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标准化工作思维模式,创新企业标准化管理模型,使企业标准化工作更好地为企业服务,为提升企业技术服务,为扩大顾客服务。本文提出了企业标准化工作创新的思路,对提高企业的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新形势;企业标准化;创新;思路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3)06 -00071-01
一、传统企业标准化管理模型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企业标准化管理模式越来越暴露出它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在提出标准项目时,侧重于企业的现状,很少考虑到企业的发展;在制定管理标准时,侧重于管理机构的现状,缺乏创新的思想,整个管理标准体系很难达到协调统一,不利于企业组织体制创新;在制定技术标准时,特别在制定产品标准时,只考虑到目前技术水平的现状,制定出来的技术标准仅仅是现有技术的总结,很少把顾客对产品的需求作为技术标准制定的依据,缺乏为企业技术创新服务的意识;标准复审周期长,有些标准的内容滞后于企业的发展,不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二、新形势下企业标准化工作创新的思路
(一)企业领导重视是搞好标准化工作的前提
企业标准化工作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基础工作。新形势下要做好以下主要工作:(1)认真贯彻执行上级有关标准化方针,贯彻实施各级标准;(2)建立包括产品开发、制造工艺技术和科学管理的技术标准体系;(3)组织或参与制定企业标准化规章制度、企业标准和产品标准;(4)参与新产品研发、技术改造和引进等方面标准化工作;(5)参与新产品系列化、通用化和组合化设计标准工作;(6)组织参与工艺和工艺装备、外购元器件和材料标准工作;(7)归口管理各类标准资料,建立标准档案;(8)负责管理标准化信息网的维护与更新,做好标准化信息查询服务工作。
(二)创新管理标准化工作,促进企业组织体制创新
1.创新管理标准化模式
传统的制修订管理标准的思路是:按照企业标准的编写原则,把组织机构中职能部门的管理性质、管理事项以及有关的要求以管理标准的形式编写出来。这种模式是先有组织机构,后有管理标准。每增加一个机构,增加一项职能,相应增加一个管理标准。企业管理标准化工作处于被动,总是落后于机构设置,企业管理工作难以落到实处。而且,管理标准体系不能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加之有些企业的组织机构职能的交错,管理标准中的职责也相应出现了混乱。管理标准不能为企业组织机构的设置提供指导作用。因此,要充分发挥出管理标准的作用,必须要进行管理标准化工作思路创新,利用它理顺企业的管理职能,进而为企业组织体制创新服务,促进组织体制的创新。
2.创新管理标准化工作方法
首先,由企业最高管理者提出管理项目,根据市场经济的需要和行业的性质,避开现有的组织机构,针对企业组织体制创新,从战略的角度,确定管理事项。也就是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管理要不断强化和更新职能。
其次,根据管理职能,建立适应企业实际和发展的企业管理标准体系。比如,管理标准体系可包括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物资供应、生产管理、经营管理等等。对每一类管理事项详细确定管理标准的范围。比如生产管理标准可包括工艺、质量、安全、环保等方面。按照标准化工作的统一协调原则,建立一个完善的企业标准管理体系。
第三,成立有标准化工作者参与的管理专家小组。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和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参照外单位的优秀管理经验,负责编制相应的管理标准,明确管理职责、范围以及具体的管理内容,报最高管理者批准,最后进行发布。
第四,按照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管理标准体系的构成,设立职能部门,根据管理标准的内容,确定部门中岗位设置、人员数量和工作内容,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
第五,根据市场经济的变化情况和企业的需要,及时对管理标准进行修订,相应调整企业的组织机构或职能分配,进行动态管理。
(三)制定高水平的产品标准,促进企业科技创新
1.先进的产品标准是科技创新的标志
产品标准的含义是为保证产品的适应性,对产品必须达到的某些或全部要求所制定的标准。其内容包括:品种、规格、技术性能、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贮藏、运输等。人们一般认为,一个标准水平的高低,主要看技术指标的高低。这话似乎很有道理,很少有人怀疑过它还有什么不足之处。而市场经济使人们对它的理解有了新的认识,一个标准是否先进,其评价原则,应当是技术经济的统一,评价的依据应当是市场和生产的需要。能充分满足使用者和技术需求的为先进标准,质量过剩的标准和质量不足的标准均不应称为先进标准。只有先进的产品标准才反映出企业科技水平,只有先进的产品标准才是企业科技创新的标志。
2.高水平的产品标准有利于促进企业的科技创新
