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文本细读的理论研究和个案研究不断涌现,大量的一线教师呼吁在语文实践中要重视文本细读,因为文本细读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还有利于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文本细读是一种慢功夫,需要做细活。正如泰戈尔所说:“不是锤的击打,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才使鹅卵石臻于完美的。”文本就像一个美丽的后花园,我们徜徉其中的时候,只有做一名敏感的语文老师,才能倾听文本发出的细微声响;做一名睿智的语文老师,才能逐字逐句去分析文本的行文思路;只有做一名优雅的语文老师,才能慢慢欣赏,邂逅文本的精彩和经典。
一、感悟文本题目,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文本
在小学语文课程的学习中,教师对文本题目的理解和把握是很重要的,教师有意识地去引导学生读懂文本题目,不仅有助于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还有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通过对文本题目的细读,就会在课堂上不经意间理出文本的精髓,特别是在学生预习课文的时候,教师正确地提出问题和疑问,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提炼文本的重点,学生对文本的学习就会变得更加轻松。文本的题目是泉眼,我们细读文本就要从命脉下手,才能掌握全局。文章的题目一般是对这篇文本的高度概括,是文章的内涵望孔,它就像一个窗口,透过这个窗口,就可以了解文本的内容和实质,窥视到文本的思路和文本的脉络,体会到文本的思想和精髓。
例如在学习课文《最大的“书”》的时候,学生首先进行预习,这个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列出以下几个问题:
1.为什么题目上面的书要打引号?(“岩石就是书啊!你看,这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2.是一本怎么样的书?(雨点留下的脚印,叫雨痕;这是波纹的足迹,叫波痕;还有这写闪光的、透明的、是矿物。它们都是字呀。这儿有树叶,有贝壳,还有一条鱼哩。)
3.它有什么作用?(“他告诉我们,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是一片长满树木的陆地。后来,陆地沉下去了,就成了大海。又过了很多万年,海底慢慢上升,这里又变成了高山,就是我们脚下的这座山。”)
学生结合上面的三个问题预习课文,抓住了文本题目中的引号进行细读,简单、明了,这样我们的学生就很容易抓住文本的重点。
再如王崧舟老师在执教《小珊迪》这篇课文的时候,就通过文本细读发现,课文中九次出现的都是珊迪,唯独文本的题目是“小珊迪”。当我们细细地关注题目中这个“小”字,再去挖掘文本中的所有信息,就会发现从年龄上看,珊迪确实是个小孩儿;其次从生理上看,珊迪的身材非常矮小,发育不良,这在文本中对珊迪的外貌描写就能读出来;再次,从珊迪的社会地位来看,珊迪在那个社会中的地位是十分渺小的,他既是穷人,又是孤儿,生活在社会上,是人们最瞧不起的人,纵观整个文本,透过这个“小”字,实质上是采用了反讽的手法,来衬托珊迪的精神和灵魂的伟大。因此,“眼为心窗,题为文眼”,王老师利用题目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细读,找到了文本的切入点,学生能够读出文本的不同味道。
