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招募中”的演变过程语用功能及其产生原因

来源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ddysa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招募中”是一种新兴的、正在发展的表达方式。本文考察了这一格式的演变过程:在招募的过程中→在招募中(作状语)→(正)在招募中(作谓语)→正招募中→招募中,在此基础上分析其现时性、后置性、报道性与告示性的功能特征及其相关语用效果,并探讨了这一格式出现的原因。
  关键词:招募中 演变过程 功能 语用
  
  在现代汉语中,有一部分“V中”的“中”已经再度虚化,正在成为一个表示范畴的时态助词。这是一种新兴的、正在发展、形成中的表达方式。本文试图考察“V中”的演变过程,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功能及语用效果,并分析“V中”形成的原因。
  现在的广播电视媒体以及网络传媒经常使用“……招募中”这样的格式。如:
  (1)自考校园乐队乐手招募中。①
  (2)2005年辽西北计划大学生志愿者招募中。
  (3)校庆志愿者火热招募中。
  “……招募中”这种格式出现的时间不长,大陆较早出现在追求新奇的网络语言中,并逐渐开始在其他语言环境中使用,但是在正式文体中几乎不会出现这样的格式。
  
  一、“招募中”的演变过程
  
  张谊生《助词与相关格式》一书认为“中”在由方位词向助词的虚化过程中,存在着三条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虚化轨迹,可以用“→”大致表述如下:搭配关系——在V的过程中→在V中/在X的V中→在X地V中→(正)在V中→正V中→V→中;句法分布——充当状语/句首修饰语/插入语→谓词性宾语/连谓谓语前项→谓语中心。据此,可以认为充当谓语的“招募中”也是由充当状语/句首修饰语/插入语的“在招募的过程中”演变而来的。大致的演变过程是:在招募的过程中→在招募中(作状语)→(正)在招募中(作谓语)→正招募中→招募中。
  在现代汉语中,介词短语“在+V(的)+过程+中”表示动作行为正在进行之中,这种词汇意义和介词、方位词相结合的叠合表义现象,强调的是过程正在进行。“在招募的过程中”表示的就是招募活动正在进行中。如:
  (4)在招募的过程中,首先注重的是应征者的能力,其次再看经验和学历。
  (5)月初,人力资源部门为M公司从外地招募到一名高级技术人才,在招募的过程中,人力资源部门承诺的条件之一是:解决住宿问题。
  在实际语言交际中,由于会话的经济性原则,往往会省略“在……中”框架内的中心语“过程”,从而形成“在招募中”。
  (6)在招募中应坚持公开招募、自愿报名、集中选拔、统一培训派遣的基本原则。
  (7)上述要求尽管并不十分苛刻,但企业在招募中却常常是一将难求,能集技术、创意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更是十分紧缺。
  由于“过程”这一中心语的经常性脱落,原来由“过程”表示的词汇义就被“在……中”这一结构在这一特定的语境中吸收了。因而“在招募中”也就具备了一定程度的表示过程性持续体的语义。
  为了强化“招募中”的持续性,“在”前常需“正”与之共现,由此形成的“正在招募中”的持续性进一步加强,所以“正在招募中”由状语位置上升到谓语位置。如:
  (8)金碧社区三人篮球争霸赛正在招募中。②
  (9)“时间”网球培训班第七期正在招募中。
  随着“正在招募中”表述句的广泛使用,语义重心一再地集中到“招募中”上面,与此同时“招募中”的谓词性也在不断增强,发展到一定的程度,述语“在”就可以退出表层而蕴涵于深层,于是“正招募中”就可以单独充当谓语了。如:
  (10)论坛刚刚成立,各版主正招募中,有意者请在此发帖。
  (11)现在图书馆周活动的义卖品正招募中,为达“物尽其用、货畅其流”,若您有用不到的东西,别忘了提供给我们。
  有时,甚至副词“正”也可以不用,“招募中”本身就可以直接充当谓语了,“正”表示的“正在进行”的意思,也由“……中”这一格式所吸收,因而“招募中”既有持续义,同时又有进行义。这种表现形式目前在台湾比较流行,内地还不是很普遍,而且使用的场合也受到一定的限制,大多出现在新闻媒体报道、标题及图片说明中。如:
  (12)F1赛事实习生招募中。
  (13)家装俱乐部招募中。
  在“(正)招募中”直接充当谓语的句子中,由于没有了动词“在”,“招募中”的功能发生了实质性的转化。在句法功能上,由宾语转成了谓语;在表义功能上,由指称性陈述义转变为表述性陈述义。也就是说,在“在招募中”句式里,持续义是由“在”和“中”一起表示的,而在“招募中”句式中,持续义完全是由“中”表示的。
  纵观“招募中”的演变过程,可以发现不同的表达方式带来了不同的语义变化。其实,从语言发展的真正动因来看,并不是结构关系的变化引起了语义的变化,而是信息重点的转移导致了句法结构的变化,也就是说,事实上是不同的语用需求促成了不同表达方式的产生和演变,从而产生了不同的语用效果。
  
