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借鉴的经济预测法

来源 :中关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songzhao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埃利斯看来,真正反映消费增长率的“领先指标”,一是工资的增长幅度,因为工资收入是消费主力;二是利率,因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无论你承认不承认,你都已经被卷入了经济的漩涡之中,如何在这个漩涡之中“立”而不“废”呢?这就需要对经济走势或曰经济周期的把握了。《我在高盛的经济预测法》,就是一本谈论预测经济走势的书。作者约瑟夫·H·埃利斯,是高盛集团的合伙人,一位有着35年行业分析背景并连续18年被著名杂志《机构投资者》评为华尔街第一零售业分析师的天才。
  迄今为止,虽然经济周期理论已经成为了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但无论是使用纯文字进行分析和表述的经济学家,还是使用复杂的假设和公式描述经济的数学家和理论家,都没有真正准确、有效地指导人们对经济周期的预测。原因并不是这些分析工具完全失效了,而是这种分析具有滞后性,研究得出的结论往往比真实的经济走势慢半拍,甚至是慢多拍。大多数情况下,当经济学家证实衰退已经出现的时候,大部分经济损失早已发生;经济学家在热议市场底部的时候,市场可能已经从底部走了出来。
  2008年11月,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视察了伦敦经济学院,并与一些教授讨论经济形势。她随后发问:“为什么当初就没有一个人注意到它(经济危机)?”2009年7月25日,包括伦敦经济学院教授、英格兰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蒂姆·贝斯利、伦敦大学著名历史学教授彼得·埃内西等在内的英国学术院院士、顶尖经济学家们,给女王写了一封长达3页的致歉信。“总之,没能预测出这次危机的时间、幅度和严重性是许多智慧人士的集体失误,无论国内还是国际上的学者,人们都没能将系统性风险视作一个整体。”这封信说。
  埃利斯根据其从业过程中的宝贵经验,以长达54年的历史数据分析为基础,在纷繁复杂的经济数据中勾画出的几条简单的曲线,道出“less is more(少即是多)”的哲理。然后使用ROCET( rate of change in economic tracking)方法,即盯住(消费)变化长率,在绘图的基础上,帮助人们更好地追踪两个经济数据序列间的相互关系,从而起到预测经济走势的功能。
  预测重要的就是要比真实的经济走势快一拍,至少也得快半拍。为了走在曲线之前,埃利斯紧紧抓住经济走势的逻辑:个人实际小时收入——实际消费支出——产品和服务的产出——资本支出。基于此,埃利斯提出了预测经济的“领先指标”与“滞后指标”,只有抓住“领先指标”,预测经济走势才能比真实的经济走势快一拍。消费增长率是埃利斯预测经济走势的核心指标和领先指标,而判断消费增长率的“领先指标”又是什么呢?埃利斯在《我在高盛的经济预测法》强调,不是我们常说的消费者信心指数,因为消费者信心指数具有滞后性,它反映的是消费者对自己现在的消费能力的信心。在埃利斯看来,真正反映消费增长率的“领先指标”,一是工资的增长幅度,因为工资收入是消费主力;二是利率,因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
  当然,在利用数据的时候,也要注意剔除“噪音”。埃利斯指出,政府部门等发布数据的机构对外公布的数据,都是对原始数据处理后的新数据,一些重要的时间顺序被完全“平滑”了。作者在书中举了一个阿珂姆衬衫店的例子,如:每年的换季期衬衫的销售量会猛增,另外,圣诞期间,人们会大量购买衬衫作为礼物赠送亲友,也使得当期的销量大增……这些数据实际上都是“噪音”,在分析的时候应该过滤掉,否则预测就会失真。那么,最简单的方法是什么?用月度或者季度同比数据、而不用环比数据就可以了。
  埃利斯在高盛研究的最终目标是向高盛集团的客户提供整个零售业以及零售企业股票的投资前景的相关建议。如何预测一只股票的走势呢?埃利斯告诉我们,企业的利润决定股价的走势,消费、生产和投资决定着公司的利润,生产和投资又被消费所驱动,因此,只需通过监测消费支出曲线的变化,就可以走在股价曲线变化的前面了。基于此,他建议股票的趋势投资者,不要在经济状况最好时“长期持有”,而应该在“看好”时适度长期持有,经济增长达到峰顶时,就要适时调整头寸,在经济前景暗淡时,适当增加所持有的投资组合。
  《我在高盛的经济预测法》一书中的方法,埃利斯是基于零售业的经验,对其他行业的预测,则要看每家公司从属的消费支出、工业生产、还是资本支出的部门,再看其在每轮经济循环上升或下降的时间顺序中所处的位置。
  另外,埃利斯的预测方法是以美国经济数据为基础的,在其它国家是否适用,也值得思考。美国经济有五个显著特征:一是美国GDP中消费占2/3;二是美国经济是相对自给自足的,出口和进口都不超过GDP的20%,且贸易赤字常年相当于GDP的5%;三是美元是被广泛使用的世界货币;四是美国是一个完全市场国家;五是美国是一个民权国家。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一套分析工具必须通过实践来检验,《我在高盛的经济预测法》在中国可能还不能照搬套用。但埃利斯的思路,无疑为我们进行数据挖掘和数学建模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其他文献
