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启迪我们:体验是维系认知行为的重要环节。只有通过体验,德育过程才能完整,品德与生活教育才显示其实效性,才能去实践创造,去构建新的意义世界,使道德认知在多层面的体验中无痕地内化为道德行为。那么《品德与生活》在教学中如何走出学科教学“定势”,令课堂更精彩呢?
一、紧扣预习体验,以学定教
课程不仅仅是知识,还是经验;教材不是“圣经”,而是引导学生学习的工具与资源;而学生是生活在世界中的人,他们需要有一个开放的空间,需要一个尊重他们学习探索的领域,从而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进步的快乐。因此,要达到“以人为本、以学定教”的目的,让品生课堂呈现精彩,课前就要放手让学生对教材进行预习、感知,这是重要途径之一。在预习中让学生看一看感兴趣的,说一说知道的,做一做想做的,记一记操作难的,画一画自己想象的,想一想不理解的。因为,学生对刚接触的事物敏锐感最强,在预习中他们能凭自己的个性感知和自己独特的体验去认知事物。课堂揭题之后,让学生汇报学习的收获,教师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并针对学生体验的生成资源进行利用,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我们的动物朋友——“我们的好朋友”》。学生在预习汇报中对家禽、家畜比较熟悉,但对于野生动物也是人类朋友的观点,学生感到一脸茫然。因此,教师就可以调整学案,把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体验为什么要保护野生动物及写倡议书上。借助个别学生预习体验的生成,教师整合自己的教案,把人类离不开动物,它与人类的生活密切关系作为教学重点。学生后来写起倡议书也就丰富多彩了。因此,树立起动物是人类好朋友的观念,爱护动物的观点也就水到渠成了。
二、引导倾听体验,汲取能量
倾听是一种学习,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种体验,是体验别人成功的经验,避免走上弯路的一种方式。倾听是生命课堂的前提,因为,课堂进行的是群体性的学习与交流,倾听别人的发言,是一种积极获取信息、主动构建知识意义的过程。课堂40分钟,不可能谁都发言,绝大部分时间,学生都是在倾听、思索、判断、交流。但在《品德与生活》的课堂上。我们发现不少老师却忽略了这一点。倾听体验中,教师要起着教导、编导、诱导、引导的作用。例如,教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我们都有一个家——“好壮丽的一个家”》,为了让学生能真正了解长江与黄河,感受中华民族的源远流长,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欣赏录像与观察中国地图时思考:长江黄河流经地一样吗?你知道的有哪些?水色有什么不同?这样,学生在看中有所体验有所思考,有所议论有所收获。并从中感受祖国河山壮丽,激发了爱国情感。
三、做玩融合体验,积淀习德
课堂不是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场所,而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课堂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更应是探究知识的场所;课堂不只是教师教育行为机械运动的场所,而是展现教育智慧的场所。《品德与生活》的教学要达到这个境界,让学生在“做中玩,玩中做”地进行体验。是学生形成良好习惯与品德的主渠道。因为,好玩是小学生的天性。玩能把学生带到充满未知的天地里,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所谓玩中生疑,有疑必问也是学生的天性。这一玩一问,就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到了知识。而做既动手又动脑,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使他们的个『生与特长得到充分的发展。
例如教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奇妙的光——“影子的探索”》,安排了以下环节:①玩一玩一课前让学生自由玩,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体验探索:形影不离是什么意思?与影子玩中你发现了什么?②说一说——上课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玩中的发现。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要注意倾听,后思考:自己的体验与别人的一样吗?不同在哪?③议一议——探索出影子的颜色,影子的形状与本体位置的关系,与光源的位置关系,与时间不同的关系。④画与量——可以在课堂进行玩中检验,画一画在灯光下与太阳下的影子,并量出其变化长度。⑤做一做——做影子变大小的实验。学生在倾听与观看中丰富了学习感受,加深体验了自然的有趣与奇妙,从中发现了规律,提升了认识。
总之,《品德与生活》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潜移默化地将做人的道理转化为学生的良好习惯,增长他们的知识,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与实践能力。
