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求。文章通过对洛龙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现状和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浅谈两者实现协调统一发展建议。
关键词 洛龙 经济高质量发展 生态环境建设 对策建议
1 洛龙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现状
1.1 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经济持续转型升级
洛龙作为洛阳新区核心区,经济快速发展,“十三五”期间,洛龙坚持新发展理念,突出高质量发展引领,协同推进经济转型和生态环境建设双统筹,以生态环境建设、城区功能转变促经济结构调整。三次产业结构实现转变,经济发展由工业和服务业共同带动转变为服务业主导支撑。工业动能加快转换,2019年先进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为46.7%、38.7%、88.8%,比2016年提升1.9、8.5、13.9个百分点;高载能行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15.4%,比2016年下降21.5%。
1.2 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经济质量显著提高
洛龙注重以创新驱动发展,企业创新意识不断增强。2018年规模以上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3.44%,比2016年提高2.34个百分点。企业效益大幅提高,经济质量不断提升,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大幅度增长,为历史最高水平;2017—2019年规模以上营利性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37.4%,总量和增速保持全市第一。
1.3 生态环境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经济产业结构的升级与发展要素的转变,减少了经济发展对生态资源的过度消费和对环境的污染破坏,为生态环境建设高效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自污染防治攻坚战打响,洛龙强力推动工业深度治理、“三散”污染整治、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煤炭消费减量等措施落实,生态环境建设取得积极进展。环境质量不断改善,节能降耗成效突出,2019年煤炭消耗总量173.6万吨,节余4.4万吨,2017—2019年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年均下降14.8%,降幅高于全市2.9个百分点。
2 洛龙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双提升面临的挑战
2.1 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存在
党的十八大以来,洛龙经济与全国宏观经济形势基本一致,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经济增长平稳趋缓。随着新区建设更加完善、土地资源趋紧、房地产市场饱和、安乐汽车和关林商贸两大消费市场拆迁,拉动经济增长的原有动能在减弱,而新的动能尚未形成,经济发展遇瓶颈,下行压力挑战较大。
2.2 工业经济和生态环境建设协调性不强
从正面看,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可倒逼企业转型、促进工业结构调整。但从另一面看,正处于转型中的洛龙工业仍存在产业布局不够合理、动能转换不到位、节能环保技术与现有产业融合度不深、绿色供应链暂未形成、能源消耗量依旧较大等问题,2019年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下降11.8%,但降幅低于全市水平0.2个百分点。在加大污染防治、管控限产等环保力度下,部分企业生产受到影响、效益出现低迷。一些企业因重污染天气管控,原材料供应商停产断货,企业采购成本上升,效益下滑;因某道工序不达标,企业整体停产整顿,生产受阻。2019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55.9%的企业总产值同比下降;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0.64%,低于全市水平4.65个百分点,每百元营业收入中成本费用98.26 元,高于全市水平4.54元。洛龙工业面临土地资源、环保容量的约束和瓶颈,按照“城市建成区内重污染工业企业搬迁改造方案”面临外迁企业11 家,工业产值每年将减少12.1%,税收减少5%,搬迁对企业自身及全区工业经济带来较大冲击,同时缺乏新的工业项目和增长点,工业经济面临新的挑战。
2.3 企业自主转型负担重、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目前企业转型升级、环保整改主要靠自主解决,尤其是小微企业,还面临成本投入高、资金紧张、市场冲击等多重困难,企业运营负担加重。虽然全区有高新技术企业67 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57 家,大数据产业园进驻企业1172 家,但这些企业创新、研发能力还不足,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少,制约了企业快速转型和行业间技术深度融合发展步伐。
2.4 生态环境建设短板使企业发展受约束
洛龙生态环境建设虽取得突出成效,但也存在污染治理欠精准、环保问责主体界定不清晰、环境治理能力不足等短板,存在行业标准缺乏、一线监管人员专业能力不够强等问题,致使部分企业在环保整治中运营受到制约和束缚,企业和群众正常生产生活受到影响。激发了一些企业逆反心理,与监管人员“躲猫猫”,避开检查时段偷偷生产,治理效果打折扣。
3 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实现协调统一发展的建议
3.1 政府部门统筹协作,树立责任和服务双重意识
政府有关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分工,各部门既要各负其责,又要统筹协作,树立责任意识,立足实际,坚持分类施策,实化细化环保管控举措,精准、科学、依法治污。加强环境污染防治与企业运营科学调度力度,差异化管理,避免急于求成、“一刀切”等乱象衍生。规范污染行业标准,提高监管人员专业能力,避免误判给企业生产和群众生活带来不利影响。同时,政府部门要发挥服务意識。一要加强政策宣传,从社会生态效益、个人身体健康等方面对企业和从业人员做好政策解读、宣传服务,使其从思想上认识到污染的危害性、环保的重要性。二要想企业之所想、帮企业解难题、找“出路”。不仅要指出企业哪里不符合环保标准,更要给出可行性整改意见,采取强有力举措,多渠道引导和帮助企业调整发展战略,转变发展方式,改进生产工艺,提高资源利用率。三要优化营商环境,关注企业诉求,帮助企业树立发展信心,提高服务效率和政府公信力。