文本的题目犹如窗口,它往往暗示着文本的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情感,只有抓住了文章的题目,才能很快深入文本,为接下来的文本细读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反復诵读文本,引导学生抓住文本语言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学习语文的三种最原始的也是最基本的方法就是细读、朗诵、背诵。认真仔细阅读文本,从文本的字里行间、语言修辞、谋篇布局等方面理解和把握本文,就能够走进文本。走进文本的前提就是文本细读,文本细读的前提就是反复阅读教材。针对语文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就要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在反复诵读的时候教师要关注文本的语言音调语调、语气语速、轻重缓急、韵律节奏等。
为了让学生理解朗读的重要性,我们来看《二泉映月》这节课的教学片断,王老师是如何指导学生朗诵的。
师:把手举起来,好,请你读。(生读)
师:你看这样把两个词语连起来一起读,明白吗?来,把手放下,人站直,看好了,把这八个字,两个词语连起来再读一遍,好吗?(生按照老师的要求读)
师:不要慌张。你看,茫茫月夜(教师示范),然后学生读,茫茫月夜(生读)
师:好,谁再来读一下这组词语?谁来?你来读好吗?(生2读)
师:这位同学读的非常正确,没念错一个字。
王崧舟老师在要求学生准确诵读的基础上,然后指导学生诵读时注意语气的轻重强弱、音调的阴阳顿挫等,我们来看下面的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在读准确的基础上,能不能读出一点感觉来?你们看,看到的是茫茫的月色,看到的是如银的月光,能不能把两个词语连起来,读出一种感觉来?我们试验一下好吗?(生3读)
师:有点感觉,我知道你是想读的慢一点,因为你已经找到一种感觉了,来,把这份感觉再读一遍好吗?(生读)
师:不用怕,接着读。(生读)
师:后面的那个字我感觉读的更好。当你读到“茫茫”,你就想到“茫茫月夜,如银光”,读。(生读)
师:非常好,就是这个感觉。
从这两个词语的反复诵读中,学生感悟到了字里行间蕴含的含义,这种含义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只有通过反复的诵读和揣摩,学生才能对领会文本的情感。在诵读的过程中,教师的领读和示范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自己深入文本的情景,然后从学生的审美需要出发,用感情牵住学生,和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学生才能读出意境,读出文本的韵味,读出学生自己的理解。
三、找寻文本留白,引导学生分析文本重点
一部作品的留白之处,往往是作者为了讲究炼字炼句,或者作者为了言语表达的含蓄而故意给读者留下的想象空间。语文教师在备课开始的时候,就要做到潜心阅读,读出文本的意味来,读出文本可以破解的关键点所在。读不出教材的不同,就没有耳目一新的课堂,能够读出不一样的文本,才是阅读教材的功底所在。
我们来分析王老师《草船借箭》教学片断,来看看王崧舟老师是怎样寻找文本的空白之处,引导学生分析文本关键处的。
一般情况下,大多数老师在执教《草船借箭》时,重点引导学生分析诸葛亮是怎样知天时、知地理、知敌人,从而突出诸葛亮是何等的聪明过人。但是王崧舟老师却另辟蹊径,在细读文本的时候,发现写诸葛亮对话的地方共有11个地方,只有一处在“诸葛亮说”的前面加了一个“笑”字,即:诸葛亮笑着说:“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这里的“笑”一定别有一番意味,诸葛亮是在笑谁?这也是王老师抓住人物性格的关键之处,下面我们来看一下王老师的教学片断:
师:诸葛亮是在笑谁呢?
生1:我觉得诸葛亮是在笑曹操,因为雾这么大,笑曹操不敢出来应战。
生2:我觉得这是在笑自己的神机妙算,笑自己的本事大,对所有人都了如指掌。
生3:我觉得他是在笑鲁肃,鲁肃在前面还吃惊的问道:“曹操出来怎么办?”诸葛亮在后来才回答了鲁肃。
生4:我觉得诸葛亮还在笑周瑜!
师:诸葛亮这一笑,是笑的多么的自信、多么的自豪、多么的喜悦啊!咱们一起来读一下诸葛亮这充满智慧、充满胜利的笑!
