示着其理想“孕育-建立-破灭一重建”的过程,这正是文本“所言志、所载道”,即成就功名、重振家业、兴邦知礼。尽管世事沧桑,作者内心之志从未动摇。无怪乎我们读此文时,正文和补记没有逻辑裂痕,而是意脉相承。
文本解读是一个不断祛蔽求真的过程,要揆察一篇文章的思想内核,主题的确立不可或缺。由于读者解读文本的视角与策略不同,同一篇文章的主题也存在着多义性与不确定性,呈现出多重主题,如白居易的《长恨歌》,其主题有“爱情说”“讽喻批判说”“双重主题说”等。这自然生成了另一重意义上的文本“缝隙”,提供了多维思辨空间。尽管“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但作为一线教师,课堂教学时还是要立足于文本的语辞世界,在语义与语理分析中追根溯源。唯有遵作者所思之路,才能“识斯真”,勘破文本的主题。
一、“亲-睛说”与“悲情说”
教参对《项脊轩志》的主题表述为:“文章通过记叙项脊轩这间‘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的小小书斋,动情地回顾了自己青少年时代的生活和志趣,并由此引出自己和亲人——祖母、母亲、妻子‘多可喜,亦多可悲’的往事,表现了物在人亡、三世变迁的感慨,表达了怀念祖母、母亲、妻子的深厚感情。”可见,教参认为本文是一篇抒写亲情之作,持“亲情说”。邬国平认为:“归有光散文有两个突出主题,一是抒写亲情,二是批判社会。”“他表现家人亲情的主要作品有《先妣事略》《项脊轩记》《世美堂后记》《王氏画赞并序》《祭外姑文》《寒花葬记》《亡儿甑孙圹志》《思子亭记》《女如兰圹志》《女二二圹志》等。”明确指出本文主题为抒写亲情。
吴小如不赞同“亲情说”,他认为:“以本篇的写作主旨或主题思想而论,有人说是写亲子和夫妇之情的,也有人说是作者从文章里表达了他对昔日家庭生活的怀念。我们承认这些都是《项脊轩志》所具有的内容,而真正的主旨所在,却是作为一个没落地主家庭的子弟,对家道中落的身世发出了惋惜和哀鸣,同时也在沉痛地凭吊个人遭际的不幸。作者以一间破旧的书房为线索,写出了祖母、母亲和妻子三代人对自己的爱怜、期望和依恋,从而流露出一个失意的读书士人生不逢时的抑郁和悲哀。”可见,“抑郁和悲哀”是吴小如对此文主题的独特见解。但详加推敲,不难发现,他强调此文是作者心灵的观照与抒写、悲情的倾诉与表达,却并没有指出文本真正意义上的“所言之志、所载之道”。因此,这是一种“悲情说”。
二、“亲情说”“悲情说”之思辨
出于对“亲情说”“悲情说”的考量,笔者以文本描写对象和内容为视角,构建了群文阅读体系。采用文本互读的方式,对归有光表现家人亲情的上述作品进行比较,以求互证。在认真研读了邬教授列举的作品后,笔者发现《先妣事略》《世美堂后记》《王氏画赞并序》《祭外姑文》《寒花葬记》《亡儿甑孙圹志》《思子亭记》《女如兰圹志》《女二二圹志》都是直接写人,由人及事。而《项脊轩志》是叙写物——项脊轩,由物及人,作者记述和回忆了与项脊轩有关联的人和事。写祖母时,作者选取祖母“持一象笏至”与说“他日汝当用之”,看似平静的叙述,却激起了作者内心振兴家道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写妻子时,紧扣妻子“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等与读书生活密切相关的情节来叙述。写母亲时,作者借老妪之口,道出了母亲对子女的关爱。虽然没有直接写母亲对“我”读书求仕、振兴家道寄予厚望,但从“余泣,妪亦泣”与“令人长号不自禁”的情感变化过程中,我们能感受到作者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因此,从这层意义来看,《项脊轩志》并非满足于亲情诉说或悲情演绎,还寄托了作者的理想抱负,积极用世、成就功名、振兴家道的期许蕴藉于对“三世遗迹”的追忆中。正如唐时升代王锡爵所作的《太仆寺寺丞归公墓志铭》所说:“所为抒写怀抱之文,温润典丽,如清庙之瑟,一唱三叹,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语之外。”
