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哈尔盖仰望星空》是当代著名诗人西川的代表作。本文旨在用英美新批评的视角,抛开诗歌创作的历史背景及诗人的身世背景,采用“细读法”,以“意象”为钥匙,围绕《在哈尔盖仰望星空》意象的类型和组合方式来探索这首诗的魅力。
关键词:英美新批评;《在哈尔盖仰望星空》;细读法;意象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1-0-02
一、新批评“细读法”
新批评派是20世纪英美文学批评中最有影响的流派之一,因兰色姆《新批评》(1941)—书得名。自20世纪20年代兴起到60年代逐渐走向衰落,它在文艺理论界流行长达 40 多年,至今仍是一种重要的文本解读方法。新批评派主张采用以文本为中心的理论观念和细读式的阅读方式。所谓细读,是对文本本身作尽可能详尽的分析和解释。就诗歌而言,即仔细阅读诗歌中的每一节、每一行和每一个词。在新批评语境下,文学作品不单是一个独立的存在,其内部也是一个有机整体,其语义分析独特的审美角度为当今的文学批评尤其是诗歌的批评另开了一扇门。而诗歌离不开对各种意象的使用及意象的组合,好的诗歌往往是在意象的奇妙组合中让读者妙悟出一种超乎语言结构之外的整体神韵。本文将用文本细读的方法来重新深入到诗歌的内部,在把握《在哈尔盖仰望星空》意象概括的基础上,分析西川对意象的处理方式,分析《在哈尔盖仰望星空的》意象的深层内涵及组合的奥妙。
二、意象的类型
意象作为“诗人主观情感”与“客观对应物”相互渗透结合的产物,是以体现诗歌生命基本单位。《在哈尔盖仰望星空》全诗只有二十一行,字数不多意象却不少。在这主要介绍自然意象群和非自然意象群两大类。首先是自然意象群,“星空”首先它给人们第一印象是“高”和“广”,所以给人们造成的感觉是遥不可及、髙不可攀的,但不能仅仅只把“星空”从字面上看成“晚上有星星的天空”,它还有更深层次的隐喻,由于它总是无限深广又是那么浩瀚深邃,星空的扩大化就是天地或宇宙,实际上它是崇高永恒的宇宙的最佳象征体;而“风”就像其自然属性一样,无形自由,无拘无束,自在地往来于天地间,行走于时空之间。一方面它代表着自由的精神,不被约束的灵魂。不过物质之间有能量的交换,才会形成运动,风在自然界也是动力之一,另一方面“风”以一种强烈的力量形式推动人类历史的进程并展示着人类的命运,它见证了过去、现在,甚至未来。除了自然意象外,诗中还出现了另一类意象我把它们统归为“带有有西方原始神话和宗教感的非自然意象”一类。首先是诗人一开始就感受到的“神秘的力量”,这种力量说不清是什么,来自哪里,是那么无法驾驭,而人只能作为一个旁观者听凭它来穿透自己,这样一种虚无缥缈又神奇的力量自然而然带上了一种宗教的神秘色彩。而“光”作为自然现象,相对轻盈朦胧,可诗中从遥远地方射出的“光”明亮而刺眼,让黑夜中隐藏的一切瞬间裸露着,具有一种“启蒙”的力量。而“射出”两字暗示着速度和力度,那么迅疾有力,让人感受到原本柔和的“光”多了一些力量穿破黑暗,穿透人的内心。光的作用形成人对万事的认识与感应,将自然崇高之美与宗教精神联系一起,因此被赋予宗教般的神圣意义。而“祭坛、圣餐”毫无疑问本来就是宗教的象征物,天然地让人感受崇高和神圣,具有献祭式的宗教感。当然意象种类的划分只是依据诗人对单一意象的创造和采用进行的,并无特定的标准。
三、意象的组合
