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经看到过这样的新闻:2008年3月3日上午9时39分,义乌市城西工业区蓝天学校一名五年级学生站在三楼栏杆外想要跳楼!据了解,该男孩是因作业未完成,受了老师批评,一气之下想到要跳楼的。消防员到达现场后,急忙铺设救生气垫,并对该男孩做思想工作。但小男孩大喊“不愿意听”,并说老师不应该批评他。还没打开完气垫之际,小男孩纵身一跃,从三楼跳了下去,还没等在场的人反应过来,小男孩已经坠落在地,所幸之前老师已经在地上扔了些衣服、被子等东西,起了一定的作用。消防官兵急忙把小男孩抱上救护车,送往医院抢救。
从这件事当中,我们应明白一个道理:能正确面对批评的人不多,喜欢被别人批评的人更是少见。尤其是缺少自信的人,对批评有着超常的敏感性,往往会作出一些过激的决定。尤其是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小学教师更应注意对学生的批评,不仅要正确,而且要谨慎。其实,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多多少少有一些不在意之时,却隐藏着不少危险隐患。
批评是很是一种很有价值教育方法,我们要大胆而又慎重运用,但并不是说不管什么样的批评都能起到积极作用。不科学、不合理的批评不但起不到好的作用,反而会伤害学生,无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品行发展,背离了我们的良好愿望和最终教育目的。因此,要发挥批评教育的积极作用,实现其教育价值,促进学生改过迁善、健康发展。就要求我们了解研究学生,把握错误的事实,从实际出发,采取不同的批评方式,方能深入到学生的内心深处,促使学生内部矛盾的转化,切忌千篇一律的批评。
就像我班四年级的一个男学生,只要你批评他,不管你怎么说,他就是听不进,还和老师杠上了,上课不听课,不写作业,不扫地,因此成绩越来越差。我没办法,只能采取冷处理,先凉凉他,看他怎样。有一次,他被别人打伤了手,我赶紧叫他到办公室,给他清洗伤口,上好药,还叮嘱他:回去洗澡洗衣服都要特别小心,不要给伤口碰到水哦,那样不容易好哦,你就写不了作业了,之前你偷懒,忘记写了好多作业,这次好了你得补回来哦!当我说完这些话时,才想起他是批评不得的,我又担心了!意外的是,过了两天后,我居然看到他的作业本了,虽然写得不怎样,但我还是很高兴地在班上表扬了他,还说他鞋子更漂亮了。就这样,在关心他那时顺便批评了他,结果却是截然不一样,后来他表现越来越好,就是因为我的不经意的抓住时机的批评。
古人做事讲究“天时”,所以我也认为,对小学生进行批评也需要抓住时机。 “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时机的把握是批评教育是否有成效的一个重要条件。小学生所犯错误的性质、大小、时间、地点不同,以及学生心理状态的变化,因此,对学生进行批评就要根据多方面的因素,综合考虑,择机而行。及时批评,是学生认识转变、奋发进取的“稳定剂”和“清醒剂”,使学生及时改正错误;若不及时进行,而要等到学生多次错误后再进行“秋后算总帐”式的批评,这样,不同时间、性质各异的错误就被混淆在一起,学生接受批评时,很难对自己的错误产生较为深刻清晰的认识,甚至对自己具体错在哪里,应该怎样改正都不很清楚,教育效果就打了折扣。更糟糕的是,长此以往,学生的错误得不到及时改正,以致于不断地加以累积,逐渐形成一种错误的人生观和行为定势。在这种情况下再进行批评教育,使其改正,难度就相当大了。当然,对学生的某些缺点错误,也要进行“冷处理”,相机择时再进行批评指正,以避免与学生打“遭遇战”。在“遭遇战”中,师生情绪波动大,教师不能理智地批评学生,学生也不能理智地接受批评,学生明知自己有错,但碍于面子很难当场认错,更谈不上深刻反省自己所犯错误的严重性和危害性,甚至与教师发生激烈冲突,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所以,批评教育,一律及时进行,也并非上策,有时延时进行可能更为有效、妥当,关键是抓住时机。
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我们一贯主张多鼓励少埋怨,多表扬少批评,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当学生犯错误时,我们能用表扬来蒙蔽他们的过错吗?这样下去的结果会好吗?古人云: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因此,在教育活动中,对学生循循善诱,如春风化雨般正面引导的同时,批评教育也是不可缺少的一种手段。恰当的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可以指导其提高认识、纠正错误,从而使其身心得到更好的发展。批评不仅是一种教育手段,同时也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运用不当就会适得其反,正如开头发生的那一幕,所以我们教育者得艺术地使用批评教育,那样不仅能指点迷津,更能启迪心智。
