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过程是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辩证互动的:传统文化在努力实现其现代性转化实践中既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深入发展的因素,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其发展水平;与此同时,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又是传统文化向现代型转化实践的前提条件和核心内容。传统文化只有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通过改革的途径,才能实现稳步扎实的良性现代转换,进而在全球化时代重新整合成为促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民族现代文化。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传统文化 转型 整合
作者简介:李鹏、曾广志,湖南工业大学思政部2014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与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6.06.357
中国的传统文化真正意义上实现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是从近代开始的,更确切地说是从“五四”以来的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其相互辩证互动中逐渐完成的。一方面,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是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近现代的时代要求,文化的演变和转型的过程,需要用现代的思想理念、思维方式,不断审视、诠释和挖掘传统文化中能够成为近现代思想文化有益内容的精华思想成分。另一方面,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过程,也是通过中外文化的交融而不断批判和扬弃传统文化和批判地吸收外来先进文化,促进民族文化升华的过程。这一切,又是伴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而不断得以实现的。回顾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演进,可以借此来反思其发展过程中的得失,还能够进一步明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其中的中流砥柱作用,以便能够从中总结出传统文化的未来发展动向。
第一,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到改革开放前夕,中国逐渐形成了革命传统文化。这一阶段的中国传统文化不是要摧毁传统文化,而是用革命的方式促进传统文化向现代性转化。国人发展这种传统文化的目的在于启蒙现代思想,并以此激发人们的现代民族意识与民主精神。但是,在空间与时间上,中国的传统文化原本是与经典马克思主义明显不同的。但是,以五四运动为新的起点,中国的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逐渐接受外来的一些文化思潮,经过较长时间的意识形态斗争后最终选择马克思主义,根本原因在于马克思主义在精神形态领域所倡导的思想与中国人们的民族民主革命愿望和思想非常吻合。这种革命传统文化虽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但其并未彻底否定传统文化,只是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化过程中超越了中国的各种文化决定论。文化决定论对近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的阻碍作用表现在“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各种“改良运动”,乃至“新文化运动”等的过程当中;在当时,许多进步人士接受并大力宣扬马克思主义以后,国内曾一度掀起了对传统文化的辩护和对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的两种思想争论。为传统文化辩护的人由于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认识存有偏差或误区,甚至认为马克思主义传统文化“终结”者,最终会完全代替传统文化;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人当中有极少部分人则存在将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倾向视马克思主义为思想领域的“乌托邦”而大大颂扬;当然,也有少数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割裂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革命功能与启蒙思想功能来思考现实问题,认为在当时的中国引入马克思主义完全是为了革命,漠视其对于人们思想的启蒙作用。
真正将中国传统文化引入现代化转化轨道的人是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纲领中,毛泽东同志提出并描述和界定了革命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和现实功能。他强调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引,通过革命的手段来改变当时中国的贫穷落后面貌,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文化传统为与当时世界文明相匹配的先进文化传统。同时,毛泽东同志还坚决批判只有中国传统文化或者西方文化才能能拯救中国的极端的文化决定论。换言之,近代中国的传统文化向现代转化是从革命的民族文化开始的。这一开端是在大胆地吸收和借鉴现代西方各资本主义国家进步的文化基础上,并将其作为创造自己精神文化食粮的原料而逐渐展开的。最后创造出了符合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的现代科学民主的文化。
第二,改革开放以来,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进程又是在改革与发展中不断得以推进的。这当中既有传统文化对于现代性的适应过程,又有传统与现代的融合过程。20世纪中国社会的有很多错综复杂的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实现社会结构由传统向现代转型,必须革命和改革并进,二者缺一不可。近代以来中国的发展历史充分证明:近代中国若不是通过激进的社会政治革命手段,很难经过短短的二十多年而解放全中国,彻底解决近现代中国社会的根本大局问题。而这一历程又与辩证法中所阐释的社会发展规律和途径是完全一致的。即,革命是突变性的、破坏性的和解构性,改革是渐进性的、完善性的和建构性的。二者既相互统一,又相伴而行。
20世纪中国历史逻辑的一次重要转折在于,从革命逐渐走向改革。即,在推进中国的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一改过去那种激进的、解构的方式,采用了渐进和自我完善两种方式,在社会的转型中,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也发生了另一重大理论形态转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取代了中国革命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深刻反思历史和批判继承20世纪各种具有世界性影响的现代化理论与实践模式的经验总结,更是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的制度基础、动力资源和方法论前提。这当中的反思和批判继承的最典型历史事实就是20世纪80-90年代的“社会主义本质问题”与“市场经济体制与计划经济体制”之争。争论的结果是,既全面清算了苏联模式,又批判性地回应了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持有的所谓的民主思潮;对于西方国家的现代发展经验和有益成分实事求是地针砭利弊,批判性地加以借鉴和吸收,使之成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的标志性“核心逻辑”,也将中国特色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探索推向了新的境界。