“茅盾文学奖”其实是“纯文学”和公众可以交汇和沟通的一个重要的“节点”。没有这个“节点”,公众的阅读和“纯文学”之间早已存在的隔阂会更加加深。    第八届“茅盾文学奖”甫一公布,立即引起了媒体和公众的高度关切和热烈的讨论。这其实是已经退居文化边缘的“纯文学”几乎唯一地成为公众议题的机会,也是公众期望通过这个奖来接触和了解“纯文学”的愿望的表现。也凸显了长篇小说在今天“纯文学”领域的关键性的位置。
期刊
越是名人越应做子女教育的表率  著名歌唱家李双江15岁的儿子打人事件近日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事件引起关注的广泛性提醒我们,对于名人明星来说,教育子女遵纪守法的重要性,一点不亚于自身事业的成功。不到法定驾车年龄却无证驾驶、打人并叫嚣“谁敢报110”……李双江之子打人事件情节恶劣,触犯众怒势在必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们当然不应因名人效应而放大事件,但名人效应使事件受到广泛关注却也合情合理。  在李双
期刊
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Michaelporter)曾说,竞争性战略就是要做到与众不同,它要求企业家表达一种独特的价值理念。  在中国IT服务业,瑞友科技这个名字出现的时间不过3年,但她绝对是一个响当当的品牌。这并不是因为她脱身于用友,而是因为她有一个深受客户好评的独特的价值理念——个性化IT服务。  个性化IT服务理念的提出,在2007年的中国IT服务业无异于一声惊雷,让传统IT服务模式下的
期刊
西山是一部史记,是北京人的学校,是游客增加文化、艺术素养的大课堂。北京作为首善之区,其王气自西山一脉。海淀区政府主办的“2011西山文化休闲旅游节”,以“西山慢生活 健康加油站”为主题,把西山丰富的旅游资源、独特的人文魅力和良好的自然环境,推介给北京市民,让城市发展与传统文化衔接,让人们在“慢生活”中找到平衡,让生活变得更细致优雅,让游客在“慢”的旅程中体验回归自然、轻松和谐的意境。  海淀西北部
期刊
巧实力是一种阴柔,是一种权谋,是美国支配地位从以实力为主,向实力加谋略的转变。    一向崇尚实力的美国,从奥巴马上台后,大玩巧实力。有人说:这是美国衰落的表现,是美国实力不足的表现。其实,这是一种阴柔。阴柔有成功时,但难长久。  美国的地位和实力在9·11前达到顶峰,从9·11开始走下坡路。但美国经济第一,军事第一,科技第一的地位几十年都不会被改变,除非它的印钞机地位被取消。  巧实力是一种阴柔
期刊
9月23日,正值硕果累累的金秋,海淀区第二届文明市民学校艺术节圆满落幕。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首都文明办主任陈冬,海淀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周来升,区委常委、宣传部长李彦来出席了闭幕式。  闭幕式演出精彩纷呈,观众依次欣赏了温泉镇选手的国标舞表演《舞动的文化,城乡的和谐》,万寿路街道的《文明绽放,幸福人生》主题诗朗诵及国画创作,清河街道带来的韵律操表演。来自于海淀区社区的居民以自己的方式在舞台上展现出了特有
期刊
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  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毛泽东    《从怎么看到怎么办——理论热点面对面·2011》出版面世后,前半个多月就发行了140万册,受到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社会各界好评如潮,成为干部群众学习科学理论、了解方针政策、释疑解惑社会发展难题的良师益友。一位读者热情洋溢地说:在读书学习的过程中悟出了“三感”,即“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期刊
“每临大事有静气”是政治家的素质。我国政府在应对福岛核泄漏危机的处理过程中,结合国情采取了科学措施。    我曾在《中关村·自由谭》上发表过《“谈核色变”和“安神补脑”》的言论,说“当德国数万人上街游行要求政府终结现有的一切核能设施时,总理默克尔立即表态,予以否决。德国需要核能,核能是再生能源成熟前不可或缺的过渡技术;同时她又要求从日本核泄漏中吸取教训,更加重视核能安全,加强防范深度”。一位热心的
期刊
当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成为发展经济的指导思想之后,选拔部委级的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就极为重要了    “7·23”动车追尾重大事故的发生让国人心痛。《南方周末》用了近5个版面作了详细的报道,在“高铁之乱”的总题下,客观地分析了这“‘不可能’的事故”发生的原因,读来很有启发意义。  “中国高铁在奔跑前行的途中摔倒了,而且摔得很重!”不管这话是谁人说的,却是一句大实话。古训云“亡羊补牢,
期刊
住房保障:中国学不了新加坡  《中国经济报告》杂志日前发表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的文章说,在2011年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的“新国八条”中,最有新意的政策就是“大造保障性住房”了。新政策希望通过“大造保障性住房”,不仅可建立起中国的保障性住房体系,同时也达到了保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目标。但这种“大造保障性住房”的经验模式不是来自市场经济成熟大国,也不是来自新兴市场国家,而是来自香港及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