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高考,每年都那么热闹与升腾。2010的高考已经悄然而至,这一条路,无数人来,无数人往,鲁迅先生的那句名言被解读成了“世上有一条路,走的人多了,便泥泞不堪”。本期《特别策划》因一位中学老师的“拍案呐喊”而起,深入高三现实,关注高考和未来之间的某种关系,偶然的,必然的,沿着消极的方向探索,也许才能得出积极的内涵,我们希望,这些声音能带给你高考背后另外的一个思考。
高考,远离真正的未来——一个中学老师的呐喊与反思
“十年寒窗”之后,高考为中国基础教育划上了句号。可以说,惟有高考,才直通未来。对于美好的人生来说,高三是真正的起点站,莘莘学子都要乘坐高考这班直通车,快速驶往未来。
不过,未来究竟是什么呢?对于大多数中国学生来说,未来恐怕是一个虚幻的梦,这个梦虚幻得不能有具体的内容。譬如,有同学最近经常像小达尔文那样迷恋上虫子,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并立志成为生物学家,却被老师狠狠地训斥一番:虫子上没有分数!有同学动手欲望强烈,最喜欢不知疲倦地做实验、搞制作,想踏上发明之路,却被老师要求走捷径:把实验的过程背诵出来,把老师的制作拿去比赛!还有同学正在研究中国科举考试制度,却被老师如此教训:书上的结论是现成的,分数的多少与研究的深入程度无关!
在应试的倒计时牌下,学生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读题、解题、得分。为了赢得分数,观察可以不要,实验、制作可以不要,研究也可以不要,但一定要会做题目,完成各种练习、试题,顺利地通过一道道考试的关卡。应试主义不断地提醒我们:只争朝夕,不叫一日闲过。这样的学习信条,使延长时间成为公开的秘诀,辅导成为普遍的风气,补课成为合法的行动。一切都在宣告:为了上大学,一切皆让路。上大学——成了每一个学子的未来,一个最最近的未来。
古人已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斤粟”,而曾几何时,“读书是为了挣大钱、娶美女”竟成了一些人的口头禅。相比而言,这些口号虽显俗气,倒有一点长远的眼光,颇能突显出读书的未来意义。可惜当下的中国,人们连这点远见都没有了;人们看到的仅仅是一步之遥:上大学。这是我们最响亮的口号,至于真正走上社会之后,能否顺利地成为“成功的职业人”,谁也不愿意多想。
我们的高考,表面上是那样的繁荣:升学率又超历史,本科达线人数再创新高,在全省全市中的高分段刷新记录……每年的高考季,我们把分数推向某一个高度,让分数的观念“深入人心”,从而激起更多学子“读书上大学”的未来之梦。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可是“未来”仅仅是指“上大学”?且不说个人的未来是和国家、民族的未来紧密相连的,单就个人的角度来看,其未来也不应该只是简单的“上大学”啊。古人习惯称“人生百年”,故从个体生命的存在性来看,近在生前而大有作为,谓之未来;而“人生代代无穷已”,从个体生命的延续性来看,远在死后而发挥余热,亦谓之未来。辛稼轩不是说过“赢得生前身后名”么?比较起来,“生前身后”是“大未来”,而“大学”只不过是“小未来”而已。而如今应试主义甚嚣尘上,人们不得不强化“小未来”,淡化“大未来”,甚而至于只要“小未来”,不要“大未来”。
君不见,当“小未来”化为现实,每一个学校都在疯传高考的神话;但关于高考神话创造者的后续报道,却没有人愿意去追踪。昔日高考神话的创造者,其后劲究竟何如哉?他们曾经代表学校击败众多对手,获得过国际奥林匹克学科竞赛奖,但现在距离诺贝尔奖却总是那般的远;他们曾经轻易地发现无数习题的解析奥妙,但现在却很难有什么重大的发现、发明;他们曾经独立、自主地完成所有的作业,但现在原创能力却是如此之弱。具备原创能力,拥有重大的发现、发明,获得诺贝尔奖,这原本是每一个青年学子的“大未来”,关乎他们的“生前身后名”;然而,其现状却是:他们缺乏原创能力,没有什么重大的发现、发明,至今仍然与诺贝尔奖无缘。
