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域下馆藏革命文物数字化建设

来源 :新媒体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jxgf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以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为例,探讨在新媒体背景下,馆藏革命文物数字化的必要性,并尝试提出革命文物数字化的基本路径,以实现文物管理更科学,利用更广泛,宣传更深入,让文物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关键词 新媒体;革命文物;数字化;保护利用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1)04-0018-03
  2018年10月,两办印发《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推动文物展示利用方式融合创新,推进“互联网+中华文明”三年行动计划[1]。2020年11月,文化和旅游部印发《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支持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新媒体传播推广,支持文化文物单位与融媒体平台、数字文化企业合作,运用5G、VR/AR、人工智能、多媒体等数字技术开发馆藏资源。支持展品数字化采集、图像呈现、信息共享、按需传播、智慧服务等云展览共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2]。新媒体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三者的有机结合,其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资源数字化,二是传播网络化,三是参与互动性[3]。将新媒体技术与革命文物保护相结合,以此推进革命文物资源的信息化和数据化,创新革命文物传播的平台和方式,深化文物保护利用改革,是革命类博物馆未来发展趋势。

1 馆藏革命文物数字化现状


  相比于历史文物,革命文物数字化程度普遍较低。如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根据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统计,馆藏文物1 845套,共计3 698件。按文物级别统计,珍贵文物439套(1 129件),占比23.9%,一般文物888套(1 771件),占比48.3%;未定级文物518套(798件),占比27.8%。除了珍贵文物采集了基本信息与数据外,大多数文物仍旧沉睡在文物库房内,鲜有机会与社会公众见面,博物馆自身的社会效益也得不到充分地发挥。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文物数字化采集还处于初始阶段,缺乏全面、深度的信息。受多重因素制約,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文物数字化保护工作基础薄弱。虽然在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时,已对珍贵文物基本信息、照片影像资料进行了统一的采集与整理,包括文物名称和编号、级别和来源、质地和尺寸、完残程度等信息,但是在文物本体信息的深度采集,特别是在文物图像精细度、信息完整度方面还存在严重欠缺。比如馆藏一级文物“1927年共青团江西省委机关刊物《红灯》1至15期合订本”,目前采集的信息,还停留于表层。对于文物本体,如这本《红灯》刊登的具体文章、刊物背景等详细信息,尚未进行过全面、完善的数字化采集工作,难以为文物研究展示和博物馆社会教育提供有力支撑。
  2)文物管理方式陈旧,没有建立文物数字化管理系统。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目前有两名保管员,主要负责文物藏品的登记、出入库等文物的征集和保管工作。文物管理模式还处于人工状态,从藏品信息管理、藏品保管业务管理、库房日常管理等方面,基本依赖于保管员。因人手紧缺,任务繁重,很多藏品预防性保护工作无暇顾及,更别提数字化的采集和管理。换言之,文物管理的手段,已经很难跟上脆弱文物的损毁风险和保护需求,亟待建立数字化管理系统,推动文物管理的现代化、便捷化。
  3)文物数字化展示利用方式单一,无法满足观众日益多元化的精神文化需求。相较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和敦煌研究院来说,革命类博物馆(纪念馆)数字化建设相对滞后。从方式来看,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的新媒体展示平台主要是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展厅还配备部分自助导览设备和文博一体机。从内容来看,主要以文物的图文介绍为主,缺乏文物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维立体的数字化展示,对文物背景信息和价值内涵的阐释没能深入拓展,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对公众吸引力和影响力不够。

