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人们对于“公共艺术”一词的使用一直存在争论,直到今天,其艺术观念和设计表达仍没有统一的、明确的定论。公共艺术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在很长的一段过程中逐渐演变而来的。文章对公共艺术的城市文化特征和传承发展进行了分析,并基于我国国情,将公共艺术的设计文化语境取向作为都市文化精神传达的系统符号进行研究。
關键词:公共艺术;艺术观念;文化语境取向
注:本文系2020年校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般项目“乡村旅游背景下的巢湖长临河古镇传统民居民宿化改造设计研究”(2020zs16)研究成果。
一、公共艺术的发展与城市文化特征
(一)公共艺术的国际视野与发展渊源
我们在公共场合常常看到那些向公众展示的艺术作品,无论它们是作为少数人的欣赏对象,还是作为走入百姓寻常家的日常生产、生活必需品,有一点可以肯定,它们是艺术家和设计者的情感表达。伴随20世纪的欧美的设计运动,公共艺术作为一个区别于古典样式的艺术表达手段出现在大众面前。它来自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的美国,以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实行“公共艺术计划”并直接赞助公共艺术为标志[1]。在二战及其以后的美国城市环境公共艺术建设的潮流之后,公共艺术的脚步也悄悄踏上亚洲许多城市的雕塑艺术领域。公共艺术在美国得以开花结果是有历史原因的,在国际大背景下,源自美国的公共艺术在向着符合多数人文化和教育需求的方向倾斜,由追求城市中个人和家庭居住条件的充裕到追求城市公共建筑、公共设施和公共环境的完美与精神的享受。更为重要的是,当今商业经济的兴盛推动了公共艺术的发展,公共艺术已经不再是物质层面上的理想表达,而是为了城市化建设和满足市民精神需求的一种历史性空间延续的阶段体现,它取决于公共艺术领域的实际状态。
人类在物质基础发展到一定阶段才有精神信仰和宗教膜拜,而后才有艺术的表达,这个过程是历史性的、阶段性的。旧石器时代的洞岩壁画,它的逼真度至今仍让人们叹为观止。艺术正是在这雏形的基础上一点一点地发展起来,每个阶段性的成果都是人类文明的流露与创造。而如今,在科技的发展下我们的生活也随之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类的情感也正成为艺术家和设计者共同的表达对象。总之,我们要理解公共艺术的历史延续,艺术本身的发展及文化消费观念的变迁才是反映当代艺术现象的重要基础。
(二)公共艺术的观念范畴与城市文化价值
就字面意义来说,公共艺术的观念范畴主要是其广泛化的艺术存在,而其广泛化正是封闭性的对立表达,这是广义与狭义艺术表达形式的主要区别。我们今天所见、所闻、所感的大众艺术作品,诸如地景、城市雕塑、历史性空间的标识物、摄影、书画以及建筑立面的元素表达等等,都是对公共艺术本质和延续的阐释。据台湾目前比较流行的对公共艺术理解的说法,公共艺术更多是表达一种时空上能与公众发生广泛关系的艺术样式,如表演、歌舞等。笔者认为如今大众对于公共艺术的理解还是处于比较宽泛的层面上。一方面,公共艺术从历史及其沿革的情形来看,它长期处于一种动态的、持续发展变化的状态之中[2],每个时期公共艺术的呈现都是不同的,这是因为艺术在文化观念上的最终追求不同;另一方面,这与人们的惯性理解和社会公众意志是有关系的。公共场所和公共空间是产生公共艺术的必要条件,它们是公共艺术的主要载体。