如此现状,一直使国人抬不起头来,但我们的基础教育,却竟然仍沾沾自喜于圆了众多学子“读书上大学”的美梦。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说过:“为我们的完满生活做准备是教育应尽的职责。”这就是著名的“教育预备说”。其实,这里着眼的就是“大未来”,而不是“小未来”。确实,基础教育不能仅仅看到眼前的“上大学”,而应该看到未来一段漫长的“完满生活”。这“完满生活”,就一般要求而言,就是顺利地适应环境,成功地回报社会,自主地建设生活;就特殊要求而言,就是前面所说的,具备原创能力,拥有重大的发现、发明,获得诺贝尔奖,等等。
我们问“高考,离我们的未来有多近?”实际上就是问当下的中国基础教育,离未来的“完满生活”有多近。那么,我们的高考,离“完满生活”究竟有多近?当下的中国教育景况告诉我们,这简直是一个伪命题,用不着回答!倘使问我“高考,离上大学有多近?”我便立马给出答案:一步之遥。
高考是一次经济行为,不会承担所有未来
张宏杰
获得2001年经济学诺贝尔奖的美国人迈克尔·斯彭斯指出,教育体系并不一定能提高人的能力,它的作用在于区分人,把不同能力的人分开。高考就是教育体系里面的一个区分环节,从一本、二本、三本到高职高专,各个层次的文凭提供了不同学业能力的证明。在经济方面,这个过程叫筛选。斯彭斯认为:一个好的教育制度能够让高能力的人用一种信号显示出来。
美国大学入学标准考试叫SAT,近年来很多中国高中生为了去美国读本科生也参加了这种考试,然而考高分不一定会被美国录取。在中国,清华和北大绝对会录取高考状元,但在美国,“状元”的身份并不是进入哈佛耶鲁的保票。在哈佛眼里,“优秀”这两个字包含着方方面面,从学术能力到领导能力,从课余生活到社会实践,从个人品质到行为道德,从理想抱负到社会责任。“第十名状元”是哈佛最新的教育研究理论:在走出象牙塔步入社会之后,成功的人往往并不是曾经学习拔尖的“状元”,却是那些排名中上的学生——他们更懂得如何平衡地发展个人的综合能力。
中国的高考是一个无形的指挥棒,对几乎所有的中学生来说。考上一所好大学是人生关键的第一步,在这种教育体制下,没有人敢轻视高考。中国的高考制度有利有弊,但利大于弊,至少,它为全国所有的考生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
上美国大学,除了学习成绩以外,还要写PS(个人陈述),要有推荐人的推荐信(一般是三封),还有套瓷、面试等等,绝不是靠一个SAT的高分或高中成绩的优良就能上美国名校的。可中国能这样吗?美国大学有很多是私立大学,它们不用政府拨款,怎么招生自己说了算,教育资金也非常雄厚,而在中国,除了一些民办高校外,都是国立大学,教育经费都是由政府拨款,而教育经费来自全民税收,这样的情况下只有高考才能提供真正的公平竞争。如果不用统一的高考来筛选上大学的高中毕业生,那么通过什么呢?如果让每所大学自主招生,我想,我们还有许 多路要走。
我采访过一个案例,他是江苏考生,当年他的高考分数是645分,而清华在江苏招生的录取分数线那年是658分,他未能被清华录取,最后被调剂去了南京理工大学,算是第一批大学“二志愿”录取。在南京理工大学读完本科后,他因成绩优秀保送上了浙江大学,研究生毕业时他被哈佛、斯坦福和MIT(麻省理工学院)录取,并且都给他全额奖学金,他最后选择去哈佛读博士。他跟我说:“高考的时候我没发挥好,没发挥好也就算了,那么高的分数上不了清华我也认了,确实上不了清华,但是,我的高考分数比复旦、上海交大和浙大的录取分数线高出很多,为什么不能被它们录取呢?因为我没有把它们当作第一志愿来报,我觉得自己不能被录取很委屈。”
高考,会给我们这种委屈,就像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东西都不是完美的一样,这是必须的。像他,最后不也是走出了高考的阴影吗?高考是能出人才的,这无须赘述。可有很多受过高考打击的人并没有走出来,而他们有一部分人本来是很好的人才,都是很聪明的,最后却成了高考制度的“受害者”。我的建议是不要把高考分数看得太重要,当然努力是肯定的,但是要有一个平和的心态去面对高考,通往成功的路有很多。从一定意义上说,高考是一次经济行为,不会承担所有未来。
“疼痛的”名牌和“心碎的”独自
邱 宏
