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方法

来源 :空中英语教室·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rc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培养提高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就是让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学会发现、学会探索、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实现自主发展。
  【关键词】 小学生 语文 自主学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 H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1-4128(2011) 09-0131-01
  
  学生自己能做的事情,老师不做;学生自己不能做的事情,老师指导做;学生不愿做的事情,老师能够运用自己的智慧,让学生乐意去做。这是我多年语文教学的始终坚持的一个原则。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语文学科的性质和地位也明确的指出了语文课和语文老师的任务: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学生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因此,我以为:让学生走进生活,让语文走进学生是达到这个目标的主要途径。
  为了这个目标,我以为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的学习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大语文知识从小的方面学
  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一样宽阔。与其让学生生硬的去消化一些枯燥的语文知识,到不如从小的方面让学生感受语文的丰富:让学生知道,语文原来是一幅漂亮的书法,是生日送给友人的温暖问候,是商场竞争的一句充满智慧的广告词。语文是影视作品中让人难以忘怀的故事情节,是一句家喻户晓得经典台词。
  2 老师要讲的知识用自己的方法学
  毫无疑问教材选文“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但是对于久居校园,远离生活和历史的学生,总会有一种陌生感的产生。老师的讲解总会有带上老师自己的个人体会和感情。那么让学生找到自己的方法,用自己的思维去理解教材的内容。可能要比听老师的讲解容易的很。
  让学生给自己创造一个和作品内容相似的心境或氛围,这样可能会让学生的感情很快贴近作者或融入课文的内容。让学生自己查阅故事发生的背景资料和作品相关相关评论,不仅能够使学生从更深的层面去理解作品的内涵和外延,而且更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让学生勇于对同学或老师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不同看法,则更能够使学生自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在交流过程中,能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不断提高应对能力。总之,调动学生的一切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语文学习的真正主人。
  3 课堂内的知识放在课堂外学
  语文即生活。不仅是说语文的内容来源于生活。更主要的是让这些知识再回到生活。只有让学生走进生活,感受生活中的真,善,美;假,恶,丑。学生才能理解生活的内涵,才会热爱人生,珍惜生活。“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课程标准也是这样说的。
  让学生去观察一下自己喜爱的景物,然后结合自己所学过的文章写一篇散文,这可能要比让他们背诵一篇散文好得很。让学生自己去做一回商人,并建议他们把合法得来的钱捐给希望工程。不仅会让学生体会到”钱来之不易”,更主要让学生知道把用自己汗水换来的钱交给那些需帮助的人才是真正精神上的富翁。给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去创作一幅自己满意的艺术品,发明一样哪怕只有自己才用的上的东西。使学生领略到什么是艺术创作的冲动和发明灵感的火花。
  让学生把课内的语文知识还原到生活中去,让他们知道语文学习不只是继承,更主要是为了创新。
  4 7分散的语文知识整体学
  不论是一个学段还是一个学期或者是一篇课文。他们都包含有许多散的知识点。培养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会更有利于学生对某个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老师的问题设计也要善于从大的方面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养成抓根本,抓关键的学习。
  新的学期开始,拿到新的课本要让学生看一下课文的封面,编者,出版社,课本的目录,及教材内容的安排体系。这也学会更有利于学生对本学期学习内容的把握。一本书是这样,一个教学单元也可以这样:让学生看看本单元有几篇讲读课文,几篇自读课文,哪几个作者以前见过等等。教师的问题设计也要在整体上培养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譬如教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不妨先问:为什么要打?在什么地方打的?作者是怎样描写被打者的感受的?打的结果如何?几个简单的问题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让学生一下子就能够抓住课文重点。我以为有条件的话,可以让学生把整个学段的课本都拿来读读。这也学才叫真正的"大语文"。第五,没教的知识自己先学。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指导学生自己去获取知识都是一个聪明之举。对于教师来说,学生的预习有利于师生的交流,便于教学任务的完成;对于学生来说,则是占据了课堂的主动权。从而成为语文学习的真正主人。