以工业为主题的中山岐江公园在设计元素的表达上就很有讲究,设计者对老船厂做了改造,诸如保留了具有历史意义的铁路和废弃的厂房,这在案例中是一种创新,它们不仅流露了设计者的思想,而且将历史和当代联结起来。人们漫步在其中自然就能想象到昔日船厂的繁忙场面,这种表达手法一下子将大众与公共艺术的距离拉近。这种贯穿时空的手法在拓宽了公共艺术范畴的同时,也将大众的怀旧思绪保留了下来。而公共艺术的狭义理解主要是公共空间的雕塑、壁画形式等等,通俗一点说,就是公共场所的艺术。不可忽略的是,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公共艺术和环境艺术、城市雕塑混为一谈,因为公共艺术代表了艺术与社会关系的一种新的价值取向。
二、我国国情下公共艺术的生态传承与艺术媒介
在改革开放后,公共艺术逐渐成为中国公共领域和市民社会的需要,并稳定而快速地发展起来,目前中国的公共艺术的状况尚处在量大于质的局面。最为关键的是,大多数的艺术作品没有很好地同中国传统视觉符号结合起来,从而导致了“千品一面”的格局,出现一个好的作品,就有诸多城市跟着模仿。这除了和国民的心态有关,更重要的是,市民的参与性没有调动起来,公共艺术大多数是在商业经济的簇拥下生长起来的。在这里笔者想提出的是,注重本土自然风貌和地方传统文化的历史价值,才是当代中国的公共艺术的主要出路。当然公共艺术的成长需要一个过程,在西方公共艺术的影响下有所偏向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可以在探索、交流和创作的过程中,结合中国本土的文脉,将中国多元、开放的公共艺术发扬光大。
公共艺术作为一种艺术形态,带有艺术的一般物质特性,也同样摆脱不了对物质性媒介的依赖。许多艺术家从事观念艺术创作,必须在意态文本方案中完成对艺术媒介的物性把握。而且,公共艺术区别于宗教信仰、哲学观念,就在于它自身的物质性。
三、公共艺术的设计文化语境取向
(一)公共艺术的公共性场所精神
公共艺术主要体现的是大众的参与能力,代表的是公民意志与权利。公共艺术作为一个社会单元,尊重每一个人,为个体和集体的公民作出贡献。相对于西方而言,无论是开放的、言论自由的集会广场,还是半私密的社交空间,比如博物馆、茶楼空间等,都体现了公共领域的物质观念。例如华龙宝的玻璃钢雕塑作品《青春之旗》就很恰如其分地表达了公民的参与意志,是一个时代的精神感悟。
随着公共艺术范畴的扩大,大众对它除了有物质层面的追求外,更重要的是精神价值观念上的需要。大部分会所等公众娱乐、休闲设施原来是建立在社区内部的,只供住在小区的人们使用,现在在经济效益的催化下,会所大都建立在社区的街道入口,这样公众的参与性和商业效益都得到了提高,这就是当代公共艺术在商业效益提高下的历史延续,成都市的左岸会所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我们看蓬皮杜艺术中心,它将硕大的建筑框架结构暴露在外,是为了使人们的视野面向户外,并加强人与自然的亲和力,设计师把人们参与公共建筑的心理用艺术手法表现出来了。 当代艺术的“公共性”与城市、社区和生态的关系这几年一直倍受关注,也是许多大型国际双年展、三年展所关注的主题。如2006年位于中关村西区的第三极创意天地打造“中国第一家非官方开放公共艺术中心”,主题为“在城市的上空”。这一新理念的提出对于什么是公共性、什么是公共艺术是一个补充,并将公共艺术带出了庸俗而混乱的城市雕塑模式,在精神的实质上与当代艺术结合。新的公共艺术是人们对艺术的亲临与对历史的回顾,也是传统和当代的公共艺术的纽带。当今艺术越来越深入人们的心理和情感,朴实地表达了人们对艺术的关注,新的公共艺术也因此处在公共性与私密性的交界处。
(二)公共艺术的当代性价值表达