福建从教37年的特级教师陈成龙老师干了一辈子教育,最遗憾和迷茫的是“为什么自己心目中的尖子生走出校门后却多无所作为?”这是《中国青年报》最近的教育头条。陈老师碰到了一件事:学校一个高才生的高考成绩名列全省前茅,许多高校争着要这个考生,最后某名牌大学在录取这名高才生的同时,按这所中学领导提出的特殊要求——搭配录取了另一名考分较低的考生。但10多年后,这位被数所名校争抢的学生却表现平平,而搭配进入那所名牌大学的学生却颇有成就。“我教的另一届学生中,有两个学生是学习尖子,一个后来虽然考上大学,但因偷窃被退学;另一个在工作中因经济问题至今不知去向。”这“高开低走”的事实,让陈老师很难接受,内心隐隐作痛。著名作家池莉直言“文联招聘的时候绝对不要前三名”,愤青式的夸张,可真的就是事实。
再看一则《南京日报》的报道。“再努力一年,语数外再增加几分不是难事,进南京大学应没问题。”一个以微弱劣势落榜的学生说。“我也犹豫过是复读,还是选择其他的一般大学。询问了班主任,老师觉得我有实力冲刺名校。”据介绍,江苏省2009年全省约有5万名考生选择了复读,占高考总人数的10%,比去年增加了近3万人。南京市区一家复读机构说今年招收的300多名学生中,本来可以有学上的占到了70%,真正没学上的只有30%。这是少数派学子的“失意事件”吗?我们来看大学学子是怎么“炼成”的:
纪录片《高三》·四个人的梦想
王老师:你们要像一头狼那样勇往直前,你们别无选择。而家长一定要把你孩子明年的升学问题当作你一年中的头等大事来抓。
佳燕妈妈:孩子爸爸说不要跟我们一样,种田是很辛苦的,你们要认真读书,读好书,考上了大学,以后你的命就比较好,比我们更好。
“坏学生”生明:现在,现在回去的话,每次都讲学习,很反感,很唠叨。我靠网游赚来的钱,能比我们县“拿工资的人”还多,考试,然后上大学,真有用吗?我在完成父亲给我的高考任务,我的未来只有一个“混”字。
“好学生”佳燕:每天五点半起床,整天中午不睡觉,晚上学习到十二点多,只要咬紧牙关,闭上眼睛,拼命往前跑,总有一天会成功的。记住,闭上眼睛,拼命往前!
此刻高三·一个人的独白
很难说以前的我是多么地不安分,但我现在是高三,每天只“good good smdy,day day up”了。这样的生活很麻木也很充实,日子在发霉,我也在发霉。进入高三后,我丢掉了许多东西,比如足球,比如爱情。我喜欢足球,喜欢阿森纳队,记得以前为了看一场比赛,一直熬到凌晨1:00,而且把电视的音量和亮度都调到极低的程度,以保证在隔壁睡着的妈妈没觉察。进球了,我的血液在沸腾,却屏住呼吸,大气不敢出。对于爱情我实在没有什么好说的,我尽了我最大的努力,却无法挽救它的凋谢,犹如贝克汉姆的“落叶球”,在空中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却稍稍地偏出了门框,留下的只有无始无终的哀叹。
而高三的考试就像1929年的全球经济危机——持续时间长,范围广,破坏力大。在这些翻来覆去的“死亡”中伤害我最深的就是数学。我和数学就像走进了围城里的夫妻,感情已经彻底的破裂,却不得不因为某种原因继续同床异梦。数学老师找我谈话说,多聪明的孩子呀,怎么老是学不好数学呢?是不是有什么情绪啊?我愣头愣脑地回答:是,我讨厌数学。一字一顿,字正腔圆。数学老师的脸立马变了,却很有风度地说了一句:喜欢文学的同学都比较感性。我讨厌数学,除了圆,我从这个学科上找不到半点艺术的美感。可是我知道为了复旦,我必须学好它。所以我在学校一考前的二十天里做掉了别人一个多月才能做完的习题,硬生生地把90分的数学拉到了120分的边缘。那段时间我第一次觉得高三苦,真苦。我把大片密密麻麻的数字塞进脑子里,我觉得它随时都有可能大爆炸。
考大学,不是天大的事
考不死
高考,我们可以看到它的价值众所周知,但它的弊病也明显。“最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一考定终身,一张考卷考所有的人,而且我们考试的内容都是比较偏重于知识记忆和解题技巧,跟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所谓高分和高能之间不完全是一致的。”教育学者杨东平教授的观点让我们再次发问:学了历史,我们真的能“博通古今,以史为鉴,可以明智”吗?从小学到大的英语,一张口就让“英语土著”以为我们在说“本土方言”,我们整天背诵“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那有多少人能做到“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假如以上问题的回答以“不知道”或“不能”居多,那我们是在为考试而学习,不是真正的学习。我们只是考生而不是学生。假如名校真的有“一朝黄袍裹身,天下无忧”的功用,为何还有陈老师“念尖子生泯如众人”的喟叹?
