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法拉利”的故事

来源 :南都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hldd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一个朋友,前两天火急火燎从洛杉矶打来电话,说《华尔街日报》在“追杀”她,因为要澄清一个有关红色法拉利的故事。
  故事是这样的,我的朋友就是《华尔街日报》报道中经常被提到的“消息人士”。据说是她当的媒人,介绍某二瓜认识了上任美国大使的女儿。然后她又向人讲述了这个故事,又据说,上任美国大使自己也曾经讲过这个故事,而且还是跟媒体大亨默多克说的。老默的新闻嗅觉是全世界最好的,当然他不能当自己报纸的消息人士,所以就派人找到其他消息人士,这里面就包括了我的这位朋友。采访一圈,故事终于在2011年11月26日的《华尔街日报》上刊登。
  这种中国故事在中国不可能轰动,估计连微博转发都不会超过500。哪个官二代、富二代不开着跑车拉美女去吃饭。大惊小怪。可是对于一直视中国为神秘之土,而一直徘徊在权力核心最外围的西方媒体,这似乎是一大突破,因为抓到了中国核心人士生活的蛛丝马迹,而《华尔街日报》又似乎想在中国报道方面露一下手,让它的竞争对手《纽约时报》和《金融时报》,都有点挂不住面子。
  紧接着,二瓜的父母就出事了。在之后的报道中,这辆去美国大使馆接美女的红色法拉利又在《华尔街日报》2012年4月11日、16日、25日、27日的报道中被提及。这时候二瓜不干了,找了《华尔街日报》的竞争对手《纽约时报》发表声明说,“从来没开过红色法拉利”。
  《纽约时报》当然觉得这样扇《华尔街日报》一耳光是非常必要的,谁有最到位的中国报道还是值得一博的。因此在二瓜发表声明之后,又找到了上任美国大使的女儿,女儿说坐过二瓜的车,不记得车型,也不一定是红的。
  就这点破事,得,就成了《纽约时报》2012年4月25日的一篇大报道,说二瓜的确没开红色法拉利去接美国美女。这就让我的“消息人士”朋友被《华尔街日报》“追杀”了好几天,因为她是消息源之一,《华尔街日报》需要证明“红色法拉利”不是他们虚构的,而如果二瓜声明没开过,美女说没坐过,那么这“红色法拉利”是哪里冒出来的?《华尔街日报》得搞清楚这事情,不然太丢人。
  我的“消息人士”朋友被“追杀”得神经衰弱,在电话上一再说“红色法拉利”不是她编造的,因为是她开着辆深蓝色大众吉普把大使女儿带到吃晚饭的餐厅的,所以她不可能说“红色法拉利”的故事。但是《华尔街日报》说,如果她不让他们采访到二瓜,《华尔街日报》就把她的“线人”身份公布一下。我这位“消息人士”朋友觉得这种话“很黄很暴力”。我当然安慰她淡定、淡定,要学会中国人死活不说实话的作风,说了也是没说,没说更是没说。别把“实话”当真。她顿时舒展,不再那么焦虑了,开始非常轻松地在洛杉矶继续她的“休假式治疗”。
  在没有找到消息人士背黑锅的情况下,《华尔街日报》在2012年5月1日发表了一小段更正告示,修正了红色法拉利去美国大使馆接美女的说法。
  第二天,《纽约时报》也发布了一条更正,说他们把大使的女儿搞错了,和二瓜去吃饭的女儿不是Liddy,是Mary Anne。
  我将这故事说出来,无非是讲个外国媒体内部的“八卦”给大家听,毕竟,我们已经给他们提供了像美国大片一样的好戏看,其实比大片还好看,惊心动魄。相比之下,他们那些政治制度从来没给我们提供同样的猛料,只有现国务卿的丈夫出轨那一幕激情戏还比较重口味。但是还是不能比。实在没料。
  只好拿点外国媒体内讧的事情给大家逗闷子。
  
  洪晃
  中国互动媒体集团的CEO,《世界都市iLOOK》杂志主编兼出版人。
其他文献
8月7日那天,龙唯浚特地选择了坐地铁去公司。途经换乘站时,他在一块广告牌前停了几秒。身旁,一位年轻的女孩也因为这个广告一边侧目,一边放慢了脚步。他礼貌地上前问了一句,“你之前用过这个‘盒子’吗?”女孩摇了摇头,他笑着说,“今后可以试试。”  8月上旬,一家名为 Glossybox的订阅式化妆品网站,在官方微博上发起了“随手拍广告,奖励9折优惠券”的活动。这是他们跨出社交媒体,第一次在传统渠道上投放