公共艺术的当代性是与传统意义上的公共艺术有区别的。当代性是一个有着时间的跨度,同样是社会主体下多元文化的意识形态。成都市的活水公园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个以水为主题的设计首先就确定了水这个具有历史性跨度的元素,我们可以看出,水这个千年不变的主题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有多重要,把人们心中对水的依靠和寄托表达得很到位。再看成都市的新天府广场,它体现的是中华千年的多元文化,两个形似托盘的标识物体现了传统太极云图的正负符号,设计者又用具有当代意义的抽象龙脉文化为广场增加了历史时空的意识砝码。这种手法在青岛主体雕塑——“五月的风”上也得到了体现,设计者运用了风的意象和大红的色调,表达中国红的正统,意象与正统的对立也再次将城市雕塑的当代价值观念表达出来。
(三)公共艺术的户外历史空间性
公共艺术在表达历史变迁上具有很强的话语权,它不仅能体现单体的、具有历史性的标识物,还能体现一系列有空间序列的、公共领域的文化传承。公共艺术体现了那些具体环境下构筑物,如我们身边的标志识别系统,环境雕塑、亭桥等景观艺术的组合体,当这些随周围的建筑或规划一直延续下去,会逐渐成为人们身边具有历史性的户外空间,并以纪念性的作用驻留在特定的场所之中。除了具体环境外,公共艺术的产生,还面临抽象的精神环境,如文物承载着一代代人的希望、想象、理想和對现实的态度。汉代石刻建筑“阁楼”“干栏式”“斗拱”等造型豪放粗犷,图式朴拙自然,其审美亲和力远胜过冷冰冰的美学书籍。
(四)公共艺术的物质开放性
源自西方的公共艺术在中国发展的时间并不算太长,很多人将公共艺术等同于城市雕塑、环境艺术等,因此公共艺术如何立足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中国公共艺术的道路又将如何走下去也成为目前一个严峻的课题。洛阳理工大学成立了公共艺术教育中心,是一个很好的范例,《雕塑残缺寻美》《谈艺术形式的构成要素》《徽州古村落环境艺术简析》等论文的发表,都体现了公共艺术的教研成果,将公共艺术提上日程,体现了其开放性的影响。公共艺术的开放性,一方面指公众继续参与现实的可能性,一方面指它提供给公众的想象空间。西南交通大学九里校区正门门口的地标性雕塑,除了在造型上体现了交大以开阔的心怀欢迎来自天南地北的莘莘学子,雕塑的选材、位置都体现了它在校区中的重要性,人们可以来这里休闲,也可以瞻仰它。公共艺术,理应为艺术接受者提供继续创作的可能性空间,公众不应当只是被动地接受、观赏一件公共艺术作品,而是需要主动地创造它,并在这种创造活动中实现自己未完成的艺术。因为,人的“灵魂最深刻的泉源,是一条不可规范的水流,向着未来敞开”[3]。朱成把《永恒的微笑》置入中国式的榫卯建筑结构中,把米勒幽婉怅然的《晚钟》镶嵌在屋脊的露天横梁上,把象征坚定信心的《大卫》耸立在人群往来的拱桥背后,这一切都为公众留下了无限联想的空间。今天我们看到的公共艺术,其区别于一般商品的地方就在于它能够给人的精神生命带来智慧的增长。设计者在创造公共艺术时,在商业繁荣之外更应要突出其精神价值。上海徐家汇的诸多教堂,以及那些矗立在外滩的许多如银行等50年代以前的旧建筑,它们的保留表现了人们对历史的精神寄托。这种精神财富是抽象的、具有精神凝聚力的,是一个城市发展历史的最好见证。
四、结语
公共艺术设计是城市空间对话的地标和文化精神的传达的系统符号,我们需要在尊重城市自身历史文化延续性意义的前提下,搭建多元文化纽带,创造富有文化品位的公共艺术作品,在先进理念的表达手法下,综合运用公共艺术的艺术表达和环境营造方式,追求意象互生的美好境界。
参考文献:
[1]翁剑青.公共艺术的观念与取向:当代公共艺术文化及价值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2.
[2]王维仁.文化建筑与公共空间:大叙事与地方叙事[J].建筑创作,2016(4):66-73.