从这个教学片断中,我们会发现王老师抓住“笑”字,引导学生在笑谁?然后师生对读文本,在反复的诵读中挖掘出了文本的内涵。笑曹操,是对曹操的了如指掌,这是一种讽刺的笑;笑自己,充满希望,胸有成竹,这是一种成功的笑;笑鲁肃,因为他根本不晓得自己草船借箭的意图,这是一种宽厚的笑;笑周瑜,想害我?却没得逞,这是一种胜利的笑。由此可见,这个“笑”字,是和人物的性格和故事的发展紧密相连的。透过一个“笑”字,我们看到了诸葛亮的智慧、曹操的多疑、周瑜的卑鄙和鲁肃的憨厚。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阅读教学是学生、文本、教师之间展开对话的过程,要把阅读教学落到实处,必须对文本进行细读,在细读文本中倾听文本发出的细微声响,感悟文本的内在魅力。
陈杭萍,浙江省杭州江南实验学校教师。
一、感悟文本题目,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文本
在小学语文课程的学习中,教师对文本题目的理解和把握是很重要的,教师有意识地去引导学生读懂文本题目,不仅有助于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还有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通过对文本题目的细读,就会在课堂上不经意间理出文本的精髓,特别是在学生预习课文的时候,教师正确地提出问题和疑问,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提炼文本的重点,学生对文本的学习就会变得更加轻松。文本的题目是泉眼,我们细读文本就要从命脉下手,才能掌握全局。文章的题目一般是对这篇文本的高度概括,是文章的内涵望孔,它就像一个窗口,透过这个窗口,就可以了解文本的内容和实质,窥视到文本的思路和文本的脉络,体会到文本的思想和精髓。
例如在学习课文《最大的“书”》的时候,学生首先进行预习,这个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列出以下几个问题:
1.为什么题目上面的书要打引号?(“岩石就是书啊!你看,这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2.是一本怎么样的书?(雨点留下的脚印,叫雨痕;这是波纹的足迹,叫波痕;还有这写闪光的、透明的、是矿物。它们都是字呀。这儿有树叶,有贝壳,还有一条鱼哩。)
3.它有什么作用?(“他告诉我们,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是一片长满树木的陆地。后来,陆地沉下去了,就成了大海。又过了很多万年,海底慢慢上升,这里又变成了高山,就是我们脚下的这座山。”)
学生结合上面的三个问题预习课文,抓住了文本题目中的引号进行细读,简单、明了,这样我们的学生就很容易抓住文本的重点。
再如王崧舟老师在执教《小珊迪》这篇课文的时候,就通过文本细读发现,课文中九次出现的都是珊迪,唯独文本的题目是“小珊迪”。当我们细细地关注题目中这个“小”字,再去挖掘文本中的所有信息,就会发现从年龄上看,珊迪确实是个小孩儿;其次从生理上看,珊迪的身材非常矮小,发育不良,这在文本中对珊迪的外貌描写就能读出来;再次,从珊迪的社会地位来看,珊迪在那个社会中的地位是十分渺小的,他既是穷人,又是孤儿,生活在社会上,是人们最瞧不起的人,纵观整个文本,透过这个“小”字,实质上是采用了反讽的手法,来衬托珊迪的精神和灵魂的伟大。因此,“眼为心窗,题为文眼”,王老师利用题目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细读,找到了文本的切入点,学生能够读出文本的不同味道。
文本的题目犹如窗口,它往往暗示着文本的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情感,只有抓住了文章的题目,才能很快深入文本,为接下来的文本细读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反復诵读文本,引导学生抓住文本语言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学习语文的三种最原始的也是最基本的方法就是细读、朗诵、背诵。认真仔细阅读文本,从文本的字里行间、语言修辞、谋篇布局等方面理解和把握本文,就能够走进文本。走进文本的前提就是文本细读,文本细读的前提就是反复阅读教材。针对语文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就要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在反复诵读的时候教师要关注文本的语言音调语调、语气语速、轻重缓急、韵律节奏等。