从本质来看,现代化首先由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历史发展所引起,是一个社会化大生产不断走向高度发达、整个世界历史与全人类社会结构发生巨变的过程。对中国而言,现代化的关键性任务是变革。变革的内容既包括意识形态,也包括上层建筑。尤其是要变革与上层建筑不相适应的传统的社会关系、社会制度和文化观念,以适应和满足具有现代特色的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需要。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中国现代化,应当大胆地吸收与借鉴人类一切成功的文明成就、理论经验和管理体制。但吸收与借鉴的同时,又必须着眼中国具体国情,以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生产方式发展要求为制高点,从全局出发,在实践中独立探索并建立符合中华民族整体与长远利益、能长期有效推进中国现代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新型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体制。 弄清楚了现代化的本质以后,如何解决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的基本关系问题又是摆在人们面前的另外一条历史发展逻辑。人们对这一发展逻辑争论的焦点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和带有现代特色的儒家思想何者为解决中国现代化问题的主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站在时代的最前沿,全面认真总结世界率先进入现代化的国家发展中的成败得失和经验教训,从中国的发展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规划中国的发展思路和方式;扎根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从中国普遍而优良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念出发,高度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回避了儒家思想对于传统文化现代化的严重阻碍作用。争论的结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既继承和弘扬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又与时俱进地大胆吸收和借鉴现代世界的一切文明成果;既把传统文化与现代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价值观念对接起来,又保持了传统文化鲜明而自觉的民族文化传统特色,旨在形成中国特色的文明社会形态。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中国发展历程已充分反映出,渐进式的自我完善式改革完全符合时代要求和国情。这种发展方式能够有效地解决中国不同发展阶段的各种错综复杂而具体得问题。改革创新又能够解决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开放更是为了引进新思想、新观念、新理论。中国只有走改革开放之路,才能真正实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的全方位的现代转化。
第三,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进行到今天,乃至未来完全形成新的文化传统,是一个综合创新的过程。这种创新过程需要在不断批判继承与功能转化中逐步建立起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当然,在这一过程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现代转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动力机制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需要循序渐进地正确解决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传统与当代的关系,而且要解决好文化的主导性与多样性、先进性与大众性的辩证关系。即,要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借鉴和吸收外来现代文化中的一切优秀成果,也要在改革发展中不断创新传统文化,最终促进并形成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文化传统。
新时期的传统文化现代转型同样也要处理好其与儒家经典的关系。国内曾经有这样的观点:认为近些年来,各地大力修建孔庙,随处能够听到或见到举行成人礼的场面,甚至世界许多国家都建有孔学堂。在这些事实的引导下,儒学经典教育重新兴起,相比之下,许多大学对马克思主义课程的重视程度已大大缩水。暂不说这种观点的真实程度,单单从人们对于儒家经典的重视程度就可以反映出马克思主义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实现自身的进一步中国化反思与重建。所以,今天的习李新政倡导并实施的治国理政理念下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正在逐渐走向重新融合。中国文化的这种发展态势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化的世界身份和地位得以提升。因为,在当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正面临着西方普世价值观念的挑战,正经受着日渐兴起的当代文化大众化、多元化等现代性浪潮的冲击的大背景下,这一发展文化的思路将更有利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形态融会贯通以及中国文化的世界认同。为此,中国共产党人适时根据我国新时期的发展实际,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新的国家理想、社会规范和个人美德。这既是对对传统文化的精神遗产的继承和创新,更是当代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与精神归宿的集中表现和对崇高价值理想的创造性转化。这种传统文化发展思路更是未来文化发展的代表性主导方向。
总之,在当今多元、多样的文化背景下,应以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以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精华为目的,胸怀乐观主义与创新意识,不断推进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使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许全兴.毛泽东与孔夫子.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2]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美]墨子刻.摆脱困境——新儒学与中国政治文化的演进.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
[4]盛海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传统文化现代转型的贡献.社会科学战线.2010(8).