[3]刘涛.社会化媒体与空间的社会化生产:列斐伏尔和福柯“空间思想”的批判与对话机制研究[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5(5):73-92,127-128.
作者单位:
安徽农业大学轻纺工程与艺术学院
關键词:公共艺术;艺术观念;文化语境取向
注:本文系2020年校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般项目“乡村旅游背景下的巢湖长临河古镇传统民居民宿化改造设计研究”(2020zs16)研究成果。
一、公共艺术的发展与城市文化特征
(一)公共艺术的国际视野与发展渊源
我们在公共场合常常看到那些向公众展示的艺术作品,无论它们是作为少数人的欣赏对象,还是作为走入百姓寻常家的日常生产、生活必需品,有一点可以肯定,它们是艺术家和设计者的情感表达。伴随20世纪的欧美的设计运动,公共艺术作为一个区别于古典样式的艺术表达手段出现在大众面前。它来自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的美国,以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实行“公共艺术计划”并直接赞助公共艺术为标志[1]。在二战及其以后的美国城市环境公共艺术建设的潮流之后,公共艺术的脚步也悄悄踏上亚洲许多城市的雕塑艺术领域。公共艺术在美国得以开花结果是有历史原因的,在国际大背景下,源自美国的公共艺术在向着符合多数人文化和教育需求的方向倾斜,由追求城市中个人和家庭居住条件的充裕到追求城市公共建筑、公共设施和公共环境的完美与精神的享受。更为重要的是,当今商业经济的兴盛推动了公共艺术的发展,公共艺术已经不再是物质层面上的理想表达,而是为了城市化建设和满足市民精神需求的一种历史性空间延续的阶段体现,它取决于公共艺术领域的实际状态。
人类在物质基础发展到一定阶段才有精神信仰和宗教膜拜,而后才有艺术的表达,这个过程是历史性的、阶段性的。旧石器时代的洞岩壁画,它的逼真度至今仍让人们叹为观止。艺术正是在这雏形的基础上一点一点地发展起来,每个阶段性的成果都是人类文明的流露与创造。而如今,在科技的发展下我们的生活也随之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类的情感也正成为艺术家和设计者共同的表达对象。总之,我们要理解公共艺术的历史延续,艺术本身的发展及文化消费观念的变迁才是反映当代艺术现象的重要基础。
(二)公共艺术的观念范畴与城市文化价值
就字面意义来说,公共艺术的观念范畴主要是其广泛化的艺术存在,而其广泛化正是封闭性的对立表达,这是广义与狭义艺术表达形式的主要区别。我们今天所见、所闻、所感的大众艺术作品,诸如地景、城市雕塑、历史性空间的标识物、摄影、书画以及建筑立面的元素表达等等,都是对公共艺术本质和延续的阐释。据台湾目前比较流行的对公共艺术理解的说法,公共艺术更多是表达一种时空上能与公众发生广泛关系的艺术样式,如表演、歌舞等。笔者认为如今大众对于公共艺术的理解还是处于比较宽泛的层面上。一方面,公共艺术从历史及其沿革的情形来看,它长期处于一种动态的、持续发展变化的状态之中[2],每个时期公共艺术的呈现都是不同的,这是因为艺术在文化观念上的最终追求不同;另一方面,这与人们的惯性理解和社会公众意志是有关系的。公共场所和公共空间是产生公共艺术的必要条件,它们是公共艺术的主要载体。以工业为主题的中山岐江公园在设计元素的表达上就很有讲究,设计者对老船厂做了改造,诸如保留了具有历史意义的铁路和废弃的厂房,这在案例中是一种创新,它们不仅流露了设计者的思想,而且将历史和当代联结起来。人们漫步在其中自然就能想象到昔日船厂的繁忙场面,这种表达手法一下子将大众与公共艺术的距离拉近。这种贯穿时空的手法在拓宽了公共艺术范畴的同时,也将大众的怀旧思绪保留了下来。而公共艺术的狭义理解主要是公共空间的雕塑、壁画形式等等,通俗一点说,就是公共场所的艺术。不可忽略的是,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公共艺术和环境艺术、城市雕塑混为一谈,因为公共艺术代表了艺术与社会关系的一种新的价值取向。