  综上所述:1、语文教学学生是主体,老师是主导。语文是语文老师的语文更是每个学生的语文。2、语文老师应该是一把打开学生智慧的钥匙。他应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他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他能投入感情,驾驭课堂,引导学生。让心与心交流,最终让学生迸发出人文的智慧的火花。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 G642.4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1-4128(2011) 09-0125-02    语文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教师应善于创设发挥学生创造潜能的空间和环境,提供实践和展示的舞台,努力地将课堂构建成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场域。让学生在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中徜徉,使他们在语文学科的学习中变得乐于参与,
期刊
【中图分类号】 G424.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1-4128(2011) 09-0122-02    每个人都不愿做别人的复制品,都想形成自己的个性。教学亦是如此。个性化的语文课堂教学就是将独创性教学方法及教学思想和与众不同的教学手段相融合,形成切合教师个性实际的教学风格,从而在教学上产生对学生个性教育的最大效果。追求适应学生语文个性学习需要策略,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笔者对此作
期刊
【摘要】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朗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朗读是早读课的重要内容和主要形式之一,而早读又是朗读训练的黄金时间,是学生温故知新的宝贵时机。早读效率的高低影响到语文教学的效果。 本文针对语文早读存在的一些无序管理现象,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从“科学安排、内容有效;形式多样、指导有效;及时检测、朗读有效” 三方面浅谈语文早读的有效性。  【关键词】
期刊
【中图分类号】 G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1-4128(2011) 09-0114-01    气体收集是化学学习中必须要掌握的基本实验技能,是气体实验考查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其装置的辨别、分析更是学生容易混淆或把握不准的问题。本文将大家在学习中经常碰到的情况进行归纳,仅供学习参考。  常见气体的收集方法有两大类:排水取气法 排空气取气法  排水取气法它适用于难溶或微溶于水
期刊
【中图分类号】 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1-4128(2011) 09-0099-02    在目前的数学教学中,尤其是我们和地区,很多教师对课程资源缺乏正确的认识,致使许多有效的课程资源得不到开发和利用,不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本文就这一问题谈几点认识。  1 努力开发学生中的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
期刊
【中图分类号】 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1-4128(2011) 09-0120-02      【例题】(2010四川宜宾)将直角边长为6的等腰Rt△AOC放在如图1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O为坐标原点,点C、A分别在x、y轴的正半轴上,一条抛物线经过点A、C及点B(-3,0)。  (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  (2)若点P是线段BC上一动点,过点P作AB的平行线交AC
期刊
【摘要】 提高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的有效能使学生快速、深刻地巩固新知,熟练技能,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更好地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手段。数学练习对数学知识的构建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练习设计要针对不同对象,不同内容;题型要有趣味,提高孩子们的积极性;生活味要浓,尽量从他们的身边挖取;内容的选取,形式上的呈现要着眼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要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切实考虑孩子们的思维差异。  【关键词】
期刊
【中图分类号】 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1-4128(2011) 09-0097-01    期末复习是完成一学期的数学学习任务之后的一个系统、完善、深化和熟练运用所学内容的关键环节,重视并认真完成这个阶段的学习任务,不仅有利于同学们巩固、消化、归纳所学的数学基础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有利于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同时也是让基础较弱的同学对教材知识进行再
期刊
【中图分类号】 H0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1-4128(2011) 09-0130-01    语感是语文能力的核心,语感的强弱直接体现了学生的阅读、理解文章和体会思想感情的能力,反映了学生的语文修养。语感敏锐者,在听、读时能迅速捕捉信息,听出言外之意;在说、写时能以丰富的语言准确地传递信息。吕叔湘先生曾多次强调:“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一个学生的语感能力强
期刊
【摘要】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是我们教数学学数学的重要目的之一,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中传授的数学应用题的思考方法,解题方法,为学生的全面成长提供智力保证,使每一学生都能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   【关键词】 初中数学 应用题 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1-4128(2011) 09-0117-01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