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里提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又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笔者在实际的作文教学中就充分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将作文融入教师的生活,融入学生的生活,融入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试图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教师写作驱动学生写作,提高学生自主写作意识。
教师经常动动笔,写点东西,并且将自己发表的作品示之于学生,久之,这种“不言而教”的行为就会在学生心目中形象定格,这不但对培养良好的阅读和作文兴趣具有较强的内驱作用,而且对他们了解、认识教师的生活底蕴和精神风貌也具有直观作用,这种作用反过来又会成为学生语文学习的“引力场”。
我曾参加过学校的一次演讲比赛,写过一篇名为《理解、平等、宽容》的文章,后来发表在学校的校报上。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当学生看到了报纸上自己老师的文章后,都纷纷在周记上异口同声地说:读了赵老师的文章我们明白了作为老师也有很多与学生相处时的苦恼、开心与感动,师生之间应该互相尊重、互相理解,我们以后会用实际行动去回报老师的。作为语文教师,学生读你的文章,了解你的心理、感情,更了解你的文笔才华,就会尊重你、佩服你,就会自觉不自觉地仿效你的言行举止,不仅能在精神方面感召学生,更能在语文素养方面感染学生。
因为有了这些事的触动,以后的作文教学中笔者经常在布置一个作文题后,自己先主动写写,有时是一篇完整的文章,有时也可以是作文的思路提纲。教师有了写作的感性经验,就能取得指导学生作文的良好效果,学生的作文能力自然会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教师能够结合自己写作某篇文章的完整过程,向学生讲作文感受,并拿自己的文章像讲课一样讲给学生听,学生自然会有所感悟,效果也会特别明显。那么学生自己再写起来也会有一个模子、一个方向。著名教师于漪就说过:“语文教师必须会动笔,会写文章。自己无写作甘苦,无书面表达的真切感受,写作教学往往是空对空,指导干巴巴,点不到关键处,点不到要害。”(《语文学习》)这就明确指出了教师的写作能力与作文教学的关系。
二、师生合作观察生活,积累素材。
观察是积累素材的重要方式,也是作文的必要前提,这对于刚刚进入高中的低年级学生来说尤为重要,我经常指导学生细心观察周围的人和事,从自己独特的视角,展现人或事物独特的美或丑,以之震撼读者的心灵。高中语文每周都有让学生写周记的习惯,教师可以通过周记这一通道鼓励学生多多观察生活,写下自己的点滴感受或自己经历的一些事情,教师再从旁批注自己的看法、对学生的要求与希望,用教师的评语去触动学生多写、多练。
曾经一次无意中的仰望天空,我发现了晚霞也是如此美丽,让我再一次对大自然的魅力佩服不已。当天晚自习,我就向学生描述自己无意中邂逅的晚霞,向他们倾诉自己看到晚霞时的感受,并且让学生回忆自己是否在傍晚时分也曾经被天空的晚霞所倾倒过。在我的启发下,学生们也纷纷打开自己记忆的闸门,仔细回忆起自己曾经的诸多邂逅,甚至有些学生主动起来谈论自己的感受。我就趁势指导学生生活中有很多细小的美丽,只要我们用心去品味、去感悟,就一定会有所收获。
由此可见,教师主动融入生活,抒发生活中的感受,的确能够给学生起到一个引领的作用。
语文教师还可以利用教师的号召力,想法儿让学生多读书。笔者就曾经做过这样的尝试,而且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我曾经在自己的班级中让学生建立“班级小书库”,将学生自己拥有的书籍名称入库,在全班公布,实现资源共享,学生可以在同学之间互相借阅自己想要看的书籍。教师也应经常在课余关注一下学生的阅读近况,从旁监督学生坚持阅读。
另外,教师也可以利用诸如课堂、晚自习等时间,在班级组织一些集体阅读的活动,让学生推荐一些自己欣赏的文章或教师自己选择一些文章,组织全班学生一起阅读,然后一同谈感受、谈体会,师生一起分析文章的优点、可取之处。教师也适时地从旁指导学生在别人的文章中找生活的影子,和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学会利用自己身边的材料增加阅历。