[5]李波、赵丽.现代性、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前沿.2013(17).
[6]任丽梅.在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中重构: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出路.理论与改革.2010(6).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传统文化 转型 整合
作者简介:李鹏、曾广志,湖南工业大学思政部2014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与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6.06.357
中国的传统文化真正意义上实现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是从近代开始的,更确切地说是从“五四”以来的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其相互辩证互动中逐渐完成的。一方面,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是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近现代的时代要求,文化的演变和转型的过程,需要用现代的思想理念、思维方式,不断审视、诠释和挖掘传统文化中能够成为近现代思想文化有益内容的精华思想成分。另一方面,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过程,也是通过中外文化的交融而不断批判和扬弃传统文化和批判地吸收外来先进文化,促进民族文化升华的过程。这一切,又是伴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而不断得以实现的。回顾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演进,可以借此来反思其发展过程中的得失,还能够进一步明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其中的中流砥柱作用,以便能够从中总结出传统文化的未来发展动向。
第一,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到改革开放前夕,中国逐渐形成了革命传统文化。这一阶段的中国传统文化不是要摧毁传统文化,而是用革命的方式促进传统文化向现代性转化。国人发展这种传统文化的目的在于启蒙现代思想,并以此激发人们的现代民族意识与民主精神。但是,在空间与时间上,中国的传统文化原本是与经典马克思主义明显不同的。但是,以五四运动为新的起点,中国的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逐渐接受外来的一些文化思潮,经过较长时间的意识形态斗争后最终选择马克思主义,根本原因在于马克思主义在精神形态领域所倡导的思想与中国人们的民族民主革命愿望和思想非常吻合。这种革命传统文化虽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但其并未彻底否定传统文化,只是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化过程中超越了中国的各种文化决定论。文化决定论对近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的阻碍作用表现在“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各种“改良运动”,乃至“新文化运动”等的过程当中;在当时,许多进步人士接受并大力宣扬马克思主义以后,国内曾一度掀起了对传统文化的辩护和对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的两种思想争论。为传统文化辩护的人由于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认识存有偏差或误区,甚至认为马克思主义传统文化“终结”者,最终会完全代替传统文化;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人当中有极少部分人则存在将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倾向视马克思主义为思想领域的“乌托邦”而大大颂扬;当然,也有少数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割裂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革命功能与启蒙思想功能来思考现实问题,认为在当时的中国引入马克思主义完全是为了革命,漠视其对于人们思想的启蒙作用。
真正将中国传统文化引入现代化转化轨道的人是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纲领中,毛泽东同志提出并描述和界定了革命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和现实功能。他强调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引,通过革命的手段来改变当时中国的贫穷落后面貌,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文化传统为与当时世界文明相匹配的先进文化传统。同时,毛泽东同志还坚决批判只有中国传统文化或者西方文化才能能拯救中国的极端的文化决定论。换言之,近代中国的传统文化向现代转化是从革命的民族文化开始的。这一开端是在大胆地吸收和借鉴现代西方各资本主义国家进步的文化基础上,并将其作为创造自己精神文化食粮的原料而逐渐展开的。最后创造出了符合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的现代科学民主的文化。
第二,改革开放以来,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进程又是在改革与发展中不断得以推进的。这当中既有传统文化对于现代性的适应过程,又有传统与现代的融合过程。20世纪中国社会的有很多错综复杂的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实现社会结构由传统向现代转型,必须革命和改革并进,二者缺一不可。近代以来中国的发展历史充分证明:近代中国若不是通过激进的社会政治革命手段,很难经过短短的二十多年而解放全中国,彻底解决近现代中国社会的根本大局问题。而这一历程又与辩证法中所阐释的社会发展规律和途径是完全一致的。即,革命是突变性的、破坏性的和解构性,改革是渐进性的、完善性的和建构性的。二者既相互统一,又相伴而行。
20世纪中国历史逻辑的一次重要转折在于,从革命逐渐走向改革。即,在推进中国的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一改过去那种激进的、解构的方式,采用了渐进和自我完善两种方式,在社会的转型中,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也发生了另一重大理论形态转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取代了中国革命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深刻反思历史和批判继承20世纪各种具有世界性影响的现代化理论与实践模式的经验总结,更是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的制度基础、动力资源和方法论前提。这当中的反思和批判继承的最典型历史事实就是20世纪80-90年代的“社会主义本质问题”与“市场经济体制与计划经济体制”之争。争论的结果是,既全面清算了苏联模式,又批判性地回应了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持有的所谓的民主思潮;对于西方国家的现代发展经验和有益成分实事求是地针砭利弊,批判性地加以借鉴和吸收,使之成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的标志性“核心逻辑”,也将中国特色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探索推向了新的境界。