语体风格服务于主题表达的需要,而卒章显志的创作特点又为我们审视主题提供了另一重视角。归有光在悼念其妾寒花的《寒花葬记》结尾处写道:“回思是时,奄忽便已十年。吁!可悲也已!”在悼念其妻王氏的《王氏画赞并序》结尾处写道:“涕泣而为作赞曰:哀窈窕,思《关雎》,杳不见,乘云霓。堕明月,遗轻裾。风萧萧,惨别离。来陈宝,景帝珠。何珊珊,是耶非?”在悼念其女的《女二二圹志》结尾处写道:“呜呼!予白乙未以来,多在外。吾生女既不知,而死又不及见,可哀也已!”在悼念其妻魏氏的《世美堂后记》结尾处写道:“一日,家君燕坐堂中,惨然谓余曰:‘其室在,其人亡,吾念汝妇耳。’余退而伤之,述其事,以为《世美堂后记》。”品味诸如“吁”“也已”“呜呼”等虚词,我们能涵泳出作者蕴含其中的不幸与悲哀,这种心境难以言表,只能诉诸虚词的叠加与感叹的反复。《项脊轩志》正文结尾写道:“项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作者模仿“太史公日”的笔法,以曾经“昧昧于一隅”,最终名闻天下的蜀妇清、诸葛亮自比,表明自己不甘寂寞的心境;而生命深处的“奇景”又通过两个反问句的连用传达出来。这正是作者前进的动力与奋斗的方向,标示着作者的人生志向。因此,从这一视角来看,本文的主题应该是“言志”。
三、“言志说”的确立
林纾在评价《项脊轩志》时写道:“然有‘轩’字为主人翁,则人事变迁,家道坎壈,皆归入此轩,作睹物怀人写法。”细读文本,笔者发现,围绕“项脊轩”,作者依次写到了“余稍为修葺”“室坏不修”“乃使人复葺南阁子”。这看似悖论的“修葺”与“不修”,实则指向一种动作行为——“修葺”,两种相互纠缠的情感态度——“修葺”与“不修”。此时,回归文本的语辞世界,披文入情、沿波讨源,在语言的张力场中,探赜作者“所言志、所载道”,便是走进文本的不二法门。
修葺项脊轩本是一件小事,但作者在《项脊轩志》一文的正文和补记部分反复述及,而且两处相隔十三年之久,是情感之使然,还是志向之驱使?其碧波深处的珍奇值得探究。
教参归纳正文第一段段意为:“叙写项脊轩修葺前后的不同风貌,以写景为主,字里行间倾注了作者对‘轩’的由衷热爱。”细加审视,不难发现,教参忽略了作者浓墨重彩的一笔,那就是修葺前后轩中读书生活的变化。文中没有直接描写修葺前作者于轩中的读书生活,但在大母的话语里有清晰的呈现:“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竞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品咂语句,我们仿佛看到一个闭门苦读、渴望一举成名的儒雅文人形象。但换一个角度来思考,作者“日默默在此”读书的动力源自何处?根据对作者身世经历的梳理探析,笔者认为一方面来自于他自身“有志于学”的抱负,他在《梦鼎堂记》中写道:“余少时有狂简之志,思得遭明之时,兴尧舜周孔之道。”在《沈次谷先生诗序》中写道:“余少不自量,有用世之志。”可见,作者少时就已超越了“小我”的情感世界,具有兼济天下、心系苍生的“大我”胸襟。另一方面来自于家族分崩离析、家道衰落的历史隐痛。