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这就告诉我们,智者善问巧问。语文教学中,有效的课堂提问能诱发学生思维的兴趣,使提问真正问到学生们的心坎上,始终使学生感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善问巧问能激活学生思维的火花,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之效。现结合我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来谈谈本人的体会。
一、设疑新颖,激发情趣。
例如:在讲《风筝》时,教师导入新课时可以这样设计问题:“同学们,我们知道家庭中总充盈着浓浓的亲情,但有时也会出现令人难堪的矛盾冲突。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冲突的深入总暗含着社会与时代的内容,那么,鲁迅先生的《风筝》中又有着怎样的社会内容呢?”这样设疑导入既创设了问题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问题的指向性非常明确,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又如:课文《桃花源记》以武陵渔人进入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进入桃源,离开桃源,再寻桃源的情形,都贯串起来了。教学时,围绕着在情节安排处理上有何特点,教师可以这样设计问题:1. 渔人顺着小溪划船,迷了路,会怎样?2. 桃花林是个神奇之地,渔人走完桃林吗?3. 再往前走是什么地方?4. 渔人进入桃花源的道路扑朔迷离,路能走得通吗?里边有什么?5. 桃花源的景致为何如此幽美,人们的生活为何这般自由幸福?6. 渔人向桃源人说了什么?7. 桃源人听后为什么皆叹惋?8. 渔人辞去时,桃源人嘱咐他“不足为外人道”有什么用意?9. 渔人给外人说了吗?10. 太守派人跟渔人前往,再寻桃花源,找到了吗?这组情景问环环相扣,步步相生,既引起了学生的浓厚的思考兴趣,也使学生理解了情节曲折离奇,悬念迭起的特点。
二、抓住契机,设置矛盾,激活思维。
于漪老师在教《孔乙己》一文时,就很注意发问的技巧。她一开篇就问学生,“孔乙己姓甚名谁?”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却又难以一下子回答的问题,很自然迫使学生认真地研读课文。教者在此基础上,接着顺势引导学生认识孔乙己没有名字的深刻性,解决本文的教学难点。可见,抓住契机,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会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值得一提的是,课堂上设置问题的“矛盾”,应从实际出发,不能故弄玄虚,把学生弄糊涂。
三、提问变直为曲,引人入胜。
课堂的提问如一味地直来直去,启发性就不强,久而久之,学生会感到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序上妨碍思维的发展。假如我们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就能迫使学生在思维上“跳一跳”才能回答上。钱梦龙先生在讲授《愚公移山》一文中就有两处成功的“曲问”(就是关于“龀”字和“孀”字的理解),结果效果是明显的。因此,因势利导、富于技巧性的提问,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各种综合能力,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四、提问要注意分层次设计,化难为易,化大为小。
上好一节语文课,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它需要教者站在高处,从整节课、从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才能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实际操作中,教者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把难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先易后难,循序渐进,连续发问,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问,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例如:课文《变色龙》运用对话和细节描写形象地揭露了奥楚蔑洛夫见风使舵、欺下媚上、恬不知耻的丑恶面目。教学时,教师可以这样设计问题:1. 《变色龙》这个标题的题眼是哪个字?2. 这个标题有什么深刻含义?3. 课文中的变色龙指谁?4. 这条“龙”变了几次?5. 奥楚蔑咯夫多变的性格是什么样的?6. 作者为什么要塑造变色龙这个典型形象?7. 奥楚蔑洛夫的形象主要用什么方法塑造的?8. 小说除了用对话描写,还用了哪些细节描写?9. 用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这组阶梯问,由浅入深,连续发问,包含了小说主人公、标题含义、故事情节、典型性格、主题思想和写作技巧。既帮助学生快速理解了课文内容,也使学生掌握了阅读小说的一般方法。
五、“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发散思维的提问。
课堂中的提问,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因而教者应注意提问的角度和问题的深度。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可以使学生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解答方法,既拓宽思维的空间,又能培养发展思维能力。例如学完《狼》一文后,教师可以这样设计提问:1. 屠户杀狼后何时回家?2. 他向家人说了什么?3. 家人听他叙述杀狼经过后有何反应?4. 从这件事中他们得到什么启示?“隐性言语”,即未曾明言之意。“隐性言语”提问,就是对文中的关键词语和省略号中的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揭示出来。如《一面》中有一段这样的描述:“用他那肥厚的手掌在书上拍一拍,又用粗短的手指嗤啦嗤啦地捻那张灰绿色厚布纹纸的封面:‘哪里贵?你看这纸……’”。“这纸”后面的潜在内容是什么?教师要求学生揭示出来:厚实的纸张,清晰的字迹,相当厚的一大本书,表现了鲁迅对进步青年的关怀,又如学了《岳阳楼记》后,教师可以这样提问:范仲淹“先忧后乐”的思想,表达了他阔大的胸襟,抒发了伟大的政治抱负,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历史上“先忧后乐”的人有哪些呢?学生会联想到精忠报国的抗金英雄岳飞、拒绝降元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弃医从文、用笔唤醒愚弱国民灵魂的文学巨匠鲁迅,以解救中国人民的苦难为己任,寻求真理,在长期革命战争年代,不惜流血牺牲的伟大领袖毛主席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这样既训练了学生横向、纵向思维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思维的逻辑性、深刻性和广泛性,就会明确原来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时不是单一的。他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自然会举一反三,灵活变通
