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兴趣是学生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激发、培养、巩固和提高,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农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的方法和途径进行阐述。
【关键词】化学教学;兴趣;激发;培养
兴趣是指人们注意与探究某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积极态度与倾向。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把“乐学”作为学习的最高境界。心里学也明确指出:“当兴趣发展成为从事实际活动的倾向时,就变成了爱好”。对于学生来说,兴趣和爱好是学习的一种内在催化剂。学生一旦对某一学科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便会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学习就会变得生动、有趣,就会由被动变为主动。浓厚的学习兴趣也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农村中学的学生大多数来自偏远、贫困的山村,由于受师资和教学条件等限制,在升入九年级前,他们中的大多数从未见过化学仪器,更未动手操作过实验,化学对他们来说是一门既新奇而又深奥的学科。那么,在化学教学中如何根据教学内容和青少年的心里特征有效地激发、培养、巩固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使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施展自己的教学才能呢?作为一名农村中学的化学教师,面对信息闭塞,条件落后及学习资料有限等现状,又该如何做呢?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和新课改理念的发展思路,就如何培养农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谈谈自己的一些见解。
1.上好绪言课,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九年级化学绪言课就是化学启蒙课,是让学生跨进化学王国大门关键的第一步。学生怀着好奇的心情等待着教师揭开化学世界舞台的帷幕。在这一节化学课上学生往往有极大的好奇心理,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在课堂上精心设计化学趣味实验,如魔棒点灯、烧不坏的手帕、白纸显字等,学生会感到十分新奇,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同时,教师还要充分挖掘化学实验的内涵,并精心设置一些问题,留下悬念,播下学生探求化学科学的种子,将学生引入神奇的化学世界。让学生一开始就产生一个对化学课感兴趣,有爱好这门课的好苗头,从而激起学生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
2.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直接讲授空洞的化学知识很容易让学生产生烦躁的情绪,甚至产生厌学的心理,这会对学生学习化学造成心理上的障碍。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如,在讲授燃烧和灭火这部分知识的时候,引入生活中常见的与火相关的成语,比如“釜底抽薪”、“杯水车薪”、“煽风点火”、“火上浇油”等,让学生分析其中所蕴涵的道理,自然地引出燃烧的相关内容;在播放火灾现场的救助情况的影视片段时,让学生了解在生活中是利用什么物质进行灭火以及其中的原理,在这样的课堂氛围里学习,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强化了本节课所学知识。创设教学情境不仅仅可以在开始上课的时间段内进行,也可以整节课都让学生处于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之中,教师可以在一节课的开始就设置一个问题,然后引导学生整节课都在围绕着解决这个问题进行。如,用实验的方法检验Na2CO3与Ca(OH)2反应生成什么物质。教师首先帮助学生分析Na2CO3与Ca(OH)2反应可能生成什么物质,再设计实验方案来验证是不是生成这些物质,进而进行实验操作来验证假设。这样整节课都围绕着一个问题进行,如此环环相扣,学生自然会对整节课充满兴趣。
3.实施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能够向学生展示物质之间奇妙的变化。化学变化过程中伴随着的颜色、状态、温度、声音、气味的实验现象能够给学生带来感观上的各种直接刺激。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实验的功效,让学生感觉到化学是一门有趣的科学。提倡探究性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成功的喜悦。如,在讲授“CO2的实验室制法”时,引导学生从已经学习过的用H2O2制取O2的方法,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得出气体实验室制法的设计思路和方法。然后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操作,通过各小组不同的实验验证得出实验室制取CO2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和制取方法。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感知活动,激发探究化学知识的兴趣。又如,学习了“碳及其化合物”这一单元后,可让学生做一趣味实验:“鸡蛋入瓶”。将鸡蛋浸在10%的醋酸溶液中,待鸡蛋壳变软后取出找一个瓶口略比鸡蛋小的广口瓶,往广口中投入一燃烧的酒精棉球,火焰熄灭后,迅速将鸡蛋的小头对准瓶口,鸡蛋很快吸入瓶中,过一段时间鸡蛋又稍变硬,似鸡蛋原样。这样的实验简单有趣,给学生带来乐趣的同时,也增强了把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能力。
4.体验成功,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
