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于永正老师的课上得很有魅力。他上课就像一块磁石,把孩子紧紧地吸引着,使他们不知不觉地进入了学习境界,感到趣味盎然。于老师的课为什么具有如此的魅力呢?我以为,其秘诀就是他曾经说过的那句话——要“蹲下来看孩子”。
怎么理解“蹲下来看孩子”这句话呢?老师“蹲下了”身子,就跟孩子的距离拉近了。在孩子的眼睛里,老师不再是居高临下的威严师长,而是“忘年”的学习伙伴。师生之间的关系平等了,融洽了,孩子才愿意向老师敞开心扉,师生之间才能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对话,课堂气氛才能活跃,探究空气才能形成。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创造性得以激发,师生、生生的思想碰撞,就能不时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听于老师的课,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师生间会心的笑,放声的笑,甚至听课的人也会被这种和谐、热烈的氛围所感染。
“蹲下来看孩子”还意味着老师要有一颗未泯的童心。老师有了童心,才能理解儿童的思维方式,尊重儿童的价值观念。于老师常说:跟孩子在一起,我就好像回到了快乐的童年。一次,他要求学生把“春风吹又生”的诗意画出来。小朋友想象力真是丰富极了,画出的风也多种多样。有的把风画成黄色,于老师点评道,这位小朋友想,风会挟带沙尘,所以画成了黄色。有的画成绿色,他点评道,这位小朋友想,风会吹绿小草和庄稼,所以他把风画成绿色。有的小朋友把下面的小草都画得向一个方向倾斜,他则赞扬道:你没有画出风,却能让我们看到风,你真了不起!……按照我们成人的逻辑,风是无形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说风是黄色的已经勉强,说成绿色岂不更是荒谬?于老师可谓善解“童”意,经他评说,孩子们的脸上现出了会心的微笑,个个心里乐开了花。类似的例子,在于老师执教的《小稻秧脱险记》和《四毛的故事》随处可见。
遗憾的是,随着光阴的流逝,我们老师的那颗可贵的童心也逐渐逝去,我们跟孩子已经有了很大的隔膜。记得鲁迅先生说过这么一件事:他的弟弟小时候喜欢风筝,作为哥哥的他则认为那是没有出息的行为。一次,弟弟躲在一间堆柴草的小房子里偷偷地制作风筝。他发现了,就不由分说夺过来扯个粉碎,还跺了几脚。成年之后,他读了有关教育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深感自己那时做得不对。他想找机会给弟弟道个歉,以取得弟弟的谅解,谁知弟弟却早已忘却了。自己保有一颗童心,才能真正理解童心。为了真正做到“蹲下来看孩子”,我们也应当去追寻那颗早已逝去的童心。
我们过去上课,为什么总是用成人的观点去要求孩子?原因就是没有“蹲下来看孩子”,而是居高临下要求孩子:“坐好!” “不要交头接耳!”不是以学生为中心,而是以教师为中心,要求学生跟着老师走,不可越雷池一步。不是吗?老师课前设计了一个个问题,并预拟了答案,上课时,再逐一问来,要求学生“估猜”,这不恰恰是我们过去上课的弊端吗?
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師就要“蹲下来看孩子”。也就是说,要重新摆正自己的位置,视学生为平等的学习伙伴;在教学中要尊重儿童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想儿童之所想,乐儿童之所乐。要熟悉儿童,理解儿童,与儿童心心相印,息息相通。
《语文课程标准》告诉我们: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怎样才能使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去进行学习呢?我以为,其前提条件是对他所学习的对象具有浓厚的兴趣。怎样才能使学生对他所学习的对象具有浓厚的兴趣呢?我以为对于我们老师来说,最主要的就是——要“蹲下来看孩子”。
大家都在学习于永正老师。应该怎么学呢?固然我们要学习他的教学方法,然而更为重要的是学习他的先进教育理念——尤其是“蹲下来看孩子”。
(张庆,著名语文教学专家,特级教师,国家课程标准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主编)
怎么理解“蹲下来看孩子”这句话呢?老师“蹲下了”身子,就跟孩子的距离拉近了。在孩子的眼睛里,老师不再是居高临下的威严师长,而是“忘年”的学习伙伴。师生之间的关系平等了,融洽了,孩子才愿意向老师敞开心扉,师生之间才能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对话,课堂气氛才能活跃,探究空气才能形成。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创造性得以激发,师生、生生的思想碰撞,就能不时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听于老师的课,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师生间会心的笑,放声的笑,甚至听课的人也会被这种和谐、热烈的氛围所感染。
“蹲下来看孩子”还意味着老师要有一颗未泯的童心。老师有了童心,才能理解儿童的思维方式,尊重儿童的价值观念。于老师常说:跟孩子在一起,我就好像回到了快乐的童年。一次,他要求学生把“春风吹又生”的诗意画出来。小朋友想象力真是丰富极了,画出的风也多种多样。有的把风画成黄色,于老师点评道,这位小朋友想,风会挟带沙尘,所以画成了黄色。有的画成绿色,他点评道,这位小朋友想,风会吹绿小草和庄稼,所以他把风画成绿色。有的小朋友把下面的小草都画得向一个方向倾斜,他则赞扬道:你没有画出风,却能让我们看到风,你真了不起!……按照我们成人的逻辑,风是无形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说风是黄色的已经勉强,说成绿色岂不更是荒谬?于老师可谓善解“童”意,经他评说,孩子们的脸上现出了会心的微笑,个个心里乐开了花。类似的例子,在于老师执教的《小稻秧脱险记》和《四毛的故事》随处可见。
遗憾的是,随着光阴的流逝,我们老师的那颗可贵的童心也逐渐逝去,我们跟孩子已经有了很大的隔膜。记得鲁迅先生说过这么一件事:他的弟弟小时候喜欢风筝,作为哥哥的他则认为那是没有出息的行为。一次,弟弟躲在一间堆柴草的小房子里偷偷地制作风筝。他发现了,就不由分说夺过来扯个粉碎,还跺了几脚。成年之后,他读了有关教育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深感自己那时做得不对。他想找机会给弟弟道个歉,以取得弟弟的谅解,谁知弟弟却早已忘却了。自己保有一颗童心,才能真正理解童心。为了真正做到“蹲下来看孩子”,我们也应当去追寻那颗早已逝去的童心。
我们过去上课,为什么总是用成人的观点去要求孩子?原因就是没有“蹲下来看孩子”,而是居高临下要求孩子:“坐好!” “不要交头接耳!”不是以学生为中心,而是以教师为中心,要求学生跟着老师走,不可越雷池一步。不是吗?老师课前设计了一个个问题,并预拟了答案,上课时,再逐一问来,要求学生“估猜”,这不恰恰是我们过去上课的弊端吗?
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師就要“蹲下来看孩子”。也就是说,要重新摆正自己的位置,视学生为平等的学习伙伴;在教学中要尊重儿童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想儿童之所想,乐儿童之所乐。要熟悉儿童,理解儿童,与儿童心心相印,息息相通。
《语文课程标准》告诉我们: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怎样才能使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去进行学习呢?我以为,其前提条件是对他所学习的对象具有浓厚的兴趣。怎样才能使学生对他所学习的对象具有浓厚的兴趣呢?我以为对于我们老师来说,最主要的就是——要“蹲下来看孩子”。
大家都在学习于永正老师。应该怎么学呢?固然我们要学习他的教学方法,然而更为重要的是学习他的先进教育理念——尤其是“蹲下来看孩子”。
(张庆,著名语文教学专家,特级教师,国家课程标准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