69.89,69.89,69.89。  过完年回来,王久良对着电脑一日三查网上银行,数字总是不变,赖以生存的稿费迟迟不来。  4月3日,当他以导演身份站在北京当代MOMA百老汇电影中心,出席纪录片《垃圾围城》首映式时,怀里掏出的手机是一百多块的诺基亚。1.36英寸的黑白屏终于在这天下午蹦出一条信息,他早先卖出的照片,4000多块款项已到账。  这让他能够稍松口气,在放映结束后去面对闻讯而来的40多
12月11日,香港特首梁振英在自己的网络日志里上传了一张自己在办公室与一只狼形公仔 —— 路姆西(Lufsig)的合照,照片里,路姆西憨态可掬地抱着老婆婆笑对看客,梁振英则坐在路姆西身后看公文。  这样一来,香港特首与之前接受媒体专访的华人首富李嘉诚,香港政商两界最为重要的人物,其办公室内摆设的物件都已经成为全港坊间的谈资。“社运神兽”  12月7日,梁振英“落区”到港岛,参加关于香港政改的咨询会
假如我们什么都不怕。  但偏偏,这个世界充满恐惧,纵然医学界有能力把恐惧分门别类,可惜始终没有找到根治的方法。先不说我,我身边就有很多人生活在恐惧之中。  单说以A为首的恐惧吧。  我的朋友A1非常害怕蜘蛛,他患的学名叫Arachnephobia。根据A1的记忆,他不是天生害怕蜘蛛的,只是有一次,大概六岁吧,他爸爸如常地高谈阔论,不巧头上掉下一只不大不小的蜘蛛,快要碰到他开始秃的头顶了。A1看在眼
清晨,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并不是着手解救欧元。此时的她,表现得完全不像是在掌控着欧洲,更不是德国的“铁娘子”。  她起床后的头等大事,是给丈夫阿希姆·绍尔准备早餐,好让他在出门前有美味可口的食物填饱肚子。  准备早餐这件事,是她去年7月在从尼日利亚飞往柏林的飞机上讲的。在与尼日利亚总统古德勒克·乔纳森的一次午餐中,默克尔问他会不会自己在家做饭。乔纳森身为堂堂大总统,一个彻头彻尾的
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组合:由同一对父母养大、成长环境相同的同胞兄弟或姐妹,两人却性格迥异,一个和善开朗,另一个恶毒狭隘。一项新的研究发现,后者可能是体内某种荷尔蒙受体基因没长对。  当我们的大脑充斥着催产素(Oxytocin)和加压素(Vasopressin)时,关爱和慷慨大方的感觉就会被激发出来,因为这两种荷尔蒙的受体和某种神经元联系在一起。而这些受体本身有着不同的版本。美国布法罗大学的心理学家
南海争端中,常听国人说,菲律宾和越南这种小国如何如何。例如,国内有媒体评论说,“世界来到小国能给大国找麻烦的时代……菲律宾和越南都很值得中国给它们一通教训,如果它们不断把对中国的挑衅推向极端,包括军事打击在内的教训就有可能最终落到它们的头上。”在这家报纸看来,与中国相比,菲律宾和越南细小如蚊蚁。  那么,菲律宾和越南,真是这种想象中的小国吗?评判一个国家的大小,有很多标准。至少,从人口标准来衡量,
张晖的2009,被9月8日一分为二。之前,他是上海一名普通的外企白领;之后,他是公众心目中的维权英雄。他最初的屈辱与愤怒中,以一介平民对自身权利及公众利益的坚持艰难地打赢了全国第一例钓鱼案,为类似官司起到了标杆作用。    一个公民是如何成长起来的?这个问题可以在张晖的身E找到答案。  法律学者郝劲松引用胡适名言评价他说:为自己争权利,便是为社会争权利;为自己争人格,便是为国家争人格。张晖代表了中
一个原本风花雪月、历经磨难的古典大团圆故事,被处理成了一部命运不详、拷问存在的充满荒诞色彩的话剧。这就是4月份起,在台北、高雄、北京等地巡演的《西厢记外传》。  《西厢记外传》实在有些生不逢时。47年前,台湾戏剧“一代导师”姚一苇充满存在主义诘问的荒诞剧本,由于与当时的政治环境与审美期待之间存在巨大鸿沟,难以上演;时至今日,重装上阵的《西厢记外传》,又极容易被误读为不过是一次对古典艺术的恶搞穿越。
飞机准点、火车准点、连来接我的出租车司机也准时,这真的不大像发生在法国的事情——火车门在站台打开车门的瞬间,我就看到举着牌子在站台等我的法国人朱丽叶先生(Juillet),他瘦高个儿,不大会说英文,这一点,才让我确认我到了法国。从火车站到夏布利(Chablis)镇,接近30分钟,这一路身边掠过的都是大片的麦田或者葡萄园,天空灰灰白白,时晴时阴,乌云半推半就的样子。“今年6月夏布利的天气怎样?”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