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网络德育已成为高校德育的创新方式。贝哈马斯交往理论分析认为,德育是师生主体间相互理解,达到一致的行为,揭示了师生交往即德育的本质,其核心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通过研究社交网络师生关系的状况和交往行为模式的改变,充分认识朋友型、亦师亦友型、形式型的社交网络师生关系形态特点和师生关系异化原因,是实现网络德育常态化,提升网络德育效果的基础。
关键词:社交网络 师生关系 德育常态
一、引言
师生关系的学术研究一直伴随着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和改革,由于师生关系的构建必须依赖于师生之间的活动,也势必使得师生关系的形成带有时代背景和社会情境。建国早期,在凯洛夫教育理论的影响下,师生关系停留在“谁是主体、谁是客体”的对立争论中,形成了“权威型”“家长式”的师生关系。改革开放以后,西方后现代主义、人本主义、主体间性等思想影响着师生关系的构建,民主、平等、对话成为现代师生关系趋势。随着信息社会的极速发展,信息时代的支配性功能以网络形式组织,成为社会支配和变迁的根源,师生关系和师生的交往活动也在其中不断变化,重建、异化出多种形态。因此,需要在网络情境下重新认识师生关系。
二、基于综合理论分析的网络师生德育关系
从师生关系的形态来看,师生关系可以表现为人际关系、组织关系、心理关系,是一个综合的关系体系,是老师和学生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通过教育教学的活动进行连接、相互影响而形成的交互关系,受关系主体、社会情境、交互媒体等因素的影响。中小学时期的师生关系受学业升学的压力制约,较多时间表现为传统的师道尊严、授业解惑的交织形态,对立性较少。但进入大学后,随着学生自我意识的强烈表达,师生关系也随着学生的独立意识和民主意愿增强变得亦师亦友、若即若离,有和谐的统一也有矛盾的冲突。高校师生关系正是在传统和变革中,不断改变面貌,成为影响高校形象的一个原因,师德学风问题成为社会抨击的对象。
从师生关系构建目的来看,师生关系的目的与教育的目的相统一,宏观上是文化的传承,微观上是培养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以德育为先、育人为本。高校德育包括思想品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其中以思想政治教育为重点,当前表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价值观、政治性、全面发展教育的综合。但无论是传统的德育还是创新的德育都存在着效率低下,师生决裂的情况,以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分析,德育行为主要表现为目的行为和规范调节行为,是目的性强烈地灌输式的知性德育,社交网络环境提供戲剧行为的舞台,个体主观性充分展示,是碎片的缺乏连接的德育形式,但很少在德育中形成以对话为形式、以理解为目标的交往行为。交往行为是主体间相互理解、协调一致的行为,最终通过规范调节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因此,德育也即交往,交往的核心是主体关系,即德育的核心是师生关系,构建师生关系,形成交往行为是德育实现的条件也是动力。
综上所述,高校德育创新需要在网络社会环境中创新,是德育行为的创新,核心是师生的关系构建,形成高校社交网络师生德育关系。即在社交网络情境下,在教育教学场域中,适应网络社会发展的趋势,以网络交往行为媒介,为实现大学生德育目的,实现师生理解统一、人与社会和谐而形成的动态的多角度关系体系。
三、高校社交网络师生德育关系的再认
社交网络高校师生关系和师生交往状况是网络德育效果的决然因素,文章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本科生和教师为样本,通过调查问卷850份和案例调查25份,研究师生通过社交网络建立关系进行交往的状况,考查师生网络关系状况、师生交往行为模式,从中分析当前高校师生关系类型和存在的问题。
1.关系状况
