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科学教育对从小激发和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和实践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怎样更好地上好一年级科学课呢?下面以青岛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的教学为例,谈谈笔者的体会。
规范行为,培养习惯
一年级孩子刚刚步入校园,他们的可塑性大,教师的一言一行对于规范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至关重要。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不断强化科学学习的常规。比如:每次上科学课都要先做好准备;听清老师的要求之后再动手实验;科学课上不仅仅是动手,更要动脑;实验完毕,要将实验材料放回原位;观察、实验中,要思考观察到什么现象,想一想是什么原因;观察、实验时要分组进行,不能争抢实验材料;观察、实验时要及时做好记录;要将自己的发现与同学交流;等等。
一年级学生的好奇心强、好动,教师可以在上课过程中用一些小口令来规范他们的行为。比如:1、2、3,我坐端; 4、5、6,我静息; 7、8、9,闭上口!从一年级开始就规范学生的行为,有利于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
读懂教材,用好教材
要想教好科学课,教师必须深入研读教材、理解教材、用好教材。不仅要读懂教材中每个活动的引领语,还要读懂其中的图和文字。例如,第一课《走进科学课》有一个活动是“我们一起做一做”,教师如果提问“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学生会回答“他们在数叶子”“找虫子”等,这些答案显然与教材的编写意图不符,而用教科书中的泡泡图里的提问“叶子是什么样的”,就可以引导学生对植物的叶子进行观察。泡泡图里的“我发現……”,可以指导学生如何描述自己观察到的现象。
再如,第八课《玩彩泥》中的活动“试一试,它们的形状能不能改变”,教师要清楚该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试一试”的方式,观察物体的形状能不能改变。这个活动要求学生亲自动手体验,观察点是物体形状的改变。学生活动时会发现海绵、弹簧、纸等物体的形状能改变,且都要用力才能使它们的形状改变。力是看不见的,但能通过物体的形状改变来体现,教材中的结论语就是对这个活动的总结——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引领学生对力的概念有初步认识。
科学教师除了要读懂教材语言,更要合理地用好科学教材,尽可能用教材教。一年级上册第一课《走进科学课》还有一个活动:小鱼有什么变化?图片中的小鱼改变了运动方向,学生会感到好奇,产生疑问,思考原因是什么,杯子起到了什么作用。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观察了现象,提出了问题,激发了进一步探究的欲望。当然,在这个活动中,还可以对图片进行调整,改为箭头、铅笔或学生自己的绘画、照片等。把小鱼换成箭头、孩子们的作品、卡通小孩等,也可以明显地看出方向的改变。方向的改变不是偶然现象,蕴含的科学原理是一样的,放什么样的图片都会改变方向。如果想让这个活动更有趣,还可以用其他方法,如换成饮料瓶、不规则的水杯等生活中常见的透明物品,或者再加一条鱼,通过加水改变水位。这样,观察到的结果是不同的,会让这个活动更有探究的价值。
为概念转变而教
一年级的科学课,虽然不要求学生建构严谨、复杂的科学概念,但也需要以学生的前概念为教学的生长点,引导他们认真细致地观察客观事物的特点,修正他们的认识,为将来进一步建构科学概念奠定基础。也就是说,对一年级学生的科学教育,教师仍然要立足核心概念,为概念的转变而教。
如第五课《摸一摸》中有一个活动,教师提供相关的材料,学生体验后认识到用皮肤可以感知物体的冷热、干湿等,进而意识到这些感觉都是皮肤的感觉。其实,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活动,让学生体验触觉、压觉、振动觉、痛觉、冷觉和温觉。比如,可以让学生用手掂一掂物体的轻重,体验重量;捻一捻牛奶,体验触觉;可以感受鼓面的振动,体验振动。皮肤表面的温度称为生理零度,高于生理零度的温度刺激,引起温觉;低于生理零度的温度刺激,引起冷觉;冬天,身体冻得发抖,属于冷觉的表现;皮肤感受到热的物体,属于温觉的表现。前述的这些概念,学生不需要了解,活动的目的只是让他们体验用感觉器官可以获得丰富的感知,最终让学生认识到皮肤是我们的感觉器官。
顺势而导,培养思维能力
没有问题的思考,不是真正的思考;没有思考的探究,不是真正的探究;没有思维发展的课堂,不是真正的课堂。让思考成为学生的习惯,应该成为所有科学教师的追求。
比如,第三课中要观察花生,老师问:“观察花生时要先观察里面还是先观察外面?”学生自然会想到要从外到内观察。教师不置可否,征求其他学生的意见,学生思考后,有的就会进一步解释说先看内部,会把外皮破坏了,就会影响观察外形。这样的教学,教师的引导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再如,观察花生时,有的学生竟然吃起来了,有的老师可能会说这是观察用的不能吃,这样说会影响学生观察的兴致。如果我们顺着学生的这个行为,问问学生味道怎么样?孩子肯定会特别兴奋地回应。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告诉学生,尝一尝也是观察,以后会学到这种观察方法,接着再提醒学生,开展观察活动要按要求进行。两种不同的处理方式,导致的教学效果是不一样的。
灵活处理拓展活动
教材在设计时,每节课都安排有拓展活动,实际教学时,要灵活处理。如《玩磁铁》一课有一个拓展活动“观察生活中哪里用到了磁铁”,学生对磁铁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也知道生活中用到磁铁的一些例子。但在教学中,不一定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回答。一年级的学生好奇心、探究欲望强烈,教材既然把这个拓展活动设计成课外活动,我们就要相信学生,离开教师他们一样能做研究。
总之,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特别是在一年级的科学课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引领者的作用,为学生创设一片自主探究的广阔天地,让他们成为科学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善于设计丰富有趣的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爱上科学,爱上科学教师,爱上科学课。