意象与意象的组合并不是简单的相加或罗列,而是每个意象都作为诗歌整体的有机部分,是一个美的意味和形式。任何诗人写诗,实 际是将一个个意象按照写作的需要,组合成有机的,有空间距离,有层次的画面,使其产生连贯、对比、烘托、暗示等作用,以向读者传递诗人的思想感情。
(一)反差式组合
在《哈爾盖仰望星空》中,“星空”,从字面上来理解指“有星星的天空”,既然有星星就意味着时间是晚上,题目的意思不难理解就是作者在哈尔盖这个地方在晚上仰望星空。星星和黑夜,一个是闪亮的光点,一个是黑暗的天空的;“在哈尔盖仰望星空”,哈尔盖是一个蚕豆般大小的火车站,而“星空”是那么浩瀚无边,在一个这样小的地方“仰望”广袤的星空,诗人在题目中就以意象的反差凸显了“星空”的崇高伟大,不免让人怀着虔诚、崇拜的心去看待它。宇宙的无限永恒,人生的有限瞬间,这样的意象组合的巨大反差形成了一种审美的张力。就任何语言符号而言,对其意义的理解都要将其置入某种语境。[1]哈尔盖位于青藏高原上,荒凉空旷、地广人稀,在辽阔和壮美的大自然中,总是更容易把人们引入有限与无限、瞬间与永恒的沉思,从而感受到自身的渺小产生深刻的孤独感。大自然的宏伟反衬出“我”的渺小,广阔的自然和小小的我形成对比,在广阔的大自然中有一个小小的孩子,他紧张地站那儿仰望星空,向茫茫宇宙寻求帮助,祈求在大自然(广袤阔大的意象)与"我"之间寻求一种制衡的力量,甚至在自然之外寻找一种更大的力量。
(二)相近式组合
任何一首诗都不是单个意象的孤立呈示,而是由几个或一组意象组合而成。诗人会按照一定的感情逻辑或想象逻辑将意象排列,例如:“我抬起头来眺望星空/这时河汉无声,鸟翼稀薄/青草向群星疯狂地生长/马群忘记了飞翔/风吹着空旷的夜也吹着我”。一个一个意象紧挨着依次出来,诗人将出现在同一时间里不同空间的一连串的意象连成一幅幅画面,以一个统一的、完整的,有机的整体直观呈现在读者面前,让其慢慢地去体会诗歌的意境。读者眼前仿佛就看到一个孤独的“我”在一个空旷的夜里眺望星空,而旁边一片寂静,除了在青草在奋力生长外,河汉忘记了怒吼,马群忘记了嘶叫,连鸟儿都踪迹难寻,只剩下一个“我”在风里、在黑夜里仰望星空。一种凄凉无力的感觉油然而生,并随着一个个场景的出现,这种凄凉感层层叠加。若是单一的意象或场景出现,很难让读者体会到“我”的内心感受。意象以群体的形式出现,其感染力不言而喻。诗人选择将具有相通性的意象集合在“哈尔盖的星空”这个相对静止的场景下,让读者忽略了不同意象之间的个体差异,对这个相同部分的共性进行关注,从而使思维呈现整体性质。加上把具有相同性质的意象就近排列在一起,相近的、有共性的意象的组合,总是能创造出比零散意象相加之和的效果大得多的整体效果。 (三)向心式组合
这种组合方式是各意象绕着核心意象,如群星拱月地形成内向凝聚的意象群体。毋庸置疑“星空”是《在哈尔盖仰望星空》的核心意象,作为一种自然和永恒的隐喻,它高于高原,高于风云,高于太阳,以一种上帝的姿态注视着诗中的一切。当然,它并不是一个旁观者的身份,无限的空间给万物以存在的依托和背景,诗人的情绪连接了核心意象与其他意象。“星空”是核心,围绕着它展开了系列的相关意象:哈尔盖、河汉、鸟翼、青草、马群、夜、陋室、屋顶。哈尔盖的星空格外高远,夜晚格外空旷,远离五光十色的都市,这里一切都是和谐静穆的,黑夜有令人放松的荒凉,人僵硬、沉重、紧张的生活在此时找到轻盈的片刻,感受万物各安其位的寂静之美。在无边的暗夜中人能获得安全感,在夜色掩盖下面对真我,剖解灵魂,让生命力自由舒展,任思绪无边蔓延;更容易体会到大地的虚空状态,在渺小自我与宏伟宇宙之间穿梭,以人的生存体验来思索生命的短暂,不懈地追求自我生命、自我价值的实现,在广袤的宇宙时空中上下求索。作为人世的背景,“星空”在诗歌中具有了救赎的力量。