考试,就是一场大火,有人折戟沉沙垂泪,就有人凤凰浴火重生。高考在今天是最具有教育公平性的,但如果是没有效率的公平,那公平还有什么意义呢?一考定终身我们不喜欢,而像美国式高考的多元化成才方式,我们拥有多少成本去追求?对于出自乡间顾左右无路可走的孩子来说,高考就是一条“出农门跃龙门”的路,这是学历社会带给我们的机遇。
我们谈论考试的不幸和沉重,是在向往“让生活更美好”的理想主义。不同的人生,在考试中有不同的体验,同时,考试给予人生不同的时候不同的机遇,给予不同的人生不同的抉择。它,可能会送给你一条路,也可能送给别人一条路,或者说,可能让你驻足不前,也可能会让别人驻足不前。
这是考试的有情和无情。
假如取消考试,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孩子带来的打击和“毁灭”可能会来得更残酷,但考得好,不意味着“未来就美好”。我们改变了站在人生路上的起点,可起点和下一个拐弯处之间,依然山水出没,所以才有了李老师的呐喊:考试向左,人才向右。
这是考试的“最好”和“最坏”。
一位历史学家说:沿着消极的方向探索,才能得出积极的内涵。我们是这样想的。其实读书(包括为考试而读书)本来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可是我们太过于急功近利,于是亲手毁了它。高三真的就是一场一个人的战役,没有人可以帮你,你只能一个人穿好了盔甲,浴血奋战。并且你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是冬天早晨赖床的自己,是面对失败哭泣的自己,是上课走神的自己,是打错了小数点粗心大意的自己,是在网吧里“闯荡江湖江山美人”的自己……这不仅仅是考和不考的问题,而是在一路赶考中如何学会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不是不考,是不仅仅为了考;不是不为大学努力,是不能仅仅为了大学才努力,心智的成长在这个过程中比什么都重要。这是我们最美好的青春,而考试,不是我们年少时光里唯一要做的事,因为我们是学生,我们不仅仅是考生。
龙永图先生说“现在的考大学简直是一个天大的事情,从社会到家庭到个人,用英语来讲是overact,反应过度。但不管是小孩、大人,如果一个人受到太多人的关注,这个人很不幸福。因为他有自己的个性,他有他自己的生活方式,如果受到限制了,我觉得这样的孩子,一不会快乐,二不会成长。”
关于高考的话题,教育的话题,在中国真是说也说不完,道也道不尽,但凡与高考、教育相关,无不吸引国人目光无数。我们国家本来就是一个有着深厚教育传统的国家。2009年国家教育部就制定2010—2020年规划纲要向全国征求意见的时候,举国而动的热情至今仍感染着每一个人。为使更多精辟论见能为读者朋友一睹,本刊拟开设一个议论式栏目,请不同意见代表者畅所欲言。下两期的主题是:精英教育VS平民教育;学校教育VS社会教育。您支持哪一方?有感而发即可。欢迎来稿。来稿请寄:广西南宁市金湖路53号广西新闻出版大厦15楼《教育界》编辑部530028。电子邮箱:iiaoyujie2010@163.com。
高考,远离真正的未来——一个中学老师的呐喊与反思
“十年寒窗”之后,高考为中国基础教育划上了句号。可以说,惟有高考,才直通未来。对于美好的人生来说,高三是真正的起点站,莘莘学子都要乘坐高考这班直通车,快速驶往未来。
不过,未来究竟是什么呢?对于大多数中国学生来说,未来恐怕是一个虚幻的梦,这个梦虚幻得不能有具体的内容。譬如,有同学最近经常像小达尔文那样迷恋上虫子,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并立志成为生物学家,却被老师狠狠地训斥一番:虫子上没有分数!有同学动手欲望强烈,最喜欢不知疲倦地做实验、搞制作,想踏上发明之路,却被老师要求走捷径:把实验的过程背诵出来,把老师的制作拿去比赛!还有同学正在研究中国科举考试制度,却被老师如此教训:书上的结论是现成的,分数的多少与研究的深入程度无关!