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郑家镇
镇东小学(252000)
规范行为,培养习惯
一年级孩子刚刚步入校园,他们的可塑性大,教师的一言一行对于规范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至关重要。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不断强化科学学习的常规。比如:每次上科学课都要先做好准备;听清老师的要求之后再动手实验;科学课上不仅仅是动手,更要动脑;实验完毕,要将实验材料放回原位;观察、实验中,要思考观察到什么现象,想一想是什么原因;观察、实验时要分组进行,不能争抢实验材料;观察、实验时要及时做好记录;要将自己的发现与同学交流;等等。
一年级学生的好奇心强、好动,教师可以在上课过程中用一些小口令来规范他们的行为。比如:1、2、3,我坐端; 4、5、6,我静息; 7、8、9,闭上口!从一年级开始就规范学生的行为,有利于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
读懂教材,用好教材
要想教好科学课,教师必须深入研读教材、理解教材、用好教材。不仅要读懂教材中每个活动的引领语,还要读懂其中的图和文字。例如,第一课《走进科学课》有一个活动是“我们一起做一做”,教师如果提问“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学生会回答“他们在数叶子”“找虫子”等,这些答案显然与教材的编写意图不符,而用教科书中的泡泡图里的提问“叶子是什么样的”,就可以引导学生对植物的叶子进行观察。泡泡图里的“我发現……”,可以指导学生如何描述自己观察到的现象。
再如,第八课《玩彩泥》中的活动“试一试,它们的形状能不能改变”,教师要清楚该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试一试”的方式,观察物体的形状能不能改变。这个活动要求学生亲自动手体验,观察点是物体形状的改变。学生活动时会发现海绵、弹簧、纸等物体的形状能改变,且都要用力才能使它们的形状改变。力是看不见的,但能通过物体的形状改变来体现,教材中的结论语就是对这个活动的总结——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引领学生对力的概念有初步认识。
科学教师除了要读懂教材语言,更要合理地用好科学教材,尽可能用教材教。一年级上册第一课《走进科学课》还有一个活动:小鱼有什么变化?图片中的小鱼改变了运动方向,学生会感到好奇,产生疑问,思考原因是什么,杯子起到了什么作用。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观察了现象,提出了问题,激发了进一步探究的欲望。当然,在这个活动中,还可以对图片进行调整,改为箭头、铅笔或学生自己的绘画、照片等。把小鱼换成箭头、孩子们的作品、卡通小孩等,也可以明显地看出方向的改变。方向的改变不是偶然现象,蕴含的科学原理是一样的,放什么样的图片都会改变方向。如果想让这个活动更有趣,还可以用其他方法,如换成饮料瓶、不规则的水杯等生活中常见的透明物品,或者再加一条鱼,通过加水改变水位。这样,观察到的结果是不同的,会让这个活动更有探究的价值。
为概念转变而教
一年级的科学课,虽然不要求学生建构严谨、复杂的科学概念,但也需要以学生的前概念为教学的生长点,引导他们认真细致地观察客观事物的特点,修正他们的认识,为将来进一步建构科学概念奠定基础。也就是说,对一年级学生的科学教育,教师仍然要立足核心概念,为概念的转变而教。
如第五课《摸一摸》中有一个活动,教师提供相关的材料,学生体验后认识到用皮肤可以感知物体的冷热、干湿等,进而意识到这些感觉都是皮肤的感觉。其实,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活动,让学生体验触觉、压觉、振动觉、痛觉、冷觉和温觉。比如,可以让学生用手掂一掂物体的轻重,体验重量;捻一捻牛奶,体验触觉;可以感受鼓面的振动,体验振动。皮肤表面的温度称为生理零度,高于生理零度的温度刺激,引起温觉;低于生理零度的温度刺激,引起冷觉;冬天,身体冻得发抖,属于冷觉的表现;皮肤感受到热的物体,属于温觉的表现。前述的这些概念,学生不需要了解,活动的目的只是让他们体验用感觉器官可以获得丰富的感知,最终让学生认识到皮肤是我们的感觉器官。
顺势而导,培养思维能力
没有问题的思考,不是真正的思考;没有思考的探究,不是真正的探究;没有思维发展的课堂,不是真正的课堂。让思考成为学生的习惯,应该成为所有科学教师的追求。
比如,第三课中要观察花生,老师问:“观察花生时要先观察里面还是先观察外面?”学生自然会想到要从外到内观察。教师不置可否,征求其他学生的意见,学生思考后,有的就会进一步解释说先看内部,会把外皮破坏了,就会影响观察外形。这样的教学,教师的引导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再如,观察花生时,有的学生竟然吃起来了,有的老师可能会说这是观察用的不能吃,这样说会影响学生观察的兴致。如果我们顺着学生的这个行为,问问学生味道怎么样?孩子肯定会特别兴奋地回应。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告诉学生,尝一尝也是观察,以后会学到这种观察方法,接着再提醒学生,开展观察活动要按要求进行。两种不同的处理方式,导致的教学效果是不一样的。
灵活处理拓展活动
教材在设计时,每节课都安排有拓展活动,实际教学时,要灵活处理。如《玩磁铁》一课有一个拓展活动“观察生活中哪里用到了磁铁”,学生对磁铁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也知道生活中用到磁铁的一些例子。但在教学中,不一定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回答。一年级的学生好奇心、探究欲望强烈,教材既然把这个拓展活动设计成课外活动,我们就要相信学生,离开教师他们一样能做研究。
总之,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特别是在一年级的科学课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引领者的作用,为学生创设一片自主探究的广阔天地,让他们成为科学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善于设计丰富有趣的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爱上科学,爱上科学教师,爱上科学课。
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郑家镇
镇东小学(25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