四、意象的转换
诗歌意象转换是在某种中介的作用下随着情景的转换。实际上这个中介更多指的是诗人的意识,也就是说意象的转换主要是通过诗人意识的流动来完成的。《在哈尔盖仰望星空》全诗21行并没有分节,却让人感觉层次清晰,有明显的起承转合的 抒情线路。诗歌的开头5行就直接开门见山点明了有一种人类无法驾驭的“神秘力量”,人只能当一个旁观者,听从“神秘力量”的安排,等它来感悟你,启发你,穿透你,诗歌一开始就让读者感受到“神秘力量”的至高无上和不可侵犯。第6到15行开始进入实景,“我”在一个空旷的夜里,一个蚕豆般大小的火车站旁仰望星空,“仰望”让人感受到了“我”如信徒般的虔诚、渴望,开始寻求“神秘力量”的来源。然后通过周围环境“河汉无声,鸟翼稀薄,青草疯狂地生长,马群忘记了飞翔,风吹着空旷的夜也吹着我”反映了“神秘力量”下自然和个体的生存形态。最后从16行到21行,“我”化身成一个渺小的“人”或某间“陋室”,怀着卑微虔诚的心,像一个孩子似的小心翼翼、屏住呼吸领取“圣餐”。诗人最后以孩子的情态写“我”,强调接受神秘力量时的纯洁和虔诚。兰色姆曾指出:“一首诗有一个逻辑的构架,并由各部的机质构成,他以建筑作比,梁和墙纸是屋子的构架,而作为“装饰”的墙纸、画幔则是它的肌质”。[2]从《在哈尔盖仰望星空》整体上来看,诗人用了大概十分之九的篇幅来铺垫,直到最后两句“我像一个领取圣餐的孩子/放大了胆子,但屏住呼吸”,才点明主旨,期望从万能的“上帝”那里得到一种神圣光明而又充满智慧的力量。相对于背景的宏大,“我”的渺小,诗人对诗歌结构的安排可见其巧思,诗歌的内容和形式契合得尤其和谐。
五、结语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诗歌尤其重视语言的运用。韦勒克、沃伦指出:“文学语言深深地植根于语言的历史结构中,强调对符號本身的注意,并且具有表现情意和实用的一面,而科学语言总是尽可能地消除这两方面的因素”。[3]因此,英美新批评的“细读法”是研究诗歌的一种重要阅读方法。《在哈尔盖仰望星空》对于“神秘力量”的崇拜主要来自于自然力的过于强大和个体人的渺小。透着时代之中诗人的自我渺小感和卑微感。但是可以看出西川并不是一个纯粹的宗教信徒,并不愿一味等待“神秘力量”的安排,而是隐约显现出抵抗的生命姿态。至少“青草”是作为一种向上的生命为象征存在着,在于苍穹的大背景中肆意疯狂的生长。诗人用充满自由和野性生长的“青草”隐喻自己逆境中的不肯屈服。至于为什么要在哈尔盖仰望星空?毕竟“人们在遇到难以克服的困难时, 遭到不测风云的艰难时, 尤其是处于绝望时, 就会产生一种特殊爆发性的宗教渴望, 祈求上帝来拯救和帮助他们”。[4]
注释:
[1]赵炎秋.文学批评实践教程(修订版)[M].中南大学出版社,2007,第43页.
[2]赵毅衡.“新批评”文集[M].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1,第108页.
[3]韦勒克、沃克.文学理论[M].三联书店,1984,第11页
[4]刘保亮.论穆旦诗歌的荒原意识和宗教情绪[J].洛阳大学学报,2009(4).
参考文献:
[1]赵炎秋.文学批评实践教程(修订版)[M].中南大学出版社,2007.
[2]赵毅衡.“新批评”文集[M].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1.
[3]韦勒克、沃克.文学理论[M].三联书店,1984.
