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视角下的种植园地改造

来源 :全国优秀作文选·教师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dianxit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园对种植园地资源开发、课程建设做了一系列的探索和研究,丰富了课程资源,促进了幼儿多元发展。
  在课程游戏化实施前,我园的种植园地存在着这样三种现象。现象一:种植活动流于形式,种植成了部分教师、家长的劳作与负担,幼儿只是种植过程的观望者,教师缺少课程开发的意识,忽视了种植资源在课程建设与幼儿发展中的作用,只是为了种植而种植,幼儿并不能从种植活动中获得相关经验和发展。现象二:种植内容没有规划,种植品种不够丰富,出现多个班级种植同一品种、同一班级连续多年种植品种无变化的状况,以及播种随意、杂乱的现象。现象三:种植活动持续性不够强,教师做事虎头蛇尾,播种的时候轰轰烈烈,后期缺乏管理,对播种后的蔬菜、瓜果、农作物不能根据天气和植物本身需要进行浇水、施肥等,放任不管,任其自生自灭。
  导致以上现象出现的原因是教师缺少课程开发意识,因此树立教师的种植课程意识,是种植活动得以持续、深入开展的关键。为此,我们组织教师学习虞永平教授的《种植园地与幼儿园课程》文章,鼓励教师通过网络、书籍、请教专家等多渠道,学习与种植课程相关的理论文章,了解种植活动对促进幼儿多元发展的意义。
  我园大部分教师都是90后,通过调查发现,百分之八十的教师都缺乏种植的生活经验。为了顺利、有效地推进种植课程的建设和实施,我们对老师的农耕知识进行了一个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合理调配人力资源。我们让有种植经验的老师带着无经验的老师,手把手地教播种的方式、管理的技能;聘请有种植经验的家长作为种植课程助教,协助教师开展种植活动。
  为了更好地深入挖掘种植课程的多元价值,完善种植课程内容和活动形式,我们将种植课程纳入年级课程审议。借助团队的力量来提升教师架构课程的能力,以强带弱、以点带面,生发适宜本年龄段幼儿发展特点的种植课程,支持幼儿在课程活动中的深度学习,努力提升课程探究的成效。通过审议确定了适合备年龄段种植的各种蔬菜、农作物,并就种植项目活动的内容形式进行了具体的操作性审议。
  我园结合园本课程建设方案对种植园地进行了相对的空间划分。根据植物的播种方式,将种植园地划分为育苗区、直播区、水培区。如辣椒、西红柿、茄子、冬瓜等在种植前先要集中育苗,等小苗长到十多厘米的时候,再进行移栽;黄瓜、豇豆、花生、毛豆不需要育苗,可以直接进行播种;水稻、荸荠、慈姑要生长在水里。根据植物生长高矮,将种植园地划分为矮秆区、中秆区、高秆区。如:芹菜、大蒜、韭菜等低矮植物种植在矮秆区;辣椒、茄子、西红柿等种植在中秆区;玉米、高粱、甘蔗等种在高秆区。根据植物藤蔓向上攀爬和地面铺藤的特性分为爬藤区和铺藤区。如:扁豆、丝瓜、瓠子等借助大树、栏杆、架子等物体攀爬生长的种在爬藤区;冬瓜、南瓜、西瓜等藤蔓是铺在地上面生长的,种在铺藤区。
  不同的季節适合不同植物的生长,不同的地域,泥土品质不同,植物生长状态也会不同。我们在选择种植内容时,首先考虑季节性。比如,春夏季我们会选择种植辣椒、茄子、豇豆、西红柿、黄瓜、丝瓜……夏秋季的时候我们选择种植扁豆、南瓜、瓠子、玉米、毛豆、芝麻、水稻……冬季的时候我们选耐寒的麦子、蚕豆、包菜、菠菜、大蒜……
  植物品种不同,生长周期也会不同,很多植物都是跨季节生长,生长周期较长,班级在选择种植内容的时候需要考虑种植过程的完整性,从播种到收获,从开花到结果,要有始有终。如扁豆、红豆、绿豆、芋头、冬瓜等是跨夏秋生长的,不能给予幼儿一个完整的经验过程,这样的品种就不适合大班幼儿种植。
  在种植内容选择上还要考虑植物的相似性与对比性,这样更利于培养幼儿细致的观察力、积极的探究欲望。种植的时候同一种类植物要考虑品种的多样性,如花菜和西兰花靠近对比种植;茄子可以将青茄子和紫茄子靠近分块种植;番薯可以种紫薯、黄心薯、白薯,观察其生长条件和藤蔓的区别。
  一年四季,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幼儿在理解农耕文化的同时收获到了丰富的经验,得到了多元的发展。幼儿在参与种植活动的过程中既锻炼了动手操作能力,也获得了种植方面的常识以及对农作物生长方面的知识。同时,在劳动的过程中,幼儿的动作的灵活性、身体的协调性得到发展。种植活动让幼儿深入现场,在管理和收获的过程中,幼儿感知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用处和趣味,感知和理解数、量及数量关系,感受形状和空间的关系,理解数在生活当中的价值和意义。种植园地和种植课程的设置,不仅仅在于绿色、优美、生态的环境能够陶冶幼儿的情操,还在于在参与课程活动的过程中,幼儿的协作能力、沟通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得到了发展,生活经验得以丰富。丰富的资源,提供更多活动的机会;细致的观察,引发深度的思考;生动的体验,带来充满活力的想象。幼儿就是在这样的地方,萌发了探究的欲望,具有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与自然亲密地接触,在探究中认识周围的事物和现象。
  种植活动的开展能给幼儿带来多种感官刺激,为幼儿的成长提供了更多的感性的经验。在种植活动过程中,幼儿调动自身的感官和动手操作能力探索自然,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感受生命的变化,培养了幼儿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品质。
  (作者单位:句容市下蜀镇中心幼儿园)
其他文献