利用社交网络进行师生交往已成为高校师生普遍选择,已建立了社交网络师生关系,调查显示71.2%的学生在个人社交网络应用中添加了老师为好友,几乎所有的教师或多或少添加了学生作为好友,添加数量上QQ最多,微信、飞信次之,微博、人人随后。从添加途径看主要分为两种,老师主导的添加和学生主动的添加,两者比重相当。在网络关系粘度上,师生社交网络关系粘性较强,一般能一直保持好友关系,甚至延续到毕业以后,但在亲密度上,仅有43.4%的学生认为和老师在网络上沟通顺畅、老师具备亲和力,主述亲密度较强的学生一般为学生干部。在支持性上,社交网络师生关系中,学生述求,特别是学生心理困惑能及时得到老师的关注,个人建议通过网络传达能较好的得到老师的回应并得到支持,62.7%的人认为自己会通过社交网络联系老师述求困难或有相应的经历。社交网络关系中,师生的冲突性通常较小,76.5%的学生比较满意网络中师生关系,即使有意见或想法也会选择网络回避或主动淡化影响。在影响力上,虽然师生在社交网络交流增多、关系和谐,但相互之间交流限于表面信息传递和事务性较多,深入地沟通较少,虽然相互有一定影响,但往往无法达到理解和一致。主要反映在,只有14.9%的教师会在社交网络交往中主动和学生沟通价值观等德育内容,在社会热点问题上,83.1%的学生不认为教师的观点会对自己有太多影响,几乎没有教师在网络中成为学生的偶像教师或领袖教师。
2.交往行为
在社交网络行为中,无论教师和学生个体的网络行为包括发、转、跟、赞、评等,基本为个人自我意识在社交网络中的主观性表达,形成个人形象或印象,符合哈贝马斯划定的戏剧行为模式,能充分表现个性化的形象,同时也能在网络群体间形成个性化的印象。戏剧行为也使得师生主体间平等性增强,交往行为往往不受主体地位的影响,81.6%的学生表示,在社交网络中与老师沟通没有压力或压力较少,92.7%的教师表示,很少在社交网络中使用批评式的语言或进行批评教育。37.8%的学生有过于教师进行社交网络对话的经历,但其中90%以上的对话在10句以内,需要深入对话的往往会选择当面进行,网络对话多为短对话或前对话。 3.关系形态
(1)朋友型师生关系。这种关系师生之间往往能实现互动的交流,双方能进行主动的对话,能达到一定的理解和包容,53.7%学生在社交网络中将老师视同或可以视同为朋友。但这种网络朋友关系也是非完全的友关系,由于关系主体朋友圈子不断扩大,朋友数量逐渐膨大,在朋友的管理上,多数师生是进行区分管理。大学生朋友圈广度平均达到240人,教师朋友圈广度平均达到80人,但经常网络联系的朋友只有40%~50%,具体到师生互为亲密朋友的更加少了。一般学生与年轻教师的网络朋友关系较为密切,由于年龄和心理的上的接近,相互之间能更好的通过社交网络交往,也形成了网络德育的基础。
(2)亦师亦友型师生关系。53.7%学生在社交网络中将老师视同或可以视同为朋友,但受传统主体性关系思维的影响,多数学生对教师存在崇敬心理,造成师生关系的仍在心理分离,社交网络的运用虽然从心理上拉近了师生的距离,但这种分离依然存在。正是在这种师与友的分离和融合过程中,形成了亦师亦友的社交网络师生关系,在这种关系中既有为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功能,又有为友的情感交融心灵沟通,是高校网络德育形成的基本形态。
(3)形式型师生关系。虽然社交网络师生关系
已建立了师生之间的网络连接,但这种关系一般非业缘关系建立,作为好友却基本属于150法则边缘好友,更多的处于150法则之外,师生之间多数为弱关系。这种关系也使得社交网络师生关系多为形式型的师生关系,虽建立连接但很少交往。这种关系对应到现实师生关系中,学生多为平时和老师联系较少的学生或师生关系冲突型的学生,教师一般为主体性较强的权威型教师,平时和学生对话训斥多聆听少,造成师生关系疏远。
4.关系异化
(1)网络工具化。网络社会带来了信息汲取方式和社会交往方式的改变,改变着现代的教育教学的方式,德育工作者也充分利用社交网络开展网络德育工作,但开展的方式还普遍停留在网络阵地的占领和信息发布传达的初级阶段,学校组织机构或教师个人都能比较及时建立网络账户,如在微博和微信上建立“大学微发布”“某某老师”等公共信息服务号,但对社交网络的认识还不深刻,只是将网络作为现代工具运用到德育活动中,是传统德育方式网络上的简单延伸,不但无法享用网络人际拉近的优势,在信息爆发和快速消逝的网络环境中,学生容易忽视或无法获得相关信息,反而造成了网络师生关系的疏遠。