总之,提问是一门教学艺术。语文教师要成为善问巧问的智者,就要结合教学基点、重点、难点、疑点、热点,因文制宜,设计角度多,视点高,挖掘深,涉及面广,富有启发性和创造性的问题。这样,才能激活学生思维的火花,拓展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和创造性,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一、设疑新颖,激发情趣。
例如:在讲《风筝》时,教师导入新课时可以这样设计问题:“同学们,我们知道家庭中总充盈着浓浓的亲情,但有时也会出现令人难堪的矛盾冲突。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冲突的深入总暗含着社会与时代的内容,那么,鲁迅先生的《风筝》中又有着怎样的社会内容呢?”这样设疑导入既创设了问题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问题的指向性非常明确,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又如:课文《桃花源记》以武陵渔人进入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进入桃源,离开桃源,再寻桃源的情形,都贯串起来了。教学时,围绕着在情节安排处理上有何特点,教师可以这样设计问题:1. 渔人顺着小溪划船,迷了路,会怎样?2. 桃花林是个神奇之地,渔人走完桃林吗?3. 再往前走是什么地方?4. 渔人进入桃花源的道路扑朔迷离,路能走得通吗?里边有什么?5. 桃花源的景致为何如此幽美,人们的生活为何这般自由幸福?6. 渔人向桃源人说了什么?7. 桃源人听后为什么皆叹惋?8. 渔人辞去时,桃源人嘱咐他“不足为外人道”有什么用意?9. 渔人给外人说了吗?10. 太守派人跟渔人前往,再寻桃花源,找到了吗?这组情景问环环相扣,步步相生,既引起了学生的浓厚的思考兴趣,也使学生理解了情节曲折离奇,悬念迭起的特点。
二、抓住契机,设置矛盾,激活思维。
于漪老师在教《孔乙己》一文时,就很注意发问的技巧。她一开篇就问学生,“孔乙己姓甚名谁?”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却又难以一下子回答的问题,很自然迫使学生认真地研读课文。教者在此基础上,接着顺势引导学生认识孔乙己没有名字的深刻性,解决本文的教学难点。可见,抓住契机,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会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值得一提的是,课堂上设置问题的“矛盾”,应从实际出发,不能故弄玄虚,把学生弄糊涂。
三、提问变直为曲,引人入胜。
课堂的提问如一味地直来直去,启发性就不强,久而久之,学生会感到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序上妨碍思维的发展。假如我们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就能迫使学生在思维上“跳一跳”才能回答上。钱梦龙先生在讲授《愚公移山》一文中就有两处成功的“曲问”(就是关于“龀”字和“孀”字的理解),结果效果是明显的。因此,因势利导、富于技巧性的提问,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各种综合能力,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四、提问要注意分层次设计,化难为易,化大为小。
上好一节语文课,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它需要教者站在高处,从整节课、从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才能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实际操作中,教者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把难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先易后难,循序渐进,连续发问,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问,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例如:课文《变色龙》运用对话和细节描写形象地揭露了奥楚蔑洛夫见风使舵、欺下媚上、恬不知耻的丑恶面目。教学时,教师可以这样设计问题:1. 《变色龙》这个标题的题眼是哪个字?2. 这个标题有什么深刻含义?3. 课文中的变色龙指谁?4. 这条“龙”变了几次?5. 奥楚蔑咯夫多变的性格是什么样的?6. 作者为什么要塑造变色龙这个典型形象?7. 奥楚蔑洛夫的形象主要用什么方法塑造的?8. 小说除了用对话描写,还用了哪些细节描写?9. 用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这组阶梯问,由浅入深,连续发问,包含了小说主人公、标题含义、故事情节、典型性格、主题思想和写作技巧。既帮助学生快速理解了课文内容,也使学生掌握了阅读小说的一般方法。
五、“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发散思维的提问。
课堂中的提问,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因而教者应注意提问的角度和问题的深度。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可以使学生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解答方法,既拓宽思维的空间,又能培养发展思维能力。例如学完《狼》一文后,教师可以这样设计提问:1. 屠户杀狼后何时回家?2. 他向家人说了什么?3. 家人听他叙述杀狼经过后有何反应?4. 从这件事中他们得到什么启示?“隐性言语”,即未曾明言之意。“隐性言语”提问,就是对文中的关键词语和省略号中的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揭示出来。如《一面》中有一段这样的描述:“用他那肥厚的手掌在书上拍一拍,又用粗短的手指嗤啦嗤啦地捻那张灰绿色厚布纹纸的封面:‘哪里贵?你看这纸……’”。“这纸”后面的潜在内容是什么?教师要求学生揭示出来:厚实的纸张,清晰的字迹,相当厚的一大本书,表现了鲁迅对进步青年的关怀,又如学了《岳阳楼记》后,教师可以这样提问:范仲淹“先忧后乐”的思想,表达了他阔大的胸襟,抒发了伟大的政治抱负,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历史上“先忧后乐”的人有哪些呢?学生会联想到精忠报国的抗金英雄岳飞、拒绝降元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弃医从文、用笔唤醒愚弱国民灵魂的文学巨匠鲁迅,以解救中国人民的苦难为己任,寻求真理,在长期革命战争年代,不惜流血牺牲的伟大领袖毛主席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这样既训练了学生横向、纵向思维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思维的逻辑性、深刻性和广泛性,就会明确原来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时不是单一的。他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自然会举一反三,灵活变通
总之,提问是一门教学艺术。语文教师要成为善问巧问的智者,就要结合教学基点、重点、难点、疑点、热点,因文制宜,设计角度多,视点高,挖掘深,涉及面广,富有启发性和创造性的问题。这样,才能激活学生思维的火花,拓展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和创造性,优化语文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