那么,怎样对小学生进行有效的批评呢?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1.要从爱出发
批评是为了帮助学生改正不良习惯、纠正错误或提高认识而采取的一种教育方法,是呼唤学生心灵的一种教学方式。因此,必须以关心、爱护学生为出发点,以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目的。批评的对象是一个个头脑灵活、思维活跃的孩子,所以,只有从老师口中道出的批评是出于深切的关怀,真诚的爱护,学生才能乐意接受并改正。
记得第一年刚上岗教学时,发现班里有一个男孩非常聪明调皮,但眉宇间似乎总隐藏着一丝忧郁。一次,语文口语交际课堂上,当全班同学都在谈论自己的父母时,他却表现出一脸的不屑,并不时小声嘀咕。看到我疑惑的神情,他同桌站起来大声说:“老师,他说他爸爸妈妈死了!”其他同学顿时哈哈大笑。我当即用严厉的目光制止了哄笑。当目光和他对视时,他竟然不置可否。我很震惊。课后通过了解,才得知他的父母在他出生后不久出事故去世了,现在和爷爷奶奶共同生活。于是,我便经常找他帮忙做点小事,然后表扬他很能干,使他认识到:失去父母固然不幸,但还有老师同学亲人关心他!在他一次突然发烧,爷爷奶奶焦急万分赶到医院,对他心疼不已关怀备至,这时我对他及时进行教育,使他深深地认识到了周围亲朋好友的爱,这让他病好后变得更开朗了。
2.要对症下药
教育强调因材施教,批评也不例外。只有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当学生有缺点、错误时,不能一味的使用侮辱性的语言当众训斥,更不能体罚。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只能造成学生心理上和思想上的压力,形成师生之间的对立情绪,导致学生的逆反心理,从而很难达到教育学生的效果。其实,一个暗示的眼神、一句期待的话语、一阵适当的沉默等方式,实际上是为学生创造自我认识、自我反思、自我调节、自我教育的空间,也容易形成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
那些惰性心理、依赖心理较强的学生,他们的行为往往未得到别人的肯定,犯错误后又易受老师的训斥。长此以往,他们总觉得不被理解而产生一种惰性和逆反心理,有时甚至与老师对抗。对这样的学生,我在教育批评注意加强情感投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满含期待的批评,往往收到奇效。
3.要讲究艺术
以前我是上初中的英语课,有一次在上课过程中,学生们快乐地做着英语游戏,欢笑的声音溢满了教室的每一个角落。忽然,我发现King正用力的拍打着桌子,忘乎所以的哼起了中文小调……
虽然,对于课堂,学生需要一种快乐、和谐的氛围,但在课堂气氛活跃的同时,在学生们的笑语中,在教师微笑的面庞前,总有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出现。这时,就会让我很是矛盾,因为如果批评他,会影响其他同学此时的学习热情,如果不批评他,他的行为已经影响了大家正常的学习秩序。当时,我灵机一动,找到了一种好的批评方式。我示意让学生安静,并说:“King sings
very well , welcome to front , sing a song ,ok ? ”旁边的同学告诉了他我的意思,当时,他的脸唰的一下红了,红得像苹果一样。脸上懊悔的神情是显而易见的,他胆怯的用一种乞求的眼神看着我。也许此时此刻他正在想:怎么能上课哼小调呢?老师我知道错了,你放过我吧!当时,我并没有什么生气或是不生气的表情,在我的强烈的要求下,同学们不明所以的大声喊着他的名字,善意的鼓掌等待着……最后,他还是唱了一首中文歌曲,并且赢得了同学们的一片喝彩。走回座位的他用略有所悟的表情望着我,我也还了他一个略有所示的眼神。就这样,课堂气氛归于欢笑中的和谐……
我们汉语的表达非常灵活,同一个意思可以用多种方式表达,可以直截了当,可以迂回曲折,惩罚学生打扫教室卫生,我可以这样说:“奖励你一次劳动光荣的机会,帮同学们打扫教室哦!”学生上课睡觉时,我可以这样说:“为了提高你的学习效率,也为了你能长得更高,老师陪你站着锻炼身体哦!”看到写字很潦草的,我可以这样对他说:“要知道,改掉一个坏习惯很不容易哦,你得重新抄写十次才改得哪!”有学生迟到的,我就看着手表,对他说:“哎呀,今天我的手表跑太快了吗?”