(2)网络交往功利化。社交网络师生的交往特别是德育关系受现实教育关系的影响,教师通过社交网络和学生建立关系,一般会受到学校行政要求影响,不是主动性和学生建立关系,而是要求学生与之建立网络关系,调查显示,半数社交网络师生关系都是通过这种方式形成,这种关系交往目的性明确,强调短时的功能,忽视长期的交往。
(3)心理分离。网络社会造成人际心理的分离是网络的常态现象,虽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网不断扩大,但网络孤独伴随着每个人。情感是维系人际关系的基础,在双方平等的交流和沟通中,达到相互理解才能自然而然的培养出师生的情谊。社交网络促进师生交往的便利和快捷,但也将师生交往数字化、间接化,缺乏眼神、肢体的信息传递,师生网络关系往往是疏远的,情感是淡漠的。一方面,学生情感的诉求更愿意在社交网络上表达并寻求网络帮助,并能在网络上得到及时的回馈,如果这是没有教师的参与就完全割裂了师生之间感情的交流。另一方面,学生在社交网络中虚拟的自我释放,表达的是另一个自己,这种身份往往会排斥与教师的沟通,师生社交网络关系进一步疏远。
(4)师生互信降低。社交网络从心理上会改变网络主体的认知,由于社交网络的平等性交往,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教师的人格权威,这种教师权威的下降容易造成学生对教师身份的不认同和不信任,“老师也就能那么说说”“这个老师真水”,都表达了学生对老师不信任,不认同教师为“师”的身份。另外,网络身份一般是虚拟的,虽然社交网络强调真实身份,但在网络交往中,师生的人格均会出现分化,在网络后台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这种分化越大,师生交往也就越空虚化、表面化。非现实的主体交往根本无信任可谈,这也影响了师生社交网络交往的深度和德育的可能性。
四、结语
网络德育的常态化,是高校今后德育的趋势,也是德育创新的重要环境,从本质上理解网络德育的基础就是建立和谐交往的社交网路师生关系,通过平等的交往,建立亦师亦友型的社交网络师生关系,才能在师生网络交往过程中,实现师生价值观的统一,完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教育,真正培养大学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接班人。
关键词:社交网络 师生关系 德育常态
一、引言
师生关系的学术研究一直伴随着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和改革,由于师生关系的构建必须依赖于师生之间的活动,也势必使得师生关系的形成带有时代背景和社会情境。建国早期,在凯洛夫教育理论的影响下,师生关系停留在“谁是主体、谁是客体”的对立争论中,形成了“权威型”“家长式”的师生关系。改革开放以后,西方后现代主义、人本主义、主体间性等思想影响着师生关系的构建,民主、平等、对话成为现代师生关系趋势。随着信息社会的极速发展,信息时代的支配性功能以网络形式组织,成为社会支配和变迁的根源,师生关系和师生的交往活动也在其中不断变化,重建、异化出多种形态。因此,需要在网络情境下重新认识师生关系。
二、基于综合理论分析的网络师生德育关系
从师生关系的形态来看,师生关系可以表现为人际关系、组织关系、心理关系,是一个综合的关系体系,是老师和学生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通过教育教学的活动进行连接、相互影响而形成的交互关系,受关系主体、社会情境、交互媒体等因素的影响。中小学时期的师生关系受学业升学的压力制约,较多时间表现为传统的师道尊严、授业解惑的交织形态,对立性较少。但进入大学后,随着学生自我意识的强烈表达,师生关系也随着学生的独立意识和民主意愿增强变得亦师亦友、若即若离,有和谐的统一也有矛盾的冲突。高校师生关系正是在传统和变革中,不断改变面貌,成为影响高校形象的一个原因,师德学风问题成为社会抨击的对象。