文中写作者“瞻顾遗迹”时,发出“令人长号不自禁”的喟叹。遗迹何以触痛作者灵魂深处?笔者认为,其中刻有作者家族团结振兴的印记,有“县官印,不如归家信”的震慑,与“余”读书久不见效形成对比。“令人”而非“令余”,足以表明这是一种普世情怀。如此看来,这两个层面的动因有一个共同指向,即成就功名、重振家业、兴邦知礼的志向。“修葺”前可以看作志向孕育阶段。 修葺以后,文中直接描写了作者于轩中的读书生活,“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不仅写出了其积极投入的状态,更是作者心境的表达。“长啸”“高歌”是古人述志、抒怀的常用方式,如岳飞在《满江红》中用仰天长啸来表达对南宋当权者的不满以及建功立业的理想。归有光在18岁左右写此正文,20岁时考中秀才,实现了人生第一次蜕变,从这一蜕变过程来看,此次项脊轩的修葺已超越了“使不上漏”的实用功能,成为作者心灵祈求的对象。
我们对比修葺前后作者于轩中读书生活的变化,便能明了,作为外物的项脊轩是作者内在生命状态的体现,它的破败是家族衰败的象征,它的修葺正象征着作者发奋读书、重振家族的开始。按此理解,笔者认为“论赞”部分的“余区区处败屋中”,“败屋”不仅指书斋的破旧,还指家道的中落。而蜀妇清、诸葛亮的自比表明作者坚定的志向丝毫没有动摇。因此,对“论赞”的理解并非如教参所言:“作者以坎井之蛙自喻,自我解嘲。于议论中夹以感叹之词,内容虽不足取,但也和盘托出自己生不得志的感慨。”
补记中的“复葺”又成为归有光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捩点。“复葺”以前,作者屡试不第,仕途命运蹭蹬,功业未成,但妻子来归给枯燥平淡的读书生活平添几分樂趣。归有光在《请敕命事略》中写到先妻对自己的鼓励:“吾自观君,殆非今世人,丈夫当自立,何忧目前贫困乎?”可见,妻子不仅化解了作者生活的窘境,还点燃了作者读书的希望与激情。妻子的离世使作者陷入痛苦绝望的境地,使他感到前途渺茫、无所归依。因此,作者写道:“吾妻死,室坏不修。”“不修”是一种悲情的倾诉,象征着理想的破灭。其后二年,作者又为何“使人复葺南阁子”?文中写“余久卧病无聊”,“无聊”就是无依靠,精神空虚。对于一个家道中落的旧知识分子来说,唯一的希望便是科举求仕、振兴家业。作者31岁时写补记,也大概于此时“复葺”项脊轩,35岁考中举人,按理来说,这是他人生的又一次蜕变。因此,“复葺”隐喻着他又一次站在人生的起跑线上发愤苦读,重建理想与希望,振兴家邦。
综观全文,作者以项脊轩为绾合全篇思想情感的一个扭结,以它的“破漏-修葺-室坏-复葺”为明线,蕴含其中的是作者的心态律动,标示着其理想“孕育-建立-破灭一重建”的过程,这正是文本“所言志、所载道”,即成就功名、重振家业、兴邦知礼。尽管世事沧桑,作者内心之志从未动摇。无怪乎我们读此文时,正文和补记没有逻辑裂痕,而是意脉相承。
文本解读是一个不断祛蔽求真的过程,要揆察一篇文章的思想内核,主题的确立不可或缺。由于读者解读文本的视角与策略不同,同一篇文章的主题也存在着多义性与不确定性,呈现出多重主题,如白居易的《长恨歌》,其主题有“爱情说”“讽喻批判说”“双重主题说”等。这自然生成了另一重意义上的文本“缝隙”,提供了多维思辨空间。尽管“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但作为一线教师,课堂教学时还是要立足于文本的语辞世界,在语义与语理分析中追根溯源。唯有遵作者所思之路,才能“识斯真”,勘破文本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