2 馆藏革命文物数字化建设的必要性


  文物资源的信息化和数据化,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应有之义,尤其随着5G技术逐步推进,文物数字化不仅成为新时代发展要求,也成为推进文化软实力建设,提升文化自信的重要举措[4]。通过搭建革命文物的数字平台,将有助于把不可再生的文物资源转化为能够有效保存、永续利用的数字资源,进而转化为社会共享的红色文化资源,构建红色文化基因库。
  1)文物保护的需求。馆藏革命文物除了人工损耗外,还易受自然环境的腐蚀,并出现纸张酸化、酥脆断裂、卷曲褶皱、虫蛀霉变等病虫害现象,难以得到长久保存。如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藏文物,按文物类别统计,其中文件、宣传品557件/套,占比30.20%;书法、绘画316件/套,占比17.13%;名人遗物:303件/套,占比16.43%;武器258件/套,占比14.00%;票据116件/套,占比6.30%;钱币112件/套,占比6.07%。按文物完残程度统计,其中残缺1 777件/套,占比96.37%;严重残缺67件/套,占3.63%。由此可见,馆藏文物大多以纸质为主,残缺文物占绝大部分,大量文物亟待保护修复。针对文物的这种情况,实施馆藏文物数字化,一方面能有效地减少实体文物的利用率,从而减低文物的损耗,另一方面能使得文物信息与细节以数字化的形式永久保存。一旦实体文物遭到损毁需要进行修复保护时,还可以采取“数字化修复”手段,利用文物三维数字化建模后的数据和完整信息,进行更为科学精准的辅助修复或“虚拟修复”,从而实现文物的科学保护。
  2)文物数字化管理需求。国家文物局修订的《博物馆定级评估办法》《博物馆定级评估标准》《评分细则计分表》,为博物馆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建设性的指导方向,其中数字化建设的分值占比20%以上。科学高效和统一规范的管理是文物数字化建设的重要环节。文物经扫描及后期的制作处理后,通过专业的数字化管理平台,可以实现文物资源的动态化管理。当然,文物的数字化不能停留于表面信息,仅对文物器型、尺寸、纹饰等单一指标的信息扫描,还应对涵盖文物的来源、年代、流传经过等科学、艺术、历史价值等各方面信息的多样化采集,甚至还需将文物日常保养、展览利用、保护修复、学术研究等背景信息进行数据化。这样才能最大程度避免出现“信息孤岛”现象,切实有效地提高文物资源的管理效率。   3)文物展示利用的需求。随着虚拟现实走进游客生活,博物馆以往通过图片、文字等传统形式的展示,已经不能满足游客的观赏需求。此外,受博物馆展示空间等因素限制,馆藏文物无法全部对外展示,导致绝大多数文物没有发挥其应有价值。利用新媒体平台,采集加工和有效整合后的馆藏文物资源,可以极大突破时空的限制,提升文物展示传播的便捷程度。新媒体平台日渐成为文物传播的最大增量平台。云直播、云展示、短视频等文物传播新模式,以新颖独特的视角、沉浸互动的体验,为观众提供新鲜的文化体验,让文物蕴藏的丰富价值与内涵更加广泛地传播开来。
  4)弘扬传承红色文化需求。革命文物凝聚着宝贵精神财富,是红色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保护利用好革命文物,不仅要从文物中挖掘和汲取营养,更重要的是弘扬传承红色基因,增强文化自信[5]。正如《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所指出,要“不断增强馆藏文物数字化保存、数字化展示、数字化传播。创新文物价值传播推广体系,让文物成为民族、文化、国家认同的重要精神桥梁。”[1]