从本质来看,现代化首先由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历史发展所引起,是一个社会化大生产不断走向高度发达、整个世界历史与全人类社会结构发生巨变的过程。对中国而言,现代化的关键性任务是变革。变革的内容既包括意识形态,也包括上层建筑。尤其是要变革与上层建筑不相适应的传统的社会关系、社会制度和文化观念,以适应和满足具有现代特色的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需要。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中国现代化,应当大胆地吸收与借鉴人类一切成功的文明成就、理论经验和管理体制。但吸收与借鉴的同时,又必须着眼中国具体国情,以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生产方式发展要求为制高点,从全局出发,在实践中独立探索并建立符合中华民族整体与长远利益、能长期有效推进中国现代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新型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体制。 弄清楚了现代化的本质以后,如何解决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的基本关系问题又是摆在人们面前的另外一条历史发展逻辑。人们对这一发展逻辑争论的焦点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和带有现代特色的儒家思想何者为解决中国现代化问题的主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站在时代的最前沿,全面认真总结世界率先进入现代化的国家发展中的成败得失和经验教训,从中国的发展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规划中国的发展思路和方式;扎根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从中国普遍而优良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念出发,高度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回避了儒家思想对于传统文化现代化的严重阻碍作用。争论的结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既继承和弘扬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又与时俱进地大胆吸收和借鉴现代世界的一切文明成果;既把传统文化与现代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价值观念对接起来,又保持了传统文化鲜明而自觉的民族文化传统特色,旨在形成中国特色的文明社会形态。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中国发展历程已充分反映出,渐进式的自我完善式改革完全符合时代要求和国情。这种发展方式能够有效地解决中国不同发展阶段的各种错综复杂而具体得问题。改革创新又能够解决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开放更是为了引进新思想、新观念、新理论。中国只有走改革开放之路,才能真正实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的全方位的现代转化。
第三,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进行到今天,乃至未来完全形成新的文化传统,是一个综合创新的过程。这种创新过程需要在不断批判继承与功能转化中逐步建立起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当然,在这一过程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现代转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动力机制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需要循序渐进地正确解决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传统与当代的关系,而且要解决好文化的主导性与多样性、先进性与大众性的辩证关系。即,要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借鉴和吸收外来现代文化中的一切优秀成果,也要在改革发展中不断创新传统文化,最终促进并形成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文化传统。
新时期的传统文化现代转型同样也要处理好其与儒家经典的关系。国内曾经有这样的观点:认为近些年来,各地大力修建孔庙,随处能够听到或见到举行成人礼的场面,甚至世界许多国家都建有孔学堂。在这些事实的引导下,儒学经典教育重新兴起,相比之下,许多大学对马克思主义课程的重视程度已大大缩水。暂不说这种观点的真实程度,单单从人们对于儒家经典的重视程度就可以反映出马克思主义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实现自身的进一步中国化反思与重建。所以,今天的习李新政倡导并实施的治国理政理念下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正在逐渐走向重新融合。中国文化的这种发展态势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化的世界身份和地位得以提升。因为,在当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正面临着西方普世价值观念的挑战,正经受着日渐兴起的当代文化大众化、多元化等现代性浪潮的冲击的大背景下,这一发展文化的思路将更有利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形态融会贯通以及中国文化的世界认同。为此,中国共产党人适时根据我国新时期的发展实际,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新的国家理想、社会规范和个人美德。这既是对对传统文化的精神遗产的继承和创新,更是当代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与精神归宿的集中表现和对崇高价值理想的创造性转化。这种传统文化发展思路更是未来文化发展的代表性主导方向。
总之,在当今多元、多样的文化背景下,应以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以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精华为目的,胸怀乐观主义与创新意识,不断推进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使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许全兴.毛泽东与孔夫子.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2]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美]墨子刻.摆脱困境——新儒学与中国政治文化的演进.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
[4]盛海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传统文化现代转型的贡献.社会科学战线.2010(8).
[5]李波、赵丽.现代性、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前沿.2013(17).
[6]任丽梅.在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中重构: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出路.理论与改革.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