三、课本阅读加探究,教学当中找灵感。
语文教学离不开课本,学生学得最多的、最熟悉的莫过于课本,所以课本也是作文的一个大资料库。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个资源,从课本的学习当中让学生吸取知识、提高能力,做到读写不分家。
笔者在实际教学中的做法是这样的:
1、通过学习课文,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学生作文难,最主要是难在腹中空空。学生头脑中没有素材,写起来当然干瘪无味。我们何不把书本当成一个大材料库,天天学、时时记。比如,在学习《<呐喊>自序》时,我们涉及到了鲁迅,除了课文当中的一些事例、语句可以让学生当成素材记住外,教师还可以适时的补充一些相关的内容充实学生的素材。让学生全面的了解鲁迅、认识鲁迅,以备后面的作文需要。
2、通过分析课文,指导学生写作。首先,分析课文结构,指导学生如何谋篇布局,怎样安排层次。教师可以通过课文教学,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掌握几种文体的结构方法,使他们在读中有所领悟。如记叙文常以事物的发展安排结构,议论文则往往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安排结构。在分析范文时,还可将学生作文中常出现的问题与范文比较,用范文指导写作。
其次,分析文章的开头、结尾。俗话说“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一篇文章有个好的开头,能开启作者的思路,激发写作积极性,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几种常用的开头方法,让他们写起文章来有话可说。开头固然重要,而结尾也不可忽视,好的结尾能深化主题、引人深思、催人奋进,这样的例子课文中比比皆是。比如,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开头“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入笔就让人眼前一亮。它的结尾也的确能让人回味良久。像这样的文章就应该让学生多读。
此外,还可以带领学生品味语言,指导学生围绕中心选取材料等等。
总之,作文教学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在这个过程中,只要师生紧密配合,一起攻坚,充分运用“自主、合作、探究”这个法宝,就一定可以把它拿下。
赵琼,女,教师,现居湖北黄石。
一、教师写作驱动学生写作,提高学生自主写作意识。
教师经常动动笔,写点东西,并且将自己发表的作品示之于学生,久之,这种“不言而教”的行为就会在学生心目中形象定格,这不但对培养良好的阅读和作文兴趣具有较强的内驱作用,而且对他们了解、认识教师的生活底蕴和精神风貌也具有直观作用,这种作用反过来又会成为学生语文学习的“引力场”。
我曾参加过学校的一次演讲比赛,写过一篇名为《理解、平等、宽容》的文章,后来发表在学校的校报上。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当学生看到了报纸上自己老师的文章后,都纷纷在周记上异口同声地说:读了赵老师的文章我们明白了作为老师也有很多与学生相处时的苦恼、开心与感动,师生之间应该互相尊重、互相理解,我们以后会用实际行动去回报老师的。作为语文教师,学生读你的文章,了解你的心理、感情,更了解你的文笔才华,就会尊重你、佩服你,就会自觉不自觉地仿效你的言行举止,不仅能在精神方面感召学生,更能在语文素养方面感染学生。
因为有了这些事的触动,以后的作文教学中笔者经常在布置一个作文题后,自己先主动写写,有时是一篇完整的文章,有时也可以是作文的思路提纲。教师有了写作的感性经验,就能取得指导学生作文的良好效果,学生的作文能力自然会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教师能够结合自己写作某篇文章的完整过程,向学生讲作文感受,并拿自己的文章像讲课一样讲给学生听,学生自然会有所感悟,效果也会特别明显。那么学生自己再写起来也会有一个模子、一个方向。著名教师于漪就说过:“语文教师必须会动笔,会写文章。自己无写作甘苦,无书面表达的真切感受,写作教学往往是空对空,指导干巴巴,点不到关键处,点不到要害。”(《语文学习》)这就明确指出了教师的写作能力与作文教学的关系。
二、师生合作观察生活,积累素材。