3 馆藏革命文物数字化建设的基本路径


  革命文物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年代留下的光辉印记,是宝贵、鲜活的精神文化资源。构建馆藏革命文物数字化资源管理和藏品管理系统是基础性工程,利于将不可再生的文物资源转化为数字化的文化资源。借助各种新媒体平台,建立文物的数字化综合展示系统,可以提高馆藏革命文物的传播力,让红色文物成为社会共享、全民可用的资源宝库。
  1)构建文物数字化资源管理系统。文物信息的数字化采集、存储是博物馆数字化的第一步。具体流程包括文物扫描工作环境安全确认,样品试扫描,扫描精读确认,扫描数字采集等具体流程。针对革命文物保护的实际需求,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根据文物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系统的数字信息采集加工。具体包括,从细分文物类型入手,对于立体的文物,通过高清拍摄、三维扫描,环拍技术,获取文物环拍影像,涵盖文物外形、尺寸、色彩、表面纹理等信息内容,制作文物的三维模型,在视觉上实现与实体文物近似逼真的效果;对于平面的纸质文物,则主要通过高精度扫描,获取高清图像。针对革命文献或书籍,不仅对封面,还对书籍内页进行整体采集,尽最大可能保存文物信息量。在数据采集基础上,建立文物数字资源管理系统,支持数据资源修改、查看、編辑、统计、分析等功能,实现对文物档案、三维模型、图像音视频等资源的统一存储、规范管理。通过建立数据管理系统,将文物资源转化为通用活化的数据,打通“数据”的各项壁垒,全面提升纪念馆数字资源规范化、信息化管理[6]。
  2)建立数字化藏品综合管理系统。数字化藏品综合管理系统是以藏品为中心,涉及藏品信息管理、藏品保管业务管理、库房日常管理、藏品管理利用等功能模块的综合性管理软件系统。以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为例,数字化藏品信息管理模块,包含文物藏品的征集、编目、鉴定、登录、展览利用、出入库状态,日常保养、修复保护记录,检索统计分析等多重信息登记管理;库房日常管理模块包含库房柜架、定期盘点、库房文物管控、日志管理、恒温恒湿等设备管理、文物病虫害监测等功能。藏品管理利用模块,主要包括云对账、云点交、云查询等,使得藏品管理流程更规范,藏品利用更高效安全。与文物数字化资源管理系统区别的是,藏品综合管理系统使用主体以文物保管员为主,更侧重于文物与库房的日常业务管理、包括文物报表导出、查询统计和出入库管理等。
  3)文物数字化综合展示系统。目前,博物馆在数字化建设进程中,虽逐步建立起一个以本馆文物为基础的数字资源体系,但存在文物所关联到的数据、知识、资源相对零散,在文物资源展示方面拓展延伸不足,难以给公众提供一体式的服务和交互体验的问题。基于这种现状,博物馆就需要依托文物综合展示系统,有机整合多形态的文物资源,打造面向公众的博物馆数字资源“云”展示系统。文物数字化综合展示系统主要采用仿生式设计,将藏品结合仿生动效,以乱序推展的方式呈现出来。博物馆根据需求,可以选择不同终端的UI效果进行使用,兼容手机和电脑大屏等不同屏幕尺寸。比如,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在展厅中设置了“互动魔墙+触摸一体机展示系统”,通过360度全景式三维文物互动,将馆藏文物“原模原样”搬到触摸终端中,游客通过触摸屏可以对藏品直观细致的欣赏。从游客观感体验和传播力来看,文物的数字化综合展示系统不仅能实现文物的观赏、交互、讲解和知识延伸,还便于文物线上线下的立体式传播。
  4)利用新媒体平台的云传播。文物数字化后最大的优势是基于互联网传播的便捷性和直观性。新媒体时代,合理利用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平台,不仅可以充分发挥文物资源禀赋优势,激发文物内在活力,还可以使博物馆“观众”数量呈几何级数增长成为可能。基于馆内已采集的文物数字化资源,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通过调取文物数据模型,从制作文物短视频、三维动画、开发互动游戏,到开展云直播、微博粉丝互动等多种方式,如根据馆藏文物资源,结合数字化形式,打造“云游八一”系列短视频,通过“文物故事讲述、革命情景再现”,增强文物的生动性和趣味性,提高文物的体验感和互动性,实现双向的信息交流,探索红色美育课程的新模式。