在应试的倒计时牌下,学生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读题、解题、得分。为了赢得分数,观察可以不要,实验、制作可以不要,研究也可以不要,但一定要会做题目,完成各种练习、试题,顺利地通过一道道考试的关卡。应试主义不断地提醒我们:只争朝夕,不叫一日闲过。这样的学习信条,使延长时间成为公开的秘诀,辅导成为普遍的风气,补课成为合法的行动。一切都在宣告:为了上大学,一切皆让路。上大学——成了每一个学子的未来,一个最最近的未来。
古人已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斤粟”,而曾几何时,“读书是为了挣大钱、娶美女”竟成了一些人的口头禅。相比而言,这些口号虽显俗气,倒有一点长远的眼光,颇能突显出读书的未来意义。可惜当下的中国,人们连这点远见都没有了;人们看到的仅仅是一步之遥:上大学。这是我们最响亮的口号,至于真正走上社会之后,能否顺利地成为“成功的职业人”,谁也不愿意多想。
我们的高考,表面上是那样的繁荣:升学率又超历史,本科达线人数再创新高,在全省全市中的高分段刷新记录……每年的高考季,我们把分数推向某一个高度,让分数的观念“深入人心”,从而激起更多学子“读书上大学”的未来之梦。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可是“未来”仅仅是指“上大学”?且不说个人的未来是和国家、民族的未来紧密相连的,单就个人的角度来看,其未来也不应该只是简单的“上大学”啊。古人习惯称“人生百年”,故从个体生命的存在性来看,近在生前而大有作为,谓之未来;而“人生代代无穷已”,从个体生命的延续性来看,远在死后而发挥余热,亦谓之未来。辛稼轩不是说过“赢得生前身后名”么?比较起来,“生前身后”是“大未来”,而“大学”只不过是“小未来”而已。而如今应试主义甚嚣尘上,人们不得不强化“小未来”,淡化“大未来”,甚而至于只要“小未来”,不要“大未来”。
君不见,当“小未来”化为现实,每一个学校都在疯传高考的神话;但关于高考神话创造者的后续报道,却没有人愿意去追踪。昔日高考神话的创造者,其后劲究竟何如哉?他们曾经代表学校击败众多对手,获得过国际奥林匹克学科竞赛奖,但现在距离诺贝尔奖却总是那般的远;他们曾经轻易地发现无数习题的解析奥妙,但现在却很难有什么重大的发现、发明;他们曾经独立、自主地完成所有的作业,但现在原创能力却是如此之弱。具备原创能力,拥有重大的发现、发明,获得诺贝尔奖,这原本是每一个青年学子的“大未来”,关乎他们的“生前身后名”;然而,其现状却是:他们缺乏原创能力,没有什么重大的发现、发明,至今仍然与诺贝尔奖无缘。
如此现状,一直使国人抬不起头来,但我们的基础教育,却竟然仍沾沾自喜于圆了众多学子“读书上大学”的美梦。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说过:“为我们的完满生活做准备是教育应尽的职责。”这就是著名的“教育预备说”。其实,这里着眼的就是“大未来”,而不是“小未来”。确实,基础教育不能仅仅看到眼前的“上大学”,而应该看到未来一段漫长的“完满生活”。这“完满生活”,就一般要求而言,就是顺利地适应环境,成功地回报社会,自主地建设生活;就特殊要求而言,就是前面所说的,具备原创能力,拥有重大的发现、发明,获得诺贝尔奖,等等。
我们问“高考,离我们的未来有多近?”实际上就是问当下的中国基础教育,离未来的“完满生活”有多近。那么,我们的高考,离“完满生活”究竟有多近?当下的中国教育景况告诉我们,这简直是一个伪命题,用不着回答!倘使问我“高考,离上大学有多近?”我便立马给出答案:一步之遥。
高考是一次经济行为,不会承担所有未来
张宏杰
获得2001年经济学诺贝尔奖的美国人迈克尔·斯彭斯指出,教育体系并不一定能提高人的能力,它的作用在于区分人,把不同能力的人分开。高考就是教育体系里面的一个区分环节,从一本、二本、三本到高职高专,各个层次的文凭提供了不同学业能力的证明。在经济方面,这个过程叫筛选。斯彭斯认为:一个好的教育制度能够让高能力的人用一种信号显示出来。