  二、“招募中”的功能特征及语用效果
  
  “……招募中”,“招募中”是谓语,要考察其功能特征及语用效果,必然会涉及到汉语中“招募”作为谓语中心语使用的强势格式“……招募……”。
  为方便起见,我们将上述两种格式分别表示为A式“N1招募N2”和B式“N2招募中”。
  与“N1招募N2”相比,B式“N2招募中”具有三个方面的功能特征:现时性、后置性、报道性与告示性。
  (一)“招募中”具有现时性及其语用效果
  “招募中”具有现时性,“招募中”是以“当前”为时制定位的,在说话人说话的同时,招募活动正在进行中。“招募中”单独作为谓语出现,其中的“中”已经完全虚化为一个表示“体”范畴的时态助词,表示持续义。因而,B式就具有强烈的时间色彩,表示招募活动正在进行并持续之中。“N2招募中”,强调招募方“正在招募N2中”,而招募对象也正在被招募之中,招募与被招募同时进行。而A式“N1招募N2”却不具备现时性,如果要强调现时性,则需要加上“正在”一类的时间副词,成为“N1正在招募N2”,才能表示招募活动正在进行中。而且“N1招募N2”在语用表达上造成的语用效果是N1在选择,N2即使想被招募,也必须满足N1设置的各项要求,经过N1的重重筛选,招募活动才可能实现。但是B式“N2招募中”强烈的现时性造成的表达效果则完全不同,主观上给人的感觉是只要你愿意,你就是我们的招募对象,我们正在等你,只要你愿意,那么一拍即合,招募完成,合作立刻开始,现在进行时立刻转变为现在完成时。
  (二)“招募中”具有后置性及其语用效果
  “招募中”具有后置性。“招募中”只能出现在句子末尾,尽管“招募”本身是及物动词,但是带上“中”后就不能再带宾语了。所以,作为宾语的N2只能提前,从而具有了前置性,升格为句子的主语,形成了“N2招募中”的句式。
  在A式中,招募方N1出现在主语位置,是主语兼施事,是动作的发出者,具有招募的主动权和选择权;N2处于宾语位置,是宾语兼受事,带有被动的语义色彩。而B式“N2招募中”,N1隐含了,N2处于主语位置,虽然施受关系没有改变,N2仍然是受事,但是由于N2处于主语位置,主观上使得N2具备了一定的主动语义。
  在A式“N1招募N2”中,招募的主动权和选择权在招募方手中,居于强势地位,招募对象是被动的,这种表达方式会给招募对象在心理上造成一种消极被动的影响。而B式中,N1(招募方)隐含了,淡化了招募方作为受益者的身份,N2(招募对象)处于主语的位置,招募对象似乎处于主动地位,虽然事实上主动权仍在招募方手中,但主观上造成一种主动的地位,给人的感觉是N2掌握了主动权和选择权,成为事件的受益者。从A式到B式,使得招募对象有一种反客为主的感觉,从心理上更能接受这样招募广告,从而也更加刺激了招募对象作为主动者的积极的参与意识。
  (三)“招募中”具有报道性和告示性及其语用效果
  “N2招募中”具有报道性和告示性。所谓报道性,是指“招募中”在语体上具有报道性的特点。根据网络搜索的结果,“招募中”主要用于新闻报道的说明性文字中,尤其常见于招贴、广告的说明中。多数招募广告的标题也采用“N2招募中”这样的格式。同时,“招募中”又具有告示性,即“招募中”在语用上主要是向读者说明招募活动正在进行中这样一种现状。
  相比较而言,B式出现在标题位置的情况比A式多,因为B式具有报道性和告示性,而A式则不具备。从信息结构的角度来说,从A式到B式,“N2”的位置变化也说明了新旧信息的变化。在一个信息结构中,一般是“已知信息—新信息”的顺序,在A式中,N1是旧信息,“招募N2”是新信息,是语义重心,“N2”是焦点;而在B式中,N2是旧信息,“招募中”成为新信息,是句子的焦点。而B式的焦点“招募中”传达了受众最关心的信息。因而,B式对受众更能产生号召力,能够产生“一呼百应”的效果。
  