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促使青少年好学的欲望。“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求得成功的努力。”在教学中,教师首先依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创设不同的情境,让层次不同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尝到成功的滋味。如,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解决基本的问题,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解决难度较大的问题。教师要及时发现并肯定学生的成功,如学生完整、准确、精练地回答问题时,发表新颖独特的见解时,提出有价值的质疑以及准确无误的实验操作时,教师都要及时地给予鼓励,并让其他学生一道分享成功的快乐,还要注意多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获得成功体验。当提问他们出现“冷场”时,如果教师不负责地让其坐下来,就会泯灭他们学好化学的自信心,从而对化学产生畏惧感、厌烦感,失去学习化学的兴趣。如果教师能循循善诱,扶上一把,使他取得点滴的成功,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那么,他们就能获得成功的愉悦和满足,从而逐渐增强和巩固学习化学的兴趣。
5.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外活动是实现全面发展教育目的的必要途径,对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等个性特征的和谐发展起着必不可少的作用。丰富多彩的化学课外活动,既能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轻松一下,又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巩固许多化学知识。化学课外活动的内容很多,大体上包括“化学知识讲座”、“化学游戏晚会”等等,可以每学期或者每学年举行一两次。如,“化学知识讲座”可以讲讲“空气与水污染的危害原因及防护”、“温室效应的原因”、“酸雨的形成”、“当代军事与化学”、“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等,帮助学生认识学习化学的重要性。再如“化学游戏晚会”,可以有魔术、相声、谜语等。表演者都是学生,其节目都是用化学知识来编排的。通过此项活动,对表演者及观众都起到开阔视野的积极作用,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巩固了化学知识。教师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有计划、有目的地让学生根据所学化学内容进行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学习了“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这一课题后,可布置学生查阅资料并讨论:减少向大气中排放氮氧化合物、二氧化硫的措施。教师可以联系相关的环保单位和工厂,让学生进行实际调查和参观,从而为学生接触社会提供机会。在调查的过程中,学生会感觉到化学知识就在身边,为日常生产和生活服务,从而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总之,作为一名化学教师,面对新课程改革,我们只有抓住机遇,努力学习,推陈出新,在教学中汲取精华,剔出糟粕,不断充实和完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韩永昌主编.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2]龙琪主编.中学化学课程与教学论.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吴运来主编.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法.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关键词】化学教学;兴趣;激发;培养
兴趣是指人们注意与探究某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积极态度与倾向。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把“乐学”作为学习的最高境界。心里学也明确指出:“当兴趣发展成为从事实际活动的倾向时,就变成了爱好”。对于学生来说,兴趣和爱好是学习的一种内在催化剂。学生一旦对某一学科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便会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学习就会变得生动、有趣,就会由被动变为主动。浓厚的学习兴趣也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农村中学的学生大多数来自偏远、贫困的山村,由于受师资和教学条件等限制,在升入九年级前,他们中的大多数从未见过化学仪器,更未动手操作过实验,化学对他们来说是一门既新奇而又深奥的学科。那么,在化学教学中如何根据教学内容和青少年的心里特征有效地激发、培养、巩固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使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施展自己的教学才能呢?作为一名农村中学的化学教师,面对信息闭塞,条件落后及学习资料有限等现状,又该如何做呢?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和新课改理念的发展思路,就如何培养农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谈谈自己的一些见解。
1.上好绪言课,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九年级化学绪言课就是化学启蒙课,是让学生跨进化学王国大门关键的第一步。学生怀着好奇的心情等待着教师揭开化学世界舞台的帷幕。在这一节化学课上学生往往有极大的好奇心理,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在课堂上精心设计化学趣味实验,如魔棒点灯、烧不坏的手帕、白纸显字等,学生会感到十分新奇,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同时,教师还要充分挖掘化学实验的内涵,并精心设置一些问题,留下悬念,播下学生探求化学科学的种子,将学生引入神奇的化学世界。让学生一开始就产生一个对化学课感兴趣,有爱好这门课的好苗头,从而激起学生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