其实这些都是批评的艺术,就要看你能不能平静对待的每一次错误了,也许有时我们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但是我切忌,千万不要用以下的批评方式:
一、挑战式:“我要是管不了你,我就不当老师!”“看到底是你说了算,还是我说了算!”
二、挖苦式:“你当然比老师聪明啦!”“一无所知也能捞大钱哪!”
三、告状式:“走,到校长办公室去!”“我管不了你,叫你爸爸来吧!”
四、预言式:“我看你呀,没戏!”“怎么学都没用的!”
五、比较式:“你和咱班某某比比,看是不是差十万八千里?”“你和被开除的某某有什么两样!”
六、结论式:“无论如何,就是你的借。”“我教了几十年的书,也没见过你这样的学生。”
七、孤立式:“同学们的宝贵时间被你占去了5分钟,该怎么办吧?”“你一个人占用我们大家1分钟,45个人加起来就是一节课,你赔得起吗?”
八、记帐式:“现在我不跟你生气,到最后看谁吃亏?”
九、驱逐式:“不想上课,就回家放牛!”
十、罢课式:“好,既然你不让我上课,你们班的课,我不上了。”“我走,这节课大家听他讲吧。”
面对师长的批评,家长不应该一味护着自己的孩子,那样老师批评的效果就全无了,家长应该引导孩子正确处理、对待。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说:“无论什么人,受激励而改过,是很容易的;受责骂而改过,是不大容易的,而小孩子尤其喜欢听好话,不喜欢听恶言。”因此,尤其对于那些自尊心受到严重挫伤,丧失上进心,破罐子破摔的学生,直截了当的批评,作用微乎其微。此时,如果换另一种方法,不失为一种良策。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是学生看到了前途和希望,还让学生感觉到班主任的公正。
总之,教育学生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过程,批评应以理解、信任、尊重、关怀为基础,常与学生心理换位,理解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心悦诚服的接受批评,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收稿日期:2011-12-05
从这件事当中,我们应明白一个道理:能正确面对批评的人不多,喜欢被别人批评的人更是少见。尤其是缺少自信的人,对批评有着超常的敏感性,往往会作出一些过激的决定。尤其是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小学教师更应注意对学生的批评,不仅要正确,而且要谨慎。其实,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多多少少有一些不在意之时,却隐藏着不少危险隐患。
批评是很是一种很有价值教育方法,我们要大胆而又慎重运用,但并不是说不管什么样的批评都能起到积极作用。不科学、不合理的批评不但起不到好的作用,反而会伤害学生,无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品行发展,背离了我们的良好愿望和最终教育目的。因此,要发挥批评教育的积极作用,实现其教育价值,促进学生改过迁善、健康发展。就要求我们了解研究学生,把握错误的事实,从实际出发,采取不同的批评方式,方能深入到学生的内心深处,促使学生内部矛盾的转化,切忌千篇一律的批评。
就像我班四年级的一个男学生,只要你批评他,不管你怎么说,他就是听不进,还和老师杠上了,上课不听课,不写作业,不扫地,因此成绩越来越差。我没办法,只能采取冷处理,先凉凉他,看他怎样。有一次,他被别人打伤了手,我赶紧叫他到办公室,给他清洗伤口,上好药,还叮嘱他:回去洗澡洗衣服都要特别小心,不要给伤口碰到水哦,那样不容易好哦,你就写不了作业了,之前你偷懒,忘记写了好多作业,这次好了你得补回来哦!当我说完这些话时,才想起他是批评不得的,我又担心了!意外的是,过了两天后,我居然看到他的作业本了,虽然写得不怎样,但我还是很高兴地在班上表扬了他,还说他鞋子更漂亮了。就这样,在关心他那时顺便批评了他,结果却是截然不一样,后来他表现越来越好,就是因为我的不经意的抓住时机的批评。