美国大学入学标准考试叫SAT,近年来很多中国高中生为了去美国读本科生也参加了这种考试,然而考高分不一定会被美国录取。在中国,清华和北大绝对会录取高考状元,但在美国,“状元”的身份并不是进入哈佛耶鲁的保票。在哈佛眼里,“优秀”这两个字包含着方方面面,从学术能力到领导能力,从课余生活到社会实践,从个人品质到行为道德,从理想抱负到社会责任。“第十名状元”是哈佛最新的教育研究理论:在走出象牙塔步入社会之后,成功的人往往并不是曾经学习拔尖的“状元”,却是那些排名中上的学生——他们更懂得如何平衡地发展个人的综合能力。
中国的高考是一个无形的指挥棒,对几乎所有的中学生来说。考上一所好大学是人生关键的第一步,在这种教育体制下,没有人敢轻视高考。中国的高考制度有利有弊,但利大于弊,至少,它为全国所有的考生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
上美国大学,除了学习成绩以外,还要写PS(个人陈述),要有推荐人的推荐信(一般是三封),还有套瓷、面试等等,绝不是靠一个SAT的高分或高中成绩的优良就能上美国名校的。可中国能这样吗?美国大学有很多是私立大学,它们不用政府拨款,怎么招生自己说了算,教育资金也非常雄厚,而在中国,除了一些民办高校外,都是国立大学,教育经费都是由政府拨款,而教育经费来自全民税收,这样的情况下只有高考才能提供真正的公平竞争。如果不用统一的高考来筛选上大学的高中毕业生,那么通过什么呢?如果让每所大学自主招生,我想,我们还有许 多路要走。
我采访过一个案例,他是江苏考生,当年他的高考分数是645分,而清华在江苏招生的录取分数线那年是658分,他未能被清华录取,最后被调剂去了南京理工大学,算是第一批大学“二志愿”录取。在南京理工大学读完本科后,他因成绩优秀保送上了浙江大学,研究生毕业时他被哈佛、斯坦福和MIT(麻省理工学院)录取,并且都给他全额奖学金,他最后选择去哈佛读博士。他跟我说:“高考的时候我没发挥好,没发挥好也就算了,那么高的分数上不了清华我也认了,确实上不了清华,但是,我的高考分数比复旦、上海交大和浙大的录取分数线高出很多,为什么不能被它们录取呢?因为我没有把它们当作第一志愿来报,我觉得自己不能被录取很委屈。”
高考,会给我们这种委屈,就像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东西都不是完美的一样,这是必须的。像他,最后不也是走出了高考的阴影吗?高考是能出人才的,这无须赘述。可有很多受过高考打击的人并没有走出来,而他们有一部分人本来是很好的人才,都是很聪明的,最后却成了高考制度的“受害者”。我的建议是不要把高考分数看得太重要,当然努力是肯定的,但是要有一个平和的心态去面对高考,通往成功的路有很多。从一定意义上说,高考是一次经济行为,不会承担所有未来。
“疼痛的”名牌和“心碎的”独自
邱 宏
福建从教37年的特级教师陈成龙老师干了一辈子教育,最遗憾和迷茫的是“为什么自己心目中的尖子生走出校门后却多无所作为?”这是《中国青年报》最近的教育头条。陈老师碰到了一件事:学校一个高才生的高考成绩名列全省前茅,许多高校争着要这个考生,最后某名牌大学在录取这名高才生的同时,按这所中学领导提出的特殊要求——搭配录取了另一名考分较低的考生。但10多年后,这位被数所名校争抢的学生却表现平平,而搭配进入那所名牌大学的学生却颇有成就。“我教的另一届学生中,有两个学生是学习尖子,一个后来虽然考上大学,但因偷窃被退学;另一个在工作中因经济问题至今不知去向。”这“高开低走”的事实,让陈老师很难接受,内心隐隐作痛。著名作家池莉直言“文联招聘的时候绝对不要前三名”,愤青式的夸张,可真的就是事实。