2.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直接讲授空洞的化学知识很容易让学生产生烦躁的情绪,甚至产生厌学的心理,这会对学生学习化学造成心理上的障碍。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如,在讲授燃烧和灭火这部分知识的时候,引入生活中常见的与火相关的成语,比如“釜底抽薪”、“杯水车薪”、“煽风点火”、“火上浇油”等,让学生分析其中所蕴涵的道理,自然地引出燃烧的相关内容;在播放火灾现场的救助情况的影视片段时,让学生了解在生活中是利用什么物质进行灭火以及其中的原理,在这样的课堂氛围里学习,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强化了本节课所学知识。创设教学情境不仅仅可以在开始上课的时间段内进行,也可以整节课都让学生处于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之中,教师可以在一节课的开始就设置一个问题,然后引导学生整节课都在围绕着解决这个问题进行。如,用实验的方法检验Na2CO3与Ca(OH)2反应生成什么物质。教师首先帮助学生分析Na2CO3与Ca(OH)2反应可能生成什么物质,再设计实验方案来验证是不是生成这些物质,进而进行实验操作来验证假设。这样整节课都围绕着一个问题进行,如此环环相扣,学生自然会对整节课充满兴趣。
3.实施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能够向学生展示物质之间奇妙的变化。化学变化过程中伴随着的颜色、状态、温度、声音、气味的实验现象能够给学生带来感观上的各种直接刺激。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实验的功效,让学生感觉到化学是一门有趣的科学。提倡探究性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成功的喜悦。如,在讲授“CO2的实验室制法”时,引导学生从已经学习过的用H2O2制取O2的方法,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得出气体实验室制法的设计思路和方法。然后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操作,通过各小组不同的实验验证得出实验室制取CO2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和制取方法。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感知活动,激发探究化学知识的兴趣。又如,学习了“碳及其化合物”这一单元后,可让学生做一趣味实验:“鸡蛋入瓶”。将鸡蛋浸在10%的醋酸溶液中,待鸡蛋壳变软后取出找一个瓶口略比鸡蛋小的广口瓶,往广口中投入一燃烧的酒精棉球,火焰熄灭后,迅速将鸡蛋的小头对准瓶口,鸡蛋很快吸入瓶中,过一段时间鸡蛋又稍变硬,似鸡蛋原样。这样的实验简单有趣,给学生带来乐趣的同时,也增强了把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能力。
4.体验成功,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
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促使青少年好学的欲望。“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求得成功的努力。”在教学中,教师首先依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创设不同的情境,让层次不同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尝到成功的滋味。如,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解决基本的问题,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解决难度较大的问题。教师要及时发现并肯定学生的成功,如学生完整、准确、精练地回答问题时,发表新颖独特的见解时,提出有价值的质疑以及准确无误的实验操作时,教师都要及时地给予鼓励,并让其他学生一道分享成功的快乐,还要注意多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获得成功体验。当提问他们出现“冷场”时,如果教师不负责地让其坐下来,就会泯灭他们学好化学的自信心,从而对化学产生畏惧感、厌烦感,失去学习化学的兴趣。如果教师能循循善诱,扶上一把,使他取得点滴的成功,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那么,他们就能获得成功的愉悦和满足,从而逐渐增强和巩固学习化学的兴趣。
5.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外活动是实现全面发展教育目的的必要途径,对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等个性特征的和谐发展起着必不可少的作用。丰富多彩的化学课外活动,既能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轻松一下,又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巩固许多化学知识。化学课外活动的内容很多,大体上包括“化学知识讲座”、“化学游戏晚会”等等,可以每学期或者每学年举行一两次。如,“化学知识讲座”可以讲讲“空气与水污染的危害原因及防护”、“温室效应的原因”、“酸雨的形成”、“当代军事与化学”、“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等,帮助学生认识学习化学的重要性。再如“化学游戏晚会”,可以有魔术、相声、谜语等。表演者都是学生,其节目都是用化学知识来编排的。通过此项活动,对表演者及观众都起到开阔视野的积极作用,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巩固了化学知识。教师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有计划、有目的地让学生根据所学化学内容进行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学习了“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这一课题后,可布置学生查阅资料并讨论:减少向大气中排放氮氧化合物、二氧化硫的措施。教师可以联系相关的环保单位和工厂,让学生进行实际调查和参观,从而为学生接触社会提供机会。在调查的过程中,学生会感觉到化学知识就在身边,为日常生产和生活服务,从而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总之,作为一名化学教师,面对新课程改革,我们只有抓住机遇,努力学习,推陈出新,在教学中汲取精华,剔出糟粕,不断充实和完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韩永昌主编.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2]龙琪主编.中学化学课程与教学论.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吴运来主编.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法.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