二、我国国情下公共艺术的生态传承与艺术媒介
在改革开放后,公共艺术逐渐成为中国公共领域和市民社会的需要,并稳定而快速地发展起来,目前中国的公共艺术的状况尚处在量大于质的局面。最为关键的是,大多数的艺术作品没有很好地同中国传统视觉符号结合起来,从而导致了“千品一面”的格局,出现一个好的作品,就有诸多城市跟着模仿。这除了和国民的心态有关,更重要的是,市民的参与性没有调动起来,公共艺术大多数是在商业经济的簇拥下生长起来的。在这里笔者想提出的是,注重本土自然风貌和地方传统文化的历史价值,才是当代中国的公共艺术的主要出路。当然公共艺术的成长需要一个过程,在西方公共艺术的影响下有所偏向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可以在探索、交流和创作的过程中,结合中国本土的文脉,将中国多元、开放的公共艺术发扬光大。
公共艺术作为一种艺术形态,带有艺术的一般物质特性,也同样摆脱不了对物质性媒介的依赖。许多艺术家从事观念艺术创作,必须在意态文本方案中完成对艺术媒介的物性把握。而且,公共艺术区别于宗教信仰、哲学观念,就在于它自身的物质性。
三、公共艺术的设计文化语境取向
(一)公共艺术的公共性场所精神
公共艺术主要体现的是大众的参与能力,代表的是公民意志与权利。公共艺术作为一个社会单元,尊重每一个人,为个体和集体的公民作出贡献。相对于西方而言,无论是开放的、言论自由的集会广场,还是半私密的社交空间,比如博物馆、茶楼空间等,都体现了公共领域的物质观念。例如华龙宝的玻璃钢雕塑作品《青春之旗》就很恰如其分地表达了公民的参与意志,是一个时代的精神感悟。
随着公共艺术范畴的扩大,大众对它除了有物质层面的追求外,更重要的是精神价值观念上的需要。大部分会所等公众娱乐、休闲设施原来是建立在社区内部的,只供住在小区的人们使用,现在在经济效益的催化下,会所大都建立在社区的街道入口,这样公众的参与性和商业效益都得到了提高,这就是当代公共艺术在商业效益提高下的历史延续,成都市的左岸会所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我们看蓬皮杜艺术中心,它将硕大的建筑框架结构暴露在外,是为了使人们的视野面向户外,并加强人与自然的亲和力,设计师把人们参与公共建筑的心理用艺术手法表现出来了。 当代艺术的“公共性”与城市、社区和生态的关系这几年一直倍受关注,也是许多大型国际双年展、三年展所关注的主题。如2006年位于中关村西区的第三极创意天地打造“中国第一家非官方开放公共艺术中心”,主题为“在城市的上空”。这一新理念的提出对于什么是公共性、什么是公共艺术是一个补充,并将公共艺术带出了庸俗而混乱的城市雕塑模式,在精神的实质上与当代艺术结合。新的公共艺术是人们对艺术的亲临与对历史的回顾,也是传统和当代的公共艺术的纽带。当今艺术越来越深入人们的心理和情感,朴实地表达了人们对艺术的关注,新的公共艺术也因此处在公共性与私密性的交界处。
(二)公共艺术的当代性价值表达
公共艺术的当代性是与传统意义上的公共艺术有区别的。当代性是一个有着时间的跨度,同样是社会主体下多元文化的意识形态。成都市的活水公园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个以水为主题的设计首先就确定了水这个具有历史性跨度的元素,我们可以看出,水这个千年不变的主题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有多重要,把人们心中对水的依靠和寄托表达得很到位。再看成都市的新天府广场,它体现的是中华千年的多元文化,两个形似托盘的标识物体现了传统太极云图的正负符号,设计者又用具有当代意义的抽象龙脉文化为广场增加了历史时空的意识砝码。这种手法在青岛主体雕塑——“五月的风”上也得到了体现,设计者运用了风的意象和大红的色调,表达中国红的正统,意象与正统的对立也再次将城市雕塑的当代价值观念表达出来。