再看一则《南京日报》的报道。“再努力一年,语数外再增加几分不是难事,进南京大学应没问题。”一个以微弱劣势落榜的学生说。“我也犹豫过是复读,还是选择其他的一般大学。询问了班主任,老师觉得我有实力冲刺名校。”据介绍,江苏省2009年全省约有5万名考生选择了复读,占高考总人数的10%,比去年增加了近3万人。南京市区一家复读机构说今年招收的300多名学生中,本来可以有学上的占到了70%,真正没学上的只有30%。这是少数派学子的“失意事件”吗?我们来看大学学子是怎么“炼成”的:
纪录片《高三》·四个人的梦想
王老师:你们要像一头狼那样勇往直前,你们别无选择。而家长一定要把你孩子明年的升学问题当作你一年中的头等大事来抓。
佳燕妈妈:孩子爸爸说不要跟我们一样,种田是很辛苦的,你们要认真读书,读好书,考上了大学,以后你的命就比较好,比我们更好。
“坏学生”生明:现在,现在回去的话,每次都讲学习,很反感,很唠叨。我靠网游赚来的钱,能比我们县“拿工资的人”还多,考试,然后上大学,真有用吗?我在完成父亲给我的高考任务,我的未来只有一个“混”字。
“好学生”佳燕:每天五点半起床,整天中午不睡觉,晚上学习到十二点多,只要咬紧牙关,闭上眼睛,拼命往前跑,总有一天会成功的。记住,闭上眼睛,拼命往前!
此刻高三·一个人的独白
很难说以前的我是多么地不安分,但我现在是高三,每天只“good good smdy,day day up”了。这样的生活很麻木也很充实,日子在发霉,我也在发霉。进入高三后,我丢掉了许多东西,比如足球,比如爱情。我喜欢足球,喜欢阿森纳队,记得以前为了看一场比赛,一直熬到凌晨1:00,而且把电视的音量和亮度都调到极低的程度,以保证在隔壁睡着的妈妈没觉察。进球了,我的血液在沸腾,却屏住呼吸,大气不敢出。对于爱情我实在没有什么好说的,我尽了我最大的努力,却无法挽救它的凋谢,犹如贝克汉姆的“落叶球”,在空中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却稍稍地偏出了门框,留下的只有无始无终的哀叹。
而高三的考试就像1929年的全球经济危机——持续时间长,范围广,破坏力大。在这些翻来覆去的“死亡”中伤害我最深的就是数学。我和数学就像走进了围城里的夫妻,感情已经彻底的破裂,却不得不因为某种原因继续同床异梦。数学老师找我谈话说,多聪明的孩子呀,怎么老是学不好数学呢?是不是有什么情绪啊?我愣头愣脑地回答:是,我讨厌数学。一字一顿,字正腔圆。数学老师的脸立马变了,却很有风度地说了一句:喜欢文学的同学都比较感性。我讨厌数学,除了圆,我从这个学科上找不到半点艺术的美感。可是我知道为了复旦,我必须学好它。所以我在学校一考前的二十天里做掉了别人一个多月才能做完的习题,硬生生地把90分的数学拉到了120分的边缘。那段时间我第一次觉得高三苦,真苦。我把大片密密麻麻的数字塞进脑子里,我觉得它随时都有可能大爆炸。
考大学,不是天大的事
考不死
高考,我们可以看到它的价值众所周知,但它的弊病也明显。“最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一考定终身,一张考卷考所有的人,而且我们考试的内容都是比较偏重于知识记忆和解题技巧,跟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所谓高分和高能之间不完全是一致的。”教育学者杨东平教授的观点让我们再次发问:学了历史,我们真的能“博通古今,以史为鉴,可以明智”吗?从小学到大的英语,一张口就让“英语土著”以为我们在说“本土方言”,我们整天背诵“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那有多少人能做到“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假如以上问题的回答以“不知道”或“不能”居多,那我们是在为考试而学习,不是真正的学习。我们只是考生而不是学生。假如名校真的有“一朝黄袍裹身,天下无忧”的功用,为何还有陈老师“念尖子生泯如众人”的喟叹?