3.2 加快培育壮大新动能,打造经济新的增长点 按照“建好平台聚企业,加快融合重应用”总要求,加快重大项目建设,以项目建设带动产业发展。以大数据产业园为依托,利用“一区六园”布局,加快现代服务业全面发展,引进和培育有带动作用的新兴服务业项目,培育壮大新产业,加快战略性新兴和高技术服务业新动能形成,打造经济新的增长点[1]。
3.3 坚持绿色发展,推进工业转型升级与生态环境建设有机统一
坚持绿色化、高端化、智能化、融合化发展方向,强化主导产业支撑,做强做优装备制造业,开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加快绿色节能环保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引导大中型支柱企业率先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不断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新动能的拉动力。以环保限产倒逼高载能、高投入企业提高能源利用率及产品生产效率,不断向低碳运行转变,最终实现工业转型升级与生态环境建设有机统一。
3.4 协同推进总部经济与退城入园政策
为了缓解企业外迁对地方经济冲击,减小搬迁对企业发展不利影响,可把发展总部经济与退城入园政策相结合,即企业总部与生产加工基地异地发展。利用城区产业集聚优势,退城企业总部在原址基础上改造升级,发挥战略决策中心、科技研发中心、财务管理中心职能。生产加工基地搬迁至成本低的周边县域,减少企业重建的成本投入,形成合理的价值链分工。
3.5 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增强市场竞争力
强化创新引领,营造创新环境,以创新驱动发展。加快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鼓励企业加大核心技术、低碳技术研发,加强技术革新和新能源利用研究,完善科技研发奖励机制,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促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挥主体作用,站稳市场跟脚。
3.6 减轻企业负担,加大金融支持,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为了减轻企业自主转型升级负担,继续深化增值税改革,加快落实企业普惠性减税降费政策。扩大研发費用加计扣除减免税、高新技术企业减免税等政策力度,促进企业通过创新实现产业升级。为缓解企业资金紧张、融资难的困境,建议政府和金融机构持续加大企业金融支持,放宽商业银行贷款限制,扩大税务系统信贷平台辐射面,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4 结语
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双提升是一场“持久战”,坚持新发展理念,多部门统筹协作,建立长效机制,久久为功,在生产实践中探索协调统一发展良策,在经历了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转型升级阵痛后,必将实现两者和谐发展新局面。
(作者系洛阳市洛龙区社会经济调查队 统计师)
【参考文献】
[1]刘涵.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9.
关键词 洛龙 经济高质量发展 生态环境建设 对策建议
1 洛龙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现状
1.1 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经济持续转型升级
洛龙作为洛阳新区核心区,经济快速发展,“十三五”期间,洛龙坚持新发展理念,突出高质量发展引领,协同推进经济转型和生态环境建设双统筹,以生态环境建设、城区功能转变促经济结构调整。三次产业结构实现转变,经济发展由工业和服务业共同带动转变为服务业主导支撑。工业动能加快转换,2019年先进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为46.7%、38.7%、88.8%,比2016年提升1.9、8.5、13.9个百分点;高载能行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15.4%,比2016年下降21.5%。
1.2 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经济质量显著提高
洛龙注重以创新驱动发展,企业创新意识不断增强。2018年规模以上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3.44%,比2016年提高2.34个百分点。企业效益大幅提高,经济质量不断提升,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大幅度增长,为历史最高水平;2017—2019年规模以上营利性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37.4%,总量和增速保持全市第一。
1.3 生态环境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经济产业结构的升级与发展要素的转变,减少了经济发展对生态资源的过度消费和对环境的污染破坏,为生态环境建设高效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自污染防治攻坚战打响,洛龙强力推动工业深度治理、“三散”污染整治、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煤炭消费减量等措施落实,生态环境建设取得积极进展。环境质量不断改善,节能降耗成效突出,2019年煤炭消耗总量173.6万吨,节余4.4万吨,2017—2019年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年均下降14.8%,降幅高于全市2.9个百分点。
2 洛龙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双提升面临的挑战
2.1 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存在
党的十八大以来,洛龙经济与全国宏观经济形势基本一致,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经济增长平稳趋缓。随着新区建设更加完善、土地资源趋紧、房地产市场饱和、安乐汽车和关林商贸两大消费市场拆迁,拉动经济增长的原有动能在减弱,而新的动能尚未形成,经济发展遇瓶颈,下行压力挑战较大。