[4]方婷.中国当代诗歌自然意象研究[D].云南大学,2015.
[5]刘保亮.论穆旦诗歌的荒原意识和宗教情绪[J].洛阳大学学报,2009(4).
关键词:英美新批评;《在哈尔盖仰望星空》;细读法;意象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1-0-02
一、新批评“细读法”
新批评派是20世纪英美文学批评中最有影响的流派之一,因兰色姆《新批评》(1941)—书得名。自20世纪20年代兴起到60年代逐渐走向衰落,它在文艺理论界流行长达 40 多年,至今仍是一种重要的文本解读方法。新批评派主张采用以文本为中心的理论观念和细读式的阅读方式。所谓细读,是对文本本身作尽可能详尽的分析和解释。就诗歌而言,即仔细阅读诗歌中的每一节、每一行和每一个词。在新批评语境下,文学作品不单是一个独立的存在,其内部也是一个有机整体,其语义分析独特的审美角度为当今的文学批评尤其是诗歌的批评另开了一扇门。而诗歌离不开对各种意象的使用及意象的组合,好的诗歌往往是在意象的奇妙组合中让读者妙悟出一种超乎语言结构之外的整体神韵。本文将用文本细读的方法来重新深入到诗歌的内部,在把握《在哈尔盖仰望星空》意象概括的基础上,分析西川对意象的处理方式,分析《在哈尔盖仰望星空的》意象的深层内涵及组合的奥妙。
二、意象的类型
意象作为“诗人主观情感”与“客观对应物”相互渗透结合的产物,是以体现诗歌生命基本单位。《在哈尔盖仰望星空》全诗只有二十一行,字数不多意象却不少。在这主要介绍自然意象群和非自然意象群两大类。首先是自然意象群,“星空”首先它给人们第一印象是“高”和“广”,所以给人们造成的感觉是遥不可及、髙不可攀的,但不能仅仅只把“星空”从字面上看成“晚上有星星的天空”,它还有更深层次的隐喻,由于它总是无限深广又是那么浩瀚深邃,星空的扩大化就是天地或宇宙,实际上它是崇高永恒的宇宙的最佳象征体;而“风”就像其自然属性一样,无形自由,无拘无束,自在地往来于天地间,行走于时空之间。一方面它代表着自由的精神,不被约束的灵魂。不过物质之间有能量的交换,才会形成运动,风在自然界也是动力之一,另一方面“风”以一种强烈的力量形式推动人类历史的进程并展示着人类的命运,它见证了过去、现在,甚至未来。除了自然意象外,诗中还出现了另一类意象我把它们统归为“带有有西方原始神话和宗教感的非自然意象”一类。首先是诗人一开始就感受到的“神秘的力量”,这种力量说不清是什么,来自哪里,是那么无法驾驭,而人只能作为一个旁观者听凭它来穿透自己,这样一种虚无缥缈又神奇的力量自然而然带上了一种宗教的神秘色彩。而“光”作为自然现象,相对轻盈朦胧,可诗中从遥远地方射出的“光”明亮而刺眼,让黑夜中隐藏的一切瞬间裸露着,具有一种“启蒙”的力量。而“射出”两字暗示着速度和力度,那么迅疾有力,让人感受到原本柔和的“光”多了一些力量穿破黑暗,穿透人的内心。光的作用形成人对万事的认识与感应,将自然崇高之美与宗教精神联系一起,因此被赋予宗教般的神圣意义。而“祭坛、圣餐”毫无疑问本来就是宗教的象征物,天然地让人感受崇高和神圣,具有献祭式的宗教感。当然意象种类的划分只是依据诗人对单一意象的创造和采用进行的,并无特定的标准。
三、意象的组合
意象与意象的组合并不是简单的相加或罗列,而是每个意象都作为诗歌整体的有机部分,是一个美的意味和形式。任何诗人写诗,实 际是将一个个意象按照写作的需要,组合成有机的,有空间距离,有层次的画面,使其产生连贯、对比、烘托、暗示等作用,以向读者传递诗人的思想感情。
(一)反差式组合