为了让学生理解朗读的重要性,我们来看《二泉映月》这节课的教学片断,王老师是如何指导学生朗诵的。
师:把手举起来,好,请你读。(生读)
师:你看这样把两个词语连起来一起读,明白吗?来,把手放下,人站直,看好了,把这八个字,两个词语连起来再读一遍,好吗?(生按照老师的要求读)
师:不要慌张。你看,茫茫月夜(教师示范),然后学生读,茫茫月夜(生读)
师:好,谁再来读一下这组词语?谁来?你来读好吗?(生2读)
师:这位同学读的非常正确,没念错一个字。
王崧舟老师在要求学生准确诵读的基础上,然后指导学生诵读时注意语气的轻重强弱、音调的阴阳顿挫等,我们来看下面的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在读准确的基础上,能不能读出一点感觉来?你们看,看到的是茫茫的月色,看到的是如银的月光,能不能把两个词语连起来,读出一种感觉来?我们试验一下好吗?(生3读)
师:有点感觉,我知道你是想读的慢一点,因为你已经找到一种感觉了,来,把这份感觉再读一遍好吗?(生读)
师:不用怕,接着读。(生读)
师:后面的那个字我感觉读的更好。当你读到“茫茫”,你就想到“茫茫月夜,如银光”,读。(生读)
师:非常好,就是这个感觉。
从这两个词语的反复诵读中,学生感悟到了字里行间蕴含的含义,这种含义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只有通过反复的诵读和揣摩,学生才能对领会文本的情感。在诵读的过程中,教师的领读和示范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自己深入文本的情景,然后从学生的审美需要出发,用感情牵住学生,和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学生才能读出意境,读出文本的韵味,读出学生自己的理解。
三、找寻文本留白,引导学生分析文本重点
一部作品的留白之处,往往是作者为了讲究炼字炼句,或者作者为了言语表达的含蓄而故意给读者留下的想象空间。语文教师在备课开始的时候,就要做到潜心阅读,读出文本的意味来,读出文本可以破解的关键点所在。读不出教材的不同,就没有耳目一新的课堂,能够读出不一样的文本,才是阅读教材的功底所在。
我们来分析王老师《草船借箭》教学片断,来看看王崧舟老师是怎样寻找文本的空白之处,引导学生分析文本关键处的。
一般情况下,大多数老师在执教《草船借箭》时,重点引导学生分析诸葛亮是怎样知天时、知地理、知敌人,从而突出诸葛亮是何等的聪明过人。但是王崧舟老师却另辟蹊径,在细读文本的时候,发现写诸葛亮对话的地方共有11个地方,只有一处在“诸葛亮说”的前面加了一个“笑”字,即:诸葛亮笑着说:“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这里的“笑”一定别有一番意味,诸葛亮是在笑谁?这也是王老师抓住人物性格的关键之处,下面我们来看一下王老师的教学片断:
师:诸葛亮是在笑谁呢?
生1:我觉得诸葛亮是在笑曹操,因为雾这么大,笑曹操不敢出来应战。
生2:我觉得这是在笑自己的神机妙算,笑自己的本事大,对所有人都了如指掌。
生3:我觉得他是在笑鲁肃,鲁肃在前面还吃惊的问道:“曹操出来怎么办?”诸葛亮在后来才回答了鲁肃。
生4:我觉得诸葛亮还在笑周瑜!
师:诸葛亮这一笑,是笑的多么的自信、多么的自豪、多么的喜悦啊!咱们一起来读一下诸葛亮这充满智慧、充满胜利的笑!
从这个教学片断中,我们会发现王老师抓住“笑”字,引导学生在笑谁?然后师生对读文本,在反复的诵读中挖掘出了文本的内涵。笑曹操,是对曹操的了如指掌,这是一种讽刺的笑;笑自己,充满希望,胸有成竹,这是一种成功的笑;笑鲁肃,因为他根本不晓得自己草船借箭的意图,这是一种宽厚的笑;笑周瑜,想害我?却没得逞,这是一种胜利的笑。由此可见,这个“笑”字,是和人物的性格和故事的发展紧密相连的。透过一个“笑”字,我们看到了诸葛亮的智慧、曹操的多疑、周瑜的卑鄙和鲁肃的憨厚。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阅读教学是学生、文本、教师之间展开对话的过程,要把阅读教学落到实处,必须对文本进行细读,在细读文本中倾听文本发出的细微声响,感悟文本的内在魅力。
陈杭萍,浙江省杭州江南实验学校教师。