4 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为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革命文物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年代的历史见证,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滋养民族精神的营养剂。运用新媒体思维,夯实文物数字化建设基础,将极大改善革命文化的保护与传播方式,展示革命文物跨越时空的魅力,优化博物馆对外服务和文物传播效能。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EB/OL].[2021-01-19].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8-10/08/ c_1123530260.htm.
  [2]文化和旅游部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EB/OL].[2021-01-19].http://www.gov.cn/zhengce/ zhengceku/2020-11/27/content_5565316.htm.
  [3]陈刚.新媒体与博物馆信息传播[J].中国博物馆,2012(1):25-28.
  [4]刘忠伟.文物资源“上云”之管见[N].中国文物报,2020-06-30(3).
  [5]陆建松.如何讲好中国文物的故事:论中国文物故事传播体系建设[J].东南文化,2018(6):117-122.
  [6]刘颖.博物馆数字化建设与文物管理特点分析[J].才智,2018(34):203.
其他文献
关键词 主流媒体;直播带货;媒体融合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1)06-0044-03  艾媒咨询报告显示,国内电商直播的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190亿元迅速增长至2019年的4 338亿元[1]。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主流媒体开始试水“直播+带货”的模式,促进复工复产,同时直播带货也是一次媒体融合的新尝试,为未来主流媒体走守正创新的道路带来了启发和思
期刊
关键词 地面频道;十四五;裂变;破局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1)06-0075-03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要“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实施全媒体传播工程,做强新型主流媒体,建强用好县级融媒体中心”。这对于主流媒体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刚刚闭幕的2021年的全国两会上,“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
期刊
关键词 公益组织;直播带货;发展困境;长效机制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1)06-0023-04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使得中国多数农产品严重滞销,头部网红主播和各地政府官员纷纷开启公益直播带货以推广特色农产品:一方面为积压库存打开销路,及时挽救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另一方面为贫困农户开扩了增收新渠道,助力脱贫攻坚目标的实现。同时公
期刊
关键词 互动剧;发展困境;对策  中图分类号 G206 文献標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1)06-0072-03 1 互动剧的发展现状  “互动剧”或称“互动叙事”“交互影像”,诞生于影游互生的媒介生态背景,是基于媒介新技术,将传统影视剧与游戏相互融合,具有多条叙事发展线索,观众深度沉浸在情节中并通过点击屏幕内选项决定故事情节走向和人物命运的交互式影像作品[1]。国内的互动最早
期刊
关键词 人工智能;新闻创新;BBC;媒体实验室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1)06-0051-04 1 人工智能給新闻业带来的革新  2017年10月,美国“未来今天研究所”第一次针对新闻业发布技术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年新闻与媒体技术新趋势》(2018Tech Trends For Journalism and Media),该报告指出了75
期刊
关键词 媒介场域理论;煽情报道;群体极化;舆论失焦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1)06-0047-04 1 网络媒介场域——区别于传统媒体的新环境  1.1 绝对力量的消失  过去,传统媒体是民众获取信息的唯一来源,因而在议程设置上,传统媒体具有绝对的控制力。新媒体环境下,网络空间言论的自由性使得人人皆可发声,极大地降低了舆论制造的门槛,使得议程设置的
期刊
关键词 《乘风破浪的姐姐》;她综艺;使用与满足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1)06-0088-03  近年来,随着女性经济独立及社会地位的提高,女性形象在媒介形象呈现中逐渐受到重视。一大批以女性为主角或从女性视角出发的音视频作品开始占据荧屏,这其中,以女性明星为主角的“她综艺”就是一个典型。“她综艺”的主角是女性,综艺话题主要围绕女性的工作、生活、社交
期刊
关键词 互联网群体传播;春节文化;短视频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1)06-0094-03  群体进行的非制度化的、非中心化、缺乏管理主体的传播行为即群体传播,其主要特征表现为自发性、平等性与交互性[1]。互联网技术改变了大众传播时代的单向传播模式,使得信息生产权与话语权逐步下放到受众中,群体传播呈现出即时性、快速性、可视性等特征。而新兴的短视频则可
期刊
关键词 直播带货;情感能量;仪式;互动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1)06-0097-04  直播带货是“互联网+”时代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发展产生的一种社会现象。受疫情而迅猛发展的直播带货为经济的复苏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不仅有已具带货经验的主播,同时自带话题流量的明星、主持人、各地县长、网店店主等都加入到了直播带货的行列中,形成一股巨大的社会热潮。薇娅作
期刊
摘 要 结合乡村直播带货的短视频应用现状,以抖音平台为观察对象,提出了意见领袖、标签人物、直言意图、品牌建设等四种类型的短视频带货模式,分析其账号营销、视频制作、直播场景、售卖形式等方面的不同特点以及存在问题,为乡村直播带货中的短视频应用及创新提供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 乡村直播带货;短视频应用;抖音;模式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1)04-002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