从师生关系构建目的来看,师生关系的目的与教育的目的相统一,宏观上是文化的传承,微观上是培养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以德育为先、育人为本。高校德育包括思想品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其中以思想政治教育为重点,当前表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价值观、政治性、全面发展教育的综合。但无论是传统的德育还是创新的德育都存在着效率低下,师生决裂的情况,以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分析,德育行为主要表现为目的行为和规范调节行为,是目的性强烈地灌输式的知性德育,社交网络环境提供戲剧行为的舞台,个体主观性充分展示,是碎片的缺乏连接的德育形式,但很少在德育中形成以对话为形式、以理解为目标的交往行为。交往行为是主体间相互理解、协调一致的行为,最终通过规范调节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因此,德育也即交往,交往的核心是主体关系,即德育的核心是师生关系,构建师生关系,形成交往行为是德育实现的条件也是动力。
综上所述,高校德育创新需要在网络社会环境中创新,是德育行为的创新,核心是师生的关系构建,形成高校社交网络师生德育关系。即在社交网络情境下,在教育教学场域中,适应网络社会发展的趋势,以网络交往行为媒介,为实现大学生德育目的,实现师生理解统一、人与社会和谐而形成的动态的多角度关系体系。
三、高校社交网络师生德育关系的再认
社交网络高校师生关系和师生交往状况是网络德育效果的决然因素,文章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本科生和教师为样本,通过调查问卷850份和案例调查25份,研究师生通过社交网络建立关系进行交往的状况,考查师生网络关系状况、师生交往行为模式,从中分析当前高校师生关系类型和存在的问题。
1.关系状况
利用社交网络进行师生交往已成为高校师生普遍选择,已建立了社交网络师生关系,调查显示71.2%的学生在个人社交网络应用中添加了老师为好友,几乎所有的教师或多或少添加了学生作为好友,添加数量上QQ最多,微信、飞信次之,微博、人人随后。从添加途径看主要分为两种,老师主导的添加和学生主动的添加,两者比重相当。在网络关系粘度上,师生社交网络关系粘性较强,一般能一直保持好友关系,甚至延续到毕业以后,但在亲密度上,仅有43.4%的学生认为和老师在网络上沟通顺畅、老师具备亲和力,主述亲密度较强的学生一般为学生干部。在支持性上,社交网络师生关系中,学生述求,特别是学生心理困惑能及时得到老师的关注,个人建议通过网络传达能较好的得到老师的回应并得到支持,62.7%的人认为自己会通过社交网络联系老师述求困难或有相应的经历。社交网络关系中,师生的冲突性通常较小,76.5%的学生比较满意网络中师生关系,即使有意见或想法也会选择网络回避或主动淡化影响。在影响力上,虽然师生在社交网络交流增多、关系和谐,但相互之间交流限于表面信息传递和事务性较多,深入地沟通较少,虽然相互有一定影响,但往往无法达到理解和一致。主要反映在,只有14.9%的教师会在社交网络交往中主动和学生沟通价值观等德育内容,在社会热点问题上,83.1%的学生不认为教师的观点会对自己有太多影响,几乎没有教师在网络中成为学生的偶像教师或领袖教师。
2.交往行为
在社交网络行为中,无论教师和学生个体的网络行为包括发、转、跟、赞、评等,基本为个人自我意识在社交网络中的主观性表达,形成个人形象或印象,符合哈贝马斯划定的戏剧行为模式,能充分表现个性化的形象,同时也能在网络群体间形成个性化的印象。戏剧行为也使得师生主体间平等性增强,交往行为往往不受主体地位的影响,81.6%的学生表示,在社交网络中与老师沟通没有压力或压力较少,92.7%的教师表示,很少在社交网络中使用批评式的语言或进行批评教育。37.8%的学生有过于教师进行社交网络对话的经历,但其中90%以上的对话在10句以内,需要深入对话的往往会选择当面进行,网络对话多为短对话或前对话。 3.关系形态
(1)朋友型师生关系。这种关系师生之间往往能实现互动的交流,双方能进行主动的对话,能达到一定的理解和包容,53.7%学生在社交网络中将老师视同或可以视同为朋友。但这种网络朋友关系也是非完全的友关系,由于关系主体朋友圈子不断扩大,朋友数量逐渐膨大,在朋友的管理上,多数师生是进行区分管理。大学生朋友圈广度平均达到240人,教师朋友圈广度平均达到80人,但经常网络联系的朋友只有40%~50%,具体到师生互为亲密朋友的更加少了。一般学生与年轻教师的网络朋友关系较为密切,由于年龄和心理的上的接近,相互之间能更好的通过社交网络交往,也形成了网络德育的基础。