在《哈爾盖仰望星空》中,“星空”,从字面上来理解指“有星星的天空”,既然有星星就意味着时间是晚上,题目的意思不难理解就是作者在哈尔盖这个地方在晚上仰望星空。星星和黑夜,一个是闪亮的光点,一个是黑暗的天空的;“在哈尔盖仰望星空”,哈尔盖是一个蚕豆般大小的火车站,而“星空”是那么浩瀚无边,在一个这样小的地方“仰望”广袤的星空,诗人在题目中就以意象的反差凸显了“星空”的崇高伟大,不免让人怀着虔诚、崇拜的心去看待它。宇宙的无限永恒,人生的有限瞬间,这样的意象组合的巨大反差形成了一种审美的张力。就任何语言符号而言,对其意义的理解都要将其置入某种语境。[1]哈尔盖位于青藏高原上,荒凉空旷、地广人稀,在辽阔和壮美的大自然中,总是更容易把人们引入有限与无限、瞬间与永恒的沉思,从而感受到自身的渺小产生深刻的孤独感。大自然的宏伟反衬出“我”的渺小,广阔的自然和小小的我形成对比,在广阔的大自然中有一个小小的孩子,他紧张地站那儿仰望星空,向茫茫宇宙寻求帮助,祈求在大自然(广袤阔大的意象)与"我"之间寻求一种制衡的力量,甚至在自然之外寻找一种更大的力量。
(二)相近式组合
任何一首诗都不是单个意象的孤立呈示,而是由几个或一组意象组合而成。诗人会按照一定的感情逻辑或想象逻辑将意象排列,例如:“我抬起头来眺望星空/这时河汉无声,鸟翼稀薄/青草向群星疯狂地生长/马群忘记了飞翔/风吹着空旷的夜也吹着我”。一个一个意象紧挨着依次出来,诗人将出现在同一时间里不同空间的一连串的意象连成一幅幅画面,以一个统一的、完整的,有机的整体直观呈现在读者面前,让其慢慢地去体会诗歌的意境。读者眼前仿佛就看到一个孤独的“我”在一个空旷的夜里眺望星空,而旁边一片寂静,除了在青草在奋力生长外,河汉忘记了怒吼,马群忘记了嘶叫,连鸟儿都踪迹难寻,只剩下一个“我”在风里、在黑夜里仰望星空。一种凄凉无力的感觉油然而生,并随着一个个场景的出现,这种凄凉感层层叠加。若是单一的意象或场景出现,很难让读者体会到“我”的内心感受。意象以群体的形式出现,其感染力不言而喻。诗人选择将具有相通性的意象集合在“哈尔盖的星空”这个相对静止的场景下,让读者忽略了不同意象之间的个体差异,对这个相同部分的共性进行关注,从而使思维呈现整体性质。加上把具有相同性质的意象就近排列在一起,相近的、有共性的意象的组合,总是能创造出比零散意象相加之和的效果大得多的整体效果。 (三)向心式组合
这种组合方式是各意象绕着核心意象,如群星拱月地形成内向凝聚的意象群体。毋庸置疑“星空”是《在哈尔盖仰望星空》的核心意象,作为一种自然和永恒的隐喻,它高于高原,高于风云,高于太阳,以一种上帝的姿态注视着诗中的一切。当然,它并不是一个旁观者的身份,无限的空间给万物以存在的依托和背景,诗人的情绪连接了核心意象与其他意象。“星空”是核心,围绕着它展开了系列的相关意象:哈尔盖、河汉、鸟翼、青草、马群、夜、陋室、屋顶。哈尔盖的星空格外高远,夜晚格外空旷,远离五光十色的都市,这里一切都是和谐静穆的,黑夜有令人放松的荒凉,人僵硬、沉重、紧张的生活在此时找到轻盈的片刻,感受万物各安其位的寂静之美。在无边的暗夜中人能获得安全感,在夜色掩盖下面对真我,剖解灵魂,让生命力自由舒展,任思绪无边蔓延;更容易体会到大地的虚空状态,在渺小自我与宏伟宇宙之间穿梭,以人的生存体验来思索生命的短暂,不懈地追求自我生命、自我价值的实现,在广袤的宇宙时空中上下求索。作为人世的背景,“星空”在诗歌中具有了救赎的力量。
四、意象的转换