一、紧扣预习体验,以学定教
课程不仅仅是知识,还是经验;教材不是“圣经”,而是引导学生学习的工具与资源;而学生是生活在世界中的人,他们需要有一个开放的空间,需要一个尊重他们学习探索的领域,从而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进步的快乐。因此,要达到“以人为本、以学定教”的目的,让品生课堂呈现精彩,课前就要放手让学生对教材进行预习、感知,这是重要途径之一。在预习中让学生看一看感兴趣的,说一说知道的,做一做想做的,记一记操作难的,画一画自己想象的,想一想不理解的。因为,学生对刚接触的事物敏锐感最强,在预习中他们能凭自己的个性感知和自己独特的体验去认知事物。课堂揭题之后,让学生汇报学习的收获,教师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并针对学生体验的生成资源进行利用,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我们的动物朋友——“我们的好朋友”》。学生在预习汇报中对家禽、家畜比较熟悉,但对于野生动物也是人类朋友的观点,学生感到一脸茫然。因此,教师就可以调整学案,把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体验为什么要保护野生动物及写倡议书上。借助个别学生预习体验的生成,教师整合自己的教案,把人类离不开动物,它与人类的生活密切关系作为教学重点。学生后来写起倡议书也就丰富多彩了。因此,树立起动物是人类好朋友的观念,爱护动物的观点也就水到渠成了。
二、引导倾听体验,汲取能量
倾听是一种学习,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种体验,是体验别人成功的经验,避免走上弯路的一种方式。倾听是生命课堂的前提,因为,课堂进行的是群体性的学习与交流,倾听别人的发言,是一种积极获取信息、主动构建知识意义的过程。课堂40分钟,不可能谁都发言,绝大部分时间,学生都是在倾听、思索、判断、交流。但在《品德与生活》的课堂上。我们发现不少老师却忽略了这一点。倾听体验中,教师要起着教导、编导、诱导、引导的作用。例如,教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我们都有一个家——“好壮丽的一个家”》,为了让学生能真正了解长江与黄河,感受中华民族的源远流长,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欣赏录像与观察中国地图时思考:长江黄河流经地一样吗?你知道的有哪些?水色有什么不同?这样,学生在看中有所体验有所思考,有所议论有所收获。并从中感受祖国河山壮丽,激发了爱国情感。
三、做玩融合体验,积淀习德
课堂不是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场所,而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课堂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更应是探究知识的场所;课堂不只是教师教育行为机械运动的场所,而是展现教育智慧的场所。《品德与生活》的教学要达到这个境界,让学生在“做中玩,玩中做”地进行体验。是学生形成良好习惯与品德的主渠道。因为,好玩是小学生的天性。玩能把学生带到充满未知的天地里,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所谓玩中生疑,有疑必问也是学生的天性。这一玩一问,就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到了知识。而做既动手又动脑,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使他们的个『生与特长得到充分的发展。
例如教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奇妙的光——“影子的探索”》,安排了以下环节:①玩一玩一课前让学生自由玩,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体验探索:形影不离是什么意思?与影子玩中你发现了什么?②说一说——上课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玩中的发现。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要注意倾听,后思考:自己的体验与别人的一样吗?不同在哪?③议一议——探索出影子的颜色,影子的形状与本体位置的关系,与光源的位置关系,与时间不同的关系。④画与量——可以在课堂进行玩中检验,画一画在灯光下与太阳下的影子,并量出其变化长度。⑤做一做——做影子变大小的实验。学生在倾听与观看中丰富了学习感受,加深体验了自然的有趣与奇妙,从中发现了规律,提升了认识。
总之,《品德与生活》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潜移默化地将做人的道理转化为学生的良好习惯,增长他们的知识,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与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