  三、“N2招募中”出现的主要原因
  
  (一)“N2招募中”的出现是与“中”的虚化过程相关的。随着一部分“V中”的“中”虚化为表示“体”范畴的时态助词,在汉语中出现了一些单独作谓语的甚至借助特定语境单独使用的“V中”,如“营业中、准备中、休息中”等等。正是因为“V中”的使用频率不断提高,所以越来越多的V进入“V中”这一格式,“招募”一词也开始进入这一格式。“招募中”的“中”虚化为表示持续义的时态助词,使得“招募中”可以单独出现在谓语位置。
  (二)“V中”这一表达方式还与语言接触和借用有一定的关系。在日语中表示动作行为持续有两种方式,其中之一就是将日语汉字“中”附于动词谓语之后。这种表达方式对汉语的“V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时态助词“中”在台湾地区最为发达,不但使用频率较高,而且使用方式多样。这一现象与日本统治台湾半个世纪,强制推行日语有关。“V中”句在台湾很流行,由于语言文化的接触和交流,港澳和大陆地区也受台湾的影响,开始使用“V中”。但是,汉语的“V中”句并不是借用日语“V中”的直接结果,而是出于语用表达的需求。现代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特别是精英阶层的生活,似乎总是处于一种进行时的状态,表现出很强的节奏感和速度感。因此在语言使用上也喜欢用一些表现速度的格式。“N2招募中”具有的强烈的动感和进行状态的速度感,正满足了人们对这种语用效果的追求。因此,“招募中”是在汉语自身的基础上逐渐虚化而成的,与日语的接触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其虚化的进程。
  (三)“招募中”的出现还与一定的社会文化心理有关。在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们习惯于被动地接受,没有主动争取的积极性和可能性,人们也习惯于被选择,所以“N1招募N2”是很符合当时的表达需要的,招募方拥有招募的选择权和主动权。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越来越高,不再满足于被动的地位,而希望掌握主动权和选择权。同时,由于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作为招募方的商家为了自身的商业利益,也开始注重消费者的接受心理,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从而尽可能地调动招募对象的积极性,配合其完成招募活动。B式“N2招募中”将招募对象置于主语位置,主观上造成了招募对象拥有主动权的效果,极大地调动了招募对象参与的积极性。而且,“N2招募中”所隐含的“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的含义,也和现代人重视机遇、把握机会的心理十分吻合。
  
  四、结语
  “……招募中”这一表达方式虽然出现时间不久,而且尚在形成和发展之中,但是由于“V中”在台湾的流行,大陆也出现了“营业中”“热卖中”“报名中”“进行中”“准备中”等多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形成了一个系列。同时,由于“……招募中”多出现于新闻媒体报道中,尤其是网络的相关报道中,借于网络等强势媒体对受众的极大渗透力,“招募中”的使用频率也会越来越高,极有可能成为一种为普通大众所接受的固定表达。而且,我们相信,还会有更多的V进入到“V中”这一格式,从而满足多种不同的表达需求。
  
  注 释:
  ①以下例句来自百度网。
  ②以下例句来自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
  参考文献:
  [1]刁晏斌.关于“动词+中”用法的一点思考[J].语文建设通讯,
  1998,(55).
  [2]张谊生.助词与相关格式[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曹春静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国际教育学院 312000)
其他文献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如何面对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人才,彻底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是每位教学工作
“上”和“下”本是一对表空间概念的词语,常常映射到其它非空间领域,表示时间、等级、范围等意义。而在实际的语言现象中,两者并不总是对称出现的。本文把研究对象限定在“
针对当前智能家居系统的的研究状况和存在的问题,研究了智能家居系统的系统架构。对整个系统进行构架设计,采用分布式控制方式。把整个智能系统分解为多个家庭智能子系统。各子
汶川5.12大地震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房屋震害严重,受灾区域广。为总结建筑结构的震后灾害经验教训,为建筑抗震设计以及灾后重建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将结合一些地震中建筑物破坏实例就建筑物的结构型式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并就灾区灾后重建建筑物结构型式的选择和相关抗震措施等问题提出一些参考性的建议。
本文根据《现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现汉》)(第5版)的比喻义释义的实际情况,结合语言理解机制的考虑,对《现汉》中的比喻义释义提出修改建议。
文章介绍了对外汉语本科专业西方语言学原著选读课程双语教学的情况,在双语教学的目标定位、双语教学的实施方法、双语教学效果的考核与评估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