2.2 工业经济和生态环境建设协调性不强
从正面看,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可倒逼企业转型、促进工业结构调整。但从另一面看,正处于转型中的洛龙工业仍存在产业布局不够合理、动能转换不到位、节能环保技术与现有产业融合度不深、绿色供应链暂未形成、能源消耗量依旧较大等问题,2019年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下降11.8%,但降幅低于全市水平0.2个百分点。在加大污染防治、管控限产等环保力度下,部分企业生产受到影响、效益出现低迷。一些企业因重污染天气管控,原材料供应商停产断货,企业采购成本上升,效益下滑;因某道工序不达标,企业整体停产整顿,生产受阻。2019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55.9%的企业总产值同比下降;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0.64%,低于全市水平4.65个百分点,每百元营业收入中成本费用98.26 元,高于全市水平4.54元。洛龙工业面临土地资源、环保容量的约束和瓶颈,按照“城市建成区内重污染工业企业搬迁改造方案”面临外迁企业11 家,工业产值每年将减少12.1%,税收减少5%,搬迁对企业自身及全区工业经济带来较大冲击,同时缺乏新的工业项目和增长点,工业经济面临新的挑战。
2.3 企业自主转型负担重、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目前企业转型升级、环保整改主要靠自主解决,尤其是小微企业,还面临成本投入高、资金紧张、市场冲击等多重困难,企业运营负担加重。虽然全区有高新技术企业67 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57 家,大数据产业园进驻企业1172 家,但这些企业创新、研发能力还不足,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少,制约了企业快速转型和行业间技术深度融合发展步伐。
2.4 生态环境建设短板使企业发展受约束
洛龙生态环境建设虽取得突出成效,但也存在污染治理欠精准、环保问责主体界定不清晰、环境治理能力不足等短板,存在行业标准缺乏、一线监管人员专业能力不够强等问题,致使部分企业在环保整治中运营受到制约和束缚,企业和群众正常生产生活受到影响。激发了一些企业逆反心理,与监管人员“躲猫猫”,避开检查时段偷偷生产,治理效果打折扣。
3 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实现协调统一发展的建议
3.1 政府部门统筹协作,树立责任和服务双重意识
政府有关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分工,各部门既要各负其责,又要统筹协作,树立责任意识,立足实际,坚持分类施策,实化细化环保管控举措,精准、科学、依法治污。加强环境污染防治与企业运营科学调度力度,差异化管理,避免急于求成、“一刀切”等乱象衍生。规范污染行业标准,提高监管人员专业能力,避免误判给企业生产和群众生活带来不利影响。同时,政府部门要发挥服务意識。一要加强政策宣传,从社会生态效益、个人身体健康等方面对企业和从业人员做好政策解读、宣传服务,使其从思想上认识到污染的危害性、环保的重要性。二要想企业之所想、帮企业解难题、找“出路”。不仅要指出企业哪里不符合环保标准,更要给出可行性整改意见,采取强有力举措,多渠道引导和帮助企业调整发展战略,转变发展方式,改进生产工艺,提高资源利用率。三要优化营商环境,关注企业诉求,帮助企业树立发展信心,提高服务效率和政府公信力。
3.2 加快培育壮大新动能,打造经济新的增长点 按照“建好平台聚企业,加快融合重应用”总要求,加快重大项目建设,以项目建设带动产业发展。以大数据产业园为依托,利用“一区六园”布局,加快现代服务业全面发展,引进和培育有带动作用的新兴服务业项目,培育壮大新产业,加快战略性新兴和高技术服务业新动能形成,打造经济新的增长点[1]。
3.3 坚持绿色发展,推进工业转型升级与生态环境建设有机统一
坚持绿色化、高端化、智能化、融合化发展方向,强化主导产业支撑,做强做优装备制造业,开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加快绿色节能环保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引导大中型支柱企业率先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不断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新动能的拉动力。以环保限产倒逼高载能、高投入企业提高能源利用率及产品生产效率,不断向低碳运行转变,最终实现工业转型升级与生态环境建设有机统一。
3.4 协同推进总部经济与退城入园政策
为了缓解企业外迁对地方经济冲击,减小搬迁对企业发展不利影响,可把发展总部经济与退城入园政策相结合,即企业总部与生产加工基地异地发展。利用城区产业集聚优势,退城企业总部在原址基础上改造升级,发挥战略决策中心、科技研发中心、财务管理中心职能。生产加工基地搬迁至成本低的周边县域,减少企业重建的成本投入,形成合理的价值链分工。
3.5 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增强市场竞争力
强化创新引领,营造创新环境,以创新驱动发展。加快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鼓励企业加大核心技术、低碳技术研发,加强技术革新和新能源利用研究,完善科技研发奖励机制,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促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挥主体作用,站稳市场跟脚。
3.6 减轻企业负担,加大金融支持,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为了减轻企业自主转型升级负担,继续深化增值税改革,加快落实企业普惠性减税降费政策。扩大研发費用加计扣除减免税、高新技术企业减免税等政策力度,促进企业通过创新实现产业升级。为缓解企业资金紧张、融资难的困境,建议政府和金融机构持续加大企业金融支持,放宽商业银行贷款限制,扩大税务系统信贷平台辐射面,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4 结语
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双提升是一场“持久战”,坚持新发展理念,多部门统筹协作,建立长效机制,久久为功,在生产实践中探索协调统一发展良策,在经历了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转型升级阵痛后,必将实现两者和谐发展新局面。
(作者系洛阳市洛龙区社会经济调查队 统计师)
【参考文献】
[1]刘涵.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