(三)公共艺术的户外历史空间性
公共艺术在表达历史变迁上具有很强的话语权,它不仅能体现单体的、具有历史性的标识物,还能体现一系列有空间序列的、公共领域的文化传承。公共艺术体现了那些具体环境下构筑物,如我们身边的标志识别系统,环境雕塑、亭桥等景观艺术的组合体,当这些随周围的建筑或规划一直延续下去,会逐渐成为人们身边具有历史性的户外空间,并以纪念性的作用驻留在特定的场所之中。除了具体环境外,公共艺术的产生,还面临抽象的精神环境,如文物承载着一代代人的希望、想象、理想和對现实的态度。汉代石刻建筑“阁楼”“干栏式”“斗拱”等造型豪放粗犷,图式朴拙自然,其审美亲和力远胜过冷冰冰的美学书籍。
(四)公共艺术的物质开放性
源自西方的公共艺术在中国发展的时间并不算太长,很多人将公共艺术等同于城市雕塑、环境艺术等,因此公共艺术如何立足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中国公共艺术的道路又将如何走下去也成为目前一个严峻的课题。洛阳理工大学成立了公共艺术教育中心,是一个很好的范例,《雕塑残缺寻美》《谈艺术形式的构成要素》《徽州古村落环境艺术简析》等论文的发表,都体现了公共艺术的教研成果,将公共艺术提上日程,体现了其开放性的影响。公共艺术的开放性,一方面指公众继续参与现实的可能性,一方面指它提供给公众的想象空间。西南交通大学九里校区正门门口的地标性雕塑,除了在造型上体现了交大以开阔的心怀欢迎来自天南地北的莘莘学子,雕塑的选材、位置都体现了它在校区中的重要性,人们可以来这里休闲,也可以瞻仰它。公共艺术,理应为艺术接受者提供继续创作的可能性空间,公众不应当只是被动地接受、观赏一件公共艺术作品,而是需要主动地创造它,并在这种创造活动中实现自己未完成的艺术。因为,人的“灵魂最深刻的泉源,是一条不可规范的水流,向着未来敞开”[3]。朱成把《永恒的微笑》置入中国式的榫卯建筑结构中,把米勒幽婉怅然的《晚钟》镶嵌在屋脊的露天横梁上,把象征坚定信心的《大卫》耸立在人群往来的拱桥背后,这一切都为公众留下了无限联想的空间。今天我们看到的公共艺术,其区别于一般商品的地方就在于它能够给人的精神生命带来智慧的增长。设计者在创造公共艺术时,在商业繁荣之外更应要突出其精神价值。上海徐家汇的诸多教堂,以及那些矗立在外滩的许多如银行等50年代以前的旧建筑,它们的保留表现了人们对历史的精神寄托。这种精神财富是抽象的、具有精神凝聚力的,是一个城市发展历史的最好见证。
四、结语
公共艺术设计是城市空间对话的地标和文化精神的传达的系统符号,我们需要在尊重城市自身历史文化延续性意义的前提下,搭建多元文化纽带,创造富有文化品位的公共艺术作品,在先进理念的表达手法下,综合运用公共艺术的艺术表达和环境营造方式,追求意象互生的美好境界。
参考文献:
[1]翁剑青.公共艺术的观念与取向:当代公共艺术文化及价值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2.
[2]王维仁.文化建筑与公共空间:大叙事与地方叙事[J].建筑创作,2016(4):66-73.
[3]刘涛.社会化媒体与空间的社会化生产:列斐伏尔和福柯“空间思想”的批判与对话机制研究[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5(5):73-92,127-128.
作者单位:
安徽农业大学轻纺工程与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