古人做事讲究“天时”,所以我也认为,对小学生进行批评也需要抓住时机。 “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时机的把握是批评教育是否有成效的一个重要条件。小学生所犯错误的性质、大小、时间、地点不同,以及学生心理状态的变化,因此,对学生进行批评就要根据多方面的因素,综合考虑,择机而行。及时批评,是学生认识转变、奋发进取的“稳定剂”和“清醒剂”,使学生及时改正错误;若不及时进行,而要等到学生多次错误后再进行“秋后算总帐”式的批评,这样,不同时间、性质各异的错误就被混淆在一起,学生接受批评时,很难对自己的错误产生较为深刻清晰的认识,甚至对自己具体错在哪里,应该怎样改正都不很清楚,教育效果就打了折扣。更糟糕的是,长此以往,学生的错误得不到及时改正,以致于不断地加以累积,逐渐形成一种错误的人生观和行为定势。在这种情况下再进行批评教育,使其改正,难度就相当大了。当然,对学生的某些缺点错误,也要进行“冷处理”,相机择时再进行批评指正,以避免与学生打“遭遇战”。在“遭遇战”中,师生情绪波动大,教师不能理智地批评学生,学生也不能理智地接受批评,学生明知自己有错,但碍于面子很难当场认错,更谈不上深刻反省自己所犯错误的严重性和危害性,甚至与教师发生激烈冲突,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所以,批评教育,一律及时进行,也并非上策,有时延时进行可能更为有效、妥当,关键是抓住时机。
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我们一贯主张多鼓励少埋怨,多表扬少批评,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当学生犯错误时,我们能用表扬来蒙蔽他们的过错吗?这样下去的结果会好吗?古人云: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因此,在教育活动中,对学生循循善诱,如春风化雨般正面引导的同时,批评教育也是不可缺少的一种手段。恰当的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可以指导其提高认识、纠正错误,从而使其身心得到更好的发展。批评不仅是一种教育手段,同时也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运用不当就会适得其反,正如开头发生的那一幕,所以我们教育者得艺术地使用批评教育,那样不仅能指点迷津,更能启迪心智。
那么,怎样对小学生进行有效的批评呢?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1.要从爱出发
批评是为了帮助学生改正不良习惯、纠正错误或提高认识而采取的一种教育方法,是呼唤学生心灵的一种教学方式。因此,必须以关心、爱护学生为出发点,以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目的。批评的对象是一个个头脑灵活、思维活跃的孩子,所以,只有从老师口中道出的批评是出于深切的关怀,真诚的爱护,学生才能乐意接受并改正。
记得第一年刚上岗教学时,发现班里有一个男孩非常聪明调皮,但眉宇间似乎总隐藏着一丝忧郁。一次,语文口语交际课堂上,当全班同学都在谈论自己的父母时,他却表现出一脸的不屑,并不时小声嘀咕。看到我疑惑的神情,他同桌站起来大声说:“老师,他说他爸爸妈妈死了!”其他同学顿时哈哈大笑。我当即用严厉的目光制止了哄笑。当目光和他对视时,他竟然不置可否。我很震惊。课后通过了解,才得知他的父母在他出生后不久出事故去世了,现在和爷爷奶奶共同生活。于是,我便经常找他帮忙做点小事,然后表扬他很能干,使他认识到:失去父母固然不幸,但还有老师同学亲人关心他!在他一次突然发烧,爷爷奶奶焦急万分赶到医院,对他心疼不已关怀备至,这时我对他及时进行教育,使他深深地认识到了周围亲朋好友的爱,这让他病好后变得更开朗了。
2.要对症下药
教育强调因材施教,批评也不例外。只有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当学生有缺点、错误时,不能一味的使用侮辱性的语言当众训斥,更不能体罚。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只能造成学生心理上和思想上的压力,形成师生之间的对立情绪,导致学生的逆反心理,从而很难达到教育学生的效果。其实,一个暗示的眼神、一句期待的话语、一阵适当的沉默等方式,实际上是为学生创造自我认识、自我反思、自我调节、自我教育的空间,也容易形成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