(2)亦师亦友型师生关系。53.7%学生在社交网络中将老师视同或可以视同为朋友,但受传统主体性关系思维的影响,多数学生对教师存在崇敬心理,造成师生关系的仍在心理分离,社交网络的运用虽然从心理上拉近了师生的距离,但这种分离依然存在。正是在这种师与友的分离和融合过程中,形成了亦师亦友的社交网络师生关系,在这种关系中既有为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功能,又有为友的情感交融心灵沟通,是高校网络德育形成的基本形态。
(3)形式型师生关系。虽然社交网络师生关系
已建立了师生之间的网络连接,但这种关系一般非业缘关系建立,作为好友却基本属于150法则边缘好友,更多的处于150法则之外,师生之间多数为弱关系。这种关系也使得社交网络师生关系多为形式型的师生关系,虽建立连接但很少交往。这种关系对应到现实师生关系中,学生多为平时和老师联系较少的学生或师生关系冲突型的学生,教师一般为主体性较强的权威型教师,平时和学生对话训斥多聆听少,造成师生关系疏远。
4.关系异化
(1)网络工具化。网络社会带来了信息汲取方式和社会交往方式的改变,改变着现代的教育教学的方式,德育工作者也充分利用社交网络开展网络德育工作,但开展的方式还普遍停留在网络阵地的占领和信息发布传达的初级阶段,学校组织机构或教师个人都能比较及时建立网络账户,如在微博和微信上建立“大学微发布”“某某老师”等公共信息服务号,但对社交网络的认识还不深刻,只是将网络作为现代工具运用到德育活动中,是传统德育方式网络上的简单延伸,不但无法享用网络人际拉近的优势,在信息爆发和快速消逝的网络环境中,学生容易忽视或无法获得相关信息,反而造成了网络师生关系的疏遠。
(2)网络交往功利化。社交网络师生的交往特别是德育关系受现实教育关系的影响,教师通过社交网络和学生建立关系,一般会受到学校行政要求影响,不是主动性和学生建立关系,而是要求学生与之建立网络关系,调查显示,半数社交网络师生关系都是通过这种方式形成,这种关系交往目的性明确,强调短时的功能,忽视长期的交往。
(3)心理分离。网络社会造成人际心理的分离是网络的常态现象,虽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网不断扩大,但网络孤独伴随着每个人。情感是维系人际关系的基础,在双方平等的交流和沟通中,达到相互理解才能自然而然的培养出师生的情谊。社交网络促进师生交往的便利和快捷,但也将师生交往数字化、间接化,缺乏眼神、肢体的信息传递,师生网络关系往往是疏远的,情感是淡漠的。一方面,学生情感的诉求更愿意在社交网络上表达并寻求网络帮助,并能在网络上得到及时的回馈,如果这是没有教师的参与就完全割裂了师生之间感情的交流。另一方面,学生在社交网络中虚拟的自我释放,表达的是另一个自己,这种身份往往会排斥与教师的沟通,师生社交网络关系进一步疏远。
(4)师生互信降低。社交网络从心理上会改变网络主体的认知,由于社交网络的平等性交往,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教师的人格权威,这种教师权威的下降容易造成学生对教师身份的不认同和不信任,“老师也就能那么说说”“这个老师真水”,都表达了学生对老师不信任,不认同教师为“师”的身份。另外,网络身份一般是虚拟的,虽然社交网络强调真实身份,但在网络交往中,师生的人格均会出现分化,在网络后台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这种分化越大,师生交往也就越空虚化、表面化。非现实的主体交往根本无信任可谈,这也影响了师生社交网络交往的深度和德育的可能性。
四、结语
网络德育的常态化,是高校今后德育的趋势,也是德育创新的重要环境,从本质上理解网络德育的基础就是建立和谐交往的社交网路师生关系,通过平等的交往,建立亦师亦友型的社交网络师生关系,才能在师生网络交往过程中,实现师生价值观的统一,完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教育,真正培养大学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