观察是积累素材的重要方式,也是作文的必要前提,这对于刚刚进入高中的低年级学生来说尤为重要,我经常指导学生细心观察周围的人和事,从自己独特的视角,展现人或事物独特的美或丑,以之震撼读者的心灵。高中语文每周都有让学生写周记的习惯,教师可以通过周记这一通道鼓励学生多多观察生活,写下自己的点滴感受或自己经历的一些事情,教师再从旁批注自己的看法、对学生的要求与希望,用教师的评语去触动学生多写、多练。
曾经一次无意中的仰望天空,我发现了晚霞也是如此美丽,让我再一次对大自然的魅力佩服不已。当天晚自习,我就向学生描述自己无意中邂逅的晚霞,向他们倾诉自己看到晚霞时的感受,并且让学生回忆自己是否在傍晚时分也曾经被天空的晚霞所倾倒过。在我的启发下,学生们也纷纷打开自己记忆的闸门,仔细回忆起自己曾经的诸多邂逅,甚至有些学生主动起来谈论自己的感受。我就趁势指导学生生活中有很多细小的美丽,只要我们用心去品味、去感悟,就一定会有所收获。
由此可见,教师主动融入生活,抒发生活中的感受,的确能够给学生起到一个引领的作用。
语文教师还可以利用教师的号召力,想法儿让学生多读书。笔者就曾经做过这样的尝试,而且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我曾经在自己的班级中让学生建立“班级小书库”,将学生自己拥有的书籍名称入库,在全班公布,实现资源共享,学生可以在同学之间互相借阅自己想要看的书籍。教师也应经常在课余关注一下学生的阅读近况,从旁监督学生坚持阅读。
另外,教师也可以利用诸如课堂、晚自习等时间,在班级组织一些集体阅读的活动,让学生推荐一些自己欣赏的文章或教师自己选择一些文章,组织全班学生一起阅读,然后一同谈感受、谈体会,师生一起分析文章的优点、可取之处。教师也适时地从旁指导学生在别人的文章中找生活的影子,和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学会利用自己身边的材料增加阅历。
三、课本阅读加探究,教学当中找灵感。
语文教学离不开课本,学生学得最多的、最熟悉的莫过于课本,所以课本也是作文的一个大资料库。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个资源,从课本的学习当中让学生吸取知识、提高能力,做到读写不分家。
笔者在实际教学中的做法是这样的:
1、通过学习课文,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学生作文难,最主要是难在腹中空空。学生头脑中没有素材,写起来当然干瘪无味。我们何不把书本当成一个大材料库,天天学、时时记。比如,在学习《<呐喊>自序》时,我们涉及到了鲁迅,除了课文当中的一些事例、语句可以让学生当成素材记住外,教师还可以适时的补充一些相关的内容充实学生的素材。让学生全面的了解鲁迅、认识鲁迅,以备后面的作文需要。
2、通过分析课文,指导学生写作。首先,分析课文结构,指导学生如何谋篇布局,怎样安排层次。教师可以通过课文教学,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掌握几种文体的结构方法,使他们在读中有所领悟。如记叙文常以事物的发展安排结构,议论文则往往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安排结构。在分析范文时,还可将学生作文中常出现的问题与范文比较,用范文指导写作。
其次,分析文章的开头、结尾。俗话说“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一篇文章有个好的开头,能开启作者的思路,激发写作积极性,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几种常用的开头方法,让他们写起文章来有话可说。开头固然重要,而结尾也不可忽视,好的结尾能深化主题、引人深思、催人奋进,这样的例子课文中比比皆是。比如,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开头“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入笔就让人眼前一亮。它的结尾也的确能让人回味良久。像这样的文章就应该让学生多读。
此外,还可以带领学生品味语言,指导学生围绕中心选取材料等等。
总之,作文教学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在这个过程中,只要师生紧密配合,一起攻坚,充分运用“自主、合作、探究”这个法宝,就一定可以把它拿下。
赵琼,女,教师,现居湖北黄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