现在的孩子惰性强,学习的动力不够,加之学习竞争加剧、学习负担过重,学生普遍缺乏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要引导学生确立自我认同感。只有建立了比较充分的自我认同感,才能有效建立信心和自尊。建设“学习银行”就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  怎么设立“学习银行”呢?学期初,教师给每位学生发一张存单,存单划分成一个学期的周次,每周分成学习日的5天。每一堂课的举手发言,每一次正确的课堂练习,每一次及时的订正,每一个默
期刊
一、通过图、联、诗,了解诗人。  师:同学们,读一则对联。(展示:世上疮疾,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部沫若)  师:一幅画,两副对联,一看便知是谁。(板书:杜甫)读了这副对联,你们一定觉得杜甫的一生都是非常苦涩艰辛的,其实不是,他有一个天才的童年。(展示: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壮游》)  师:他有一个快乐的少年时代,那时的杜甫和你们一样天真、快乐、顽皮。(
期刊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多媒体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教育领域日趋广泛的应用,给教学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不可避免地成为我们课堂教学的主旋律。  在信息技术向课程整合挺进的过程中,我们的教学经历着从“对传统教学的冷却与漠视,对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的热衷与追捧”到“信息技術手段与传统方法进行有机融合、渗透、实现优势互补”的理性回归。  一、优势与不足—
期刊
师:今天我们学习《紫藤萝瀑布》这篇课文,看看这篇文章写了什么。  (出示标有课题及作者的幻灯片。)  师:这几幅图片美不美?  生:(大声)美!  师:这四幅图片拍摄方式有什么不同?  生:第1、2幅是远景所拍,第3、4幅是近景所拍。  师:这四幅图片构图有什么不同?  生:第1、2幅图画是整片紫藤萝花,第3幅图画是一穗紫藤萝花,第4幅图画是一串紫藤萝花。  师:作者是如何把这种美传达出来的呢?请
期刊
【教学目标】  1.消除学生对习作首段写作的畏难情绪,帮助学生建立写好习作首段的信心。  2.引导学生认识“叙事性”习作首段写作的切入点,探索“叙事性”习作首段写作的门道,提升学生习作首段写作的质量。  【教学实录】  一、阅读习作首段,探究奥秘  1.文章首段赏析一  A.1870年3月17日夜晚,哈尔威船长像平常一样,把“诺曼底”号轮船从南安普敦开往格恩西岛。  B.海面上,“诺曼底”号即将沉
期刊
竖笛属于管乐器,音色悠扬,操作简单。开展竖笛教学,帮助学生体验音乐的优美和曼妙,有助于他们审美素养、美学意识的提升。  开展小学音乐竖笛教学期间,教师首先要给学生提供合理的欣赏情境,让学生在聆听和欣赏中感受到竖笛那无尽的悠扬和唯美。以《海鸥》为例,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乐曲,也是一首竖笛曲。在展现欣赏情境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竖笛给学生吹奏《海鸥》的第一乐段、第二乐段。随后,再在这个基础上鼓励学生分析:
期刊
一、智能游戏引入课堂,化解学生学习英语兴趣不持久的困惑  以智能游戏的形式来呈现英语教学,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将会持久很多。  如教学三年级下译林版Unitl《In class》时,我先给学生创设一个上课的场景,让学生思考:“假如你是一位老师,开始上课后,应怎样与学生打招呼?”S:“Stand up.Goodmorning Mr×××.”T:“Good morningclass.Sit down,p
期刊
学校教育需要家长们的积极参与、有效参与。家长只有掌握科学、正确、与时俱进的教育方法,才能更好地与学校老师一起成为培养未来人才的主力军。作为班主任,我们应该如何与家长共育呢?  一、 了解家长亲子关系,奠定家校联手的基础  首先,教师要从思想心理、言行举止、爱好特长、人际交往几方面入手,尽可能全面、客观地了解学生。其次,课间多关心其活动,了解其课堂学习实况。再次,采用“迂回”策略,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
期刊
2020年,世界教育遭遇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由此引发了人类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云教学”。居家停课不停学,家庭变学堂,教师变主播,家长变助教。这对家长、学生和教师来说,都是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如何把被迫宅家变成主动建设呢?家校应如何携手,为“云教学”提质增效呢?  家校共建友好。一切良好的教育,一定基于和谐的关系。我给孩子们制作或推送了一些既有趣又有料的网络优质教育资源,使人人乐学、时时能学、处处能
期刊
这是一节赏析课,当问题“列举你喜欢的音乐家”一出,低年级的孩子们齐刷刷地举起稚嫩的小手。  “贝多芬,他是音乐巨人,我喜欢他的《致爱丽丝》!”小凯第一个起立,大声回答道。  “我喜欢郎朗,他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我也想当钢琴家。”小宇毫不示弱,引来全班同学哄堂大笑。  “我以前很喜欢莫扎特,因为他是音乐天才,不过现在不是很喜欢了,莫扎特‘有点儿苦’。”萱儿举起小手,淡淡地说。这个答案有点出乎意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