考试,就是一场大火,有人折戟沉沙垂泪,就有人凤凰浴火重生。高考在今天是最具有教育公平性的,但如果是没有效率的公平,那公平还有什么意义呢?一考定终身我们不喜欢,而像美国式高考的多元化成才方式,我们拥有多少成本去追求?对于出自乡间顾左右无路可走的孩子来说,高考就是一条“出农门跃龙门”的路,这是学历社会带给我们的机遇。
我们谈论考试的不幸和沉重,是在向往“让生活更美好”的理想主义。不同的人生,在考试中有不同的体验,同时,考试给予人生不同的时候不同的机遇,给予不同的人生不同的抉择。它,可能会送给你一条路,也可能送给别人一条路,或者说,可能让你驻足不前,也可能会让别人驻足不前。
这是考试的有情和无情。
假如取消考试,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孩子带来的打击和“毁灭”可能会来得更残酷,但考得好,不意味着“未来就美好”。我们改变了站在人生路上的起点,可起点和下一个拐弯处之间,依然山水出没,所以才有了李老师的呐喊:考试向左,人才向右。
这是考试的“最好”和“最坏”。
一位历史学家说:沿着消极的方向探索,才能得出积极的内涵。我们是这样想的。其实读书(包括为考试而读书)本来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可是我们太过于急功近利,于是亲手毁了它。高三真的就是一场一个人的战役,没有人可以帮你,你只能一个人穿好了盔甲,浴血奋战。并且你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是冬天早晨赖床的自己,是面对失败哭泣的自己,是上课走神的自己,是打错了小数点粗心大意的自己,是在网吧里“闯荡江湖江山美人”的自己……这不仅仅是考和不考的问题,而是在一路赶考中如何学会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不是不考,是不仅仅为了考;不是不为大学努力,是不能仅仅为了大学才努力,心智的成长在这个过程中比什么都重要。这是我们最美好的青春,而考试,不是我们年少时光里唯一要做的事,因为我们是学生,我们不仅仅是考生。
龙永图先生说“现在的考大学简直是一个天大的事情,从社会到家庭到个人,用英语来讲是overact,反应过度。但不管是小孩、大人,如果一个人受到太多人的关注,这个人很不幸福。因为他有自己的个性,他有他自己的生活方式,如果受到限制了,我觉得这样的孩子,一不会快乐,二不会成长。”
关于高考的话题,教育的话题,在中国真是说也说不完,道也道不尽,但凡与高考、教育相关,无不吸引国人目光无数。我们国家本来就是一个有着深厚教育传统的国家。2009年国家教育部就制定2010—2020年规划纲要向全国征求意见的时候,举国而动的热情至今仍感染着每一个人。为使更多精辟论见能为读者朋友一睹,本刊拟开设一个议论式栏目,请不同意见代表者畅所欲言。下两期的主题是:精英教育VS平民教育;学校教育VS社会教育。您支持哪一方?有感而发即可。欢迎来稿。来稿请寄:广西南宁市金湖路53号广西新闻出版大厦15楼《教育界》编辑部530028。电子邮箱:iiaoyujie201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