诗歌意象转换是在某种中介的作用下随着情景的转换。实际上这个中介更多指的是诗人的意识,也就是说意象的转换主要是通过诗人意识的流动来完成的。《在哈尔盖仰望星空》全诗21行并没有分节,却让人感觉层次清晰,有明显的起承转合的 抒情线路。诗歌的开头5行就直接开门见山点明了有一种人类无法驾驭的“神秘力量”,人只能当一个旁观者,听从“神秘力量”的安排,等它来感悟你,启发你,穿透你,诗歌一开始就让读者感受到“神秘力量”的至高无上和不可侵犯。第6到15行开始进入实景,“我”在一个空旷的夜里,一个蚕豆般大小的火车站旁仰望星空,“仰望”让人感受到了“我”如信徒般的虔诚、渴望,开始寻求“神秘力量”的来源。然后通过周围环境“河汉无声,鸟翼稀薄,青草疯狂地生长,马群忘记了飞翔,风吹着空旷的夜也吹着我”反映了“神秘力量”下自然和个体的生存形态。最后从16行到21行,“我”化身成一个渺小的“人”或某间“陋室”,怀着卑微虔诚的心,像一个孩子似的小心翼翼、屏住呼吸领取“圣餐”。诗人最后以孩子的情态写“我”,强调接受神秘力量时的纯洁和虔诚。兰色姆曾指出:“一首诗有一个逻辑的构架,并由各部的机质构成,他以建筑作比,梁和墙纸是屋子的构架,而作为“装饰”的墙纸、画幔则是它的肌质”。[2]从《在哈尔盖仰望星空》整体上来看,诗人用了大概十分之九的篇幅来铺垫,直到最后两句“我像一个领取圣餐的孩子/放大了胆子,但屏住呼吸”,才点明主旨,期望从万能的“上帝”那里得到一种神圣光明而又充满智慧的力量。相对于背景的宏大,“我”的渺小,诗人对诗歌结构的安排可见其巧思,诗歌的内容和形式契合得尤其和谐。
五、结语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诗歌尤其重视语言的运用。韦勒克、沃伦指出:“文学语言深深地植根于语言的历史结构中,强调对符號本身的注意,并且具有表现情意和实用的一面,而科学语言总是尽可能地消除这两方面的因素”。[3]因此,英美新批评的“细读法”是研究诗歌的一种重要阅读方法。《在哈尔盖仰望星空》对于“神秘力量”的崇拜主要来自于自然力的过于强大和个体人的渺小。透着时代之中诗人的自我渺小感和卑微感。但是可以看出西川并不是一个纯粹的宗教信徒,并不愿一味等待“神秘力量”的安排,而是隐约显现出抵抗的生命姿态。至少“青草”是作为一种向上的生命为象征存在着,在于苍穹的大背景中肆意疯狂的生长。诗人用充满自由和野性生长的“青草”隐喻自己逆境中的不肯屈服。至于为什么要在哈尔盖仰望星空?毕竟“人们在遇到难以克服的困难时, 遭到不测风云的艰难时, 尤其是处于绝望时, 就会产生一种特殊爆发性的宗教渴望, 祈求上帝来拯救和帮助他们”。[4]
注释:
[1]赵炎秋.文学批评实践教程(修订版)[M].中南大学出版社,2007,第43页.
[2]赵毅衡.“新批评”文集[M].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1,第108页.
[3]韦勒克、沃克.文学理论[M].三联书店,1984,第11页
[4]刘保亮.论穆旦诗歌的荒原意识和宗教情绪[J].洛阳大学学报,2009(4).
参考文献:
[1]赵炎秋.文学批评实践教程(修订版)[M].中南大学出版社,2007.
[2]赵毅衡.“新批评”文集[M].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1.
[3]韦勒克、沃克.文学理论[M].三联书店,1984.
[4]方婷.中国当代诗歌自然意象研究[D].云南大学,2015.
[5]刘保亮.论穆旦诗歌的荒原意识和宗教情绪[J].洛阳大学学报,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