那些惰性心理、依赖心理较强的学生,他们的行为往往未得到别人的肯定,犯错误后又易受老师的训斥。长此以往,他们总觉得不被理解而产生一种惰性和逆反心理,有时甚至与老师对抗。对这样的学生,我在教育批评注意加强情感投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满含期待的批评,往往收到奇效。
3.要讲究艺术
以前我是上初中的英语课,有一次在上课过程中,学生们快乐地做着英语游戏,欢笑的声音溢满了教室的每一个角落。忽然,我发现King正用力的拍打着桌子,忘乎所以的哼起了中文小调……
虽然,对于课堂,学生需要一种快乐、和谐的氛围,但在课堂气氛活跃的同时,在学生们的笑语中,在教师微笑的面庞前,总有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出现。这时,就会让我很是矛盾,因为如果批评他,会影响其他同学此时的学习热情,如果不批评他,他的行为已经影响了大家正常的学习秩序。当时,我灵机一动,找到了一种好的批评方式。我示意让学生安静,并说:“King sings
very well , welcome to front , sing a song ,ok ? ”旁边的同学告诉了他我的意思,当时,他的脸唰的一下红了,红得像苹果一样。脸上懊悔的神情是显而易见的,他胆怯的用一种乞求的眼神看着我。也许此时此刻他正在想:怎么能上课哼小调呢?老师我知道错了,你放过我吧!当时,我并没有什么生气或是不生气的表情,在我的强烈的要求下,同学们不明所以的大声喊着他的名字,善意的鼓掌等待着……最后,他还是唱了一首中文歌曲,并且赢得了同学们的一片喝彩。走回座位的他用略有所悟的表情望着我,我也还了他一个略有所示的眼神。就这样,课堂气氛归于欢笑中的和谐……
我们汉语的表达非常灵活,同一个意思可以用多种方式表达,可以直截了当,可以迂回曲折,惩罚学生打扫教室卫生,我可以这样说:“奖励你一次劳动光荣的机会,帮同学们打扫教室哦!”学生上课睡觉时,我可以这样说:“为了提高你的学习效率,也为了你能长得更高,老师陪你站着锻炼身体哦!”看到写字很潦草的,我可以这样对他说:“要知道,改掉一个坏习惯很不容易哦,你得重新抄写十次才改得哪!”有学生迟到的,我就看着手表,对他说:“哎呀,今天我的手表跑太快了吗?”
其实这些都是批评的艺术,就要看你能不能平静对待的每一次错误了,也许有时我们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但是我切忌,千万不要用以下的批评方式:
一、挑战式:“我要是管不了你,我就不当老师!”“看到底是你说了算,还是我说了算!”
二、挖苦式:“你当然比老师聪明啦!”“一无所知也能捞大钱哪!”
三、告状式:“走,到校长办公室去!”“我管不了你,叫你爸爸来吧!”
四、预言式:“我看你呀,没戏!”“怎么学都没用的!”
五、比较式:“你和咱班某某比比,看是不是差十万八千里?”“你和被开除的某某有什么两样!”
六、结论式:“无论如何,就是你的借。”“我教了几十年的书,也没见过你这样的学生。”
七、孤立式:“同学们的宝贵时间被你占去了5分钟,该怎么办吧?”“你一个人占用我们大家1分钟,45个人加起来就是一节课,你赔得起吗?”
八、记帐式:“现在我不跟你生气,到最后看谁吃亏?”
九、驱逐式:“不想上课,就回家放牛!”
十、罢课式:“好,既然你不让我上课,你们班的课,我不上了。”“我走,这节课大家听他讲吧。”
面对师长的批评,家长不应该一味护着自己的孩子,那样老师批评的效果就全无了,家长应该引导孩子正确处理、对待。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说:“无论什么人,受激励而改过,是很容易的;受责骂而改过,是不大容易的,而小孩子尤其喜欢听好话,不喜欢听恶言。”因此,尤其对于那些自尊心受到严重挫伤,丧失上进心,破罐子破摔的学生,直截了当的批评,作用微乎其微。此时,如果换另一种方法,不失为一种良策。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是学生看到了前途和希望,还让学生感觉到班主任的公正。
总之,教育学生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过程,批评应以理解、信任、尊重、关怀为基础,常与学生心理换位,理解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心悦诚服的接受批评,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收稿日期:2011-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