市场经济运行的主体是企业。企业能够自主决定生产什么样的品种,质量达到什么样的水平,生产数量有多大,采取什么样的方式组织生产等等。政府鼓励企业自主制定产品质量标准,自主决定衡量和评定产品质量的依据。我们在制定产品标准时,不要等产品出来之后再去制定标准,而要创造性地进行工作,打破传统的产品标准化工作模式,站在市场和用户的角度来开展工作,最大限度地满足使用上的客观需要,首先制定出企业产品标准。但用户的要求往往与实际的生产技术水平发生矛盾,标准中的某些技术指标规定往往要经过协商后才能确定下来,其中包括互谅互让的成分,既要照顾到用户的需要,又要考虑到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只考虑生产条件,而不管用户如何要求,这样生产出来的产品将得不到市场的认可。反过来,只考虑用户需求,不考虑企业生产条件,这样制定出来的标准可能执行不了,但是,企业最终必须满足用户的需求。这说明在用户不断提高要求的条件过程中,促成了高水平产品标准的产生。
产品标准是技术标准的核心,也是企业标准体系的核心。建立高水平的产品标准是企业占领市场的重要手段。我们要通过产品标准化工作创新,来推动企业的技术创新,最终实现产品的生产,使企业获得最大利益。
(四)加强标准化培训和教育
1.提高标准化人员素质
新形势下要求标准化人员熟悉并执行国家有关标准化政策法规,具备从事标准化专业知识、原则和方法;熟悉企业生产、技术和管理状态,具备一定组织协调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外语水平,积极参加上级举办的标准化培训,并适时地对技术人员进行标准化知识更新,更好地开展标准化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多积累产品研发方面常用标准化、知识编号和紧固件的种类等。这种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标准化人员可在工作量较大标准化审查及现场问题处理过程中,节约大量时间和精力,提高标准化人员自身素质。
2.加强标准化培训与教育,提高全员标准化素质
企业标准化工作与经营管理各个环节密切相关,是一项群众性工作。企业应不断加强标准化宣传教育活动,把标准化政策法规和知识普及到全体员工中去,企业领导应充分认识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发挥和组织员工积极参与企业标准化工作,强化标准化意识,确保每一项技术工作都有标准可依,每位员工都能自觉地准手标准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通过开展标准化宣传教育工作,逐步建立起标准化工作的最佳秩序,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S].安监总政法〔2010〕72号.
[2]宫万祥,唐骏.安全生产标准化浅析[J].河北企业,2011,(8).
【关键词】新形势;企业标准化;创新;思路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3)06 -00071-01
一、传统企业标准化管理模型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企业标准化管理模式越来越暴露出它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在提出标准项目时,侧重于企业的现状,很少考虑到企业的发展;在制定管理标准时,侧重于管理机构的现状,缺乏创新的思想,整个管理标准体系很难达到协调统一,不利于企业组织体制创新;在制定技术标准时,特别在制定产品标准时,只考虑到目前技术水平的现状,制定出来的技术标准仅仅是现有技术的总结,很少把顾客对产品的需求作为技术标准制定的依据,缺乏为企业技术创新服务的意识;标准复审周期长,有些标准的内容滞后于企业的发展,不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二、新形势下企业标准化工作创新的思路
(一)企业领导重视是搞好标准化工作的前提
企业标准化工作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基础工作。新形势下要做好以下主要工作:(1)认真贯彻执行上级有关标准化方针,贯彻实施各级标准;(2)建立包括产品开发、制造工艺技术和科学管理的技术标准体系;(3)组织或参与制定企业标准化规章制度、企业标准和产品标准;(4)参与新产品研发、技术改造和引进等方面标准化工作;(5)参与新产品系列化、通用化和组合化设计标准工作;(6)组织参与工艺和工艺装备、外购元器件和材料标准工作;(7)归口管理各类标准资料,建立标准档案;(8)负责管理标准化信息网的维护与更新,做好标准化信息查询服务工作。
(二)创新管理标准化工作,促进企业组织体制创新
1.创新管理标准化模式
传统的制修订管理标准的思路是:按照企业标准的编写原则,把组织机构中职能部门的管理性质、管理事项以及有关的要求以管理标准的形式编写出来。这种模式是先有组织机构,后有管理标准。每增加一个机构,增加一项职能,相应增加一个管理标准。企业管理标准化工作处于被动,总是落后于机构设置,企业管理工作难以落到实处。而且,管理标准体系不能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加之有些企业的组织机构职能的交错,管理标准中的职责也相应出现了混乱。管理标准不能为企业组织机构的设置提供指导作用。因此,要充分发挥出管理标准的作用,必须要进行管理标准化工作思路创新,利用它理顺企业的管理职能,进而为企业组织体制创新服务,促进组织体制的创新。
2.创新管理标准化工作方法
首先,由企业最高管理者提出管理项目,根据市场经济的需要和行业的性质,避开现有的组织机构,针对企业组织体制创新,从战略的角度,确定管理事项。也就是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管理要不断强化和更新职能。
其次,根据管理职能,建立适应企业实际和发展的企业管理标准体系。比如,管理标准体系可包括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物资供应、生产管理、经营管理等等。对每一类管理事项详细确定管理标准的范围。比如生产管理标准可包括工艺、质量、安全、环保等方面。按照标准化工作的统一协调原则,建立一个完善的企业标准管理体系。
第三,成立有标准化工作者参与的管理专家小组。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和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参照外单位的优秀管理经验,负责编制相应的管理标准,明确管理职责、范围以及具体的管理内容,报最高管理者批准,最后进行发布。
第四,按照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管理标准体系的构成,设立职能部门,根据管理标准的内容,确定部门中岗位设置、人员数量和工作内容,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
第五,根据市场经济的变化情况和企业的需要,及时对管理标准进行修订,相应调整企业的组织机构或职能分配,进行动态管理。
(三)制定高水平的产品标准,促进企业科技创新
1.先进的产品标准是科技创新的标志
产品标准的含义是为保证产品的适应性,对产品必须达到的某些或全部要求所制定的标准。其内容包括:品种、规格、技术性能、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贮藏、运输等。人们一般认为,一个标准水平的高低,主要看技术指标的高低。这话似乎很有道理,很少有人怀疑过它还有什么不足之处。而市场经济使人们对它的理解有了新的认识,一个标准是否先进,其评价原则,应当是技术经济的统一,评价的依据应当是市场和生产的需要。能充分满足使用者和技术需求的为先进标准,质量过剩的标准和质量不足的标准均不应称为先进标准。只有先进的产品标准才反映出企业科技水平,只有先进的产品标准才是企业科技创新的标志。
2.高水平的产品标准有利于促进企业的科技创新
市场经济运行的主体是企业。企业能够自主决定生产什么样的品种,质量达到什么样的水平,生产数量有多大,采取什么样的方式组织生产等等。政府鼓励企业自主制定产品质量标准,自主决定衡量和评定产品质量的依据。我们在制定产品标准时,不要等产品出来之后再去制定标准,而要创造性地进行工作,打破传统的产品标准化工作模式,站在市场和用户的角度来开展工作,最大限度地满足使用上的客观需要,首先制定出企业产品标准。但用户的要求往往与实际的生产技术水平发生矛盾,标准中的某些技术指标规定往往要经过协商后才能确定下来,其中包括互谅互让的成分,既要照顾到用户的需要,又要考虑到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只考虑生产条件,而不管用户如何要求,这样生产出来的产品将得不到市场的认可。反过来,只考虑用户需求,不考虑企业生产条件,这样制定出来的标准可能执行不了,但是,企业最终必须满足用户的需求。这说明在用户不断提高要求的条件过程中,促成了高水平产品标准的产生。
产品标准是技术标准的核心,也是企业标准体系的核心。建立高水平的产品标准是企业占领市场的重要手段。我们要通过产品标准化工作创新,来推动企业的技术创新,最终实现产品的生产,使企业获得最大利益。
(四)加强标准化培训和教育
1.提高标准化人员素质
新形势下要求标准化人员熟悉并执行国家有关标准化政策法规,具备从事标准化专业知识、原则和方法;熟悉企业生产、技术和管理状态,具备一定组织协调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外语水平,积极参加上级举办的标准化培训,并适时地对技术人员进行标准化知识更新,更好地开展标准化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多积累产品研发方面常用标准化、知识编号和紧固件的种类等。这种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标准化人员可在工作量较大标准化审查及现场问题处理过程中,节约大量时间和精力,提高标准化人员自身素质。
2.加强标准化培训与教育,提高全员标准化素质
企业标准化工作与经营管理各个环节密切相关,是一项群众性工作。企业应不断加强标准化宣传教育活动,把标准化政策法规和知识普及到全体员工中去,企业领导应充分认识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发挥和组织员工积极参与企业标准化工作,强化标准化意识,确保每一项技术工作都有标准可依,每位员工都能自觉地准手标准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通过开展标准化宣传教育工作,逐步建立起标准化工作的最佳秩序,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S].安监总政法〔2010〕72号.
[2]宫万祥,唐骏.安全生产标准化浅析[J].河北企业,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